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庆阳市 > 正宁县旅游

正宁县旅游景点介绍

子午岭观景台
  子午岭地跨陕西、甘肃两省,处于黄土高原的腹地。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子午岭。子午岭林区是黄土高原目前保存较好的一块天然植被区, 是黄土高原中部地带重要的生态公益林,包括甘肃的华池、合水、正宁、宁县及陕西的富县、黄陵、宜君、铜川、耀县和旬邑, 共计10个县, 总面积为 2.3万平方公里 , 其中甘肃4县为1.9万平方公里 , 陕西为6县1.21万平方公里。子午岭观景台位于调令关森林公园高风坡景区,处在子午岭的中心位置,是高风坡景区的主要建筑。站在观景台上,可望见子午岭全貌,四面群山如龙起舞,如虎盘卧,近山碧绿,远山苍茫,莽莽子午岭千种风情,尽收眼底。山上沟壑纵横,云遮雾盖,云海奇观,如大海的波涛滚滚。塔下曲径通幽,路上树影婆婆,还可观看日出和日落。塔周围的绿树空间还建有错落有致的蒙古包、……[详细]
森林氧吧
  森林氧吧位于高风坡到丁家山这一片林区里。这里油松连片,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沟沟流水响,百鸟满山鸣,狐兔梅鹿竞相走,清风徐徐伴人行。林中有秋千、吊床、棋桌、石凳、射把等娱乐休闲设施,游客即可以在密林深处欢歌起舞,也可以在玫瑰花丛之间追逐嬉戏,还可以同挚友一起坐在石桌石椅上谈古论今…据专家估算,一棵50年生的油松产生氧气的价值为3.12万美元;吸收有毒气体、防止大气污染、净化空气的价值为6.25万美元;防止土壤侵蚀、增加肥力可创收3.12万美元;为鸟类及动物提供栖息繁衍场所的价值为3.13万美元,不包括花果和木材的价值,各项效益的总和达19.6万美元。一公顷松柏林一日能分泌60公斤杀菌素,可杀死白喉、肺结核、痢疾等病菌。漫步森林氧吧深处,时而松涛滚滚,如瀑布倾泻,时而蝉鸣鸟叫,如一曲动听的音乐,……[详细]
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
  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纪念馆位于五顷塬乡南邑村,北距S303线1公里,现有习仲勋旧居、关中特委、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另外,还有新正县委、新正县苏维埃政府、五顷塬乡苏维埃政府旧址。1934年9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在中部县双龙镇小石崖成立。1935年7月移住三嘉塬,9月更名为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11月又更名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1936年1月下旬,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移住新正县南邑村,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更名为新正县苏维埃政府,隶属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管辖。同年元月,中共中央改组了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及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贾拓夫任特委书记,秦善秀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习仲勋、张邦英任副主席。1937年10月,关中特区更名为关中分区,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更名为关中分区抗日民主政府。关中分区第一次党代会在……[详细]
调令关森林公园
  调令关森林公园是2004年3月由甘肃省林业厅批建的省级森林公园,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公园位于庆阳市正宁林业总场东南部的中湾林场林区内,因位于子午岭主峰、秦直道雄关——调令关而得名。公园总面积93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8812.8公顷,森林覆盖率95.5%。园内层峦叠嶂、空气清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仅木本植物43科82属222种,有国家珍稀保护花卉紫斑牡丹,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金钱豹、大鸨、黑鹳、鸳鸯、大灵猫、玉带海雕、苍鹭、金雕等十多余种。公园由调令关、中湾、高凤坡、西牛庄四大景区组成,景区内自然景观独特,历史遗迹遍布,有秦代重要军事通道——秦直道;古时南下关中,北去边塞的重要关隘——调令关;被史学家称为千古之谜的黄帝冢遗址以及不少古代烽燧遗迹、蒙恬庙等。公园以生态旅游为特色,以林……[详细]
秦直道遗址庆阳段
  时代:秦秦始皇修直道(前212~前210年),起咸阳,达九原(今内蒙包头),延连700余千米,其中甘肃段是要害地段。直道南自陕西旬邑入甘肃正宁,北自华池出省境入陕西吴起,境内全长约300千米。秦直道沿子午岭北行,翻山越岭,驰川奔坡,蜿蜒盘绕,堑山填谷,修造道桥,饬建城障,夯筑烽燧,形成军事性很强的交通线。直道跨越正宁、宁县、合水、华池4县的30个乡镇50余村庄。现存道路遗址,最窄者4~5米,最宽者6~10米。沿道路两旁的险要之地,仍保存有城障、关隘、烽燧遗址。其中华池段保存较好。直道所经之地,现今大都是山区林地。部分地段仍在使用,大部分荒废。秦直道是重要的线形文化遗产,对中国古代军事、经济、文化、民族融合等研究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研究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详细]
罗川赵氏石坊
  罗川赵氏石坊位于甘肃省庆阳市正宁县罗川乡街中心。罗川赵氏石坊在罗川城中心共三座:恩宠坊、天官坊、清官坊。恩宠坊为明吏部稽勋司郎中赵邦清于万历四十五年为其嫡母刘氏、生母高氏所立。天官坊和清官坊系当地府县官绅为赵邦清所立。据《正宁县县志》记载:赵邦清,字仲一,号乾所,明时真宁(今正宁永和)于家庄人。曾出任山东滕县县令,后-为“吏部文选司主事”,官至“吏部稽勋司郎中”。他的父亲赵应魁也曾-为“奉政大夫”。明万历二十五年,当汤显祖在山东滕县遇见这位罗川-时,他已经在当地任职五年。经过打击豪强恶霸,重新丈量全县土地,彻底稽查税赋、招募饥民,以工代赈,兴修水利,完善生产设施,推广新耕作技术等一系列的工作,在他上任后五年,滕县由一个“民众吞树皮、吃草根、卖儿卖女、逃荒要饭,背井离乡”的穷县变成了“禾穗登场……[详细]
