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龙孔镇 | 隶属:犍为县 |
区划代码:511123107 | 代码前6位:511123 |
行政区域:四川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川L |
联系电话:0833-4301016 | 邮政编码:614400 |
辖区面积:约9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万人 |
人口密度:约317人/平方公里 | |
办公地址:犍为县龙孔镇青龙街372号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龙孔场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因社区居民委员会驻地龙孔场,社区遂借取场名为名。…[详细] |
曙光村 | ~201 | 村庄 | 原为曙光初级社,村名遂借取社名为名。解放前属龙孔乡22保,解放初更名为六和村,1954年建立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更名曙光村,1958年公社化时更名为…[详细] |
建新村 | ~202 | 村庄 | 建政时,取建设新农村之意,故名。建政时名建新村,属龙孔乡。1958年更名人民大队,属龙孔公社。1984年复名建新村,属龙孔乡。1992年更名为龙孔镇建…[详细] |
龙华村 | ~205 | 村庄 | 因村委会驻地龙华,村名遂借取龙华为名。1950年建村时名龙华村,属龙孔乡。1958年更名为龙华大队,属龙华公社。1984年复名为龙华村,属龙华乡。19…[详细] |
协力村 | ~206 | 村庄 | 意为村民同心协力,故名。解放前属观音乡管辖,大地名为双观音。解放后属竹根乡管,1955年建社,更名协力社。1958年属龙华公社管辖,更名为协力大队。1…[详细] |
康村村 | ~211 | 村庄 | 沿用康乐乡名,村名遂借取乡名为名。建政时名光明村,属龙孔乡。1958更名为四大队,1971年更名光明大队,属龙孔公社。1984年更名为康村,属龙孔乡。…[详细] |
丝茅坪村 | ~212 | 村庄 | 丝茅坪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此名为名。…[详细] |
文峰村 | ~214 | 村庄 | 文峰寺庙位于该村境内,故名。1950年建政时属龙孔乡文峰村,1958年公社化时更名为文峰大队,属龙孔公社,1984年复建龙孔乡,名文峰村,1992年,…[详细] |
黎明村 | ~216 | 村庄 | 寓意为人们的美好生活从黎明开始,故名。该村解放前属龙孔十八保,1951年更名为建设村。1956年并入龙孔乡时,与黎明村合并为建设村,属龙孔乡。1957…[详细] |
老文滩村 | ~218 | 村庄 | 老文滩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此名为名。…[详细] |
石燕村 | ~219 | 村庄 | 石燕山位于该村境内,村名遂借取山名为名。…[详细] |
地名由来:
清代,为龙孔场,以场西有一长10余丈、高8尺的穿山岩洞名“龙洞”得名。
基本介绍:
龙孔镇位于犍为县河东片区,距离犍为县城区21.64千米。南北长10.05千米,东西宽9.9千米,总面积94.496平方千米。东与大兴镇毗邻,南与孝姑镇接壤,西连玉津镇,北与玉屏镇交界。镇辖曙光、建新、龙华、协力、康村、丝茅坪、文峰、黎明、老文滩、石燕10个村86个村民小组及龙孔场1个社区3个居民小组。镇政府驻龙孔集市。
清代为龙孔场,以场西有一长10余丈、高8尺的穿山岩洞名“龙洞”得名。民国时建龙孔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公和乡并入龙孔后,辖29个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改时分置为龙孔、康乐、公平、平等、共和(1952年11月更名为新开)、老文(1952年更名为新生)等6个乡。1
荣誉排行:
2021年1月,龙孔镇入选2020年四川省卫生乡镇(街道)名单。
龙孔镇联系电话:0833-4301016
历史沿革:
民国时,建龙孔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公和乡并入龙孔后,辖29个保。
解放后,土改时分置为龙孔、康乐、公平、平等、共和(1952年11月更名为新开)、老文(1952年更名为新生)等6个乡。
1956年2月,新生、新开、康乐3乡并入龙孔乡。
1958年9月,龙孔、大兴、平等3乡合并建立龙孔人民公社。
1959年7月,大兴、平等分设后仍为龙孔公社。
1984年,龙孔公社复为龙孔乡。
1992年8月,撤销龙
乐山犍为种姜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乐山犍为白姜品质独特,个大饱满、淀粉足、纤维少、辣味浓,所制干姜品质优良。作药性稳。自古即是药用干姜地道产区。《本草经集注》载;“蜀汉姜旧美,荆州有好
龙孔大头菜是四川省乐山市犍为县龙孔镇的特产。犍为龙孔大头菜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具有皮薄肉厚、香脆可口、减脂降压、美容瘦身、增进食欲的特点。犍为大头菜为巴蜀四大名酱菜之一,以优质大头菜为原精,精心选料,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