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旅游景点介绍
萧杨氏节孝坊,一般称为肖杨氏节孝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塘汛镇下场口,绵三路边,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坊主萧杨氏,绵南杨有祯之女,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年十七岁嫁于本里业儒萧作维字正礼为妻,成为萧行芳孙妇,国学萧永福公长媳。十九岁时,夫亡故,无子,矢志守节。嘉庆十年,抚嫡堂兄千总萧作贵次子廪生家学(家政)为子承祧。杨氏孝养翁姑,持家教子,为一方节孝典范。嘉庆十五年,翁故,孝事病母,后母逝,独自抚养弱弟幼子。道光十年,五十一岁,守节三十二年,亲族、乡里公举,报请旌表,拟建坊,杨氏止。咸丰四年,七十五岁,寿进古稀,精神犹健,子、孙、曾孙振振一堂,建“萧杨氏节孝坊”。萧杨氏节孝坊,青砂岩石质,东西向,是四柱三门三层屋宇式牌楼,高10.2米,宽7.05米,由坊顶、坊身、坊柱、坊基构成。坊顶山形,坊身……
[详细] 新铺双牌坊(涪城区)1.唐陈氏节孝坊保护范围:以牌坊外缘为基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2.唐曾氏节孝坊保护范围:以牌坊外缘为基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详细] 石桥铺双牌坊(涪城区)李琦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位于高新区石桥铺,两座牌坊相距500米左右,人称“石桥铺双牌坊”.两座牌坊均采用巨石通柱,建筑结构严谨,装饰典雅精致,集深浅浮雕、线刻、圆雕和镂空等工艺于一体,是绵阳境内目前遗存的清代石雕代表性建筑。1986年,两座牌坊被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琦百岁坊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当时石桥铺及周边各地天灾频发,石桥铺的乡人李琦每逢天灾,便开仓周济乡民,其仁义至善的美德备受四周乡亲敬佩和爱戴。在李琦104岁那年,他的儿子李天爱考取进士。时年,李琦家五世同堂,乡民和李天爱遂报请朝廷恩准,奉旨为李琦修建百岁坊。吴绍典孝义坊修建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吴绍典字慎五,晚年号涪上农人,30岁时丧妻后不再娶,乡人称之……
[详细] 梓潼博物馆位于梓潼县七曲山风景区南大门东侧30米。由梓潼县委、县政府投资五千多万元修建,以文昌文化为特色的专题博物馆。整个博物馆分为三层。 一楼“千载文昌 福泽天下”,文昌文化主题展馆共分为五个单元“文昌帝君的起源、文昌文化的核心思想、文昌祖庭的祭祀仪典、文昌民俗活动、广汉郡遗址”。 二楼“梓林潼水耀千秋”,是以梓潼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陈列展示。梓潼自古是蜀北重镇,号称蜀北锁钥,是蜀北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梓潼因“东依梓林,西枕潼水”而得名,它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1442平方公里,辖32个县,一个经济开发区,一个风景区,总人口38万人,梓潼的建置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早在公元前285年(秦汉时期)置县,距今已经有2300多年的历史了,这比秦统一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还要早264……
[详细] 安州区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社会公共机构非营利性机构,对公众免费开放。本馆位于花荄恒源大道辽宁文化广场,于2009年经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由辽宁援建,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展厅面积30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1500人参观。每周星期二至星期天上午9点30分到下午4点30分免费开放,节假日照常开放。根据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馆藏文物2944件,包括国家一级文物2件,二级文物9件,三级文物312件,涉及钱币、金银器、瓷器、陶器、雕塑、造像、书法、绘画、档案文书等20余种文物类别。 服务事项馆内陈列有自然与旅游厅、历史文化厅、非遗厅、民俗厅、地震援建厅、馆藏文物厅6个开放展厅地址绵阳市安州区花荄镇恒源大道8号联系电话0816-4336298服务时间每周星期二至星……
[详细] 河边九龙山崖墓群(涪城区)保护范围:北至九龙山公墓堡坎,南至玉皇庙村7组上屋基、大捂窑山下龙西堰,西50米至大捂窑东南坡,东至项家庙村九龙山脚。……
