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黄石市旅游

黄石市旅游景点介绍

  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位于黄石市铁山区。整个采场东西长2400米,南北宽900米,上下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最早开采于三国时期。1893年,大冶铁矿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一直持续到2003年露天开采才告结束。大冶铁矿露天采场是中国第一座采用机械化开采的大型露天矿山,代表着当时生产力的先进水平,是人类智慧和创……[详细]
  大冶钢厂职工俱乐部旧址位于黄石市西塞山区湖北新冶钢股份公司厂区东北隅,1964年建成。东西长56.8米,南北宽29.5米,占地面积1675.6平方米,建筑面积1549平方米。,旧址共两层,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整体呈“三段式”结构,即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是典型的“仿苏式建筑”……[详细]
  李氏宗祠位于阳新县太子镇老街,始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由李氏家族中大学生兼候选县丞李枫泉、李超凡二人提倡兴建,历时五年建成。由主屋、侧屋、后院组成,占地十余亩,后在1930年被毁,现存建筑为1936年重建。座南朝北。平面呈长方形,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20米,进深60米,为单檐砖木瓦房,抬梁和穿斗构架,硬山……[详细]
  阚家塘古民居位于阳新县排市镇下容村,始建于清中期。平面为东西长、南北宽的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由祖堂、-议事厅、会客厅、厨房、茶楼、和厢房等组成。以祖堂为中轴线,东西顺序排列、南北依势抬高,四周构筑高大墙体。二层单檐砖木结构,穿斗构架,硬山墙搁檩,小青瓦屋面。天井、回廊、排水沟由青石板铺墁;正面开有三个大门……[详细]
  坳上老屋位于阳新县枫林镇坳上村。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历时20年建成。坐东朝西,占地约2800平方米,前檐高5米,嵴高7米,全长35米,前宽70米,后宽80米,平面是并排五间,有三道正门,两道偏门,纵向一路三进,整体成扇形。有天井27个。该老屋为我省传统民居的研究提供了实物例证。……[详细]
  墩福影壁位于阳新县白沙镇墩福村,明代晚期“楚府仪宾”董曰壮府第遗存。砖雕。高5.2米,宽4.35米,厚0.5米。瓦顶采用硬山屋面,铺作用四铺作斗拱,上身部分采用廊心墙做法,下肩须弥座式。上身壁面由一块块雕花面砖贴砌,上部中心是双龙抢珠;下部中心是鲤鱼跳龙门;右边是山石、松柏、梅树、虎,左边是山石、松柏、花草、梅花鹿、喜……[详细]
  青港湖欢乐世界,位于黄石港区大泉路9号,占地面积约90亩,建筑面积约14606m2。奇妙世界游玩项目:激流勇进、儿童小火车、花果山漂流、摇头飞翼、豪华旋转木马、音乐转盘、海盗船、碰碰车、旋风骑士、丛林飞鼠、太空漫步、大摆锤、体能乐园、激战鲨鱼岛、自控飞机、立环跑车、太空梭、迪斯科转盘、高空飞翔林音妙语游玩项目:儿童科技……[详细]
  大冶中心县委旧址位于大冶市殷祖镇南山村金公祠。大革命失败后,大冶地区的革命力量受到极大的摧残,革命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中共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活动。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1928年5月,中共湖北省委派遣特派员吴致民来阳(新)大(冶)地区指导工作,要求迅速发展党的组织,发动农民武装斗争。当时阳新县各区都恢复了党的基层组……[详细]
  洪氏宗祠位于阳新县龙港镇梧塘村。建于清代。坐南向北,占地面积1185.8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中轴对称布局,中轴线上依次为戏台、前厅、中厅、后厅。两侧设厢房,四周以砖墙围合。该宗祠是形制规整,布局合理,是湖北省珍贵的乡土建筑。(第五批)……[详细]
  贾氏宗祠位于阳新县陶港镇贾清伍村,始建于康熙年间。建筑面积约800㎡。平面为长方形,一进三重,单檐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该建筑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寓意深刻,是鄂东南地区乡土建筑的佳作。(第五批)……[详细]
  柯家老屋位于阳新县木港镇金河村。建于清末。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一进三重,砖木结构。由主体建筑和次第建筑组成,现存大门、前厅、中堂、后堂、厢房及水井等。该建筑建筑风格独特,构造独具匠心,对研究鄂东南地区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提供了极为宝贵的实物例证。(第五批)……[详细]
