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旅游景点介绍
香雪梅海景区,为国家AAA级景区,被誉为“中国第一梅园”的王坛东村“十里梅廊”,素有“香雪梅海”之美誉,每逢初春,满山遍野的梅花争相吐艳,如雪似海,暗香扑鼻。一、等级: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二、地址:位于柯桥区王坛镇三、交通:在百度地图或者Google地图上搜索绍兴县王坛镇东村,根据出行需要选择线路。四、费用:免费五、电话:0575-85788959……
[详细] “乔波冰雪世界”是由前速滑世界冠军叶乔波女士倡导,清华科技园(启迪控股)投资建设,为我国唯一一家以室内滑雪为主、酒店(住宿、会议、餐饮、娱乐)为辅的综合性高档运动休闲场所。公司目标是成为我国运动与休闲产业的行业巨人。“绍兴乔波冰雪世界”是“乔波冰雪世界”在全国范围内的连锁企业之一,于2009年10月初隆重开业。公司坐落于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浙江省绍兴县鉴湖-柯岩风景区”附近,南傍山北依水。项目总投资超过4亿元,建筑面积逾6万平米。一、等级:国家4A级旅游景区 二、地址:位于柯桥区柯岩街道 三、交通:在百度地图或者Google地图上搜索绍兴乔波冰雪世界,根据出行需要选择线路。 四、费用:详见http://www.qbski.com/sxqb/ 五、电话:0575-89859999 六、价格……
[详细] 大香林风景区位于绍兴县西南15公里处的湖塘街道,总占地4平方公里。是以千年桂林和自然山水为特色,融宗教、民俗、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这里山青水秀,景色优美,冬暖夏凉,四季飘香。绵延数十里的千年桂花林,香披远近,巍为壮观;深藏宝林山的古刹群落,梵音缭绕,晨钟暮鼓。一代宗师密参大师曾在此住持并圆寂,留下200多颗舍利子,在佛教界闻名遐迩。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诸多诗篇,如南宋诗人陆游,明朝学者张岱,近代佛家南怀瑾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厚的人文景观,构成了大香林景区较高的旅游品位。景区于2005年在原香林花雨的基础上进行大规模改造。一、二期总投资5个亿,一期景区投资2个亿,于2006年10月对外开放,由空山梵音、香林花雨、花前月下、竹海天风、幽谷清韵等五大部分组成,以乡村休闲度……
[详细] 茂林修竹,啼鸟吟泉,古刹梵音的会稽山里,有一片“人间净土”,它就是包含兜率天宫和会稽山龙华寺的天宫景区。位于浙江中东部的会稽山,常年云雾缭绕,如幻仙境,众多僧道慕名云集在此,修身养性。它曾是史上一处儒释道三教汇源的名山胜地,更是中国弥勒信仰的发祥地。早在东晋时期就有高僧在此开创道场,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龙华寺——会稽山龙华寺(据《绍兴府志》记载,唐初曾被朝廷赐额)及中国第一尊弥勒造像(据《法苑珠林》记载)。2007年会稽山兜率净土(兜率天宫及会稽山龙华寺)在会稽山动工,使得佛教文化在这里重新闪耀起灼灼智慧光芒。道场以“包容、和谐、快乐”为理念,塑造人们“佛心、道骨、儒表”的生活状态与方式。兜率净土以讲经说法、禅修静修为主,成为一处“启迪智慧、享受快乐、培养人格”的理想修行静心之所,是现代都市人追……
