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庄村
张小庄村位于姜寨镇东5公里处,韦庙路穿村而过,紧临杨寨集市。全村耕地面积2896亩,人口4603人,下辖6个自然村。 张小庄村党总支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加强理论政策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素质,积极开展“双培、双带活动”,党建工作表现突出,多次受到表彰。 张小庄村把工作重点放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上,着力发展经济,形成了村村不同样、村村有特点的格局。孙庄自然村有着传统的养殖习惯,村委把养……。 |
张小庄村位于马寨乡西部,距乡政府驻地9公里,南接阜南县新村镇,北部与我乡姚老家村相邻,东临庙东村,西接欧庙村。全村共有13个自然庄,20个村民组,945户,3813人,耕地面积4028亩。该村新建水厂1个,铺设主水管道23km,自来水管道自水厂通到家家户户,使全村人人饮上了放心安全水。2012、2013年共修水泥路16.3km,实现了全体村民晴天骑车不颠簸、下雨出门不踩泥的梦想。张小庄村在上级党委……。 |
张小庄村由3个村民小组组成,耕地面积为170.28公顷。户籍人口749人。现有党28人,村党支部、村委会“两委”班子4人。……。 |
据《张氏族谱》记载:“张本吴姓,世居嵩南二十里之酸枣庄。始祖大公以明初军役繁难,避迁南来,其时同来者为二公,更雁行计凡七焉。大公卜项东之团村聚稍西大莲池坡,因家焉。二公居虹河南岸下虹桥,祖茔在城角楼。”清代,二公后裔迁来兄弟二人,长子建庄名张大庄,次子建庄名张小庄。1949年属项城县第二区。1958年9月为新桥公社张小庄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新桥乡张小庄村民委员会。1988年新桥撤乡设镇,为……。 |
明洪武元年(1368)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以种菜为生,因庄小,人少,故取名张小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五区(常营)。1958年8月成立张小庄生产大队,属常营公社。1983年11月更名为张小庄村民委员会,属常营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常营镇至今。张小庄村……。 |
张姓居多,且村较小,得名,1949年前,村民卖熟红薯的较多,也称卖红薯小庄。1949年为张小庄村公所,属辉县第一区、第七区。1957年为张小庄农业合作社,属中小营乡。1958年为张小庄大队,属赵固公社。1962年属中小营公社。1963年属赵固公社。1969年属北云门公社。1983年为张小庄村民委员会,属北云门乡。1996年属北云门镇。张小庄村……。 |
明初有几户张姓人家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繁衍成村,故名张小庄。1958年成立博爱生产大队,属辛店公社。1961年张小庄独立为张小庄生产大队,属辛店公社。1984年成立张小庄村民委员会,属辛店乡。1995年撤乡建镇,属柏庄镇,为张小庄村民委员会,至今。张小庄村……。 |
张小庄村 张小庄村位于王台镇东北边7.5公里,巨洋河南岸500米,地处平原。村域东西350米,南北400米,面积1400平方米。现有耕地991亩,从村南环镇道路向西1.5公里可直达204国道。据传,明朝崇祯年间,张永敬带妻和三个儿子从附近西漕汶村迁此立村,因当时村小,取名张小庄。该村现有240户,人口763人,主要以张姓为主,也有殷姓、刘姓。张小庄村历史上以农为主,改革开放后,各行业发展比较快,……。 |
闂佺ǹ绻堥崝灞矫瑰Δ鍛嵍闁哄瀵ч崐鎶芥煙閸忚偐鐭岄柛宀嬫嫹
更多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