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北京市 > 东城区旅游

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介绍

北京文博交流馆
  北京文博交流馆成立于1992年,是一座以促进发展、传播和研究文物、博物馆、民间收藏、文化交流为中心的综合性博物馆。其所在的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九年(1444年),距今约有560余年历史,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智化寺曾占地约2万平方米,由明英宗时期司礼监太监王振所建,目前东西两路已荡然无存,只中轴线上尚存四进院落,主体建筑的屋顶采用黑色琉璃瓦铺砌,使寺院显得庄严华贵,为北京市内保存最完整的明代木结构建筑群。智化寺的如来殿(万佛阁)四壁通饰小型佛龛9000多个,极为精美;藏殿内有一具以木板为支撑体的精美壁画;具有“中国活化石”之称的智化寺京音乐为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中国四大古乐之一。作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北京市青少年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教育基地,该馆与周边学校……[详细]
花市社区博物馆
  东花市街道花市社区博物馆建成于2008年9月,是以收藏、展示、传承花市传统文化,弘扬、传播爱国主义精神的北京市首家街道级社区博物馆。博物馆位于花市枣苑社区8—9号楼地下,占地面积1880平方米,内设1条历史长廊,8个展厅、1个工作室、1个文体活动室、1个民防宣教指挥中心和1个国防教育基地,收纳有 “北京绢花”、“葡萄常料器”、“北京料器”、“北京绢人”、“绒花(绒鸟)”等国家、市级非遗以及部分社区居民的个人藏品,生动再现了老北京“花市一条街”的昔日繁华,是“全国国防教育先进单位”、“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东城区首批“科普教育基地”。花市社区博物馆强调地域文化个性,突出宣教功能,通过陈列体验传统手工艺,展示花市历史见证物,开展爱国主义系列教育活动,成为了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联系感情、感知……[详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22号首都剧场四层,是国内第一家展示话剧艺术的专业博物馆,展区面积1300㎡。2007年正值中国话剧百年华诞,也是北京人艺建院55周年,博物馆于当年6月1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始建于1952年,建院以来共上演古今中外、不同风格的剧目300余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剧风格,同时也积累了大量宝贵的艺术资料,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正是在此基础上建成的。博物馆集馆藏、研究、展陈、教育功能于一体,包含序厅、历史厅、人物厅、剧目厅、舞美厅、理论与教学厅。丰富的图片、文稿以及舞台美术模型、服装、道具构成展陈主体,集中展示了北京人艺建院的历史,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赵起扬等剧院奠基人的生平和艺术成就,经典剧目、理论建设、舞台美术、人才培养等内容。……[详细]
金鱼池中区社区
  解放前的金鱼池地区,秽物横溢,蚊蝇孳生,无数“小妞子”在这里丧失了快乐的童年,这就是老舍先生笔下的龙须沟。解放后,党和政府对金鱼池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治理和改造,金鱼池的环境和百姓的居住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如今的金鱼池中区社区占地面积0.04平方公里,共有楼房20栋,居民1080户。小区保存了北京传统住宅的院落格局,形成了半围合式院落组合,周边还以龙须沟的变迁为主题,修建了许多老北京百姓生活的雕塑。社区内建有高科技含量的文化门楼,配有电子大屏幕,科普智能岛,青少年科普活动基地,社区文化长廊,社区卫生站,社区气象站,社区健身园,科普橱窗和航天神六模型,以及数字家园等设施、设备。其中政府投资重点打造的千米地下活动中心中不仅为社区居民活动提供了重要场所,而且陈列了《金鱼池变迁史图片展》,记录了金鱼……[详细]
建国门·社区博物馆
  建国门·社区博物馆位于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18号院南侧,总面积1600平方米。前半部分为文化展示区,面积800平方米,分8个展区,16个展项,1000多件展品,通过展板、沙盘、电子书、实物、微缩景观、视频、互动等多种形式,系统全面地展示建国门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场馆共划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为巽隅概说、爱国强音、街史回声、传世瑰宝、彩虹新韵五个展区,集中展现了地区发展传承、风土人情、地区风貌、民俗特色、居民实物收藏等内容,是一座系统、生动展示建国门地区历史文化底蕴的街道级博物馆,具有富有教育意义的展示体验内容和完备的宣传教育设施。博物馆的后半部分为民防安全宣教基地,采取主题式展示,主要包括民防、防震减灾、自然灾害防护、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21个主题,采取了高科技展示手段和新颖的互动体……[详细]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