[详细] 陈洪绶墓在绍兴郊区谢墅官山岙横棚岭,墓呈正方形,黄泥封顶,前置长方形祭桌,横置墓碑阴刻:“乾隆六十年八月裔孙允坤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宣人韩氏宜人合墓,光绪辛丑花朝裔孙司事重修。”陈洪绶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末清初公布时间:1963年3月11日位于鉴湖镇官山岙村东南300米。陈洪绶(1598-1652),字章侯,号老莲,诸暨人,明末清初书画家。清兵入侵浙东,入绍兴云门寺为僧。能诗、工书、善画,有《宝纶堂集》行世。墓坐南朝北,墓丘方形,边长3.4米,高1.6米。四周围以条石,上覆黄土,正面横置乾隆六十年(1795年)八月裔孙允绅立“明翰林陈章侯公暨德配来氏宜人韩氏宜人合墓”石碑。墓前设长方形祭桌,下置方形拜台。1987年重修。……
[详细] 位于石佛景区东侧,柯山的西南麓,是一大新景观,由古采石表现场、佛文化馆、手印山、龙腰池等景点组成,是展现古越石文化、宗教文化的游览场所。 古采石表现场是圆善园的入口。此处有大小石宕十余处,有的已开凿上百年,深达四五十米,气势宏伟。有民间艺人作采石表演。往西南可见一组气势浑宏的古建筑群?仿唐建筑、红墙墨瓦、雕梁画栋,从山脚层层推进,直至山腰,三门、财神殿、弥勒殿、大雄宝殿,浑然一体。还有着重体现宗教文化的佛文化馆。馆内陈列有财神菩萨、四面弥勒佛、释迦牟尼、望海观音诸佛,其中四面弥勒佛像形式新颖,给人耳目一新。从佛文化馆往西上山,即到了手印山景点。手印山是讲述观音故事的地方,也是柯岩风景区的至高点。游客至此不仅可尽览水乡秀色、古越风光,还能在游玩中了解不少佛教知识。 柯岩风景区依托千年越文化,彰……
[详细] 光相桥在绍兴市区北海桥直街,元至正元年(1341年)建,后几经维修,桥为单孔弧拱形结构,净跨8.5米,拱高4.35米,为马蹄拱型,拱构造为分切并列式,桥两侧设石栏杆,桥柱头雕作覆莲,两堍有石级,此为浙江留存少有的元代桥梁之一,对研究桥梁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光相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元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市区北海桥直街东首。因旁原有光相寺而得名。始建于元至正元年(1341年),明隆庆元年(1567年)重修。1982年整修。单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老城河。全长30.28米,宽6.9米,净跨8.5米。拱券条石纵向分节并列砌筑,拱石上镌莲花座图案,上刻“南无阿弥陀佛”和“至正辛已重建光相桥”等题记。桥上置实体栏板和覆莲望柱,其中北端望柱上刻“隆庆元年吉日重修”字样。……
[详细] 香炉峰位于绍兴市稽山门外,从大禹陵南有三处可上山,海拔354米。从峰北螺狮旋启程,过南镇殿,拾阶1508级,经青翠亭等数亭,可达峰顶。蜂顶数十米见方,形似香炉,唐白居易有“峰峭佛香炉”之诗句,每逢云雨天气,山顶雨雾迷朦,烟霭缭绕,有“炉峰烟雨”之称,为越中12胜景之一,故南宋状元王十朋又有“香炉自烟”的名句。香炉峰四周景色十分壮观,山脊有半月岩、一片石、云门石、飞来石等厅峰异石,东侧有大老鼠塔,顶上有巨石,据古籍记载,峰下有罗汉潭,峰旁有千丈坑。香炉峰旧有庵,倚岩而筑,名南天竺,现已重建,并在山上新建了三圣殿和观音宝殿,山脊线石壁上,有近现代题刻七处,摩崖中字数最多的是“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地址:绍兴市越城区胜利西路228号会稽山风景区内类型:山寺庙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门票信息:门市价:15……
