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布瓦黄土碉群位于汶川县威州镇克枯乡布瓦山上,是川西高原藏羌传统军事防御碉的主要形式,被誉为“中国最后的黄泥土碉群”。始建于明末清初,为阿坝州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资料介绍,川西高原藏羌碉群,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用石块砌筑而成的石碉,大多分布在阿坝州和甘孜州的农区县;另一种是用粘土夯筑而成的黄泥土碉,主要分布阿坝州的汶川……[详细] |
![]() | 甲扎尔甲山洞窟壁画位于麦若扎拉石窟寺,在马尔康白湾乡甲扎尔甲山南坡山腰,距河床垂直距离高约300米处一天然洞穴内,该石窟相传为唐代藏传佛教“七觉士”之一、藏族著名译师麦若扎拉修行的地方,被当地群众称为“麦若扎拉洞”。石窟寺座北向南,外大内小,深23.59米,高7.88米,最宽处3.29米。洞内人工砌筑石墙将其分隔为前、……[详细] |
![]() | 曾达关碉位于该县马尔邦乡和曾达乡交界处曾达关金川河两岸。木石结构,为四面立锥体碉。东碉在金川河东岸曾达沟与河交汇处半坡,高出河面30米,碉高28米,底边每边长3米,每边石墙厚0.9米。西碉位于金川河西岸半坡,距河面60米,底边长5米,碉高43米,石墙厚0.85米。其中西碉的高度列川西北高原众碉之首,宛如擎天巨柱,堪称为……[详细] |
![]() | 沃日土司官寨经楼与碉位于小金县沃日乡驻地。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由沃日安抚司所建。民国重建。楼临沃日河,石木结构,为五层三重檐、四角攒尖顶的单体建筑。坐西向东,呈长方形。占地79.5平方米,通高22.5米,系汉藏风格合一建筑,内有佛教壁画,但毁于-,今仅存残块。经楼旁紧贴一碉,平面呈长方形,整体由下往上收,呈台……[详细] |
![]() | 达扎寺的全称为“达扎寺吉祥善法寺院”,位于县城东北部,距若尔盖宾馆约500米,是一个格鲁派(黄教)寺院。达扎寺初建于第十一绕迥水兔年,即康熙二年(一六六三年)由第一世达扎-曲吉.毛郎伦珠主持创造,距今已有338年的历史,历经七世-的主持和发展。一六六三年达扎寺只是一座静修院,长住僧人只有十几名。第十四绕迥土牛年,即大清……[详细] |
![]() | 四川松潘岷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四川省松潘县、总面积1135.6公顷。湿地公园由东向西分布,湿地公园南北以第一层山脊为界,西起海拔4300m的弓杠岭,东至“九环线” 32km处。作为岷江源头,地处长江和四川盆地水脉的重要节点。岷江源是一片开阔的沼泽地,是所有大江中唯一以沼泽为源头的。面积:湿地公园总面积1135.……[详细] |
![]() | 四川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红原县,总面积394.27公顷。嘎曲国家湿地公园已于2014年底通过国家评审,并于2014年12月31日和2015年1月19日,先后取得国家林业局、四川省林业厅批准建立国家湿地公园并开展试点工作。四川红原嘎曲国家湿地公园是一个以高寒沼泽湿地为主体,以黄河上游支流白河为依托建立的国家湿地……[详细] |
![]() | 四川阿坝多美林卡国家湿地公园(试点)位于四川省阿坝县,总面积2584.23公顷。“四川阿坝多美林卡湿地公园”修复和保护项目,是阿坝县为保护阿坝的母亲河-阿曲河的重要举措,是列入2016年度的重要生态建设任务。近日,省林科院相关专家一行深入阿坝县多美林卡湿地公园,开展实地考察、测绘、调研,编撰《多美林卡湿地公园湿地保护与……[详细] |
![]() | 汶川县水墨藏寨水利风景区AAAA ![]() 汶川县水墨藏寨水利风景区位于汶川县境内,以潘达尔生态旅游区、水磨古镇和水乡藏寨水利工程为依托,属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276.4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2.94平方公里。景区与国家5A级景区——汶川旅游区相辅相融,区内群山环抱,湖光山色,植被丰茂,藏汉羌文化相互融合,生态旅游区风景如画,水磨古镇风情万种,勾勒出……[详细] |
![]() | 确尔基寺位于壤塘县中壤塘乡,其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的是“大经堂”,这是一座木石结构的藏式建筑,为全寺的中枢。它由前殿楼,前庭院、正殿和后殿4大部分组成。正殿中央的弥勒佛铜像高7米,为金刚盘坐式坐像。正殿还供有2米高的笃补巴·西饶坚赞和达热拉它铜像各一座。高4米的时轮银塔一座,高3米的江洼喇嘛银灵塔一座。此外,还有高矮不等,……[详细] |