[详细] 插旗山,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海拔4769米,是北川最高峰。全年约8个月为积雪覆盖,夏秋两季云遮雾掩,难得露出真面目,显得神秘莫测,是登山探险及高山观光的佳处,冲顶路上有崎岖、陡峭的山路,难度中上,冬季雪线海拔3200—4500米。顶峰上传说有当年红军穿越时留下的旗杆,因故得名。……
[详细] “西窝羌寨”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境内,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最古老,规模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羌文化保存最完整,自然风光最美,近三百年来唯一没有重建的老羌寨。属于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的核心,是全球同纬度生态保存最完整的地区,被联合国环卫组织评为“人、文、自然生态结合最完整的、和谐的地区”之一,是世界上非常难得的动植物基因库,空气中得负氧离子每平方厘米超过147个。……
[详细] 恩达羌寨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境内,羌语译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冬暖夏凉,夏季平均温度23℃-25℃。沙坝村环境优美、设施现代、羌风羌韵浓厚。“吃羌家饭、住羌家院”为特色的休闲旅游与防灾减灾实训基地相结合,让游人在纵享羌家风情的同时学习到自救互助的知识。……
[详细] 永庆竹海位于四川北川县通口镇境内,竹海面积达万余亩,以斑竹、楠竹为主,拥有溶洞、漏斗、块状石芽、峡谷、峭壁等景观,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属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台阶地带”,最高海拨2100米,最低海拨540米,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多年平均气温15℃,年均降雨1339mm,森林占幅员面积的2/3以上,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境内的永庆竹海久负盛名,素有“北川小竹海”之称。……
[详细] 唐家山堰塞湖位于北川羌族自治县漩坪乡境内,是“5.12”汶川特大地震形成的最美地震遗址地,总面积5平方公里,长约40公里,蓄水2.3亿立方。堰塞湖周围青山环抱,湖岸翠草丛生,湖水碧波荡漾,景色优美迷人,气候舒适宜人。……
[详细] 尊胜寺座落在涪江东岸三台县争胜乡争胜坝。争胜坝交通发达,经绵(阳)三(台)公路可北上绵阳,南下三台。绵(阳)遂(宁)高速公路由坝上通过,将为尊胜寺文物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创造前所未有的机遇。尊胜寺相传由佛教禅宗仰山派传人始建于南宋。明朝永乐十三年(1415)重建大雄殿。清朝康熙二十八年(1689),临济派传人住持僧瑞岩增修藏经楼。清朝乾隆五年(1740),重建伽蓝殿。民国十八年(1929),军阀田颂尧为建修“潼保马路”筹措工程款项,强征尊胜寺“庙业”良田“六十余亩”,仅“环庙七八亩脊土留作庙有”,尊胜寺从此一蹶不振。《民国三台县志》称,尊胜寺僧瑞岩为清初三台佛教界“以继往开来为己任”的杰出高僧,据此可知尊胜寺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1999年10月,绵阳人民政府公布尊胜寺为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详细] 走进三台潼川镇下南街,一路上都是老式的民居,各色古旧门店尽显古朴之风。老远,潼川古城墙南门城楼就进入视线。作为三台县文化遗产(文物)灾后重建项目,经过灾后重建维修的三台古城墙和南门城楼恢复了本来面目。早在2007年7月,本报记者曾随绵阳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到这里采访,当时城墙和城楼周边到处都是电杆、线缆,城墙部分地段上修建了民房,还有成排的排污洞。现在,这些已经不见了踪影。灰色砂岩条石筑砌的城墙与墙头上成排的箭垛,显露出了曾经久远的历史与沧桑。谯楼飞檐挑角,红屋青瓦,红木立柱,雕花门窗,重现昔日的雄伟气势。在潼川镇东街尽头的东城门,曾经侵占城墙的民居、临时建筑没有了,城门边上狭窄的街道也宽阔了许多,城门两侧建起了小广场,并栽植了景观树,成为休闲场所。城楼之下,城墙之下,是历史与现实的穿越。经城墙……
[详细] 鱼泉寺始建于大明正统元年,至今已600余年,因其本身独特的建筑风格和重要的历史保护价值,在2002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鱼泉寺位于四川绵阳游仙区东宣乡鱼泉村的鱼泉山腰上,距绵阳城约40公里。这里层峦叠翠,林木翳荫,又有清流激湍,萦拂山中,环境颇为幽静。寺因山势而建,坐南向北,创建于明代正统元年(1436年)。相传“寺有泉池不涸,有鱼游泳自如”故名。明末清初,寺遭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寺僧增建了观音殿、地藏殿和前殿,并续构两廊及前灵官楼。现鱼泉寺的建筑,除大雄殿为明代建筑外,其余均清代遗存。鱼泉寺建造在层层条石垒砌而成的高台之上;占地面积1380平方米,建筑面积689平方米。为横向排列布局,由并列的两个四合院组成。其西院为寺庙的主体部分,院前二层楼阁,即灵官楼。大雄殿前,建有一长方形石池,……