[详细] 姚长子纪念碑在柯桥镇南侧寺基村,1937年6月为纪念明代抗倭英雄姚长子而建,碑通高约6.5米,由碑身和平台两部份组成,碑底呈正方形。碑身坐北朝南,混凝土结构,上部正面隶书阴刻:“姚先烈绝倭纪念碑”八字,下半部正面嵌一太湖石,上有姚烈士遗像,碑下平台,周围用条石砌叠,露地高0.95米,边长5米。 在柯桥镇南侧寺基村,1937年6月为纪念明代抗倭英雄姚长子而建。碑通高约6.5米,由碑身和平台两部份组成,碑底呈正方形。碑身坐北朝南,混凝土结构,上部正面隶书阴刻:“姚先烈绝倭纪念碑”八字。下半部正面嵌一太湖石,上有姚烈士遗像。碑下平台,周围用条石砌叠,露地高0.95米,边长5米。据《越中杂识》和《绍兴县志》等记载,姚先烈,柯桥独山村人,名不详,因身材高大,故人称长子。明嘉靖年间,倭寇猖獗,时在沿海掳……
[详细] 太平桥是一座由石拱桥和石梁桥相结合的长桥。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全长40米,由一孔拱桥和八孔梁桥组成,拱桥高高隆起,净跨8.4米,桥宽3.5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拱脚内侧铺设有石板纤道路,桥上行人,桥下行舟背纤,宛然古代立交桥。桥南、北两面均铺设石阶,下置平台,南端经平台分东、西两面下坡。拱桥的北面连接着梁桥,靠南面的三孔较高,渐次降低,每孔跨径约4.8米。整座桥形状高低错落,状若龙首朝天,翻腾水面。设计者既考虑到大船只进拱桥,又兼顾小乌篷船可进低矮的梁桥分流,是河网地区一桥多功能的特有形式。太平桥不仅造型别致,而且桥上的装饰艺术也独具匠心。桥顶四根望柱上各雕蹲狮一只,雄狮足踏绣球,雌狮怀抚幼仔,呈现出矫健、威武、强壮的神态。此外,桥坡两侧的望……
[详细] 介 绍 : 安昌早时境内民房多建于临河朝南,皆砖木结构,以木柱为框架,砖砌间墙。镇区是仕宦、商贾聚集之地,故民居汇集。 街河两岸,粉墙黛瓦,弓檐马头,硬山屋脊的民房,鳞次栉比。 石库台门古朴庄重,大抵有2进—5进房屋,间隔明堂。少数置有假山、石池、栽花木、设盆景等。 街区现存台门中明末清初时建的数方家台门、方源台门、清朝期建的数义和当台门、隆盛堂、宝树堂、敦诚堂等。 其次,有聚族而居的娄氏宅第;古朴独有,毗连而建的白洋十台门;陈家娄的旗杆台门、茂德台门。餐 饮/住 宿/购 物 : 餐饮:镇上的宝鳞酒店卖的是一弯弯腊肠,以及陈列着的小小黄酒坛。这家小店的主人沈宝麟竟远近闻名。电视台慕明而来,使他成了绍兴昌安对外宣传的大使。 特产:仁昌酱园创建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占地表7亩,……
[详细] 导游:在镇街东端,建于明朝晚期,殿宇轩敞,前后三进,建筑雄伟,飞檐翘角,气势恢弘,为四方众庙之最。:头进五间,山门连接万年台,上有清雍正乙己年(1725年)“古今鉴”匾额,台前雨廊连接正殿,东西侧厢上为观戏楼,下为“陆孝子之祠”、“郑公祠”等。正殿三间,殿宇高大。屋脊饰“云龙”,中置铜镜,两旁“国泰民安”四字,翘角飞檐,檐下悬立花边直式蓝底金字“勒封永镇侯李”直匾。殿内石柱下鼓石、浮雕精细。左右大柱上有双龙作舞爪悬空盘旋状。殿正中置方桌,上坐城隍“永镇侯李”,旁有其子行宫坐像,塑像威严,正气凛然。后殿大楼三大间,两侧厢楼各十五间,中是大庭院,两边花坛,植有梧桐两株。山门前东侧是永安桥和水阁,为“诸葛武侯祠”、“天医殿”和“汤、马两公祠”。殿宇西侧厢房,民国初是棉、布业会馆及盛生花行。民国十一……
