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旅游景点介绍
范我蘧墓位于丰乐镇山江村肖家塘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高洞学校教学楼位于黄都镇高洞村小学,年代为20世纪,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沈家坝古建筑群位于黄都镇丝棉村沈家坝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毛田天主堂位于砚山镇毛田社区,年代为民国时期,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竹园双桥位于泥高镇竹园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阳山坝花院子位于大坪街道龙潭村山茶组阳山坝,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九龙箐红军战斗遗址位于红丝乡先进村桥头,年代为193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代表性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申祐祠位于都濡街道务星社区环城北路,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金银洞墓位于涪洋镇涪洋社区瓦厂坝,年代为宋代,类别为古墓葬,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务川池水申氏民宅位于柏村镇通木村池水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乐居僧塔墓位于蕉坝镇乐居村桥上组,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遵义市务川自治县被称为仡佬之源、丹砂古县,务川大坪朱砂采冶遗址就位于该县大坪镇,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仡佬族的祖辈长期使用蒸馏技术和比重原理采砂炼汞,积淀出了独特的丹砂文化。务川大坪朱砂采冶遗址分布面积约10平方公里,以大坪镇板场、岩峰脚、木悠厂等地最为集中。遗址的重要价值在于大坪汉墓群出土的许多朱砂颗粒都出自当地,其中最早的墓葬为西汉初期。由此可知,早在秦汉时期务川就已大规模采冶朱砂用于陪葬等。务川大坪朱砂采冶遗址遗迹丰富,主要包括大坪汉墓群,明清瓮溪桥、板场水银场税课局遗址、红夜壶洞,以及现代务川国营汞矿工业遗址等。此前,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务川自治县境内,曾开展过多次考古调查和抢救性发掘。其中,去年在该县大坪镇境内,还发现了早期遗留的朱砂开采遗址、炼汞遗址,以及明代的汞矿开采管理机构遗……
[详细] 田村故事里是集培训基地、高端民宿、农家餐饮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景区,主打“农旅一体化”理念的乡风民宿体验式旅游项目,田村故事里紧邻洪渡河漂流。故事里整合利用闲置的木房打造高端民宿10栋,可34间客房,主要面向来务川避暑的外地游客或县城区来乡镇享受周末休闲度假观光的客人;故事里建有约5公里的旅游休闲步道、16000平方米的湿地公园,同时配套设施有停车场、农家乐、游客接待中心等。景区内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生态良好。景区内的游客休息设施主要采用了“木纹里”、“石纹里”、“竹纹里”三类特色,即用纯木、石头、竹子分别进行包装,同时应注意对项目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系统进行配套建设。环境优雅,亲近自然,不仅能满足游客的休憩需要,还能突出景区原生态以及仡佬文化建筑的特色。……
[详细] 务川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景区位于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县城九天大道洪渡河畔,与务川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仡佬文化旅游景区为邻。博物馆景区总占地面积35亩,建筑面积9074平方米,展厅面积3890平方米,总投资人民币约1.3亿元,于2016年8月建成并启动试运营。博物馆景区是我国唯一一所具有仡佬民族风情,展现仡佬族生活、人文历史的精品馆,目前共有馆藏文物1297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有3件。务川自治县仡佬族民族文化博物馆于2016年5月30日破土动工,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074平方米,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现有馆藏文物1227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件,国家二级文物2件。展厅共两层,一楼设临时展厅、书画厅、精品文物厅各1个;二楼为中国仡佬民族文化陈列馆……
[详细] 务川大坪汉墓群位于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分布于该县大坪镇龙潭村洪渡河两岸的团堡、长坳、朱砂井、中寨、赶子元等村民组境内,占地总面积30万平方米,为黔东北一带已发现的大型汉墓群。大坪汉墓的年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至东汉晚期,持续近四百年,出土器物具有秦、巴、蜀等文化因素,呈多元化的特点。20世纪60年代,当地村民常在这一带拾得铜矛、箭簇等小件铜器和残陶器、陶片等。1981年夏,经调查证实系一汉墓群。1982年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至2008年,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4次在此发掘汉墓43座、窑址2座,出土文物400余件(套)。墓葬形制有土坑墓,长方形、凸字形、铲形券顶砖、石室墓、岩坑墓等。出土遗物有国家一级文物铜蒜头壶,国家二级文物提梁鼎、青铜甑、穿绳钱串,……
