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旅游

江西省旅游景点介绍

黎源彭德怀旧居
  黎源彭德怀旧居位于高村镇黎源村上源坑林家大屋,年代为192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居民居建筑,坐西北朝东南,土木结构,正屋两进,厅房10间。1928年7月,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即率领红五--战湘鄂赣边区,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红五军经高村进攻万载县城,途中驻扎于此。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2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北侧各3米。建设控制地带:在本体建筑保护范围内最外延各2米。……[详细]
王宗槐将军故居
  王宗槐将军故居位于双桥镇柏树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有土木结构房屋13间,占地340平方米,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35年),1915年8月王宗槐将军在此出生,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王宗槐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人民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宗槐将军故居陈列有将军生平事迹及部分文物,是了解和研究王宗槐将军战斗历程,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极好课堂。2023年1月,被公布为清代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东侧、南侧各10米,西侧3……[详细]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
  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位于黄茅镇南江村,年代为1932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遗址现保存有造币底座石,冲压石墩等。    1932年8月,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成立,时年冬,造币厂由浏阳严坪迁此,以打土豪所得和群众捐售花银为原料,土法上马自制银元。造币厂设有熔银制坯、刻模冲压、锉边检验等车间,有工作人员四十余人。主要生产仿制大头(袁世凯头像)、小头(孙中山头像)、光绪元宝三种版别银元,最高日产可达400枚,为冲破敌人经济封锁,活跃苏区金融经济,支持湘鄂赣苏区革命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1933年春,造币厂转移至白水罗家桥柑子冲。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造币厂遗址及造币文物遗存,是湘鄂赣苏区红色金融的重要历史见证。2023年1月,被公……[详细]
  茵果大战遗址(保护范围含茵果村红色标语)位于潭埠镇茵果村,年代为1931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31年6月,国民党向湘鄂赣苏区发动第三次军事“围剿”。9月,敌军大举进攻万载白水、茵果,企图攻占万铜丰苏区,与进攻铜鼓、宜丰的敌军合围红十六军。9月下旬,红十六军在万载县委、县苏和红五大队的配合下,在潭埠茵果与进犯之敌展开激战,是役,红军歼敌300多人,缴获了大量批枪支弹药,粉碎了敌人的阴险企图,保卫了红色苏区。至今,茵果战场东侧的民房上留存的“工农兵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工农兵武装起来,消灭军阀混战”、“打土豪、分田地!”等红军标语还清晰可见,见证了苏区军民坚持武装割据,与国民党反动派浴血奋战的烽火岁月。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详细]
  株木桥战斗遗址位于仙源乡株木村,年代为1933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1933年4月上旬,湘鄂赣边区主力红军与进攻湘鄂赣苏区省委、省苏所在地万载小源的国民党军,在湘赣边境的万载株木桥进行了一次激烈的阻击战,这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规模最大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战斗。湘鄂赣苏区红十六军、红十八军和红三师,在苏区近万名群众配合下,经过殊死决战,歼敌600余人,打退了敌人对苏区的猖狂进攻,捍卫了红色政权,取得湘鄂赣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决定性胜利。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界岭)至东(横前)3000米;北(洪茂)至南(马岭)1500米。建设控制地带:西(界岭)至东(横前)3000米;北(洪茂)至南(马岭)1500米。……[详细]
  老鼠尾湘鄂赣省红三医院一所旧址位于仙源乡横岭村老鼠尾韩家屋,年代为1932年—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旧址民国民居建筑,坐东朝西,土木结构,原为当地韩姓村民住屋。    红三医院为苏区红军后方医院,隶属省苏卫生部,下设有多个医疗所,接诊省苏机关工作人员、红军和群众。1930年7月至1934年春,先后驻扎在株木桥、书堂、横岭下等地。由于国民党的严厉封锁,当时医院条件十分简陋,多为借用苏区群众的房子开展医疗活动,病床是用竹子、板凳、木板支架起来的通铺,万载附近苏区在反“围剿”战斗中受伤的红军战士大多被安置在红三医院养伤。红三医院是当时苏区主要医疗机构,为苏区的巩固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1月,被公布为193万载县第三批……[详细]
  上高自卫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田心镇田心村,年代为1941年。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侧为建筑正门廊外延1.5米,东侧为建筑本体外墙外延0.8米,南侧为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5米,北侧以建筑本体外墙为界。……[详细]
  中共上简区委旧址位于塔下乡天岭村,年代为1933年。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侧为建筑正门廊外延4.2米,北侧以建筑本体外墙为界,南侧为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东侧为建筑本体外墙外延1米。……[详细]
