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化县旅游景点介绍
韶关市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城口镇,是2017年4月经中办批复同意建立的,广东省一个以纪念红军长征为主题的纪念馆。 广东是红军长征的第一站,韶关是红军长征途经广东的主要地区。红军从初创时期到发展壮大,从长征时期到三年游击战,在韶关留下大量重要的红色军事文化历史遗产。红军长征粤北纪念馆一共分为五个部分18个单元,展览以南昌起义军余部、红军主力部队特别是红军长征在粤北地区的活动为主线,以红军长征在粤北为主体,以弘扬红军长征精神为主题。展览在内容设计和编排上以编年体陈列与专题陈列相结合。在展览中尽量多使用文物,采用组合陈列和重点陈列的方式加强对文物的陈列。通过历史文物反映和见证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历史。在展览内容和形式设计上力求创新。内容设计尽量吸收军战史研究的新成果。形式设计着眼于强化……
[详细] 丹霞山塔墓群(含锦石岩普同塔、佛日峰塔墓、宝珠峰塔墓、丹霞普同塔、张天窝和尚塔墓、朱道人墓、乐说辩和尚墓)位于韶关市仁化县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内,毗邻瑶塘村。丹霞的墓葬主要以宗教墓葬为特色,塔墓群均始建于清代,均采用当地常见的红砂岩,多为阁楼式石塔,由塔座、塔身、塔顶三部分组成,塔前建有墓首、享堂,塔周围有红砂岩条石砌筑的护墙,塔前建有地坪。墓塔造型,平面型制或为四边形,或为六边形、八边形,大小各异,不仅造形美观,而且富于艺术性。塔身均刻有石刻,设有墓门,塔身线条直畅、习练、齐整,表面洁净,运用佛教常用的火焰纹、莲瓣、祥云等装饰花纹,给人以清心悦目之感。较高的建造工艺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现了所处时期的建筑特色。丹霞山塔墓群是丹霞山别传寺、锦石岩石窟寺众多师徒住持圆寂后存放骨灰之处,且分处不同之……
[详细] 狮子岩庙遗址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断石村西北1公里的狮子山。狮子岩庙坐西北朝向东南,遗址总面阔近40米,最大进深处为10米。现遗址内有房址六间,其中分别有一主殿和大殿。据传该处为远古时期道元真人初辟,道元真人云游四海,寻访仙境,见此山如雄狮高卧,山势巍峨,云盘脚下,岩洞面南中开,前为紫玉屏风,下有麒麟引路,又有双狮守护,乃建庙之宝地,遂在此建太极殿,供奉玄天大帝。隋唐以后,佛教兴起,在此建造了上下两层佛殿,至明清时最盛,有僧人数十,成为丹霞山区最初的寺庙之一,清末民初毁于战乱与匪患,寺庙逐步荒废。现仅存残垣断壁,地面散落供桌、柱础、门枕石、碑刻以及雕刻精美的石构件,有龙纹八棱柱、奔马图、鸟兽图等。殿内碑刻可见记载,此为三宝殿,供奉文殊菩萨,落款有“成化辛丑上元吉日,住持化……
[详细] 蛇离梯田有“广东最美梯田”之称,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蛇离村委会,隐于青山绿水之间。梯田犹如一幅在不停舒卷着的画面,线条行云流水,磅礴壮观,每年都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拍摄。每至秋收时节,黄绿相间的千层梯田流光溢彩,伴着浓雾与沐浴阳光,犹如丹青绘彩,让人流连忘返。来扶溪,最好的日子就是每年的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前后。端午节时,梯田正值春耕时节,梯田争光片片;中秋节时,梯田的稼禾吐翠的时节,一片绿油油;国庆节时,是丰收的季节,是金黄的世界。……
[详细] 石乳泉。位于仁化县丹霞街道办黄屋村委会瑶塘村西南1.5公里海螺峰东侧基部(属丹霞山风景名胜区),坐西北朝向东南。水源出于石裂缝中,下泻涧底,为明末贡生刘松涛、刘望夫兄弟所开凿,并镌以龙口。……