[详细] 务川仡佬之源景区位于大坪镇洪渡河畔,距县城8公里左右,规划总面积30平方公里。主要由一园(洪渡河仡佬文化主题公园)三区(仡佬风情小镇开发区、文化产业集聚区、旅游产业发展区)五版块(龙潭古寨、九天母石、大坪古镇、石垭子湖、濮国遗都)所组成。核心区九天母石,是世界仡佬之源和仡佬族胞祭天朝祖的圣地;龙潭千年仡佬古寨,是世界仡佬和丹砂文化中心;丹砂圣水(湖),是仡佬源头的高原平湖,涉水面积11.84平方公里;大坪汉代墓葬群2013年7月被列为全国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曾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民族传统特色古村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贵州省最具魅力民族村寨、贵州省20个重点保护民族村寨等名片;2015年3月12日被公布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3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
[详细] 在贵州高原的崇山峻岭中,有一条悄然奔流的河,养育了全国近三分之一的仡佬族人口。就是这条普普通通的河流,见证了贵州高原上最古老民族生生不息、一往无前的辉煌历史。这条河流经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全境,她的名字叫——洪渡河。洪渡河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一级支流,务川县境内干流全长128公里,主要支流有洪渡河、岩门河、洋岗河、长溪河。洪渡河在务川县境内河流两岸森林植被保持完好,生存着银杏、水杉、红豆杉、云南穗花杉、珙桐、黑叶猴、金钱豹等众多珍稀动植物。其峡谷风光旖旎,溪水清澈见底,两岸峭壁耸立,景色秀丽,峡谷幽深,青山滴翠。洪渡河漂流景区位于务川自治县南大门丰乐镇境内,全程约九公里,共计22个滩口.总体落差大,惊险刺激河段达18于处,漂流游程约150分钟.河道内水质清澈、流量大、四面河山峰峦起伏、卵石河床……
[详细] 藏凤崖摩崖藏凤崖摩崖位于务川县都濡镇杨村村,距县城2.5公里。相传古时曾有凤凰栖息于此,故名“藏凤岩”,藏凤岩摩崖因题刻于藏凤岩而得名。藏凤岩南北走向,石灰岩质,长约600米,高约26米。藏凤岩摩崖“灵崖”二字书于崖壁正中偏右,离地8米许,横排阴刻行书,每字高4.1米,宽3.2米,两字间距6米,落款题“龙维祚书”,朱砂着色。龙维祚为时任务川知县,“灵崖”二字刻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藏凤崖摩崖气势雄奇,笔力遒劲,布置合理,与巨岩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书写者的书法造诣和审美情趣,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同时,还表现了人们对“凤凰来栖”的期冀;更兼藏凤岩回音灵验,被誉为世界第一回音壁。藏凤崖摩崖是务川一道亮丽的人文、自然景观。……
[详细] 三坑汞矿遗址三坑汞矿遗址位于务川县大坪镇三坑村,主要分布于三坑、太坝、板场、老虎沟、银钱沟、木鱼厂等地。现存废矿井100多个,冶炼遗址上千处,有的地方废矿渣堆积厚达10余米。这些遗迹从汉唐一直延续到明清、民国年代,跨越时代之多,历史之长,令人叹止。莽莽群山,凿井幽幽,残阳如血,夜月如钩,此情此景,凭添几分沧海桑田之感。务川素被称为“丹砂古县”,开采-、朱砂较早,《务川县志》记载,隋大业十年(614)黔中太守田宗显在今大坪镇岩风脚等处开采-、朱砂,并向朝庭纳课-190.5斤。考古资料显示的务川采砂历史更早,在大坪汉群墓出土的朱砂说明两汉时务川即有朱砂开采,唐代还在板场坑开设板场集镇。自有明以来,史书方志对务川采砂开采的记载更是屡见不鲜。明《贵州图经新志?思南府风俗》记:“婺川县有板场、木悠峰、……
[详细] 宋墓(宋金银墓)宋墓(宋金银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涪洋镇瓦岩坝公路旁边。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当地一张姓农民在犁土时,翻动石板而后发现墓室。当时墓室后壁龛上有3个罐,一个储金、一个装银、一个盛水,张好奇饮水而死去。世称此墓为金银洞。墓室长6.5米,宽1.8米.高3.2米,均以整块青石榫接而成,无灰缝。两扇青石门高2米.宽0.7米。墓室左右门的浮雕花纹,有团花图案、单狮戏球、手捧荷花的老人造型等。后壁龛下刻力士像一尊,双臂上托莲花宝座。璧正中为墓主肖像,“0”中被凿除。墓顶为八角形藻井,上小下大.顶部刻龟背负荆浮雕。墓中棺木长2.2米,宽1.08米,厚0.25米。该墓自发现至今.墓室保护如初。……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归柣鎴eГ閸ゅ嫰鏌ら崫銉︽毄濞寸姵姘ㄧ槐鎾诲磼濞嗘劗銈板銈嗘肠閸ャ劌浜遍梺瑙勫劤绾绢參寮抽敂鐣岀瘈闂傚牊绋撴晶鏃€绻涘畝濠侀偗闁哄矉缍侀、妯款槻濞存粎鍋ら弻鐔兼惞椤愶絽纾╅梺璇茬箰閸熸潙顫忓ú顏勫窛濠电姳鑳剁换渚€姊洪崨濞楃懓螞閸曨垱鍋╅梻鍫熶緱閸氬顭跨捄渚剬闁归攱妞藉娲川婵犲嫮鐣甸柣搴㈣壘閸㈡彃宓勯悷婊呭鐢宕愰悽鐢电<婵°倓鑳堕埥澶嬬箾鐏炲倸鈧绔熼弴掳浜归柟鐑樻尵閸樼敻姊虹拠鈥崇仭婵犮垺枪椤e潡姊绘担铏瑰笡闁圭ǹ顭烽幃鐑藉煛閸涱叀鎽曞┑鐐村灦缁酣鎮块埀顒€鈹戦鏂や緵闁稿繑绋戞晥婵°倕鎳忛埛鎴炵箾閼奸鍤欐鐐寸墵閺岋綁顢橀悙娴嬪亾閸噮鍤曢悹鍥ㄧゴ濡插牊淇婇姘倯婵炲牊娲熼弻锝嗘償椤栨粎校闂佺ǹ顑呯€氫即銆侀弮鍫熸櫢闁跨噦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