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孙家院村 | 隶属:横桥镇 |
区划代码:140825108238 | 代码前6位:1408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M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因姓孙的先居此地,故定村名为孙家院。
基本介绍:
初为孙家宅院,后渐扩成村,故名。该村位于峨嵋岭下,浍河岸边,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县城东南5公里处,拥有2200亩土地面积,1980亩耕地面积,旱地500亩,扩浇地1000亩,水地480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主导产业是食用菌、种植产业。经济来源主要以打工为主、人均收入约4200元。该村共有四个居民小组,370户,1580人,劳力960人,党员37人。村内有幼儿园,健身器材10套,文化活动场,篮球场,老年活动中心,党员活动室,村民纠纷调解室等。高标准的路灯设施遍及每条大街。村民之间基本无吵架、打架现象、家庭和睦,尊老爱幼。全村卫生整洁,建有垃圾池8个,垃圾集中处理场一座,每条大街都用水泥
历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绛县解放,孙家院村成立农会组织,实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委员,属第一区。
1953年底,村中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956年,属原村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汾浍管理区。
1961年撤销公社下辖的管理区,改称孙家院生产大队。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负责政工、武装、生产、文教、卫生等工作。
1984年撤销革命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孙家院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孙家院村附近有新绛龙兴寺、绛州署景区、绛守居园池、稷益庙堂、绛州文庙、白胎寺等旅游景点,有新绛云雕漆器、新绛远志、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符村清莲、羊杂烂等特产,有绛州鼓乐、新绛面塑、绛笔制作技艺、绛州木版年画、新绛戏曲剪纸、绛州皮影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横桥镇·孙家院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