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梅州市 > 大埔县旅游

大埔县旅游景点介绍

  三河明代古城位于梅江、汀江、梅潭河汇合处韩江源头,筑于明嘉靖42年(1563年)。三河城为砖石结构,城墙长1547米,高4.5米,上宽2.4米,下宽3.3米。整座城墙设有垛蝶918个,开4门。修复前仅存南门“宣和门”、西门“镇宁门”及近600米长的残墙。这里宋代曾设行宫,立王子殿,指挥与元抗争。在明代设镇和兵防、驿站、……[详细]
  “一腹三翰院”百侯通议大夫第通议大夫第位于大埔县百侯镇政府侧,距县城12公里,约建于清乾隆1750年,距今250多年,座南向北,砖土木结构,为标准三堂四横九厅十八井客家府第式建筑,屋内有9个厅,18个天井,建筑工艺精致,雕梁画栋,正门顶灰塑“通议大夫第”白底黑字。[一腹三翰院]“通议大夫第”,俗称“一腹三翰院”,是指该……[详细]
  肇庆堂位于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百侯古镇约一公里处侯南村,紧靠省道“茶上线”公路旁,远观白墙黑瓦,清淡素雅;近看雕龙画凤,工艺精湛。肇庆堂,又名敬修衍庆,是杨敬修之子杨荫恒斥资所建。生于1878年的杨荫恒20岁时到汕头经营药材,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积聚了一笔钱财,在离祖屋不远处的地方购得一块地。先后共历时五年,花耗银元……[详细]
  梅河公园位于大埔县城梅潭河畔,与书法公园隔河相望。总面积3.4万平方米(约51亩)。是一个集休闲、游览、文化、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现代生活场所。该公园设计构思结合水流和新区现代化建设的特征,整体上形成“一线串珍珠”的格局。通过一条健身观光休闲路线,将三大功能节点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节点一:美食广场。整体形态似“水中莲花”为……[详细]
  闽粤赣边区党委和边纵活动旧址,位于大埔县光德镇上漳村。始建于明代中叶,距今有400多年的历史。1948年,中共闽粤赣边区工委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同年八月,边区工委在该处召开党代会,成立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1991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中共华南分局旧址 位于大埔青溪乡桃林大塘背的晋寿楼。建于清道光年间,四合院式布局,建筑为二层楼房,建筑面积500余平方米。1949年7月,国民党胡琏兵团溃败时,经闽粤南逃,窜入兴梅地区。中共华南分局书记方方及闽粤赣边区党委魏金水等领导,在梅州地委的随同下,进入大埔青溪乡桃林大塘背,驻扎于晋寿楼。分别于7月6日、15日向……[详细]
  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旧址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大埔角新村仓下,一正二间土木结构,占地面积224平方米。“皖南事变”后,全国革命斗争形势急剧变化。根据形势发展需要,公元1941年9月,南方局党委书记方方(化名王子华)与黄维礼同志接上关系。南委机关由恭州转移到大埔角仓下,设在一间小屋子里。在离仓下不到500米远的大埔角圩开办“天成……[详细]
  大埔维新楼位于大埔县枫朗镇。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楼的外形似一个大园柱,直径48米。中间是一直径24米的圆形天井。楼高三层12米。每层楼24间房舍,共计72间,组成一座高大壮观的环形楼,酷似一座堡垒。墙身厚而坚实,有收分。楼底层墙厚1.5米,是糯米糊混石灰沙土打夯而成的,第二层稍薄,第三层墙厚0.75米。楼顶用……[详细]
  大埔 土围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管理区大丘田村。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约有400多年的历史。迄今坚固完整,内住20多户。整座围楼占地面积2300多平方米。环形建筑,内外三重连成一体,中间空地283.4平方米,为围内公用大院。该围属土木结构,墙身用土石夯实墙体。底层外墙厚3米,顶层墙厚1.3米,楼顶木梁灰瓦,中间天井用……[详细]
  大埔文武阁 位于大埔县城五虎山麓穿龙窠口。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内祀文武帝及魁星。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修。阁身呈方形,砖石土木结构,高三层15米,底层通面宽12.8米、通进深12.75米。重檐歇山顶。屋脊置宝珠双龙戏珠。龙身长3米。宝珠与龙身均用彩色瓷片镶嵌而成。脊左右两边灰塑卷草,颇具民族特色。阁身……[详细]
