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口长城景区AAAA 李二口长城景区位于天镇县城东北12公里处,景区总面积7平方公里,核心面积2.5平方公里。景区内长城资源丰富,民俗底蕴厚重,共分长城景观、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生态休闲、康养研修等五个区域,围绕李二口“小八达岭长城”、“错长城”、云东古道等历史文化资源,建有历史陈列馆、“石头记”大观园、红色记忆馆、九曲黄河灯阵、水景游园、杏韵天成等景观和景点,为广大游客提供集文化、访古、生态休闲于一体的旅游体验。李二口长城景区以展示长城文化内涵,彰显民族融合魅力,增强公众文化自信为建设主旨,目前,李二口长城被列入长城国家文化公园45个国家层面重点建设项目,成为“游山西、读历史”文化旅游重点景区,入选农业农村部“2……[详细] |
新平堡镇AAA 新平堡镇,一个文化历史悠久、塞外风情浓郁的古镇。千百年来,北方少数民族匈奴、契丹等与汉族在这片土地上混居生活,造就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从斗争走向融洽的历史,形成了以军事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融为一体的文化特色,培育了浓郁的塞外风情和独特的边塞民族文化。 新平堡镇因军而显,却因商而盛,曾有“茶马古道”的称谓。是晋冀蒙三省(区)交界的商贸通达之地,发达的商贸业曾经是它最骄傲的历史。现在,新平堡镇的北街仍是商贸一条街。街面仅两步宽,但两边店铺林立,商品齐全。沿街保存较好的古建筑无声地述说着昨日的历史,镇内100多处古色古香明清建筑颇具特色,讲述着往日的繁华,为民居建筑中少有的佳品。每年的阴历五月十八,……[详细] |
黑龙寺山林黑龙寺山林是根据黑龙寺庙而得名的。整个山林距县城20多公里,由黑龙寺林场管护。林场场部林区在黑龙背山上一至六沟,占山地面积36310亩。“黑龙背”山是俗称,实际是天镇第二峰溜冰台主峰北麓。清末民国初,天然桦林长满一至六沟,由于是自然官林,多次被周围群众砍伐,仅民国年间就有两次。但桦林一次又一次地再生,有白桦、红桦、山杨、山柳、山杏、小叶杨、青杨、山榆等。植被灌木有胡枝子、虎榛子、山刺玫、紫丁香、黄刺玫、玫瑰、桃丛等30多种,以及高山草甸的羊草等。还有菌类植物松蘑菇、桦蘑菇、草蘑菇、巨型马勃(大的有脸盆大小)、茯苓、茯神、猪苓。整个山背林木森森,灌草相织如毯。远远望去,墨绿起伏,如同一……[详细] |
慈云寺(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城内西街原名法花寺,始建于唐代,明宣德三年(1428至1430年)重修。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56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山门、金刚殿、大雄宝殿、毗卢殿、钟鼓二楼、观音殿、地藏殿、东西厢房和朵殿。整个建筑群左右对称,高低错落,主次分明,宏伟壮观。慈云寺是一座布局完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保存完好的古代建筑群。其建筑结构严谨,斗栱华丽精致,琉璃饰件绚丽多彩,代表了明代建筑艺术的较高水平,特别是前院圆形钟、鼓二楼上下两层皆置五铺作双抄斗栱,用材较大,手法简炼,有明显的元代建筑特征,其圆攒尖顶的建筑特征和风格,在国内现存的元明两代钟鼓楼中极为罕见。毗卢殿内有两座……[详细] |
谷前堡镇谷前堡镇位于天镇县城北2公里处,北接内蒙古兴和县,西邻阳高县,东连本县逯家湾镇。总面积129.9平方公里,山丘和平川各占50%,总耕地面积44830亩,水浇地面积为2万亩。全县共辖13个行政村、1个街道居民委员会,总人口21100人,其中农业人口18869人。谷前堡镇属于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雨量为400毫米左右,无霜期98—135天。谷前堡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利。不但紧靠县城,而且京包铁路、大张公路横穿东西,天镇县火车站和县主要的工矿企业均在境内,也是新县城开发建设的中心规划区。谷前堡镇自然资源丰富,主要矿产有铁、铅、锌、石墨、稀土、地热水等。其中地热水资源储量丰……[详细] |