  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是由原北京市第一聋人学校和东城培智中心学校于2002年合并而成。现招生以东城区为主,兼收北京市和外省市学生。在这所特殊的校园里,生活着因智力残障导致各种能力低弱的智障学生,以及因听力残障严重影响语言学习和交往的听障学生。为了满足残障学生及其家庭对教育的高质量要求,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九年义务教育为中心,以学前教育、职业教育为纵向延伸,随班就读、社区康复为横向延伸的“十”字型办学格局,突显以人为本的和谐思想,实现全面育人,竭诚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及家庭提供优质的教育支持与服务,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了让残障学生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挖掘、整合教育资源,成立了全体学生参与的课外兴趣小组,组建了运动队和艺术团,开设了高尔夫、软陶等特色课程和脑瘫儿童、听障儿童言语矫……[详细]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
  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是中国唯一的中华民族艺术珍品殿堂, 它不仅是一座重要的文化设施,同时也是集民族艺术品征集、收藏、研究和展示于一身的重要场所。馆内系统地收藏了反映中国古代、近现代及当代民族艺术的珍品,涵盖了北京的传统文化和宫廷文化——“燕京八绝”,这些作品无一不凝结收藏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通过举办常设基本陈列和多种专题陈列,向国内外公众全面地展示与宣传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程与辉煌文化,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堪称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表现的最好舞台。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在展示民族艺术珍品的同时,还会选择一些艺术佳作用于市场流通,在珍品馆中流通的大师的作品,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它的收藏价值和艺术价值都将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开馆以来,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共接待海内外观众、各级领导100余万人次,中央及地方新闻媒体……[详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直属的公益-业单位,也是首家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现状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1960年,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倡议在首都北京兴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2011年9月,博物馆奠基建设,2014年10月落成,2015年10月21日全面向公众开放。馆舍建筑面积12765平方米,共设七个展厅和一个报告厅。目前馆藏藏品近2万件(套),绝大部分为海内、外侨胞、归侨侨眷和热心人士无偿捐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分为四个展厅,展示了中国海外移民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开拓、创业和所作贡献的历史,近代以来华侨华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以及中国侨务机构的沿革发展。博物馆除常设展览外,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及讲座,为社会公众提供……[详细]
北京时传祥纪念馆
  时传祥是北京环卫战线的一名普通掏粪工人,新中国第一代劳动模范,中国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他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崇高精神,在平凡的环卫岗位上无私奉献了一生,为首都的环卫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向人们生动的诠释了劳动的光荣和生命的价值,为后人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他是东城的骄傲,首都的自豪,全国人民永远学习的榜样。时传祥纪念馆于2009年10月26日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占地近800平方米,利用龙潭公园腾龙阁院落改造而成,馆内布展采用现代高科技电子技术制作。纪念馆由事迹展览长廊、2个实物展室、LED显示屏、幻影成像展区和影视资料放映厅六个部分组成。从“苦难的身世不屈的性格”、“无私的奉献 圣洁的心灵”、“亲切的关怀 巨大的鼓舞”、“榜样的引领 光荣的传承”、“时代的呼……[详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
