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该民居位于东台镇启平街道汤泊居委会内,为城市改造后幸存的老居民点之一。顾家巷26号为典型的民国建筑,具有一定的保存价值和研究价值。现为民居。……[详细] |
![]() | 建于1925年,该年张謇在现弶港镇弶南村地段大规模地围垦造地植棉、筑堤挡潮,为做好引排水,大莱公司在此兴建了闸堤,因其有三个孔,故当地人称为三门闸,三门闸建成后,弶港地区广大盐民灶丁纷纷弃盐从耕。……[详细] |
![]() | 南京空军部队于1958年10月派遣雷达连在东台弶港六里舍建立了雷达站,建设营房面积2100平方米,1971年随驻东台部队撤回南京空军。目前该营地仍为南京空军部队管理,原使用的雷达被专人保护在旧址处,已不使用。……[详细] |
![]() | 1999年12月由东台市人民政府、市民政局、弶港镇人民政府兴建,占地1200平方米,烈士墓分墓室、墓碑、墓场三部分,墓碑高9.5米,墓室内埋葬着二十六位无名革命烈士遗骸,是20世纪40年代新四军一师后方医院和华东野战第十一纵队医院医治伤重和负伤入院后又遭日寇、国民党军扫荡、围剿壮烈牺牲的新四军指战员。……[详细] |
![]() | 始建年代不详,应推至明清时代,据老人讲水灾后,西溪宝塔挂水草,西乡一片汪洋。后来从苏州等地移民江北建村立舍,始有祁刘庄。由于当时统治者信佛,因此莲华庵应运而生,到清道光年间重新修缮,以此匾额为佐证。莲花庵在解放后建乡政府时为民权乡乡政府,后被拆毁。宗教政策落实时,由信众群众自发捐款在原址上重建,现为复兴禅庵。……[详细] |
![]() | 祁刘后泊中心有地下水(涌泉),在清代曾遇特大干旱,广大民众无水可吃,但祁刘后泊从不干涸,周围村庄都到后泊担水养生,当时人称观音甘露,菩萨渡世。目前镇自来水厂在泉东侧打井抽取自来水。……[详细] |
![]() | 溪陈村小砖道,三横三纵,原系一窑烧制而成,式样与东台西溪三里路相似,中凸两边低,便于淌水,全长约200米。民国时期拆除炮楼补修。解放后各居民门前又自行补修,建自来水铺水管时挖出后又补修一次。……[详细] |
![]() | 始建于1977年,由碑基、碑座、碑身三个部分组成。碑身高36米,上 书-“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醒目行书于正南方。碑座五角星,分别记述唐学海、陈 维仁、许文华、孙保民、李友存五位革命烈士生平。碑基内系地下室,记述五烈的英勇人民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百余名烈士。……[详细] |
![]() | 长征桥跨于三联村十字河上,东南西北向,十字交叉,四角通道,八面有路,是民众生产生活的必经桥梁,系联合圩区内河砖拱桥。……[详细] |
![]() | 原名殷家灶和尚庙,始建于明末清初,时分两殿,庙门朝东,占地面积133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多平方米,前有土山,后有竹园。1941年,新四军民运工作队队员邓民新,曾在此进行民运工作宣传,经常落脚于此,发展党员,组织农民展开一系列的抗日运动。……[详细] |
![]() | 时堰古石桥位于陶庄村东首,建于清嘉庆年间,单跨石梁桥,桥体全部由大型条状麻石砌成,桥上“兴旺桥”三字隐约可见。桥东刻有此桥建设的大体情况,字面清晰。……[详细] |
![]() | 冯道立(1782-1860),清代著名水利学家,清光绪《盐城县志》有记载。墓区占地1840平方米,葬有冯道立及其父、子之墓,封土底径4米,存高1.5米,1972年开河时被就地深埋,其上为农田,现墓上砌有一座六角亭。……[详细] |
![]() | 时堰属里下河地区,地势低洼,常常积涝成灾,洪水泛滥时,因河水污染,常常也是瘟疫流行之时,人们生活用水没有保证,故冯道立倡议打井取水。当时曾打井三口,现仅存一口。古井位于时堰镇井栏巷,井身直径0.8米,井深6米,用砖圈砌。圆形麻石质井栏,内径0.65米,高0.6米。至今井水清澈甘甜,为居民所用。……[详细] |
![]() | 时堰石板街,旧址是一条集镇商业区的环街路道,现仅存一条东西向200米的一条小街,青砖铺设,宽2米。旧时街西侧店铺林立,是时堰镇商业中心繁华地段。……[详细] |
![]() | 东台市时堰嵇东文化楼建于1982年,三层小楼,1984年嵇东村在全国首创开展“创建文明村,培养新农民”的活动,成为全国文明村的发祥地,曾被誉为“苏北平原一枝花”。“嵇东文化楼”见证了这一光荣的历史。……[详细] |
![]() | 为清代曹柏龄宅第,明清时期,安丰是两淮仓盐的产销重地,盐业兴旺带来商业繁华,商贾云集形成七里长街,曹柏龄为首富。曹宅有百十间房子,曹氏大院东西长70多米,南北长40多米,占地近3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393.1平方米。解放初为安梁区公所驻地,1958年为安丰公社驻地,1984年7月改为机关宿舍,2006年准备三期城……[详细] |
![]() | 台南温泉现为疗养院,位于东台市台南镇兴鹤村,距东台市约12公里,天然温泉原名凤凰泉,系1967年地质部华东石油勘探局勘探的一口井,深2201米,日涌水量400立方米,水温41摄氏度,有矿物质成分,对人体有好处。……[详细] |
![]() | 肝肠河从泰东河由北向南至鲁家洼止。相传七仙女下凡与董永相爱后,受王母干预,七仙女为变成凡人与董永结发成亲,将自己的肝肠放进该河中清洗,意断绝与天庭往来,该河因此而得名为肝肠河。……[详细] |
![]() | 为纪念东汉孝子董永而建,建于清代,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享堂面阔三间10米,进深5米,硬山顶。南侧有墓一座,相传为汉孝贤董永墓,墓地现存清道光十五年(1835)所刻墓碑一通,碑阴刻“汉董孝子讳永墓道光乙未里人修”。……[详细] |
![]() | 大凡村部原为“二神庙”,相传为顾氏一烈女筹建。解放初期由于战乱,该庙宇成为游击队员办公场所,解放后成立了大凡村部,后把村部拆除改建成大会堂,1980年左右因为自然灾害,毁于一旦,重建为现有村部。……[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