灵湫古祠
  灵湫古祠灵湫即位于罗川东60里之要册湫。是由于山体滑落,积水壅滞而形成的。湫方圆数亩,清澈透明,深不可测,天雨不溢,天旱不涸。以败叶枯苇投入,若有推拒之意,被漾于岸边。四周乔松荫郁,芳草萋萋,风来水声松涛相间,蔚为大观。相传天旱于此祈祷雨露,莫不应验如神,故称灵湫。故唐、宋时,朝廷多加褒扬封祀。唐时修建龙祠,历封“应圣侯”、“普济王”;宋时改封为“明时为一深秋,素月清辉之下,灵湫风清波静,浮光流金,文臣雅士莫不到此以洗尘襟,以抒怀抱。此景也为明“庆阳府十景”之一。……[详细]
  罗山兔穴罗山位于罗川城东20里。相传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梦群仙现于箩底,于是广派使者在全国各地查寻和梦境相符之处。一日,一位使者巡游至罗川县(正宁县古名),在罗山处见一老人随一野兔,就派人最后获得27尊玉石做的真人(道家称得道的人)像。启奏唐明皇后,龙颜大悦,遂改罗川县为真宁县。罗山兔穴由……[详细]
  琴山古洞在罗川城南1里,即抚琴山之上,有山洞一个,不知何年何月开凿。相传每当清风徐徐吹来,洞中恍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之曲。清体剥落,,只山形状如琴式。相传这里也就是所谓的唐明皇梦群仙现于“箩底”之处。后世据此胜景敷演留下了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详细]
30、黄帝冢
  黄帝冢从正宁县城山河镇坐汽车至五顷原回族乡,在五顷原与二顷原结合的斜坡弯道的岘子处,有一东北指西南方向的高大古冢。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高10~60米,冢西半部现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1~3米,阶面宽1~2米,上植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原呈长方覆斗形,现为椭圆形,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面积1500~1800平方米。从土层成形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冢三面临谷、水土流失情形看,原冢肯定更高大宏伟。当地老年人说是上辈传下来的“仙人坟”,再没有这么老、这么大、这么高的坟了。原先故坟上长满又高又密的松树,都说有神动。经考证,争期间砍掉的树是1958年后五顷原林场修筑、种植的。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黄帝陵帝冢”。rl]《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黄帝陵县东八十里子山亦称子午岭,即《史记》所……[详细]
罗川古城
  罗川古城位于甘肃省正宁县永和镇北部的四郎河边,沃土平畴,阡陌纵横,古城遗迹尚存,“琴山、泰山、药王山、北华山”四山合围,风景优美。据史载,北魏泰常五年(公元420年),朝廷即在这里设置阳周县。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因“罗水出于川”,遂改阳周县为罗川县,唐时改为真宁县,清改为正宁县,延用至今,罗川作为古县城直到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迁置,设县长达1509年之久,是正宁历史文化名副其实的“缩影地”。罗川古城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赵氏石牌坊三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承天观碑、清铁旗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庙大殿、赵氏祠堂(1995年被庆阳地委命名为庆阳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名胜古迹。(赵氏牌坊由西向东依次为“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天官坊”和“清官坊”是明王朝为褒奖……[详细]
32、曹洪墓
  曹洪墓曹洪墓明代墓。曹洪,字文诏,山西大同人、以军功屡建迁至总兵官。崇祯末年曹文诏与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乓战于正宁县湫头塬,兵败自刎。《正宁县志》记:曹文诏自刎于姬家山,葬于北塬曹洪村。据查:曹洪墓葬在今正宁县愉林子镇南郊半公里的中巷曹洪村。东北距县城20公里。现存封土残高约12米,底径约25米,规模较大.据传说封土堆原为圆形,20多年前冢的中间下陷,形成现在的马鞍型。燕氏墓碑为元代墓碑。燕氏墓碑原在正宁县周家乡燕家村西侧三百步之遥的塬面上,有四个大墓冢,墓前设有一通石碑和一些石刻。目前,独存石碑一通和两个石关.其它石刻已佚,墓冢已被夷平。正宁县人民政府一九八三年公布此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搬迁到县文化馆内保护,石碑通体高3米,宽1米。厚20厘米,碑额小篆书写“欠元故燕君墓表铭书,由上左。……[详细]
果老幻墓
  果老即张果老,为八仙之一,其墓位于罗川城东60里,即今西坡乡碾盘山上。即便在今天,山上苍松翠柏环绕,四季风景如春。……[详细]
正宁县烈士陵园
  正宁县烈士陵园位于距正宁县城西南2公里处山河镇移风村一组,始建于1951年,原址位于县城中街,1981年迁于现址,占地18.3亩,后由于长年风雨侵蚀,年久失修,2013年7月在原址对陵园进行改扩建,建成了烈士公墓、烈士纪念碑、革命烈士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管理用房、大门、围墙等附属设施,配套完成了硬化、绿化、美化等工程。目前,陵园管理规范、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共安葬革命烈士628名(有名烈士261名、无名烈士367名),已成为集瞻仰纪念、爱国教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基地。陵园自建成以来,始终秉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原则,以创建文明优抚事业单位为目标,积极挖掘教育资源,深化教育内涵,丰富教育活动,强化社会服务,在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2……[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