[详细] 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是国家批准建设的第三批国家级矿山公园,是继深圳凤凰山、韶关芙蓉山之后广东省第三个国家矿山公园,也是广东省首个在产矿山建成的国家级矿山公园。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于2011年8月由仁化县人民政府启动申报工作,2012年10月经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初审,2013年1月被国土资源部授予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资格,2014年9月正式破土动工,2015年8月通过国土资源部组织的一期建设工程验收。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4.5平方千米,设置野营、休息疗养、游乐、接待服务和行政管理5个区域,主园区建设面积0.284平方千米广东凡口国家矿山公园地处粤、湘、赣三省交界的仁化县红山森林自然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丹霞山和国家历史文化名村仁化石塘古村落三大旅游区的要冲地带,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人文和交通便利……
[详细] 恩村地处城口镇政府西南7公里,距丹霞山景区30公里,106国道从恩村境内穿过。该村下辖8个村小组和1个村办林场。全村人口1400多人,是个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村落。恩村蒙氏始祖蒙念四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由江西于都来韶州经商,卜居仁化恩村。经历宋、元、明、清几个朝代,这个小小山村,九百年来飞出26位进士,考上武举、岁贡、拔贡、监生、庠生、太学生等三百多人,可谓冠盖连云,人才济济,曾称“江南第一世家”。在长期的官宦外迁、异地繁衍中,恩村的留守人丁仍然坚守着先人“耕读兴家”的祖训,延续着气贯数百年的文化传统和伦理氛围,尽力守护着恩村文化古迹和历史荣耀。这个只有三百多户人家的蒙姓居多的小山村,竟然有七个祠堂、四个牌坊、两座门楼、一座城堡,现在仍然可见古城墙横亘,堞垛巍峨,城门依旧……
[详细] 夏富古村位于仁化县城西南面,由县城出发,经大岭、车湾、到董塘河与锦江河的交汇处,距县城15公里,交通便利,历史上曾是锦江下游的第一商埠。它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风景区阳元山景、巴寨风景区中心;它合丹山、锦水特色美景为一区,是登山探险、水上漂游的好去处;它集自然生态、田园景观为一体,是生态旅游、观光农业的理想地;它融乡土民俗、历史文化为一身,是吃住游乐、休闲度假的好地方。夏富古村依山面水,广有田园,竹树村边合,青山廓外斜;岚光绕桔柚,云霞映稻花,开轩面场圃,江湾话渔樵,是人与自然生态和谐的最佳融合。村中有树龄在三百年以上的古榕树七棵,见证了数百年的朝代更替。李氏宗祠的门楼风光、丹霞石柱、西北碉楼的凛然兀立,五座祖厅的建筑艺术庄严肃穆,以及画檐、藻井、天井、照壁,其精湛的砖雕、灰塑,精美的供桌、……
[详细] 古夏古村属仁化县扶溪镇管辖,扶溪镇地处粤北仁化县城东北方向,距县城36公里。而古夏村处于扶溪镇东边,距镇一公里之遥。古夏村后有二座蜿蜒盘踞的山峰,人们分别叫这二座山峰为大丛山、小丛山,双峰并肩而立,似双龙并卧。二山的山麓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学上的“双龙结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这双龙结穴之中。村前大河、小河两条河流,自东向西转北后合流而去,地理学上称之为腰带水,如明清时官服上的腰带。据此,古夏村依山傍水,房屋依徐缓的山麓而筑,大多坐北朝南。古夏李氏始祖李谟(号大用),江苏秣陵人,于南宋宝佑年间中丙辰科进士,与江西文天祥、仁化城口蒙英昴同科,且交谊深厚。时谟公出仕,初任广西南宁知府,后推升广东左参政。南宋景炎元年,即1276年,元兵攻打南宋,直逼广州城,谟公令子李襄(号四郎)避居岭南,隐居于……
[详细] 周田镇的风度村(张屋村),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东坡山脚下、浈江河与灵溪河的交汇处。这里山川秀丽、沃野平阳、历史悠久、地灵人杰,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张九龄故里(古属始兴郡,唐属曲江县,现属仁化县),也是岭南张氏宗族繁衍发祥之地。张氏岭南始祖张君政,于唐贞观年间由河北范阳来韶州,任别驾,携家迁来韶关曲江。第二代张子胄官越州剡县(浙江绍兴嵊县)县令。第三代张宏愈官索卢县(即曲江县,王莽改制时改为索卢县)县丞,在当时始兴郡的清化乡、平圃驿一带置立田产,并将其父张子胄葬于清化乡的平圃山,其母葬于浈江与锦江交汇处的仁化江口。其后子孙发派,成为韶关、曲江、始兴、仁化及岭南张氏的繁衍地。考清化乡、平圃驿,古属始兴郡、唐属曲江县,而核心区平圃,就在今天仁化县周田镇的风度村(建国以前称风度乡)……