  奕世流芳牌坊又称节烈坊,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清乾隆二年(1737年)为表彰吴伯灵之妻蓝氏而建。坊分两层,高7米、宽5米,土木结构,四柱三间三楼。牌坊以四柱作基座,左右两柱以砖块砌成,正中两柱以木顶立,形成中间一大门,左右对称两小门。以灰瓦盖成飞檐高翘楼阁式的屋顶,顶底以木凿制梁柱支架并列而成,明间上下有两块木匾,上匾……[详细]
  翁万达墓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的凤翔山麓。坐西向东,墓地面积2400平方米呈梯形,长16.25米、宽11.1米,水泥灰沙构筑。花岗岩石墓碑,高1.6米、宽0.78米,碑文:“明赐进士出身资政大夫兵部尚书赠太子少保谥襄敏崇祀名宦乡贤东涯翁公墓”。墓基下置一方圹志。墓前立有高大石人、石马、石羊、石豹四兽。墓曾被破坏,1985年修……[详细]
  吴六奇墓位于大埔县湖寮镇。1961年发现并清理,地面仅存石人、石兽共四对,现竖立在大埔影剧院门前。出土器物有墓志铭一方,鎏金铜冠一个,朝带铜饰四件,腰形玛瑙饰一件,陶明器235件,各种陶俑31件。墓志铭上弧下方,石灰岩,长1.35米、宽0.65米。首端正中篆刻“谕祭”两字,字边阴刻双龙。吴六奇(1607~1665年……[详细]
  枫朗墓群位于大埔县枫朗镇王兰村金星面山、仙子下村、屋背岭、斜背岭。1982年发现。1986年清理墓葬22座。墓葬分布在山顶和东南坡,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最大的长2.7米、宽1.2米,最小的长1.3米、宽0.5米。方向不一,在95°~327°之间,尸骨无存。随葬品放置在墓坑一端、一侧或中间,数量不等。陶器以泥质陶为多……[详细]
  大埔光德窑位于大埔县光德镇。年代为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987年发掘。在九社下窑清理一座窑炉,属阶级式龙窑,残长8.72米,宽4.28米,窑内分三间,每间有砖墙相隔,下面设有火孔,尾间后壁有14个烟口。富岭柯树坷清理一座窑,用泥砖结砌窑壁,长2.5米,宽3.74米,前端有一条横长方形火沟,前后壁各设一排九个通风口或烟道……[详细]
  鱼鲤村窑位于大埔县三河坝镇鱼鲤村三斤税山坳。年代为明代中期。1986年发掘。清理一座阶级式龙窑,窑壁用泥砖叠砌,火膛和窑尾已被毁,残长6.32米,宽2.8米,窑室分三间,每间有砖墙相隔,各间窑底的坡度均不同。出土瓷器有双耳瓶、罐、碟、碗、三足炉等,釉色青灰或青绿色,碟内底多印吉祥文字。是一处仿龙泉窑的瓷窑。……[详细]
  和尚岭遗址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桃星老虎坑。年代为商时期。1982年发现。遗物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釜、罐、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重圈凸点纹、梯形纹及刻划曲折纹。石器有锛、刀。位于大埔县桃源镇桃星老虎坑。年代为商时期。1982年发现。遗物分布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陶器有釜、罐、壶等,纹饰有绳纹、篮纹、重圈凸点……[详细]
  1964年 大埔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位于大埔县三河镇笔枝尾顶。建于1964年。碑呈四方形,高15米、宽4米,用35种各种造型的石块及356块花岗岩石条砌成。占地面积716平方米。碑身正面镌刻着朱德题:“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的正楷鎏金字。碑座上刻着第二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碑座立在平台的中间……[详细]
  明 大埔 丝纶世美牌坊 位于大埔县茶阳镇大埔中学校门口。建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为当时江西按察副使饶相和任中书舍人饶与龄父子进士建。十二柱三间三楼石牌坊,高12.5米、宽4.65米,底有4条横石条作基座,座上立5.3米高的4条正柱,8条附柱。正楼飞檐高翘,有石雕斗栱、屋盖,下雕双龙腾云匾,双面阴刻“恩荣”两字……[详细]
  西岭书法公园位于大埔县城西北片,北环公路中间濒河地段,东临下坜西山岭延线,南至河头村北环路,西至寨上、双圹,北至妙福寺牛黄下,规划用地面积约2475亩。公园三面环山,北环公路及梅潭河环绕其间,山清水秀,山环水抱。书法公园规划书法区、登山健身区、农业观光区、祈福区四个景区。规划设计主要体现四个原则:一是彰显生态文化的原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