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横桥镇 | 隶属:新绛县 |
区划代码:140825108 | 代码前6位:1408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晋M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1万人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横桥村 | ~200 | 镇中心区 | 横桥堡原为兵寨,有堡。系南北朝时南太平县衙屯兵所在,后废。清光绪三年大旱之后,西横桥戴家因盗匪不宁,率族迁此修茸,始有新居,初名堡子。久属西横桥,新中…[详细] |
南庄村 | ~201 | 村庄 | 原三王庙碑记:明代南氏先居于此,故称南庄。南庄村位于横桥乡北大门,汾河南,北临108国道,县级道路新北线穿村而过,地势南高北低,土壤肥沃,自然条件较好…[详细] |
宋村村 | ~203 | 村庄 | 宋村地处横桥乡东边,全村有13个居民组、965人,现有党员36名。耕地面积1200亩,其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和养殖为主。宋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详细] |
南马村 | ~204 | 村庄 | 一、 基本情况
南马村位于横桥乡浍河沿岸,全村265户。主导产业以蔬菜种植、畜牧养殖、粮食种植为主。南马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详细] |
三家店村 | ~208 | 村庄 | 唐前此处,属毛家庄,后因地处官道要冲,由毛家庄三家徙此开店,故称三家店。宋末,因汾河浸蚀,毛家庄居民纷纷迁此,遂成新聚。别名:店儿上。该村位于横桥乡西…[详细] |
张店村 | ~209 | 村庄 | 张店村古为官道必经之地,初由张姓某于此设店铺接待过往客商,后渐聚成村,故名。地处横桥乡西部,南依峨嵋岭,北靠横支路,东临三家店,西接东尉村,土地面积1…[详细] |
东尉村 | ~211 | 村庄 | 沟系如龙,自峨嵋岭蜿蜒南下汇至汾河,汇集处素称九龙口,其间草木繁茂,故名蔚村。明中叶聚落日扩,分村,位东,定名东蔚,隶属于原横桥乡,位于横桥乡西4公里…[详细] |
西尉村 | ~212 | 村庄 | 沟系如龙,自峨眉岭蜿蜒南下汇至汾河,汇集处素称九龙口,其间草木繁茂,故名尉村,明中叶聚落日扩,位西,定名西尉。西尉村位于横桥乡西北角,北临汾河,南与曲…[详细] |
符村村 | ~214 | 村庄 | 新绛县横桥乡符村位于峨眉岭下,横桥乡政府西南一公里处。该村水利资源便利、矿物质含量高、维生素丰富,极适宜莲菜种植和水产品养殖。主要种植品种有泰国花奇莲…[详细] |
刘家庄村 | ~216 | 村庄 | 刘家庄村建制于唐,因刘姓聚集故称刘家庄,地处峨嵋岭上、属高垣丘陵地带。这里曾是抗日和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全村有246户,1013人。2400亩耕地…[详细] |
宋温庄村 | ~218 | 村庄 | 横桥乡宋温庄地处峨眉岭下,境内丘岭、深沟纵横交错,地形复杂。全村共有470户,1822人,其中男性913人,女性909人,劳动力650人,耕地面积24…[详细] |
郭家庄村 | ~219 | 村庄 | 郭家庄村位于峨眉岭第二阶梯,地处横桥乡南边,交通便利。全村有4个居民组、405户、1682人,劳动力有1120人,现有党员43名。耕地面积3500亩,…[详细] |
文侯村 | ~220 | 村庄 | 春秋后期,魏文侯定都安邑,称雄中原。传此地即为文侯出生处。故称文侯。该村位于新绛县南端峨嵋岭上,距横桥乡政府20里路,全村共有1889人,分为8个居民…[详细] |
支北庄村 | ~221 | 村庄 | 支北庄村位于横桥乡峨眉岭上,全村共有181户,734口人,其中劳动力326人,党员31人,全村共有土地14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000亩,水地460…[详细] |
兰村村 | ~222 | 村庄 | 兰村位于横桥乡东南,全村共有6个居民组,557户,2480口人,其中劳动力1320人,党员49人,全村共有土地39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3650亩,水…[详细] |
支社村 | ~228 | 村庄 | 支社村原为李氏住地,故名李家庄。唐代安史之乱中,浙江有户叫支遁者逃此定居,后支姓日众,遂改为支社庄。简称支社。支社村位于新绛县城南20公里处,地处峨嵋…[详细] |