[详细] 灵溪大围村,又名翰享村,位于灵溪河上游,约在清代早期由外省迁徙而来,现村内186户共1000人左右,绝大部分村民属黄姓。据村中族谱记载:因旧时-匪贼横行,村民为能安居乐业,造福子孙,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5年)11月起环村修建围墙,历时二年多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围墙大部分用花岗岩石块垒砌,坚固牢实,围墙周长1625米,高7米,厚1米,每隔3米有枪眼和探望口,墙内有人行跑道。大围设有东、南、北四面大门(其中东面二个),均用21块大麻石拱成,形如城门,其中东门口竖有两对栓马石(梅墩石),村内有大小祠堂5间,基本保持清代风格,街道大部分是石板或鹅卵石铺砌。大围村有300多年历史,明清建筑呈现一派客家风情,气势恢宏。石庄古碉楼楼高三层,楼体呈正方柱形,整座碉楼均为青砖、花岗岩条石砌筑而成……
[详细] 双水塔,又名水口塔,俗称白塔,位于韶关市仁化县扶溪镇水口村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双水塔建设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八角七层平座楼阁式砖构塔,通高二十四点八米,整个建筑形制和风格与县城文峰塔相仿,规模略小。门楣置红砂岩石匾一块,上刻“文光辉映”四字。双水塔建筑结构独特,塔内不以塔心楼板作通道,而是利用墙体厚度、采用穿墙式旋形步梯直通顶层。1989年,仁化双水塔被列为县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韶关仁化双水塔被列为第五批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旧址位于韶关市仁化县董塘镇镇墟董劝书院。2019年4月19日,工农革命独立第四团团部旧址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细美寨是广东省韶关市丹霞山风景区阳元山背后的山上一个古寨遗址,建于明朝,现在已无人居住。他的存在有两种说法,一是说细美寨是古时当地富人为防土匪而依山修建的堡垒,但是当地村民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土匪为了躲藏而在山上建了一个寨子居住。不管是哪种说法,古时能在细美寨居住,上上下下的一定很艰苦,沿着山体旁边陡峭的台阶爬向山顶,在小径中幽然伫立着断壁残垣。从细美寨远眺,四周是壮观的丹霞地貌,偶尔有老鹰盘旋在天际。游客们在半山腰的平台处纷纷停下脚步,等待美丽的落日。可惜今天的落日不算最美,没有晚霞的陪衬,显得有些孤独,苍鹰的忽现为天边多点缀了一点墨色。发现细美寨纯属偶然。紧邻着阳元石的就是阳元山,阳元山壁立千仞,石壁因流水侵蚀,留下道道竖印,宛如一幅布挂在崖上,遂名为“晒布崖”。在山体一侧窄窄的、如鱼脊一般……
[详细] 长江镇红军标语 (一)标语书写在长江镇锦江村肖开寿(肖为长征时期留下的连队卫生员)家厅堂墙壁上。高1.60米,宽3.5米,字径8×8,14×13,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欢迎白军弟兄来当红军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队 红军╳╳╳三支部 红军推翻国民党政府 [红军] 打倒蒋匪的走狗民众才能安居乐业 [红军] (二)1932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三军团由江西崇义县聂都出发,4月25日进入仁化,并攻占了长江镇,歼敌百余人。标语是红三军团独立三师训练队书写。 1989年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三)以下两幅标语书写在长江镇沙坪村刘荣福家侧房内,墨汁书写,字径①8×8 8×7②15×24 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没收外国资本主义开设的工厂和银行 统一中国……
