秦安县千户镇永安村属于全县贫困村之一,地处县城西南部,位于千户镇政府北部,该村有永安+店子沟、水泉、任张+分路儿、冯寨+陈沟7个自然村,便于管理又将其分为了永安、水泉、任张、冯寨4个村民小组, 共420户1768人。全村总耕地面积3759亩,主导产业林果面积果园面积2342亩,苹果1342亩,花椒1000亩。目前,全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3人。2022年实施抗震房改造一户。全村……。 |
永安村原名柳蒲蓝,因其地貌像柳枝编制的蒲蓝,故取名为柳蒲蓝,1958更名为永安。1949年前隶属于白驼镇;1950年隶属于白驼区;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隶属于化岭公社;1961年为白驼公社永安大队;1984年为白驼乡永安村;2004撤乡并镇后为白驼镇永安村至今。民国时期为保甲制,1949年初为永安村人民代表大会,1955年至1958年为永安农业合作社,1958年至1980年为永安生产大队,198……。 |
2006年移民搬迁至十支,当地居民希望永远平安,故名。2006年移民搬迁至十支。开始使用永安村,无搬迁,无改名,沿用至今。永安村……。 |
建村后沿用古堡寨“永安堡”之名,取“永远安宁”之意。民国时属永安乡四保。解放初为二区三乡第二行政村。土改时属四区四乡。1956年撤区后属南坝乡。合作化中组建南北两个初级农业合作社,1956年合成一个高级农业社。1958年东河片成立东风公社。次年改为东河人民公社南坝大队永安生产队。1961年分为南坝公社永安大队。1964年和花门庄大队并为前进大队。1966年春又分为永安大队。“文革”中改名前进公社前……。 |
寓意永远安定平安无战乱,故这里的人们将其命名为永安村这里为祈求太平安康之意。民国23年,由红城区管辖;1938年红城区改红城镇;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永登县人民政府在红城设区,名曰“三区”,辖永宁乡(永安和宁朔两村);1956年8月,红城设镇,属红城镇管辖;1958年9月,成立红城人民公社,属红城公社;1966年“文革”时期,改名“永红人民公社”,属永红人民公社;1983年红城人民公社改建为红……。 |
合作化时组建永安高级社,故名。解放前属大坝乡。解放后属大坝区八乡。1956年属昌宁乡,合作化时组建永安高级社。1958年属昌宁公社,名为永安大队。1960年属八一农场。1961年归属昌宁公社。1983年属昌宁乡永安村。2015年属昌宁镇永安村。永安村……。 |
永安村委会总面积4平方千米,下辖14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863户,总人口2759人。有耕地3682亩。永安村委会在上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大力调整农业生产结构,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种养业,农作物主要以水稻、甘薯、花生、瓜果、豆类为主,近年来探索出了鱼塘养殖四大家鱼、塘基养殖瘦肉型猪的养殖发展模式。村委会推行村务、财务公开,实生民主管理,党群……。 |
期望村人能永久安居乐业,故名“永安”。清代,属开平县古博都。民国时期,属开平县第十区泮村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开平县八区。1955年,属开平县水口区泮村乡。1961年,属开平县水口公社红旗大队。1978年从红旗大队分出永安大队,1984年改为永安乡人民政府,1989年改为永安管理区。1993年,开平撤县设市,属开平市水口镇。1999年,称永安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永安村……。 |
永安位于大南山下,南河截流下侧,由二个自然村合成,其中的内埔片区,属革命老区村。村总人口4300人,820户,耕地面积1100亩,山地面积200亩。全村经济基础薄弱,人均年收入2650元,属纯农贫困村。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村里“两委”人员5人,党员39人。村“两委”班子在上级正确的领导下,近年来建设了学校教学附属楼;肉菜市场及村址办公楼等重大村内建设,总共投入资金150万元。……。 |
永安村位于镇区西南部,距离镇区2.2公里。东接盟山村,南接东埔场,西北接尖坑村。村现有人口2159人。土地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39亩,其中水田305亩,旱园734亩,山地150亩。主要种植水稻、蕃薯、辣椒、冬瓜、萝卜等作物,水果种植面积达500多亩。村现拥有学校1所,教职工11人;村在校学生275人。村道路畅通。可通汽车至镇区。溪鳌路、东埔路经村通过。村安装普及了程控电话和有线电视,完……。 |
在旧中国,此地人民生活困苦,常叹出不成丝的黄麻,织不成布的料,故旧称黄麻布。解放后,农民翻身走向了和平安定勤劳致富的幸福大道,更名为永安。清朝年间称“黄麻布”,1952年属永安乡,1961年成立大队,改名为“永安,1984年设永安乡下辖楠木、永安,1987年为村委会,1989年成立永安管理区,1999年设村委会,沿用至今。永安村……。 |
因1953年设永安乡,“永安”这一地名一直沿用,故名。1949年属阳江县六区。1953年属阳江县十四区,设永安乡。1957年属溪头区溪头乡。1958年5月属溪头乡。1958年11月属大跃进人民公社,同年12月改属织篢人民公社。1959年设永安生产大队,同年10月改属溪头人民公社。1967年改为永安革命委员会。1980年又改为永安生产大队管委会。1983年设永安乡,属溪头区。1987年2月设永安村委……。 |
1987年成立永安村委会,1989年改为永安管理区委员会,1999年复称永安村委会。永安村……。 |
永安村,即指取“永泰民安”之意命名的自然村落解放前为德霞堡,管辖多个自然村;1949年属新兴县第一区簕竹乡,1950年属一区大坪乡,1955年属新兴县南平区大坪乡;1958年至1963年为簕竹公社永安大队;1963年至1980年为簕竹公社大坪大队;1980年至1983年为簕竹公社永安大队;1983年11月至1989年6月为簕竹区永安乡;1989年7月至1999年为簕竹镇永安管理区;1999年至今属……。 |
永安村位于新会区会城东南部,全村总人口2470人民701户,其中劳动力1580人,总面积2。1平方公里,毗连新会大道,公路建设方面,永安村东连会城、江门,南接中山诸地,永安村辖下有9个经济合作社,村委会属下有2个工业区占地约200亩。全村现有党员50人,下设3个党小组,村委会干部6人,计生协会会员小组9个,共有会员17人,实行“两员一干”计生联系户制度,为育龄群众提供生产,生育,生活服务。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