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蛇离梯田有“广东最美梯田”之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蛇离村委会,隐于青山绿水之间。梯田犹如一幅在不停舒卷着的画面,线条行云流水,磅礴壮观,每年都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每至秋收时节,黄绿相间的千层梯田流光溢彩,伴着浓雾与沐浴阳光,犹如丹青绘彩,让人流连忘返。来扶溪,最好的日子就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详细] |
![]() | 石乳泉。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瑶塘村西南1.5公里海螺峰东侧基部(属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坐西北朝向东南。水源出于石裂缝中,下泻涧底,为明末贡生刘松涛、刘望夫兄弟所开凿,并镌以龙口。……[详细] |
![]() | 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三批国家级矿山公园,是继深圳凤凰山、韶关芙蓉山之后广东省第三个国家矿山公园,也是广东省首个在产矿山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于2011年8月由仁化县人民政府启动申报工作,2012年10月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初审,2013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资格,……[详细] |
![]() | 恩村地处城口镇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该村下辖8个村小组和1个村办林场。全村人口1400多人,是个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恩村蒙氏始祖蒙念四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江西于都来韶州经商,卜居仁化恩村。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这个小小山村,九百年来飞出26位进……[详细] |
![]() | 夏富古村位于仁化县城西南面,由县城出发,经大岭、车湾、到董塘河与锦江河的交汇处,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历史上曾是锦江下游的第一商埠。它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风景区阳元山景、巴寨风景区中心;它合丹山、锦水特色美景为一区,是登山探险、水上漂游的好去处;它集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一体,是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理想地;它融乡土……[详细] |
![]() | 古夏古村属仁化县扶溪镇管辖,扶溪镇地处粤北仁化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6公里。而古夏村处于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村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人们分别叫这二座山峰为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肩而立,似双龙并卧。二山的山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学上的“双龙结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这双龙结穴之中。村前大河、小河两条河流,……[详细] |
![]() | 周田镇的风度村(张屋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东坡山脚下、浈江河与灵溪河的交汇处。这里山川秀丽、沃野平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张九龄故里(古属始兴郡,唐属曲江县,现属仁化县),也是岭南张氏宗族繁衍发祥之地。张氏岭南始祖张君政,于唐贞观年间由河北范阳来韶州,任别驾,携家迁来韶关曲江。……[详细] |
![]() | 灵溪大围村,又名翰享村,位于灵溪河上游,约在清代早期由外省迁徙而来,现村内186户共1000人左右,绝大部分村民属黄姓。据村中族谱记载:因旧时-匪贼横行,村民为能安居乐业,造福子孙,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5年)11月起环村修建围墙,历时二年多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围墙大部分用花岗岩石块垒砌,坚固牢实,围墙周长……[详细] |
![]() | 双水塔,又名水口塔,俗称白塔,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水口村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水塔建设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角七层平座楼阁式砖构塔,通高二十四点八米,整个建筑形制和风格与县城文峰塔相仿,规模略小。门楣置红砂岩石匾一块,上刻“文光辉映”四字。双水塔建筑结构独特,塔内不以塔心楼板作通道,而是利用墙体厚度、采用……[详细] |
![]() | 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旧址位于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镇墟董劝书院。2019年4月19日,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细美寨是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区阳元山背后的山上一个古寨遗址,建于明朝,现在已无人居住。他的存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细美寨是古时当地富人为防土匪而依山修建的堡垒,但是当地村民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土匪为了躲藏而在山上建了一个寨子居住。不管是哪种说法,古时能在细美寨居住,上上下下的一定很艰苦,沿着山体旁边陡峭的台阶爬向山顶,在小……[详细] |
![]() | 长江镇红军标语 (一)标语书写在长江镇锦江村肖开寿(肖为长征时期留下的连队卫生员)家厅堂墙壁上。高1.60米,宽3.5米,字径8×8,14×13,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欢迎白军弟兄来当红军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队 红军╳╳╳三支部 红军推翻国民党政府 [红军] 打倒蒋匪的走狗民众才能安居乐业……[详细] |
![]() |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标语书在城口镇地方坪村一农户的墙壁上。墨汁书写,共5条。字径(一)8×8 9×11(二)8×8 9×11 (三)13×12 (四)9×13 (五)8×8 10×15 以上标语除(四)外,其余均书写于1934年10月11日。 内容是: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队 打倒国民党政府 建立苏维埃……[详细] |
![]() | 城口镇红军标语 标语书写在城口镇恩村村委会一扇大门的内墙上,高1.84米。宽1.56米,字径5×8,12×9(单位厘米,以下同),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纪念[五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纪念[五一]拥护苏维埃劳动法 纪念[五 ]、[五四]、[五九]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 纪念[五五]、学习马克思和列宁……[详细] |
![]() | 仁化起义指挥部旧址 位于仁化县董塘镇董勤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为四合院建筑,砖木构筑,面积1847.2平方米。1926年董塘区农民协会在此成立。1927年12月10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战湘南期间在此召开部队和地方干部联席会议,部署斗争任务。1928年2月,董塘区苏维埃政府和仁化革命委员会在此……[详细] |
![]() | 普同塔位于仁化县丹霞山下层风景区锦石岩前方,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为锦石岩僧众所建。塔平面八角形,三层,高3.6米,为楼阁式石塔,红砂岩石砖砌筑。塔正面基座前置石祭台和香烛台、石香炉。首层拱券形龛内嵌墓碑,楷体直书阴刻碑文“历代禅师之灵塔。”第二层下面中嵌长方形塔名碑,阴刻楷体横书“普同塔”三字,上款为“南明永……[详细] |
![]() | 澹归和尚墓塔 位于仁化县丹霞山海螺岩内。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六角形实心石墓塔。墓塔以座、身、刹三部分组成,高2.2米。六角形须弥座高0.75米,束腰刻莲花瓣纹。塔身高1.09米,北面楷体直书阴刻碑铭为“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墓”。澹归是别传寺开山祖师,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杭州仁和人,生于明万历四……[详细] |
![]() | 丹霞山摩崖石刻丹霞山位于韶关市区东北约45公里处,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古越先民在这里生活,留下了鲶鱼转文化遗址。丹霞山的历史文化资源较为丰富,人文景观丰富,现拥有不可移动文物74处,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即丹霞山摩崖石刻群,包括通天峡摩崖石刻群、别传寺摩崖石刻群、梦觉关摩崖石刻、锦石岩摩崖石刻群;县(市、……[详细] |
![]() | 仁化县丹霞源水利风景区AAA ![]() 丹霞源水利风景区占地面积68.9平方公里,以锦江“小丹霞”至瑶山水电站50公里范围内的五级梯级电站为依托。景区一江两岸,坐拥群山,森林覆盖率高,水生态环境好,是一座天然氧吧。景区依托锦江水库梯级电站水利枢纽工程,提升两岸农田的灌溉能力,并使下游县城和沿岸免受洪水袭击。同时,锦江水库梯级电站的开发,稳定了沿途河道水位流势……[详细] |
![]() | 牛鼻村,距离仁化县城17公里,东北为丹霞山,东南为韶石山,西面为大石山,锦江绕着村子形成一个长长的U字形半岛,半岛形状犹如一只牛鼻子,村名也就这样定下来了。牛鼻村位于大丹霞腹地核心区,以前的村名叫“白沙湾”,源于村子被锦江河围成一个大湾,大部分时候河道一半水一半沙滩,白洁干净的沙滩是这个河湾的特色。景点位置广东省韶关市……[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