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旅游

甘肃省旅游景点介绍

  信猴沟岩画位于白银市靖远县糜滩镇碾湾村信猴沟,集中分布于红砂岩石崖之上。共有岩画5幅,76个单体图像。题材以人、羊、鹿、马为主,岩画大多采用敲凿与线刻技法,是早期黄河文化的重要见证。……[详细]
  康县朱氏民居位于陇南市康县岸门口镇街道村,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属穿斗式四合院民居,坐东向西,正房5间,1门3进。占地面积340平方米,单层建筑面积288平方米。正房台基立面有石刻浮雕图案。建筑建制完整、保存完好,具有典型的陇南地方建筑建造工艺及特点。……[详细]
  老庄青羊寺位于陇南市宕昌县沙湾镇老庄村,始建于明代,由山门、过厅、左耳房、右耳房、钟楼、鼓楼、厢房、观音菩萨殿、正殿、歇马殿组成,建筑面积160平方米,占地面积2480平方米。大殿后焚毁,清嘉庆三年(1798年)在维修观音菩萨殿时重建,坐北朝南,面阔3间,间宽3米,进深4米,高5米,建筑木构雕刻简洁明快,彩绘地方特色明……[详细]
  文县观音楼位于陇南市文县石鸡坝乡岷堡沟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由主楼与抱厦构成,建筑面积为162平方米,占地面积为487平方米。主楼外观体现“天圆地方中八卦”的营造理念,建筑为4层,1、2楼为正方形,3层为八角形,四面开月洞窗,4层为攒尖顶封闭小亭。抱厦为两层,歇山建筑,四面翘角由牛腿支撑。……[详细]
  西京观大殿位于陇南市文县哈南村,始建于元代,明代重建,建筑面积304平方米。建筑坐西朝东,由正殿、抱厦、偏厦构成。正殿为单檐歇山顶,殿前抱厦为卷棚顶,5架梁。建筑梁柱用料硕大,彩画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详细]
  川口戏楼位于定西市通渭县陇山乡川口村西南,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坐西面东,砖木结构,前檐面阔3间9米,为歇山顶,主体为1开间,进深7.5米,高5米,建筑面积67.5平方米,石砌台基高2米。为典型的“凤凰展翅”造型,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详细]
  列四坝聚风楼位于张掖市民乐县顺化镇列四坝村,建于清代,整体建筑由楼台、楼体两部分组成,总高18.5米。楼台为覆斗形,夯土青砖包砌,南北长22.5米,东西长16米,高5.5米,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台顶四周有砖砌花栏女墙,西北角有砖砌马道。楼台中央建聚风楼,坐北面南,青瓦单檐歇山顶,面阔3间,进深1间,高13米,四周出廊……[详细]
  凉州李氏宅院位于武威城区达府巷内,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430平方米。由悬山顶式大门、前后两院、过厅、花园等组成,前身为明代甘肃镇总兵达云府邸前院。清咸丰年间,著名学者李铭汉从达云后裔处购得后进行补修,俗称“李翰林院”。该院落主体建筑开间进深很大,体现了官府宅院的特征。……[详细]
  陈春堡文昌阁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洪祥镇陈春村五组,平面呈凹字形,面阔3间,进深5间,南北11米,东西8米,面积88平方米,通高14米。为3层重檐歇山顶过街阁楼,1层明间为过街通道。2层周围有廊、置木质地板。建筑整体1层面积较大,3层歇山楼阁为装饰性建筑,体态小巧轻盈,地方特色明显。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陈春堡三官庙位于陈春……[详细]
   延寿寺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清源镇曾家堡村四组,寺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在1米高土台上,砖木结构,始建于清康熙六年春(1721年)。山门面阔三间,硬山顶。大雄宝殿正殿,面阔三间,进深2间,高8米,单檐硬山顶。寺内有九尊泥塑佛像、木雕和壁画。塑像形态逼真,彩绘线条流畅,佛像背光雕刻精美生动。……[详细]