天镇县汉墓群天镇县汉墓群是沙梁坡汉墓群,有汉墓41冢,原来是天镇县的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06年5月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汉墓群在县城南8里沙梁坡上,俗称谎粮堆。1973年洪水冲出一冢,为东汉墓,有草叶纹铜镜等。1989年修筑国防公路天(镇)走(马驿)路,途经挖掘三冢,最大一冢为东汉郡守级官职墓葬。出土剑、六博等文物,都归入雁北文管所。东汉礼制,官职品位越高,封冢越高大。如此集中这么多封冢,是汉王朝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或是开疆拓地将校伤亡的印证。这些将士血洒疆场,连马革裹尸回葬家乡都办不到,真是“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还”。沿沙梁坡汉墓,再往南还有杨家庄与古城交界处一处汉墓葬群。张西……[详细] |
天镇县盘山 位于天镇县东南4公里盘山,山上有显化寺,始建于明宣德二年(1427)为儒、释、道三教混合寺院。寺院面北朝南,占地20000平方米,有韦驮殿、释迦殿、文殊楼等,院外有玉皇阁、阿育王塔。南山坡有8座十方塔,寺区有八景:一线泉、水打鼓、日落晚霞、唐松、槐抱榆,牡丹花、仙人足印、仙人桥。六十年代部分建筑拆毁,现逐步恢复修建,现存有明弘治五年(1492年)开凿的石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洞前凿石阶30余级,约尺许,上必侧足:洞内石刻三圣坐像及十八罗汉像壁画,他们体态自然,衣饰流畅,面容丰满,造像多为瘦骨清相,衣纹下部褶纹重叠,神态各异,藻井中飞天飘逸洒脱,虽经过岁月腐化,……[详细] |
沙梁坡汉墓群沙梁坡汉墓群(第六批国保)时代:汉地址:天镇县南河堡乡季冯夭村东南大同市天镇县沙梁坡汉墓群,位于天镇县城南5公里处的冯家夭村东南沙梁坡上,现存有封士的汉代将士墓43座。经测定,已有近2000年的历史,为东汉时期戍边将士墓地。分布范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封土堆一般高为5至8米,周长约为50 至90米。全部由黄土堆夯垒而成。大大小小的墓葬散落在一眼望不到边的沙土坡上,墓葬之间的距离近30多米,远的三五公里,错落有致,形成了规模庞大的墓群。 汉墓群为南北向分布,东西向排列。南北长5公里,东西宽2.5公里,现存地层表面可见的汉墓有41冢,高8——12米不等,周长50——90……[详细] |
盘山石窟盘山石窟(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天镇县玉泉镇滹沱店村明弘治五年(1492年)由游击将军董公主持开凿。石窟凿于盘山东山崖上,坐东朝西,南北两窟。俗称大石洞、小石洞。北边一窟为大石洞,亦名“仙人洞”。洞口凿在峭壁上,形势险要,攀登艰难。入洞需过栈道独木桥即“仙人桥”方可进入。洞宽3.6米,深3.7米,高2.9米。南边一窟为小石洞亦名“观音洞”。洞宽3.25米,深3.7米,高2.58米,神台高0.69米。洞内壁面皆为高浮雕像。正壁雕文殊、普贤、观音菩萨,两侧雕十八罗汉,保存完好。……[详细] |
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位于县城北部,属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公园东起省道201,西至天镇县界,北上平远头村,南至水磨口村,规划区面积13945公顷,规划投资6.4426亿元,计划到2020年初步形成“长城古堡”生态旅游形象和以“一带、二廊、三片、四区、多点”为特色的景观生态格局,使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成为自然环境优美、生态系统类型丰富、科普与科研设施完善、旅游特色明显、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内著名国家沙漠公园。2015年底,天镇边城国家沙漠公园正式通过国家林业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详细] |
双成桥双成桥是清朝康熙年间,建筑在大桥村东、西二座桥的总称,座落在宣化府至大同府的官道上。这条官道明朝是北防抵御蒙古部落南下的九边重镇中大同府、宣化府运送物资、传递信息的主要通道,也是明王朝北方游牧部落开展茶马布匹等边境贸易的主要渠道之一。清朝是京城通往北方甚至是俄国的通道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这两座桥,尤其西桥,由于沟道是从南山而来,沟长洪水大,多有冲毁。毁而筑,筑而再毁再筑。到道光九年(1829年)最后一次建成现在的便行桥和东桥。便行桥长17米,高9.33米,基厚8.3米,上宽6米,跨径3米。东桥长6.67米。西桥为单孔敞肩石拱桥。桥拱石碹,桥身砖砌,桥面石铺。西桥桥额有“便行桥”字样。……[详细] |
