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踏镇 | 隶属:井研县 |
区划代码:511124101 | 代码前6位:511124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L |
长途区号:0833 | 邮政编码:613106 |
辖区面积:约37.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63万人 |
人口密度:70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1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马踏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在元代以前,当地人们凿井、汲卤全用人力推挽,卤淡水少,有人试用骡马推挽,卤咸水多,后不再用人力推挽,故称马拖井。建场时以井名命城镇,又取文雅庄重之义和…[详细] |
马踏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马踏村位于井研县南部,距县城18公里,辖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394人,都是农业人口,总户数1266户,耕地面积2573.9亩,其中:田1635亩、…[详细] |
黄钵井村 | ~203 | 乡中心区 | 根据构筑物特征命名。此地有一口盐井,颜色呈黄色,井口形似钵,故名。…[详细] |
南河村 | ~204 | 村庄 | 南河村位于井研县马踏镇,距县城23公里,辖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358人,总户数718户。耕地面积共2950亩,其中:田1686亩,土1264亩。全…[详细] |
桥咡井村 | ~205 | 村庄 | 桥咡井村位于井研县马踏镇,距县城28公里,辖区内有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78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64人,总户数586户,耕地面积1297亩,其中土…[详细] |
七盘山村 | ~206 | 村庄 | 此处在明朝时期有七个山关,山顶上都平坦且形似磨盘,故名。…[详细] |
四合村 | ~207 | 乡中心区 | 由四个农协会合并组成,故名。1951年原宝五乡划分为3个小乡时,将三保、四保、五保、六保合并建四合乡,村域位于四合乡驻地周围。1968年为四合大队。1…[详细] |
红五月村 | ~207 | 村庄 | 红五月村位于井研县马踏镇,距县城23公里,民风淳朴、环境优美,共辖13个小组,总人口数:30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12人,总户数:892户,耕地面…[详细] |
石泉村 | ~209 | 村庄 | 石泉村位于井研县西南部 ,距离县城20公里,辖17个小组,总人口3150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58人,总户数892户,耕地面积2617亩,其中田161…[详细] |
八一村 | ~211 | 村庄 | 八一村位于井研县马踏镇,东距县城28公里,北距马踏城镇1.5公里,东接井研县三江镇解放村,南接井研县黄钵乡邓家咀村,西北接井研县马踏镇石泉村。茫溪河临…[详细] |
清河村 | ~214 | 村庄 | 清和村位于井研县马踏镇,距县城24公里,辖20个小组,总人口数:26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3人,总户数:748户,耕地面积:3547。其中田:1…[详细] |
里仁村 | ~215 | 村庄 | 里仁场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为名。解放前为进心村,解放后改名为红进村,1983年改名为里仁村,2020年劳动村并入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马踏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马踏井而得名。
基本介绍:
马踏镇地处井研南大门,幅员面积37.5平方公里,辖8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1个街道居民社区居委会,5个居民小组,总户数8861户,总人口26253人,其中,农业户6552户,农业人口21595人。2005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3元。该镇1994年被川委发(1994)63号文件例为全省100个小城镇试点示范镇;2003年被川府发(2003)21号文件例为100个重点小城镇。
马踏镇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茫溪河穿境而过,矿产资源以岩盐、页岩、天然气为主。全镇岩盐储量23亿吨,优质页岩遍布全镇。 马踏镇工业基础好,布局合理,盐矿年产
荣誉排行:
2022年6月,马踏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
2022年2月,马踏镇被命名为四川省首批“省级百强中心镇”(农产品主产区)。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马踏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4年7月,马踏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历史沿革:
明朝时期,马踏镇境域设安仁乡。
清朝时期,设清和乡、太平镇。
民国初年,改名马踏乡,属犍为县。
1951年6月,划归井研县。
1952年,分为中心、共和、大同、胜利、同心5乡。
1958年,5乡合并为马踏公社。
1962年,分为马踏、四合、石泉3公社。
1984年,公社改乡。
1985年,乡改镇。
1986年,石泉乡并入。
1992年,四合乡并入。
1995年9月,析置四合乡。
2019年12月,撤销黄钵乡和四合乡,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