  松涛寺大殿位于武威市凉州区金羊镇松涛村六组,坐西向东。东西长200米,南北宽48米,占地面积约9600平方米。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文物建筑现存大殿1座,面宽3间,进深5间,一殿一卷歇山顶。殿内有“精微机要”“法成现在”匾额。……[详细]
  洛门关帝庙位于天水市武山县洛门镇东街村繁荣路西侧,始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占地面积约239.4平方米。现存大殿坐东朝西,面阔三间,宽19米,进深12.6米,高9米,为11架梁硬山建筑。其面阔窄、进深深的构造特点为省内仅有,是地方建筑的独创。斗拱简练且有承重作用,承袭了明代风格做法。……[详细]
  庆寿寺文昌阁位于天水市麦积区新阳镇王庄村西。始建于清乾隆时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重建,为3层青瓦屋面歇山顶四方形阁楼式建筑,因举架高耸,第3层歇山山面由砖雕大鸱吻代替,做法独特。建筑通高10米,1层面宽6.8米,进深6.8米,四面有檐柱、角柱共12根。2层面宽3.4米,进深3.4米。……[详细]
  平堡古建筑群包括平堡隍庙、平堡隍爷寝宫、灯山楼、蜂窝楼、贞节牌坊。平堡隍庙位于靖远县平堡镇平堡村中心街北侧,始建于明正统三年(1438年),清康熙二年(1662年)重修,由堡子山迁至中心街,现存建筑为道光十八年(1838年)遗存。坐北向南,南北长60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由二堂、大堂、屏风门、大门……[详细]
  兴远寺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西园街道文化宫社区孙家台。兴远寺背山临河,布局紧凑,建筑错落有致。寺院坐西向东,山门朝南,建筑布局四合院形式,为藏传佛教寺院,由主殿、南北厢房、倒座及倒座外侧临河续建的悬楼组成。主殿坐西向东,平面略呈“凹”字形,由二层歇山顶主楼和南北单坡顶配楼组成。……[详细]
  王进宝墓位于白银市平川区黄峤乡玉湾村,坐北向南,处于东北高、西南低的滩地中,当地人称“将军坟滩”。墓葬及所存石雕建筑延伸约200米,神道宽约20米,原有17道石雕、建筑和造像,现存自北向南依次为:封土1座、神道碑1通(龟趺6只,螭首5块)、石牌楼遗址1处、石狮1对、文官石像1对、石马1对、石牌楼1处、龟趺1对、狮座2块……[详细]
  皇甫谧墓位于灵台县独店乡张鳌坡村西200米。墓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封土现高1.7、底径8米,墓道朝西。1982年加固整修,并构筑围墙等。皇甫谧(215--282),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晋代针灸医学家,著有《针灸甲乙经》等医学经典巨著。墓葬保存较好,对研究皇甫谧生平、事迹和我国中医史有重要价值。……[详细]
  武威吐谷浑王族墓群位于武威市西南祁连山北麓,分为以慕容智墓为代表的岔山村区(“大可汗陵区”)、以弘化公主和慕容忠墓为代表的青咀喇嘛湾区(“阳晖谷陵区”)和以党氏墓为代表的长岭-马场滩区(“白杨山陵区”)三大陵区。墓葬均具有唐代早中期高等级墓葬的特征,以唐代葬制为主,兼有吐谷浑文化、吐蕃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该墓群的发……[详细]
  白石崖溶洞遗址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甘加镇白石崖村西北方向达里加山南侧石崖中,2016年首次发现石器和古代动物骨骼遗存,发掘出土了古丹尼索瓦人遗迹、遗物。该遗址是目前东亚首个发现丹尼索瓦人化石和丹尼索瓦人DNA的旧石器时--古遗址,同时将古人类在青藏高原的早期活动时间从距今4万年推至距今19万年。获2019年度世界十……[详细]
  上湾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王家山,面积约10万平方米。该遗址出土的“玉七联璧”是迄今为止已发现齐家文化玉璧最大者。遗址地表散布有零星的陶片,可辨器型有齐家文化的大耳罐等器物,是一处较为典型的齐家文化遗址。……[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