[详细] 开禧寺地处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南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距今已有611年的历史。原开禧寺占地约5万平方米,主要包括文昌殿、接引殿、千手观音殿等十余座建筑,在“文革”期间开禧寺受到了严重的破坏,目前仅大雄殿保存较为完好。开禧寺于1991年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13年评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雄殿进深四间,面宽三间,殿梁上有明永乐四年(1406年)题记,说明此殿建造年代。大殿总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屋顶铺有青瓦,四角屋檐向上高高翘起,极为独特。四周墙上共有斗拱20朵,颇为古朴。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开禧寺又一次遭受到了破坏,不过幸运的是国家及时拨款对开禧寺展开修复工作,除了大雄殿的维修之外,其他殿宇也进行了维修重建,同时也对开禧寺周围环境进行绿化。现在的开禧寺整个建筑规模宏大……
[详细] 马鞍寺绵阳市游仙区刘家镇5里有一马鞍山。山麓有一山名曰“金凤山”,马鞍寺就坐落在“金凤”头上。寺庙因山得名。马鞍寺建于宋元,毁于明末。现有四重殿宇,重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殿及厢房重建于清道光、同治时。坐东北向西南。正面市乐楼(戏台),广场(戏场坝)后依秩是天王殿、大雄殿、观音殿、玉皇殿,除玉皇殿3间外,均系长5间22米,宽3间12米的悬山顶抬梁式建筑。两端是长达13间的厢房,组成闭合式建筑群,总长115米,总宽55.2米,占地面积6348平方米。建筑用材粗大,造型朴实,门窗雕刻素雅。大雄殿、观音殿的檐柱上均有装饰性斗拱,别致精巧,有鲜明的地方特。大雄殿有200多年前额精美壁画。马鞍寺系绵阳市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一组古建筑群。马鞍寺壁画数量众多,在全川少见。寺内只要能作画的地方――建筑的挑、枋、……
[详细] 林口古建筑群青林口,坐落于二郎庙镇西南的小山沟里,潼江之源马阁水与另一条小河在这里交汇,川北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至今仍保留了较完整的文昌宫、妈祖庙、南华宫、万年戏台、桥楼亭等古建筑和大量清代、民国时期的木构一楼一底民居,自1999年中央电视台《西游记》续集剧组在此拍摄两集外景后,名声鹊起。青林口依山傍水,位于江油市东北约40公里。原为江(油)、梓(潼)、剑(阁)三县交通要道和商贸集散地,会馆林立,寺庙兴盛,街坊繁华。历史上这里曾经是交通要道,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座商业发达的古镇,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庙堂四布。走进青林口,街道显得很破旧,古老的石板路两边林立的老房子,以及雕刻着精美图案的高大木结构建筑,使古镇风貌依然。新街的尽头是一座建于清代的石拱廊桥,原来叫“合益桥”,也就是现在有名的红军桥。……
[详细] 碧水寺摩崖造像千佛崖佛教摩崖造像原坐落于宝成铁路复线涪江大桥桥头龙西堰西岸崖壁,原有1000余龛,1940年修建龙西堰时毁损大部,仅存100余龛。造像镌刻于长8.2米、高2.7米的崖壁之上,有唐代广明元年(880年)造像题记3则。造像上端中央有一宽2米、高0.35米的矩形龛,龛内有排列整齐的造像4-6层不等共160小龛,龛内均有深浮雕佛像。1985年,绵阳市(县级)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修建绵阳至江油高等级公路拓宽路面施工需要,将其全部从崖壁剥离嵌入碧水寺崖壁保存。崖壁有唐代摩崖佛教造像18龛、《金刚经》石刻一方,因年代久远,造像风化严重,仅第1、4、5、16号龛和《金刚经》保存较好,寺内有唐代观音圆雕立像1尊,高5米。头著化佛金冠,耳佩金环,颈系璎珞,两眼轻合,面带微笑……
[详细] 景区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擂鼓镇。楠竹村境内有森林竹海、七朗庙、蝴蝶谷等20余处自然景观,气候宜人,交通较为方便,平均海拔约1320米。拥有林地12386亩,其中天然林5000余亩、人工林1986余亩、成片优质楠竹林约5400余亩;黄莲、厚朴等中药材达2600多亩。……
[详细] 新生广场位于北川新县城中心景观轴上,主要景观为纪念碑,一面是名为“新生”的巨型主题雕塑,通过羌族男子、妇女和儿童三个典型人物的生动刻画,给人以震撼、力量和信心,一面是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笔题词“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彰显了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幸福的奋斗历程。……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