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旅游景点介绍

  芒中佛寺位于普洱市孟连县城以东娜允镇景吭村芒中小组,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系傣族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宇,由大殿、僧房、引廊、佛塔等组成。占地面3050.41平方米,建筑面积678.73平方米,四周有石砌围墙。芒中佛寺,傣语称为“洼拉所坦”,以佛殿为中心呈纵向式分布,坐西朝东,佛殿前为走廊,西北侧为僧舍,东北侧为佛塔……[详细]
  文山州博物馆北面临盘龙河,人工湖及州市政中心,四面绿树环抱,风景优美迷人。建筑以三七文化为设计理念,三叠体量,象征文山各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七面石墙,展示着文山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建筑体型为三大特色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建筑、铜鼓、梯田。从下至上逐渐收分的建筑造型,象征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积极向上、挺拔不屈的坚韧精神……[详细]
  文笔塔是文山标识性建筑之一,最初建于康熙年间,叫拱翼学宫,曾有“雁塔秋风”之说,也是文山旧八景之一。1998年3月底文笔塔重建而成,2022年9月重新修缮。文笔塔的登山道全长457米,共有999级台阶,分为三段,呈“之”字型,暗含传统的“三阳开泰”吉祥之意,登上这999级台阶,象征着祝福人们吉祥安康的生活。文笔塔高49……[详细]
  文山市五子祠,始建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据文山史志和史料记载,“五子祠”所在之地本是明代龙土司家的宗祠,现存过厅、大殿和两厢房,总占地面积1426平方米,建筑群内单体建筑的结构和风貌保存还较完好。随着城市建设力度的加强,此类建筑随之越来越少,院内的古柏、罗汉松更是难得,加之该建筑地处市中心,有着较高的保护和利用……[详细]
  玉溪九龙池古建筑群位于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西北10千米的奇黎山麓的玉溪九龙池公园内,始建于元代,扩建于明清。1984年成立玉溪九龙池公园,园内以清澈旺盛的源泉、雄峻的山崖、依山而建的古建筑群、参天的古树而著名。经历代增修,留下由九龙宫、大观楼、文星阁、观音殿、三圣殿、听泉楼、古戏台、五司庙、雅集轩等9处单体建筑组成的古建……[详细]
  李彪为弥渡大庄营人,生于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在荣获“内阁中书街”后第四年,也即公元1896年逝世于故乡,享年76岁,先生逝世后,弥渡通判孙纯武为其撰写了《墓志铭》,遗体安葬于大庄街后山坡上,其东北距县城10余公里。虽经一场浩劫,先生墓冢尚存,墓碑、墓冢基本完整。1983年,李彪墓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详细]
  师范墓葬于弥渡坝下川东山蔡家地与干海子之间,名叫一碗水的地方,原墓由翰林学士谷西阿题碑文,举人张登瀛作传。可惜在“文革”期间皆被彻底毁坏,墓碑全无。1991年,经师范后裔去台同胞师��先生出资1万余元,重新修复了师范墓。墓高、宽各4米,整座墓坐西朝东,耸立于青松丛林之中。1983年,经弥渡县……[详细]
  黄矿厂明代银矿采矿冶炼遗址位于弥城东约5公里的东山岭谷之中,其北至天桥山以南,东达大山,新街子山一带,南至厂街箐以南的峡石洞,西至东谷以西的太极山乃至乌龙潭一带。由北至西南长约4公里,东北至西长约3公里。东北和西南走向的两山脉形成谷地,采矿冶炼区域分布在两山脉间,全矿区共分古矿洞不下五六十个,冶炼场地不少于四大区域,于……[详细]
  营盘山新石器遗址,位于寅街镇白云寺后营盘山(又名诸葛寨山)与苴力交界的地方。坐西面东,背风向阳,山西麓傍苴力镇青石湾村,距弥城约17公里。在1985年4月的文物复查中首次发现,遗址范围很广,营盘山周围山坡均有新石器时代遗物发观,遗址中心区域营盘山土壤呈黑、红、黄、橙、棕诸色,山坡表层遍布陶器碎片。遗址中心区域南北长30……[详细]
  李文学起义遗址位于弥城南100余公里,牛街乡马鞍村委会瓦卢村后的天生营顶峰,距牛街乡政府驻地密滴20公里。1965年1月20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省级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咸丰六年四月七日(公元1856年5月10日),彝族农民李文学在天生营誓师起义,起义军推举李文学为“夷家兵马大元帅”。历经艰苦奋战,起义军控制……[详细]
