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海南省旅游

海南省旅游景点介绍

李氏宗祠
  李氏宗祠位于澄迈县老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32米,南面向外延伸21米,西面向外延伸23米,北面向外延伸2米。……[详细]
  澄迈县学宫位于澄迈县老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2.2米,南面向外延伸2米,西面向外延伸1.8米,北面向外延伸0.5米。……[详细]
马伏波井
  “天南第一泉”为汉代古井,名叫“汉马伏波井”,位于东方市西海岸。井口颇大,直径八尺多。据乡人传说,此井原系方井,后人扩大为圆井,以砖砌成,井近处原有伏波祠,久已毁废。墙上嵌一块石碑,题“汉马伏波之井”,署“乾隆辛巳”(清高宗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汉马伏波井”,四面环山,时而云雾缭绕,幽静之极。一条高山河流从西侧奔流而下,浓浓的负离子散发着扑鼻的自然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夏日水凉,冬日水暖,十所村数百家汲取井水,即遇天旱,井水从不枯歇,自古水质清甜,故有“天南第一泉”和“感恩第一甘泉”之美称。据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视察海南观看此井时证实,此井确为汉光帝时马援将军经过海南时所造,已有一千九百五十多年了。郭沫若饮品井水,连口称赞,诗随口出:“水泉清冽异江灌,……[详细]
  感恩学宫又称文庙。位于感城镇感城村。始建于宋,原址在今感城镇入学村。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建。明正统年间迁至今址。明万历十至二十五年(1582年—1597年)随县治迁往大雅坡(今感城镇生旺村)。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县治迁回今址后重建的。由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棂星门等组成。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知县时待朝改建了大成殿和崇圣祠。今仅有改建后的大成殿保存下来。明伦堂和崇圣祠除基础外已被改建他用,其余建筑无存。大成殿平面为长方形,抬梁式木结构,有16根柱支撑,面阔五间,18.5米,进深10.5米,重檐歇山顶。殿内的塑像,祭器及碑刻等文物均荡然无存。现大成殿为感城镇粮所使用。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感恩县学宫位于东方市感城镇,时代为明-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老粮所东边……[详细]
溪北书院
  位于文昌市铺前镇,是海南清末著名书院之一,现保存完好,为文北中学所用。书院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占地面积二十多亩,南开山口,俗称头门,面阔三开间。两边有砖砌的侧间,上为卷棚顶,铺盖琉璃瓦。门匾上为清末著名书法家杨守敬书写的溪北书院四个大字。书院于清光绪十九年所建,由清末著名书法家潘存发起,在雷琼道朱采和粤督张之洞的支持下筹资建造。从书院建成之后至宣统三年间,曾聘任不少学者在此讲学,培养了大批人材。辛亥革命后一直作为学校使用至今。在这里,正统儒学与宽广深厚的海洋文明相结合,形成了底蕴深厚富有魅力的特色文化,培养出一代代的知识群体,孕育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文昌精神。红墙绿瓦,一进连着一进,稠密和热闹。古老的溪北书院远远望去,红色的琉璃飞檐,暗红的朱漆墙壁,随墙蔓延攀爬的绿藤,历史沧桑中透露出一种……[详细]
许敦仁故居
  许敦仁故居位于万宁市万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许氏祠堂路,西至村中心路(即该文物向西第三行居民),南进村南路(铺仔路)北至山脚环村道,面积23.7亩。……[详细]
曲冲文氏宗祠
  曲冲文氏宗祠位于万宁市后安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祠堂东围墙,西至曲冲学校东围墙,南至正气亭边水渠,北至北水沟,面积10.22亩。……[详细]
  潮州会馆位于万宁市万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朝阳横街,西至仙河街,南至朝阳街南50m处,北至新兴街,面积6.88亩。……[详细]
  书田村节孝坊位于琼海市长坡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本体边缘为界,东面向外延伸34.18米,南面向外延伸20.71米,西面向外延伸37.53米,北面向外延伸19.93米,总面积3669.07平方米。……[详细]
  聚奎塔位于琼海市塔洋镇西南约500米处,在高低参差的椰冠丛中,聚奎塔巍然耸立,直指苍穹。它是海南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据《琼东县志》记载,聚奎塔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9年)琼东知县卢章兴建。据传在建塔期间的一个夜晚,卢章在梦中看见一位名叫宵霍的人,身穿青衣裙,站在塔顶念道:“奎塔插天连甲第”。因此,把塔名命为“聚奎塔”。聚奎塔高近30米,一共七层,每升高一层,高与宽都相应缩减。塔身中空,底有塔座,四周有墙,正门朝北,楣上端有石匾,-“聚奎塔”。塔体仿唐代建筑,造型古朴别致。外表每层由八个墙面构成,属楼阁式砖檐塔,七面各筑一个假门,只有一面筑真门。真门朝南开,从真门入内,循一条阴匝匝的夹墙小梯道,便可登上第二层。依此拾级登高,直到塔顶。各层相接处筑有砖檐,美观坚固。塔顶横放一木,攀椽上去……[详细]
  细沙灯塔位于儋州市峨蔓镇,时代为明。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灯塔基边缘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面各延伸65米的范围,面积19615平方米。……[详细]
保平村张家宅
  保平村张家宅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保平村张家宅苑内围墙为界为保平村张家宅保护范围,面积为0.1042公顷(合1.563亩)。……[详细]
崖州孙氏宗祠
  孙氏宗祠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祠堂围墙旁水泥路东侧边缘,包括进入梅东村委会路口处的水井,直至海榆西线国道;南至海榆线国道;西沿梅山小学东面围墙至孙氏宗祠围墙,沿孙氏宗祠围墙至祠堂北面水泥路;北至孙氏宗祠北面水路南侧边缘,面积为0.177公顷(2.655亩)。……[详细]
  既济亭热水池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单位主体为保护中心既济亭热水池围墙线北向外延伸5米,东向外延伸10米,南向外延伸10米,西沿现状围墙,面积为0.20公顷(合3.0亩)。……[详细]
  保平村明经第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南、西、北沿主体围墙内保平村明经第保护范围,面积为0.1142公顷(合1.713亩)。……[详细]
  官沟及广济桥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单位主体为保护中心,向沟外延伸30米为保护范围。面积为3.004公(合45.06亩)。……[详细]
崖州故城
  崖州故城位于三亚市崖州区,时代为明代。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保护单位主体为保护中心,东、南至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崖州故城主体道路对面路沿;西接民居房宅基地,北至少司徒牌坊。面积为1.266公顷(合18.99亩)。……[详细]
王海萍故居
  王海萍故居位于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各延伸10米为文物保护范围。……[详细]
郑存礼故居
  郑存礼故居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延伸19米、向南延伸9.8米、向西延伸10.6米、向北延伸12.6米为文物保护范围。……[详细]
280、应奎坊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应奎坊位于海口市龙华区新坡镇,时代为清。为海南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中心向东南延伸12米,向西南、西北、东北各延伸8米为文物保护范围。……[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