  磻村农民协会旧址位于翰堂镇磻村,年代为1927年。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西侧、北侧以建筑本体外墙为界,南侧为建筑正门廊外延三米。……[详细]
  傅学祥烈士墓位于蒙山镇月星村棚下自然村,年代为1930年。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以墓葬本体为界。……[详细]
  瑶下村吴氏宗祠位于南港镇瑶下村,年代为清。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西侧、北侧以建筑本体外墙为界,南侧为建筑正门廊外延三米。……[详细]
32、垱口桥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垱口桥位于敖阳街道五马行政村,年代为明·万历。2022年10月,被公布为上高县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四周以古桥建筑本体为界。……[详细]
  黄金渡码头位于赣州开发区黄金岭街道黄金村码头上67号,年代为明代。2010年2月,被公布为赣州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北三面各以已墙为界,西面从已墙向外延伸至章江河边。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北三面各向外延伸50米。……[详细]
鹤子村毛泽东、朱德旧居
  鹤子毛泽东旧居位于安远县鹤子镇鹤子圩。1929年1月29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沿粤赣边境经定南月子岗到达安远县鹤子圩宿营。当晚,毛泽东、朱德接见了赣南工农革命军第26纵队队长郭一清、党代表黄达。为使疲惫至极的部队得到补给和休息,毛泽东、朱德决定攻打安远县城,26纵队奉命牵制敌军。当日,毛泽东以红四军前委的名义写信给中共安远县委书记李文华(罗贵波的化名),要求县委立即组织开展武装暴-动-,配合红军行动。第二天,中共安远县委探知赣敌李文彬部正在向安远方向开来并准备与地主靖卫团在孔田北面的太平圩设伏夹击红四军主力时,急派县委委员魏宗周送信到红四军,毛泽东、朱德遂命令改变计划,由黄达带路,连夜改道去寻乌,2月1日抵达寻乌吉潭的圳下村。该旧址为民居,土木结构,坐东北朝西南,悬山顶,一厅两室,面宽4……[详细]
35、凤鸣塔
凤鸣塔
  凤鸣塔亦被称为丁峰塔,坐落于瑞金市泽覃乡光辉村,其历史风貌得以完好保留。该塔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呈现出七级六面楼阁式的独特造型,采用三合土结构,内部为空筒式设计,总高度达到04米。塔的北面首级设置了一拱门,各层巧妙地交错开设窗洞,砖叠涩出檐,为建筑增添了层次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第二层塔碑上阳刻着“凤鸣塔”三个大字,左右两侧还刻有年款铭文,字迹清晰可见。此外,塔外壁上的图案也十分精美,边缘以云雷纹为饰,中间则巧妙地融入了铜钱文元素。塔身表面涂抹石灰,四周夯筑了三合土地面,使得整个建筑在视觉上既古朴又庄重。在2018年,凤鸣塔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是对其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文化价值的最好认可。……[详细]
36、下马塔
下马塔
  下马塔又称“奎毫塔”,寓意文星璀璨,坐落于于都县仙下乡石坑子村上马山组南偏西4公里的下马山上。该塔始建于乾隆丁巳年(1737),呈现出五层六面的独特造型,逐层内收,以土木结构为主,塔身墙体内外均以-精心饰面。塔内曾设有楼阁通顶,虽已毁损,但现今仍可目睹6根腐朽的木梁静静分散于塔身之中。值得一提的是,塔身第三层的南面巧妙地开有一窗,而三至五层的其他各面则分别绘有圆形拱顶式盲窗,或以红色圆形太极图为装饰,外缘辅以宽边弦纹,既美观又寓意深远。在2018年,下马塔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是对其深厚历史底蕴与独特文化价值的最好证明。……[详细]
37、水头塔
水头塔
  水头塔坐落于于都县靖石乡任头村的水头,是一座典型的清代风水塔。它朝向坐南朝北,以六边形七层楼阁式呈现,塔身采用三合土夯筑而成,青砖巧妙地叠出檐部。塔顶的每个角落都以红麻石装饰起翘,增添了别样的美感。塔高19米,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秀美的感觉。塔的底层设有一小门,内部为空筒式结构,各层之间则巧妙地架设了木梁,既稳固了结构,又增添了美感。在2018年,这座塔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进一步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详细]
水阁口塔
  水阁口塔坐落于于都县禾丰镇麻芫村的水阁口脱背山之上,亦被人们称为文峰塔。这座塔是在清乾隆年间建立的,它的朝向是坐北朝南,采用的是传统的土木结构。塔的平面呈现出正六边形的形状,总共有七层,高度大约为27米。塔身是由三合土经过夯筑而成的,每一层的收分都十分明显,而在每层交接的地方,都巧妙地用菱角牙子来装饰出檐。塔的心室设计为直井式,呈现出六边形的形状,室内还横架了多层杉木梁来增加结构的稳固性。除了塔的底层正面设置有一扇小门之外,从第二层开始,每一层都设有拱门式的窗户,而且真窗户与盲窗被巧妙地间隔开来。在2018年,这座塔被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进一步证明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详细]
中埠土塔
  中埠土塔坐落于于都县罗坳镇罗坳村中埠长坑口,亦被称为廻澜塔,是一座风水塔。它矗立于清乾隆年间,面向南方,整体结构由塔基、塔身与塔刹精心组成,呈现出六边七层楼阁式的独特造型,逐层内收,总高度达到36米。塔体采用三合土版筑工艺,砖叠涩出檐,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其底层北向巧妙地辟设一门,而塔内则采用空筒式结构设计。此外,第二层的东南面和西北面还开设了拱形窗孔,其余各层各面则均为盲窗设计。值得一提的是,该塔在2018年被评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无疑彰显了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价值。……[详细]
  资光贵中心县委机关旧址(詹氏民宅)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塘湾镇上祝村闵坑组,年代为清。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鹰潭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物外缘的房屋滴水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西两方向与保护范围重叠,南北向保护范围外延各3米。……[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