  金殿窝是1982年7月经本县业余文史工作者考察发现的古城遗址,位于弥渡红岩镇北约2公里的新发村(原名大铺地)后,跨河而上的“铺山”上,依定西岭下,顺山而上,仰对悬香崖、先锋营(头营盘)、白王寨、三营盘,构成一条南北轴线,西南白崖城,其间有鸡鸣村桃园火葬墓地,东北傍小王寺、马军厂,总面积不下10余万平方米,“金殿窝”是当……[详细]
  阿纳恐龙化石地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同时发现早、中、晚侏罗纪恐龙化石的地方。位于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阿纳村委会,为一沉积类型的小盆地。1981年发现、1997年开始发掘,在盆地中分布有侏罗纪地层,分属早、中、晚3个时期,均发现有恐龙化石。其中早期地层中为原蜥脚类恐龙,属禄丰蜥龙动物群;中、晚期地层出土了……[详细]
  灰坝岩画位于楚雄市永仁县永兴乡灰坝村委会北1千米,南距红星水库800米,地势南高北低,白马河自南向北流入金沙江。岩画在白马河中游北岸的一青灰色石英岩表面,岩面上有人工粉糊的朱红色粘附物。从遗留的斑驳痕迹看,原来应该是一幅巨型岩画,按遗留痕迹测量长17、宽3米,幅面很大,属新石器时期的遗存。由于在长久的日光暴晒和风雨浸蚀……[详细]
  先锋营烈士陵园位于楚雄州永仁县城东先锋营山坡上,陵园1968年动工,1970年建成,总占地面积为26668平方米,其中烈士墓占地1437.7平方米。园中有纪念塔一座,为方柱锥形塔,四面刻有“为国牺牲永垂不朽”、“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等毛主席语录;此外还有烈士名录礼赞碑、八角亭、喷水池、牌坊等。先锋营烈……[详细]
  方山静德寺遗址位于楚雄州永仁县永定镇方山风景区立象峰之巅,始建于元朝延祐三年(1316),咸丰十一年(1861年5月)被毁,同治元年由(1862年)邑人捐资重修。其后又经多次废毁重修,现静德寺为1993年重建。寺初建时共有三重佛堂,九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住寺僧众多达800余人。静德寺原来的遗迹……[详细]
  清真寺位于楚雄州永仁县永定镇环城西路13号,距永定河200米处,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建筑坐西向东,占地面积577.69平方米,分前、中、后三院。正殿为单檐歇山顶,抬梁式木构架,砖木结构,面阔3间12.64米,进深13.3米,殿面上方挂有“于穆不已”、“伊教万古”、“真光普照”三块牌坊,回民在殿内及堂前做礼拜。……[详细]
  黉学馆位于楚雄州永仁县永定镇文汇路15号,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1616),原为“祭孔兴学、仿古社学”而建,多次毁废复建。清康熙年间董安帮捐资修复,清乾隆年间陈诠再次修建,清同治年间谭翌邦又复修大成殿。现黉学馆经2012年修复后,占地面积428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2295平方米,包括大成殿、大成门、南庑、北庑、南耳房、……[详细]
  杨家山石棺墓群位于楚雄州永仁县维的乡桃苴村委会恩就村民小组背后杨家,南距大把关村600米,所处位置平坦开阔,有部份石棺裸露出地表。墓群占地360平方米,石棺墓呈不规则片状分布,往往几座墓集中在一起。基本构筑方法即采用当地天然的分层砂岩石板,五面镶嵌再加盖板。推测墓群同以往发现的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时代石棺墓相似。杨家山石棺……[详细]
  中和传统民居建筑群,含中和老街、夏氏故居、夏家大院,位于楚雄州永仁县中和镇中和村委会中和老街,2012年被公布为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中和老街中和老街建于清光绪十九年(1893),建街始祖为夏匡周,古街形成主要是源于大姚石羊盐业发展,中和古街是盐运驿道的中转站。老街占地面积23976平方米,现存街面为20……[详细]
  回龙桥位于楚雄州永仁县城南郊,小旱坝村东南面300米,始建于清代乾隆九年(1744年)。桥为三孔石拱桥,长34.5米,宽6.5米,孔径8米,拱劵纵联砌筑,桥面原来用条石作护栏,现护栏已无。桥墩宽3.9米,基部为梭形分水尖。该桥为南丝绸古驿道上的石拱桥之一,1940年抗战期间作为滇缅公路辅助线的西祥公路使用,直到1956……[详细]

绮CP澶�13001937鍙� 绮ゅ叕缃戝畨澶� 44010602000422鍙�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