[详细] 城口镇地方坪村红军标语 标语书在城口镇地方坪村一农户的墙壁上。墨汁书写,共5条。字径(一)8×8 9×11(二)8×8 9×11 (三)13×12 (四)9×13 (五)8×8 10×15 以上标语除(四)外,其余均书写于1934年10月11日。 内容是: 红军是工农的军队 白军是军阀的军队 打倒国民党政府 建立苏维埃政府 消灭靖匪! 打倒帝国主义! 欢迎农民打土豪分田地! 欢迎地方青年群众来当红军! 署名: Ⅲ五3丙青年小组宣 白军官长打士兵 红军反对打士兵 士兵不打士兵 穷人不打穷人 打土豪分田地 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打倒帝国主义 消灭地主武装 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 红军是自己的军队 工人增加工钱 贫农组织贫农团 打倒-工农的国民[党]匪帮 农民组织农会 消灭靖匪 红五╳╳╳ 打倒国民党……
[详细] 城口镇红军标语 标语书写在城口镇恩村村委会一扇大门的内墙上,高1.84米。宽1.56米,字径5×8,12×9(单位厘米,以下同),墨汁书写,书于1932年。 内容是: 纪念[五一]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 纪念[五一]拥护苏维埃劳动法 纪念[五 ]、[五四]、[五九]拥护苏维埃中央政府 纪念[五五]、学习马克思和列宁主义 纪念[五 ]、援助上海罢工运动 纪念[五 ]拥护无产阶级的领导 纪念[五 ]、[五四]、[五九]、反对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 纪念[五 ]、[五四]、[五九]、打倒出卖革命的国民党 纪念红色(工)、(农)、(武)反对帝国主义(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纪念红色工(农)武装,(拥)护(无)(产)阶级的祖国 署名:红四 1932年4月27日,彭德怀、李明瑞、……
[详细] 仁化起义指挥部旧址 位于仁化县董塘镇董勤书院。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为四合院建筑,砖木构筑,面积1847.2平方米。1926年董塘区农民协会在此成立。1927年12月10日,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战湘南期间在此召开部队和地方干部联席会议,部署斗争任务。1928年2月,董塘区苏维埃政府和仁化革命委员会在此成立,2月13日举行了仁化暴-动。……
[详细] 普同塔位于仁化县丹霞山下层风景区锦石岩前方,建于清顺治五年(1648年),为锦石岩僧众所建。塔平面八角形,三层,高3.6米,为楼阁式石塔,红砂岩石砖砌筑。塔正面基座前置石祭台和香烛台、石香炉。首层拱券形龛内嵌墓碑,楷体直书阴刻碑文“历代禅师之灵塔。”第二层下面中嵌长方形塔名碑,阴刻楷体横书“普同塔”三字,上款为“南明永历戊子孟夏立”,下款为“刘曰秋书”,因碑严重风化,有些字无法辨认。各层塔檐檐角上翘,八注攒尖宝珠顶。塔四周有石砖结砌的护坡及坟首、享堂。是广东省内有绝对年代可考的南明墓塔。1989年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澹归和尚墓塔 位于仁化县丹霞山海螺岩内。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六角形实心石墓塔。墓塔以座、身、刹三部分组成,高2.2米。六角形须弥座高0.75米,束腰刻莲花瓣纹。塔身高1.09米,北面楷体直书阴刻碑铭为“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墓”。澹归是别传寺开山祖师,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杭州仁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明亡后,不甘侍清,削发为僧,出家广州海幢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李永茂遣弟李充茂前往广州,将丹霞山施与澹归。清康熙元年(1662年)澹归率徒前去营建,辟别传寺。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终年66岁。澹归生前善书画,工诗文,著有《路公别传》、《编行堂》前后集。1989年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闂備胶枪缁诲牓宕濈仦鐭懓螖閸涱厽宓嶉梺鍝勵槹鐎笛囧磹閹惰姤鐓欓柛蹇氬亹閻矂鏌涘畝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