涞源县旅游景点介绍
【地址】保定市涞源县白石山镇荆山口村白石山游客接待中心【联系电话】0312-7323347【设施情况】涞源县白石山地质博物馆位于白石山旅游接待中心二楼,总建筑面积4000平米,白石山地质博物馆展区为于二楼,展区面积1000平米。展区【馆藏情况】白石山地质博物馆现有藏品总数306件/套【特色陈列】白石山地质博物馆主要展示和普及以地质科学分为核心的自然科学知识,是珍惜古生物和地质矿产标本的收藏、展示、研究中心,是青少年科普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分为地质篇、生态篇、人文篇三大主题,序言、地质科学、生态环境、人文历史、2D影院五大展区。……
[详细] 保定市涞源县七山旅游景区总造雪面积约70万平方米,是京西南较大的滑雪场地,共拥有初、中、高级雪道16条,总长度17千米,垂直落差400米。 在这里,无论你是滑雪大神还是滑雪小白,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当夜幕降临,雪道两侧的灯光依次亮起,洁白的雪道与灯光交相辉映,一个个滑雪爱好者从雪道飞驰而下,眼前掠过白茫茫一片,半明半暗天色,既朦胧梦幻又神秘浪漫。12月20日起七山夜场常态化开放。经过自由刺激的滑雪体验之后,保定市涞源县七山旅游景区有特色快餐厅及丰富的生态美食满足您的味蕾,有各种住房让您尽享尊贵度假体验......这里配套设施十分完善,让雪友们尊享非凡体验。这个冬天,不用远行,就在“家门口”,踩着雪板,飞驰在雪道之间,感受无与伦比的速度热情-,感受别具一格的梦幻浪漫,收获一场温暖身心的……
[详细] 涞源县涞源镇东关村烈士亭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东关村东南。原名水心亭,1936年始建,建筑形式为八角攒尖式,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建为烈士亭,亭中树一八棱砖砌碑刻,“文革-”期间将原八棱碑改为水泥浇筑碑,阳面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阴面写毛主席语录。1983年,将水泥浇筑碑改为大理石碑。碑阳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重修烈士亭。……
[详细] 涞源县东杏花惨案烈士亭 位于涞源县城东北345公里的东杏花村中部偏南。东杏花惨案发生于1941年8月20日,由于汉奸告密,日军抓捕东杏花村23名干部、党员,并将他们全部杀害。为缅怀烈士,启迪后人,涞源县于1970年2月10日,在东杏花村建立此亭,建筑形式为六角攒尖式,内有六角碑一通,上 书-烈士生平事迹。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水云乡烈士陵园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水云乡东部。陵园由三部分组成,东部是原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罗夫墓,建于1947年,1951年重修。中间是人民解放军8740部队烈士墓,共有17名烈士,1972年4月重修。西部是中国人民解放军8738部队烈士墓,共有34名烈士,1968年建陵。8740、8738部队的烈士均是在修筑京原铁路时牺牲的。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白求恩战地手术室 位于涞源县王安镇孙家庄村北的全神庙内,全神庙坐西朝东,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三檩两椽,硬山顶,东西长7.1米,南北宽3.2米,面积22.72平方米,前有月台,南北3.1米,东西3.6米,高1米,现有白求恩汉白玉雕像立于月台之上。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登梯寺碑刻 位于涞源县水堡镇井之会村西南登梯寺中。碑质为青石材料,碑高2.85米,宽0.8米,厚0.2米。碑刻记载了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重修登梯寺的情况,并记载了登梯寺始建时间。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九龙山月牙洞碑刻 位于涞源县水堡镇井之会村西南3公里九龙山月牙洞左侧,为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六月初四日立。碑刻质料为砂石,高1.15米,宽0.58米,厚0.19米,碑文记载太原住持僧人镇宝独身在此洞修行20余年,以善感其四方,后恐其德行泯忘,特刻此碑。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云盘洞义和团活动地 云盘洞是位于涞源白石山前阳面天然形成的一洞窟,明嘉靖年间始建殿宇,清朝光绪年间,井之会道人修行于此,增建道观。1901~1903年,广昌义和团首领郭逢春带领义和团40余人、红灯照10余人抗击八国侵略联军,失败后退据此洞,被联军攻破,团员大部分牺牲,郭逢春被押解至保定杀害。留“直隶督办广昌县团练”旗一面,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1986年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曲村戏台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曲村村内,建筑形式为卷棚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建筑面积为103.04平方米。戏台南为三官庙,北为观音庙,每年农历正月、二月庙会期间都要唱戏,故将戏台建成能为两庙唱戏的戏台,两庙可共用,可谓别出心裁。抗日战争初期曾进行过维修,1995年省文物局拨款重修。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小西庄地主庄园 位于涞源镇金家井乡小西庄村原王家胡同。建于清代,庄园由两个四合院组成,有门三道,前院为仓房、库房、碾房、过厅;后院为主宅院,有东西配房,现已不存;院后有清代庙宇,并有壁画。南北长78米,东西宽30米,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现有保存较好的三道门和主宅院五间正房,大门高4.1米,砖石结构,砖券门。二门高4.6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硬山顶,抬梁5架,鼓石一对。