![]() | 则曲河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壤塘县,地处壤塘县东北约20km处,包括壤塘县上壤塘乡、中壤塘乡、尕多乡、南木达镇、茸木达乡五个乡镇的大部分区域,是壤塘至青海省、阿坝县的必经要道,地理位置独特。景区托则曲河及沿线堤防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总面积约1003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8.27平方公里。景区的……[详细] |
![]() | 尕米寺,是安多松潘草地多早期雍仲本教著名寺院,也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早的本教寺院之一。 尕米寺藏语全称为“更恰德钦尕米林”,意即“佛法汇集之尕米寺”。“尕米”汉语意为安详欢欣之地,“林”指寺。它位于松潘县县城以北30公里处的小西天圣山脚下即漳蜡水晶乡境内。小西天圣山雄踞于岷江源头弓杠岭山脉,海拔4050米,风景独特,……[详细] |
![]() | 纳摩大峡谷位于若尔盖县北部纳摩格尔底寺所处地带,距县城90公里。纳摩大峡谷紧邻四川境内的郎木寺,沿着小路向白龙江上游走,没多远就能看见。峡谷入口处挂满了彩色的经幡,向上仰望,有着坐井观天的幽雅,乱石岭峋的小路往峡谷深处延伸,两侧则是突兀的岩石。 进谷口的右面悬崖下有一个洞穴,洞口扁平低矮,洞口前经常有信徒烧起柏香,这就……[详细] |
![]() | 降扎温泉位于若尔盖县东北部降扎乡境内,北靠甘肃省与碌曲县相连,上与四川省铁布梅花鹿自然保护区相邻。“降扎”为藏语音译,意为“柳林”,温泉四周群山环抱,共有大小50多个天然泉眼,水温常年在40℃左右,流量为2.3866—2.6156升/秒,泉水清澈。每年都有许多远方客人和邻近百姓来这里朝拜、洗浴。据专家考证,泉水硫磺味,……[详细] |
![]() | 纪念馆分为六个板块,以大量的史料和独特的视觉,融合现代声、光、电等形式,详细介绍了红军通过阿坝州的整个经历历程。地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卓克基镇类型:纪念馆电话: 0837-2829316开放时间:9:00-18:00……[详细] |
![]() |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详细] |
![]() | 5.12汶川地震震中,映秀地震遗址位于映秀镇百花大桥之上的牛眠沟口、莲花心至漩口镇的蔡家杠村。地震遗址主要由天崩石、百花大桥、漩口中学等构成。汶川地震从这里开始撕裂大地,伴随恐怖的巨响,几百万立方米的岩石碎块从陡峭的山崖上倾泻而下,造成汹涌的岩石流,顺山谷呈之字形几大沟谷两侧山体,形成长达近3千米的岩石流和9处山体击打……[详细] |
![]() | 营盘山遗址是一处自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代的文化遗址,由于该遗址是迄今岷江上游地区发现的地方文化类型遗址中面积最大、考古工作规模最大、发现遗存最为丰富的遗址,故命名为“营盘山文化”。营盘山遗址出土的文物包括四川地区发现的最早的陶质雕塑艺术品,国内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人工使用朱砂的遗物,长江上游地区发现的时代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陶窑……[详细] |
![]() | 时代:新石器时代哈休遗址位于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沙尔宗乡,是四川地区发现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遗址地处茶堡河北岸三级阶地之上,东西长约380、南北宽约260米,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秦汉时期遗存和新石器时期遗存,其中秦汉时期遗存主要位于遗址南部台地边缘,破坏程度严重;新石器时期遗存分布面积较广,其中……[详细] |
![]() | 霸王沟地处两河乡南部油房村和彭坝村境内,距两河乡政府驻地16公里,距小金县城54公里,与S210线接壤。油房沟呈东西走向,地势西高东低,沟口海拔2935米,沟尾(冬牛棚)海拔3520米,沟口至沟尾18公里,景区面积100余平方公里。沟两侧山峰与沟谷高差较大,沟尾有9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峰,雪峰之间连贯着现代冰川,极……[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