  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是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是建立在原北京大学红楼旧址上的纪念馆,2001年7月成立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筹备处,2002年4月正式开馆。1916年9月,北京大学在汉花园(今沙滩)兴建四层高、有三百余间房的宿舍楼。1918年红楼建成,改作北京大学校部、图书馆和文科教室,组成了文学院。当时红楼的布局为:一层几乎全部是图书馆;二层是校内行政部门和大教室;三、四层均为教室;地下一层为出版部。因这座四层的“工”字型砖木结构楼房的建筑主体用红砖建成,故人们称之为“红楼”。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北京大学举校迁往西郊燕园。随后,红楼成为国家文物局办公楼。1961年3月,沙滩红楼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7月,开始筹建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并……[详细]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924年10月22日,第二次直奉战争爆发,冯玉祥率部回师北京,发动北京政变,囚禁贿选总统曹锟,驱逐溥仪出故宫。他宣布脱离直系,把部队改名为中华民国国民军,自任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并电请孙中山北上,商议和平统一中国的问题。孙中山接受了邀请。1924年11月10日,孙中山在广州发表了北上宣言,提出了两大号召:“对内要结束军阀统治,召开国民会议;对外要推倒军阀赖以生存的帝国主义,废除不平等条约”,得到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但段祺瑞在1925年2月1日召开善后会议,抵制、反对孙中山关于召集国民会议以谋求中国的统一与建设的主张。1926年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为反对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举行--。赤手空拳的-队伍走到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竟被段祺瑞卫队污蔑为“暴徒”。卫兵和-用步枪大刀大肆-,导致伤亡……[详细]
中国革命博物馆
  中国革命博物馆占地面积4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500平方米,基本陈列为“近代中国陈列”,以45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图表、绘画、模型、雕塑等展品,生动地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友展和人民群众英勇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克的领导下取得光辉胜利的历史。陈列共分十部分内容: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始;近代工业的产生,边疆危机;民族危机加深,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捍卫共和国的斗争,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土地革命,抗日-的发展;全民抗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解放战争,民主革命的胜利。“近代中国陈列”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其鲜明的主题,独到的陈列体系,丰富的实物,生动多样的陈列手法,简练的陈列文字(中英文对照),吸……[详细]
史家胡同博物馆
  史家胡同始建于元代,是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史家胡同博物馆位于朝阳门街道史家胡同24号,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作为北京市首家胡同博物馆,史家胡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座保存完好的两进院落四合院。胡同博物馆的前身是民国著名文人陈西滢、凌淑华的故居,也是民国前期北京文化沙龙所在地。改革开放以后,陈凌之女陈小滢女士将24号院赠予朝阳门街道办事处。史家胡同博物馆于2010年开始筹备,在不破坏原有建筑格局的基础上进行了翻建。新建成的博物馆共设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主题分别为史家历史、人艺摇篮、近代教育、时代记忆、胡同名人、怀旧生活、世纪新姿及古韵精魂;多功能厅主要作为文化沙龙、图书阅览以及社区居民开展教育文化活动的场所。自2013年10月开馆以来,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预约参观。期间,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详细]
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最具北京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清两代是宫廷重器,属宫廷文化,被称为国宝“京”粹。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北京市东城区永外安乐林路10号北京市珐琅厂院内,馆藏展品达2000余种,配套设施齐全,有40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专业讲解员能够提供中英文双语讲解。博物馆配套有技艺展示区,来宾可免费参观景泰蓝制作工艺,并与大师互动,在高级工艺技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体验景泰蓝掐丝、点蓝工艺制作。博物馆东厅,是景泰蓝历史文化资料展室,分挽救、恢复篇;传承、发展篇;开拓、创新篇以及企业荣誉篇。涵盖了景泰蓝发展史、珐琅厂珍贵历史发展资料、大师文稿、图纸、书刊、手迹、各时期经典代表作品、原始工具、企业荣誉等。博物馆西厅是景泰蓝“珍宝馆”。以高仿元明清时期制作……[详细]