[详细] 安昌历史悠久,民风雅俗丰厚。民俗馆依托于“走马楼”式宝树堂,辟展室十五个。“南沙哗叽”室、置有乾隆三十年,图文并茂的御题棉织图十二幅及古时纺织器具。“祝福”场景和山阴、会稽两县最盛大的迎神会—安昌城隍庙会泥塑偶象。早被人们遗忘的生产、生活、礼仪、岁时、社会等习俗,馆内皆一一呈现。她展示了往昔岁月的陈迹。典型地道、丰富多姿的风情旧俗,给游客献上了昔日的生活风味和历史文化的回顾。安昌城隍庙城隍庙在老街东端,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为城郊规模最大的城隍庙宇。据《明史-河渠志》载:“成化七年(1471年)潮决钱江岸及山阴会稽、萧山、上虞、乍浦、沥海二所、钱清诸场,命侍郎李颙修筑“。因李颙修筑海塘,防御海潮,治水有功,对萧山、山阴、会稽保全百姓安宁,发展经济,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威……
[详细] 古纤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古纤道原名为“纤塘”、“远道塘”、“纤道桥”。始筑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它沿潇、绍、虞运河而建,从东向西贯穿绍兴全境,绵延40多公里,与今天的杭甬铁路、公路并行,是古代行舟背纤的通道和避风的屏障。古纤道从唐代修筑完成起,曾经多次毁弃和重修。今存古纤道的中心部位在柯桥至南钱清一段,长达7公里,宽1.5~2米。纤道时而两面临水,时而一面靠岸,地势时而险峻,时而平坦。处于水中的纤道,大约每隔二米砌一桥墩,用以调济水源。桥墩上以三直一横的条石平铺,犹如水中的飘带蜿蜒不绝,独具水乡风貌。靠岸的纤道全部使用条石从水底实砌,面铺长方形的青石。古纤道上有平桥、拱桥、梁式桥数百座,从柯桥到南钱清的一段,著名的桥梁就有荫毓桥、太平桥、余渚桥、板桥、行义桥、清江桥等,其中的太平桥始……
[详细] 导 游 : 是柯岩风景区的一个特色景区,位于绍兴县湖塘镇西路村。 景区风光秀丽、环境优美、植被茂盛,以大规模的千年桂林为特色,古民居为依托,是融宗教、民俗于一体的休闲观光理想之所。介 绍 : 香林景区的桂花树林堪称江南第一,这里的桂树树龄长、面积广、树冠大,品种有金桂、银桂、丹桂等,现存的百年老树群,树冠直径都在10米以上,实为国内罕见。 深藏宝林山的古刹群落,梵音缭绕,晨钟暮鼓。一代宗师密参大师曾在此住持并圆寂,留下200多颗舍利子,在佛教界闻名遐迩。 历史上许多名人雅士曾游此地,留下诸多诗篇,如南宋诗人陆游,明朝学者张岱,近代佛家南怀瑾等。 特别关照:这是一个新景点,不赶时间的话可以尽兴地玩上一天!每个景点都重点推荐,看你的体力和时间吧。多带些胶卷,再带上一次性台布,就可以在桂花树下……
[详细] 导游:卧龙山即府山公园,位于绍兴市中心偏西,与城内蕺山、塔山鼎足而立,游人稀少,环境清幽,值得一游。:主峰前有石柱古亭,名望海亭,始建于唐代。亭下有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墓及唐宋摩崖题刻。西南山峰上有风雨亭,193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烈士秋瑾而建。东南山麓有越王台,高数十米,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山南坡还有解放战争革命烈士墓及纪念碑。小贴士:正门所对府横街,为仿古商业街“越都商城”,以衣饰为主,也有小吃、照片冲印。边门出去为五星级旅游涉外饭店绍兴饭店后门,绍兴饭店旁即鲁镇风情园娱乐中心。交通:火车站乘7路到市政府下车,步行前往。坐人力三轮车更方便,也不贵。浙江绍兴市……
[详细] 鲁迅最早在《孔乙己》上提到的鲁镇。但在地图上是找不到鲁镇的,他是鲁迅小说《祝福》、《孔乙己》、《社戏》、《风波》、《明天》等虚构的地方,而今的“鲁镇”是绍兴柯岩景区根据鲁迅笔下的“鲁镇”还原的一个乡村小镇主题公园,其间蕴含着旧时绍兴城镇的民俗风情、建筑风韵、自然景观,可以说是绍兴水乡的一个缩影。景区以鲁迅作品《祝福》《故乡》《阿Q正传》《狂人日记》中的典型人物的生活环境,来反映当时对绍兴水乡的民俗风情、建筑风貌、自然风光的。集休闲,娱乐,展示、购物、餐饮于一体。:鲁镇占地150亩,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采用了绍兴典型的白墙黑瓦、一河一湖两街的建筑格局。一到鲁镇,迎面是鲁迅先生的座像“民族魂”和纪念碑亭。广场上耸立的三座“牌坊”,绍兴方言叫“行牌”。其中有一石牌坊-“鲁镇”两字,是鲁迅先生的……
