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中村南村 | 隶属:横桥镇 |
区划代码:140825108241 | 代码前6位:140825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行政级别:村 | 车牌代码:晋M |
长途区号:0359 | 邮政编码:0440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地名由来:
相传,该村东门外有一大土鼓垛,后河南马氏迁移到此地,因地貌和姓氏得名为马鼓垛。淸末民国初,因社会秩序混乱,人民生命财产无法保证,有官庄(中村北旧称)武举张某为首。以官庄、马鼓垛为中心,组织邻近12个村成立了联防自卫团。因位于中心村南边,故更名为中村南。
基本介绍:
中村南村位于峨眉岭下,地处横桥乡东边,北临浍河,南靠峨嵋岭,东与侯马相接,全村有3个居民组、262户、1203人,现有党员45名。村东有一土丘,明前又有河南客户马家徙此营生。后聚落成村,故称马鼓垛。明末,乡村大乱,有武举张某以官庄、马鼓垛为中心,组织12村联防自卫,因本村位于中心村南,逐更名为中村南.我村有耕地1390亩,其中小麦杂粮900亩、药材180亩、其它经济作物200亩。全村共有机井9眼,水浇地900亩,旱地490亩。主导产业以畜牧养殖、粮食种植、小五金加工为主。中村南村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艰苦创业,积极探索,以增加农民收入、构建和谐村庄为目标,真抓实干出实招,求真务实见实效,
历史沿革:
1947年4月,新绛县解放,中村南村成立农会组织,实施土地改革。
1948年,由村民选举产生村长、副村长、委员,属第一区。
1953年底,村中成立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
1956年,属柳泉乡。
1958年公社化后,属柳泉管理区。
1961年撤销公社下辖的管理区,改称中南生产大队。
1968年,成立革命委员会,负责政工、武装、生产、文教、卫生等工作。
1984年撤销革命委员会,由村民选举产生中村南村村民委员会,
周边相关:
中村南村附近有新绛龙兴寺、绛州署景区、绛守居园池、稷益庙堂、绛州文庙、白胎寺等旅游景点,有新绛云雕漆器、新绛远志、绛州澄泥砚、绛州面塑、符村清莲、羊杂烂等特产,有绛州鼓乐、新绛面塑、绛笔制作技艺、绛州木版年画、新绛戏曲剪纸、绛州皮影戏等民俗文化。
区划: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横桥镇·中村南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