侵华日军大-遇难同胞纪念碑1937年9月12日,日军东条旅团和伪蒙军从天镇城东北角豁口侵入城中,兵分三股赶杀居民。一股沿北城墙往西的日军,在北门口堵截了欲逃出城外的300多名居民,将他们驱赶到北门月城奶奶庙内,一一用刺刀全部捅死,只有西北街侯明未被刺中要害而幸免一死。下午,这股日军在东街、北街大肆抓捕居民500多人,将他们集中赶押到北门外一小沟侧,分批用刺刀挑入沟内,无一幸免。居民王振文的父亲、叔父、堂弟都被刺死在这里,他本人左肩被刺一刀,右肋下被刺两刀,夜间与未被刺死的王君一起逃走。一股沿东城墙往南的日军,到南街逐户搜抓成年男人,抓一批往南街马王庙前送一批,然后又分批赶到庙内进行-。日军嫌人……[详细] |
玉皇阁新平堡是山西也是天镇县最北端,东与河北、西和北与内蒙古两省(区)交界,人们所说的“鸡鸣听三省”之地。明长城纵贯于堡城西面和北面,为明代宣化、大同两镇的咽喉要地,也是蒙古游牧民族兵马经常南下侵扰争战之地。因此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了土堡,派兵驻守。为新平路驻地。早在秦、汉以及北魏时,新平堡就建有延陵城和琦城。明代东联宣化府西洋河堡,南接大同镇东路瓦窑口堡,为极冲之地。隆庆六年(1572年)堡城重修并包砖,设有东门和北门。北门名镇虏门,东门称迎恩门。城墙周长3里,高3丈。明《三云筹俎考》载,新平堡内设参将署、守备署,驻新平路参将1员,新平堡城守备1员,中军、千总、把总共7员,驻有援……[详细] |
保平堡保平堡是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修筑,周长一里七分。城墙高3.6丈。筑有东门。东门高5米,宽3米,进深11米,砖券门洞,门有石额“镇云”。此堡堡址海拔1255米,占地41亩。这个堡是嘉靖年间修筑长城,又修筑和长城相配合的五堡(新平堡、桦门堡、保平堡、平远堡、平定堡)之一,西面距长城1公里,南面和桦门堡、北面和新平堡相呼应,当时属大同镇新平路直属戍堡之一。据明万历《三云筹俎考》记载时驻有“守备、坐堡把总各1员,有官兵314人,战马和骡子17匹,分守长城7里多,边墩18座,火路墩11座”。当时,管辖边墩中有一个平虎墩,为极冲之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北边蒙古游牧部落首领俺答从这里突……[详细] |
新平玉皇阁(第五批省保)时代:明地址: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新平村内玉皇阁又名镇边楼。整体坐北朝南,南北长14.3米,东西宽10.4米,占地面积约148.7平方米。据梁上墨书记载,玉皇阁创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在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四十六年(1781)、1992年均有修葺,现建筑保存较为完整。玉皇阁坐落在高5.55米的砖砌台基上,台基中部为砖碹券洞十字形通道,可四面通行,上部四周为条砖勾栏,是大同地区保存完好的古代0-。玉皇阁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原为重檐歇山筒板布瓦顶,1992年经后人修葺,改成黄琉璃屋面。上层梁架为四角施抹角梁上托老角梁交于垂花柱承托平梁,下层为承重梁承托楼……[详细] |
马总兵宅邸马总兵,名芳,字德馨,蔚州人。据《明史·列传第九十九·马芳》中记载,他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迁蓟镇副总兵,不久任宣化镇总兵。病故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马芳十岁时,被蒙古游牧俺答部落俘掠到北方,放牧牲畜。嘉靖年间周尚文为大同镇总兵时逃回,当了明朝大同镇守军中的队长。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调到新平路新平堡。在野马川、泥河(天镇西门外小河古称泥河)等参战中,立功,逐步迁升为指挥佥事。说明马芳确实在过新平堡,也当过总兵。清乾隆《天镇县志》中也有记载。马芳现存宅邸,是他的一个附属宅邸,真正总府在这个宅子的西边,已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拆除。这个宅子是明嘉靖年间所建,其中照壁和大门的砖……[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