[详细] 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绍兴县印山山顶,凿岩而成,墓向朝东。是一座由墓道、墓坑组成的平面呈甲字形的竖穴土坑墓。墓坑为长方形竖穴,坑口长46米,宽14米,深12.4米,四壁陡峭,不设台阶。墓室由加工规整的巨大枋木构筑,呈两面坡状。木棺置于中室,由一个巨型圆木制成的独木棺。坑底铺木炭,木椁外包140层树皮,树皮外夯木炭,墓坑内填青膏泥。山脚四周挖掘有防御保护的围沟。该王陵规模宏大,形制独特,葬俗充分显示了越国王陵制度的特点。印山越国王陵是迄今为止经正式发掘并被确认的第一座越王陵,是越文化考古的重大发现,对推动越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北有秦宫,南有印山”(1998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沉睡地下2500年之久的印山越国王陵重见天日-浙江省绍兴市绍兴县兰亭镇木栅村和绍兴县林场交界处,有一座……
[详细] 在中国明清两朝的政治舞台上,曾经活跃过一群被称为“师爷”的人物。绍兴是出师爷最多的地方,安昌又是“绍兴师爷”荟萃之地。师爷馆依托娄心田师爷的故居,展示“绍兴师爷”这个中国封建社会晚期历史上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的政治文化现象及其在安昌的深厚根基。介绍师爷的种类、工作、生活、学幕概要与著名师爷的简历,师爷的典故,师爷的职业道德。展品有师爷的工具书、作品、手稿,多为当世绝品。安昌是绍兴师爷的发源地,仅晚清时期这里就出了30余名师爷。古镇建有“师爷馆”,就是清末师爷娄心田的故居。宅院临河而建,是座典型的绍式黑漆台门。门斗简朴,庭院幽深,前后分四进,高院墙,缕花窗。前厅名“斯干堂”,堂前站着2米高的绍兴师爷青铜像一尊,他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衫马褂,手握折扇,一副昂头赶路的样子,意在“师爷”为衣食而奔走。……
[详细] 位于绍兴城西1.5公里,闻名于世的绍兴黄酒就是用鉴湖的水酿造出来。陆游晚年隐居在鉴湖边上,看着这如画的风景,难怪一生保持着诗剑情怀。历史: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总纳山阴、会稽两县三十六源之水为湖,东至曹娥江,西至浦阳江,长127里,面积约206平方公里,可灌溉农田9000余顷,两县百姓大得其利。唐中叶以后湖面逐渐淤积。湖上堤桥随设,渔舟时见,远山四围,水清如镜,堪称江南水乡的典型。王羲之“山0上行,如在镜中游”,言下无虚。袁宏道:“钱塘艳若花,山阴芊如草。六朝以上人,不闻西湖好。”亦非夸张。贺知章、陆游都爱此“湖山奇丽”而终老此乡。鉴湖的岛是雅致的。小岛之间用不一的桥相连,或曰“镜水”、或曰“揽月”,或曰“系锦”,桥多得到处都是,小桥虽然多,却可以四通八达,妙趣横生。镜水桥这是古时绍兴最……
[详细]
闂傚倸鍊烽懗鑸电仚缂備浇顕ч悧鎾崇暦濠靛牅娌柣顓у亞閹虫捁鐏冮梺鍛婁緱閸樿棄鐣靛澶嬧拺闁告繂瀚峰Σ褰掓倵缁楁稑娲ょ壕褰掓煙閹澘袚闁绘挻鐟╅弻娑滅疀濮橆兛姹楅梺娲诲幖閻倿寮诲☉妯兼殕閻庯綆鍋勯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