  李家堡民居位于阳新县龙港镇龙港村李家堡湾。始建于嘉庆十二年(1807)。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3.25平方米,整个建筑风格为仿徽派建筑。五进七开间,砖木结构建筑。室内采用木板壁隔断,壁板下部全部采用条石防潮。该建筑整个建筑外观雄伟壮观,雕刻精美,具有明显的徽派建筑风格,是研究徽派建筑文化传播的重要实物资料……[详细]
  铜湾陈民居位于阳新县王英镇铜湾陈村,建于清末至民国时期,计有陈世栋祖屋、陈绪雪祖屋、陈细松祖屋、陈细德祖屋、陈世英祖屋、陈世元祖屋等。形制基本相同,四合院式布局,砖木结构。该建筑群是一处血缘家族聚居群落,对研究鄂东南地区传统生活方式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第五批)……[详细]
  李清塔位于阳新县大王镇李清村。八角七层楼阁式实心砖石塔,通高23.2米。一、二层石砌,三至七层砖砌。塔顶以石板铺盖,石雕宝珠塔刹。未设门、窗,塔檐施石雕,檐角装鱼尾。该塔造型华美,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第五批)……[详细]
  梁氏宗祠位于阳新县白沙镇黄塘村。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700),后历有扩建,光绪二十三年(1898)形成现有规模。坐北朝南,因地势建筑自前至后各进房屋依次抬高,平面略呈长方形,面阔45米、进深55米,砖木混合结构,硬山灰瓦顶,穿斗抬梁混合构架。该建筑在设计理念、选址、布局上显现出浓厚的封建宗法制思想,研究鄂东南地区宗……[详细]
  伍氏宗祠位于阳新县王英镇伍家祠村。始建于清顺治十年(1653),历康熙、乾隆、光绪年间扩建而成。一进四重砖木结构,由戏台、广场、享堂、寝室、厢房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60平方米。整个建筑外观雄伟壮观,梁柱高大挺拔,具有明显的明末遗风,对研究鄂东南的建筑历史、建筑风格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第五……[详细]
  宝塔村文峰塔宝塔村文峰塔位于阳新县兴国镇宝塔村,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六角七层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29.72米。每层交错设两扇拱券门及两个壁龛。一至六层南壁上方嵌石匾,分别阴刻楷书“文峰塔”、“引虹”、“凌云”、“凝霞”、“御风”、“重光”。该塔造型优美,匠心独具,是鄂东南地区文峰塔中的佳作。(第五批)……[详细]
  “圣旨”牌楼位于阳新县龙港镇石角村牌楼组。明朝正统七年(1442),英宗为赞颂当地乡绅杨德明纳谷赈济饥荒,“旌表杨昭仗义”敕建此牌楼。楼高14米,宽12米,木构,分上下两层。上层中悬“圣旨”牌。该牌楼形制独特,雕刻精美,集建筑、礼制于一体,具有较高历史和艺术价值。(第五批)……[详细]
  十八折井位于阳新县浮屠镇十八折村。建于明嘉靖年间。青石铺砌而成,占地面积54平方米。有主井一眼,辅井两眼。主井与辅井之间有沟渠相通。该井构筑精巧,独具匠心,是研究古代鄂东南地区生活方式的重要实物。(第五批)……[详细]
  邹氏宗祠位于大冶市刘仁八镇三策村。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九年(1672)扩建。坐东朝西,四合院式布局,面阔26米,进深60米,硬山灰瓦顶,砖木结构,抬梁式构架。该祠建筑体量宏大,雕刻精美,是鄂东南乡土建筑中的珍品。(第五批)……[详细]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闯椤斿槈娑氱矙椤㈣泛鈹戦悩顔肩伇妞ゆ梹鍔欓獮蹇涙晸閿燂拷13001937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缂傚倸鍊风欢锟犲窗閹捐纾归柡鍥ュ灩閻鏌¢崶鈺佇ョ痪楣冪畺閺岀喓鈧稒岣跨粻姗€鏌¢崱妯荤叆妞ゎ叀娉曢幏瀣喆閸曨偒浼� 44010602000422闂傚倷绀侀幉锟犳偡闁秴绠柨鐕傛嫹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欏畷銏ゅ冀椤愩儱小濡炪倖甯掔€氼剛绮婚敐澶嬬厵閻庢稒岣块惌瀣磼椤曞棙瀚�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婵☆偅锕㈤弻锝夋偄缁嬫妫嗙紒缁㈠幐閸嬶拷 闂傚倷鑳舵灙缂佺粯鍔楃划鏃堟倻閼恒儱鍓瑰┑掳鍊撻懗鍫曟偟閸洘鐓熸俊銈傚亾闁绘锕敐鐐烘晸閿燂拷 缂傚倸鍊搁崐鎼佸疮椤栫偛鍨傜憸鐗堝笚閸嬬喐銇勯弽顐粶閻熸瑱绠撻弻娑㈩敃閿濆洨鐓傜紓浣割儜閹凤拷 闂傚倷鑳堕幊鎾绘偤閵娾晛鍨傚┑鍌涙偠閳ь剙鎳橀弫鍌炴偩瀹€鈧幊婵嗏攽閻愭潙鐏︽い鏇嗗洦鏅搁柨鐕傛嫹
闂傚倷娴囨竟鍫熴仈缁嬫娼栧┑鐘崇閻掗箖鏌熺紒銏犳灈缂佺媴缍侀弻鐔衡偓娑欋缚閻绱掗鍡欑暤闁哄被鍔岄埥澶愭惞椤愩埄浼� QQ闂傚倷鐒︾€笛囧礃婵犳艾绠柨鐕傛嫹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