刘雅村 | ~229 | 村庄 | 刘雅村位于横桥乡最南峨嵋岭下,全村共有4个居民小组,222户,840口人,其中劳动力272人,党员27人,全村共有土地1600余亩,其中耕地面积153…[详细] |
曲村村 | ~231 | 村庄 | 曲村四面环沟旁水,筑有城堡,仅设吊桥相通,古称四水堡。与秦王堡(公堡里)遥相呼应,唐初建村,为兵家据点,后因年久坍塌地形弯曲难登,遂于明代改称曲村。该…[详细] |
原村村 | ~235 | 村庄 | 初为春秋晋武公原大夫的住所。本居堡内,后以子嗣众多,遂移出,派生原村。…[详细] |
狄庄村 | ~236 | 村庄 | 传说,该村狄姓人先来,故定村名为狄庄。1947年4月,新绛县解放,狄庄成立农会组织,实施土地改革。1948年,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委员,属第一…[详细] |
孙家院村 | ~238 | 村庄 | 初为孙家宅院,后渐扩成村,故名。该村位于峨嵋岭下,浍河岸边,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县城东南5公里处,拥有2200亩土地面积,1980亩耕地面积,旱地…[详细] |
中村北村 | ~240 | 村庄 | 中村北村地处新绛县东南隅,与侯马市毗邻,全村共有186户,3个居民组,一千余人,1002亩耕地。村党支部下设3个党小组,现有支委5名,党员35名。
…[详细] |
中村南村 | ~241 | 村庄 | 中村南村位于峨眉岭下,地处横桥乡东边,北临浍河,南靠峨嵋岭,东与侯马相接,全村有3个居民组、262户、1203人,现有党员45名。村东有一土丘,明前又…[详细] |
东柳泉村 | ~242 | 村庄 | 地处浍河畔,柳绿森森;又南依峨嵋,泉流淙淙,故称柳泉。明前,因聚落日扩,遂区划为东西两村。隶属于原柳泉乡,位于横桥乡东南峨嵋岭下,浍河河畔,交通便利。…[详细] |
西柳泉村 | ~243 | 村庄 | 西柳泉位于横桥乡东边,北临浍河,南靠峨嵋岭,地处浍河畔,柳绿森森;又南依峨嵋,泉流淙淙,故称柳泉。村内人口2301人,10个居民组,耕地面积220公顷…[详细] |
谭家庄村 | ~245 | 村庄 | 原名豆腐庄,以制销豆腐闻名。清康熙间,谭姓数户迁此定居,遂定名为谭家庄。位于新绛县东南处峨眉岭二级台阶上,土地面积3000余亩,属于旱垣地带,目前正发…[详细] |
翟家庄村 | ~246 | 村庄 | 翟家庄地处新绛县县城东南,位于峨眉岭上,属于旱元地带,主要以种植小麦和药材为主。翟家庄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村有耕地1600亩…[详细] |
地名由来:
因浍河泛滥、交通受阻,自西向东横架一桥,故名。
基本介绍:
横桥乡地处汾浍河畔,峨嵋岭一带,全乡辖47个行政村,人口4.2万人 , 耕 地面积7.9万亩。这里民风淳朴、物产丰富、交通便利、通讯快捷。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乡党委、 政府提出了把横桥 建成蔬菜大乡 、 畜牧大 乡、林果大乡、 民营经济强乡 的工作思路,规划形成以汾浍河畔为中心的无公害叶菜生产区;以文候、郭家庄、符村、翟家庄为中心的畜牧生产区;以支北庄、兰村为中心的优质核桃生产区;以峨嵋岭一带为中心的中药生产区 ;以 宋温庄、宋温庄子、郭家庄、文候为中心的皮衣、织袜加工区。目前全乡蔬菜面积2.4万亩,品种20余个,林果2万亩,药材 1万亩,牛、羊、 猪存栏 5万余头。近年来,全
文化旅游:
西尉遗址西尉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新绛县横桥乡西尉村南250米地处临汾盆地的西部边缘,属于汾河南岸台地。1954年调查,1996年复查,未发掘。断崖上暴露有大量灰坑遗迹,遗物有
历史沿革:
明代地属绛州均增乡。
清代属绛州广阜乡。
1947年4月7日新绛解放,属绛南县第一区,区政府驻三家店。
1948年8月至1953年3月,绛南县并入新绛县,属一区。
区政府驻符村。
1953年5月至1956年4月,撤区建乡,横桥乡分属西横桥乡、支北庄乡、西柳泉乡等7个乡。
1956年5月至1958年8月分属原村乡、符村乡、柳泉乡、支北庄乡。
1958年9月至1958年10月公社化,成立东方红人民公社。
1958年1
区划: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横桥镇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