三门高4.8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悬山顶,抬梁5架,两侧有山柱6根,大理石石狮一对。主宅院台基东西长15米,面积108.6平方米,建筑高5米,砖木结构,建筑形式为卷棚顶。现存建筑面积680平方米。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明代长城 涞源县境内的明长城始建于明万历元年至十三年(1573~1585年),北起乌龙沟大庄苦壮石,西至南马庄上黄土台,全长150公里,共设敌楼296座,城堡6座,烽火台33座,战台42座。是明王朝为加强京城和十三陵的防御而增设的,历史上把这段长城称做内长城。保存较好的地段为隋家庄至天桥,曹家庄大台至湖海岭,白石口至森林公园,独山城河西至狼牙口。保存较差的地段为高家庄羊栏至浮图峪,大湾梁至插箭岭等墙体和敌楼大部分被破坏,或自然残毁。1982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侯家坟墓群 位于涞源县金家井乡土巷口村东南500米,天齐庙坡北山脚下,墓地呈南高北低的地形,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约为2万平方米。墓地封土有100多座,北部发现一通已残的辽乾统十年(1111年)辽代经幢,在其南30米有石券墓3座,根据其中一座墓门题记可知,墓修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墓地北部边缘有清光绪年间碑4通,内容是侯门祖先之位。墓地有被盗挖痕迹。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三甲村墓群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三甲村西南100米的拒马河流域二级台地上,呈长方形,墓群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面积约为4.5万平方米。出土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等。陶器多为泥质灰陶;铜器有连弧纹铜镜,镶嵌绿松石带钩等;铁器有长约1米的铁剑。根据对采集的文物分析,鉴定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墓群,遗址破坏比较严重。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县三甲村城址 位于涞源县涞源镇三甲村西,拒马河西岸二级台地的山洼处,城址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00米,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城址以山为墙体,东为豁口,在山坡上构筑有夯土墙,西北高处有烽火台一座,通过采集的文物标本鉴定分析,此城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城址。保存较好,1988年1月,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甲村遗址位于涞源县甲村,为商代古遗址。 1993年7月15日,甲村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涞源南屯遗址位于涞源县南屯村,为新石器时代、商代古遗址。1993年7月15日 ,涞源南屯遗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银坊镇黄土岭村。1939年(民国28年)11月,在抗日战争北岳区反扫荡战役中,中国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在河北省涞源县三岔口、黄土岭地区对日军进行的伏击战。1939年10月下旬,日华北方面军第110、第26师团和独立混成第2、第3、第8旅团各一部,共2万余人,分多路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扫荡,企图摧毁抗日根据地,打通曲(阳)阜(平)间的交通。11月3日,由涞源出动的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独立步兵大队500多人,被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诱至雁崖村,将其歼灭。晋察冀军区第1、第3军分区针对日军每次遭到歼灭性打击,总要重整兵力前来报复的特点,命令部队立即脱离战场,分别隐蔽于适当位置,作好连续作战的准备,待机再战。11月4日晨,日蒙疆驻屯军最高司令兼……
[详细] 拒马源头位于涞源县城南和城东。其中涞水源(北海泉),位于县城东关村,易水源(南关泉),位于县城南关村,拒马河源(旗山泉),位于县城附近的旗山脚下。最有名的是涞水源和易水源。拒马源泉群是拒马河的源头,也是拒马河的主要水源。大量泉水从涞源县城一带冒出地面后就形成了拒马河。流经易县紫荆关、涞水县野三坡、北京房山十渡,最后归海河至渤海。它从西向东流入华北平原,长达70公里,它是发源于河北省唯一不断流的河流。拒马河水大流急,对所经山地切割作用强,多形成两壁陡峭的峡谷。拒马源的水质好,按国家饮用水标准为一类淡水,属于偏重碳酸钙镁型,矿物质含量偏高一些,烧水时里面会有很多水垢,拒马源的水温常年在7摄氏度左右,夏季感觉冰凉彻骨,下去游泳往往会抽筋,把啤酒放进去过一会正好喝。到了冬天,外界气温可达到零下十几度……
[详细] 横岭子自然保护区位于涞源县城东北约60公里,面积约80平方公里。区内的复杂的地质构造和特定的环境,造就了千姿百态的地貌景观,加之茂密的天然次生林和珍惜的动植物群落,组成了本区独具特色的旅游景观。这里像是燕山深处一个巨大的天然盆景:林立的奇峰中沟谷纵横,天然次生林遮天盖日,郁郁葱葱,古木参天,藤缠蔓垂,朽木横卧,清泉流淌,野花竞放,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有利的气候和有效的封山育林使得区内自然植被茂盛,植被覆盖率达90% 以上。景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在不同季节里构成了色彩斑斓的景象。早春,正当万物舒醒之时,阴坡尚有积雪,而阳坡的山桃、山杏却已鲜花怒放、争奇斗艳了;随着天气渐暖,丁香、照山白等也伴着绿色竞相争艳;晚夏秋初,胡枝子、兰刺头、野菊、风毛葡、沙参、阿尔泰子菀等不甘示弱,各色野花开遍……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