东城区档案馆
  东城区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馆藏档案资料为基础、以弘扬优秀文化为主线、以举办档案展览为依托,以开展特色活动为手段,不断拓展教育功能,先后举办了《建筑文化瑰宝古都民居典范——走进东城四合院》、《弘扬古都文化,传承社会文明》、《革命遗志永传承》、《档案就在您身边》、《首都文化中心区世界城市窗口区—新东城风貌展》等展室陈列和流动专题展览,开展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百堂课”、“党在我心中”、“弘扬雷锋精神进社区”、“锤炼党性,共铸党魂”、“档案科普知识宣传”及“从小知荣辱,争做好少年”等主题教育活动。东城区档案馆作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课堂,是对全区干部群众及驻区部队进行勤政廉政、政治思想教育的阵地,是宣传档案及档案工作的窗口,也是展示东城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详细]
北京警察博物馆
  博物馆展出面积为2000平方米。现有藏品7000余件(范围自明代至今与警察相关的中外藏品),陈列展出1500余件(有相当藏品属首次公诸于世)。馆内展示以实物为主,兼附图片、文字、模型。另外,馆内还采用了相应的高科技手段,引进了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使传统的陈列手段与高科技展示完美结合,从而较好地突出了博物馆的时代特征,有力体现了首都公安在全国的固有特色。同时,馆内专门设置了寓教于乐的可参与操作的项目,如模拟仿真射击训练系统、交通道路情况实时显示、消防逃生自救训练等。\全馆设四大展厅:1、北京公安史厅。以编年史方式再现首都警察保卫党中央、保卫首都,出色地完成各个时期的公安保卫工作的光辉历程。2、刑事侦察、监所厅。50年来,随着刑事侦察、监所看守组织机构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使公安机关同各种违法犯罪……[详细]
老舍纪念馆
  作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老舍故居,是座普通的北京四合院,硬山隔檩,纯木结构,整个院落布局紧凑。正门坐西朝东,灰瓦门楼,门扇为黑漆油饰。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座砖砌影壁,中心贴个大红“福”字做装饰。往里走是个不大的小院,只有两间南房,是为门房;往西还有个狭长小院,是老舍之子舒乙的住房;往北是一座三合院,这是故居的主体部分。进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五彩木影壁,院内正房为北房三间,左右各带一间耳房。明间和西次间为客厅,东次间为卧室,西耳房即为老舍的书房。书桌对着东门,一转身就可以拿到嵌在墙-橱里的书籍,书桌是硬木镶大理石的。还有老舍生前用过的眼镜、钢笔、墨水瓶、烟灰缸、台灯、收音机和台历等。就在这间小屋子里,老舍写了著名话剧《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及《全家福》等,还有为纪念其父而作……[详细]
天坛棂星门
  棂星门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圜丘内外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称“云门玉立”。……[详细]
北京蔡元培故居
  东堂子胡同75号,旧时的门牌是东堂子胡同33号,在胡同西段北侧,是一座坐北朝南的三进院落,建筑面积为368平方米。街门是利用一间倒座南房后辟的,无规矩可言。一进院有倒座南房5间;二进院有南房4间,北房3间,东、西两侧各有耳房1间,有东、西厢房各3间;三进院有带前廊的北房3间。院内房屋均为起脊合瓦房。蔡元培从1917年到1920年租住于此,当年,一进院的倒座南房是客厅。1985年10月,东城区人民政府将其作为“蔡元培故居”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蔡元培故居与别的故居有些不同。别人的故居,比如郭沫若、鲁迅、梅兰芳、老舍,他们生前都有自己的房子,拥有房屋的产权。但蔡元培一生未置产业。直到他1940年在香港病逝,他在大陆也并没有一处他自己的房产。在北京蔡元培先后租住过的几处住宅中,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详细]
火烧赵家楼遗址
  赵家楼原为明代隆庆朝文阁大学士赵文肃的宅邸。民国初年时任北洋政府外交次长的曹汝霖居住在此。1919年5月4日,当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上外交谈判失利,曹汝霖等密谋签订-条约的消息传到国内后,引起国人极大愤慨,北京3000多名爱国青年学生赶到天安门前,-声讨。会后,愤怒的学生冲向曹汝霖住宅,痛打了藏在曹宅内的章宗祥,并放火点燃了曹宅。这就是“五四”运动中震惊中外的火烧赵家楼事件。遗址建筑已经全部翻新,为空军某部招待所,现有部分反映“五四”-历史和火烧赵家楼事件的图片和文字介绍。2002年,被命名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3年6月,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纪念地。地址:东城区前赵家楼1号时间:9:00—16:00(节假日休息)票价:免费(集体参观需提前预约)电话:65127722-10……[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