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光楼,又名镇江楼,位于上华街和下华街之间,紧靠嘉陵江岸,正对南岸南津关连峰楼,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此楼建在唐滕王元婴所建南楼的旧址上,故明以前仍称南楼,清代以来称华光楼,历代迭遭火焚,现存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建,占地8亩,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华光楼是一座过街门楼,楼身建于5米高的石砌台基上,通高3……[详细] |
![]() | 天宫院风水文化景区AAAA ![]()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宫院,位于阆中城南20公里的天宫乡。因阆中天文文化深厚,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李淳风晚年先后来阆定居,在这里择地观天,著书立说,死后也都埋葬在这里,天宫院为纪念他们而建。天宫院原有万年台、牛王亭、正殿、观音殿等建筑,始建于唐,明天顺三年(1459)重建,清雍正四年书“光澄慧镜”匾额。正殿为双重檐歇山式屋……[详细] |
![]() | 阆中风水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以建筑风水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分为博物馆、祭祀、讲堂、驿站、吉祥物等五个功能区。风水馆以易、卜为主脉,诠释神秘的中国风水。中华“龙种”第一人炎帝,黄帝的前任伏羲姓的就是“风”,而紧随其后的是水(姜、姬),后来中国知识分子莫非是从这里找到了密码?当他们在探寻天地自然的来龙去脉时,最终面临了两个字—……[详细] |
![]() | 星座苑(落下闳故居)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阆中市古城核心保护区内,是为纪念世界杰出的古天文历算学家、中国“春节老人”——落下闳而复建的一座串珠式二进民居院落。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房屋16间,为木质穿斗结构,雕花门窗,青瓦屋面。2006年1月29日(农历丙戌年正月初一)正式对外开放,供……[详细] |
![]() | 阆中名城展览馆座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市城西、武庙街50号,清代建筑,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布局严谨、典雅、古朴。距今有200多年的历史。座北朝南。进门为四合大院,正院左右各有小院,形成“品”字格局,有大小天井4个,院内有堂屋,厢房、正房等,室内配有清代镂空的雕花太师椅,做工考究的雕花古……[详细] |
![]() | 锦屏山东侧为黄花山,有配衬古城风水的奎星楼,始建于明末清初,名魁星阁。嘉庆十三年(1808)拆迁城中建中天楼。光绪十四年(1888),在其遗址上重建,“0”中拆毁。1988年再建高36米、四层琉璃瓦高楼,并配置四合院落,雄伟壮丽。登临环望,云山四合,脚下碧流行舟,波光照影,如在画图中。……[详细] |
![]() | 福音堂,位于阆中市杨天井街7号,又称圣约翰大教堂,系英国传教士“剑桥七杰”之一的盖世礼筹资修建,澳大利亚工程师设计,建于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至今已有百年历史。阆中福音堂,是四川最早的西洋建筑之一,也是西南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曾一度为基督教东川教区总堂。教堂坐西向东,呈十字形状,外观为欧洲古典哥特式建筑,……[详细] |
![]() | 阆中锦屏山AAAA 阆中锦屏山系国家AAAA级风景区,古称阆山,有“天下第一江山”之誉。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四川 阆中市锦屏山-省阆中市城南,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人们通常都叫锦屏山。吴道子三百里《嘉陵江山图》,即以锦屏山为轴心,杜甫诗句“阆中 张宪祠盛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即指此。现在的锦屏山园林共占地80多万……[详细] |
![]() | 琳琅山AAAA ![]() ![]() 这里是朱德故乡的自然山川。大巴山南侧、嘉陵江中游四川省仪陇县,峰峦起伏,丘壑纵横,群嶺之中拥簇着一座独特的山峰——琳琅山,因天然形成的五角状形而传誉九洲。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块充满着传奇故事的旅游热土,2003年,围绕琳琅山四周的朱德故居纪念地,开始修建朱德故居纪念园暨“朱德故里琳琅山景区”,2006年被国家评为……[详细] |
![]() | 读书岩,俗称状元洞,又称台星岩、南岩、将相堂,位于大像山上。出大佛寺沿虎溪而上,层峦处即见一天然岩穴,长34米,深约20米,穴口高4米许,有山泉从上岩流泻而下,汇为岩穴前面的瑞莲池。北宋阆中人陈省华为避城市喧嚣,将其三个儿子陈尧叟、陈尧佐、陈尧咨安置在此读书,故名读书岩;后来尧叟、尧咨高中状元,故名状元洞;又因尧叟、尧……[详细] |
![]() | 观星楼,是纪念以西汉天文历算学家落下闳为代表的古阆中籍天文学家而建。在祖国古代天文研究的历史长河中,古城阆中曾经孕育出众多的天文学家,成为我国汉唐时期著名的天文研究中心。 出生在距今2100年前的落下闳堪称世界级天文宗师,开山鼻祖。他对我国天文史上三大贡献是: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创制我国第一部有文字记载的新……[详细] |
![]() | 巴巴寺,位于蟠龙山南麓,为伊斯兰教嘎德忍耶教派第一位来我国传教的祖师华哲·阿卜董拉希(又称“西来上人”)的墓地。“巴巴”,即为阿拉伯语“祖先”、“祖师”的意思。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沙特阿拉伯麦加城人穆罕默德第二十九代裔(yī)孙华哲·阿卜董拉希,从甘肃、陕西来到阆中传教,阆中川北镇总兵马子云待为师长,让他定居在……[详细] |
![]() | 杜家客栈又称杜家大院为前店铺后居室的民居兼商业型院落。原为大“财东”杜宝山的居所。杜宝山三子杜立生为青帮头目,有钱有势,此处常为青帮活动场所,因此形成前店(商店)后栈居所。1943年曾被政府租用开银行。建国后曾先后作过城关区政府、金库、航运管理站。现为航务管理所和港务监督所。常常该大院建于清代,木质穿逗结构,串珠式四合……[详细] |
![]() | 在学道街的贡院,又称作“考棚”。是科举时代仕子应试的考场。又称川北道贡院。《阆中县志》记载:顺治九年壬辰(1652年),全川未靖,补行辛卯科乡试,围设保宁府。甲午、丁酉、庚子三科皆在保宁,至康熙二年癸卯(1663年)始移成都,“嘉庆二十二年,川北道黎学锦率属重修……”。 贡院考棚具体建于何时,已无确切记载,查明代……[详细] |
![]() | 南充谯周墓简介 谯周,字允南,三国时蜀汉巴西郡西充国县(今南部县)人,卒于公元271年,终年70岁。 谯周曾在安汉居住过,故宅在今顺庆城区五里店谯贤铺,其子谯熙遵父嘱言,将灵柩运回原籍安葬。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徙墓于城西十里,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仍迎归葬于县署后,万历初移葬县署西北隅(今南充市工人文化宫……[详细] |
![]() | 南充阆中古镇简介 阆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市、省级卫生城市,素有“阆苑仙境、风水宝地”之美誉,三面环水,四面环山,水在山中,城在水中,风光钟灵毓秀,如诗如画。阆中古城保护完整,风格独秀中华,奇特的风水格局在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独树一帜,被称为“风水宝地”。四川南充……[详细] |
![]() | 汉桓侯祠,又名张飞庙,位于阆中市保宁镇西街。原祠历经火废,现存祠庙为明清重建的一组四合庭院式的建筑物。由大门、敌万楼、牌坊、大殿、后殿、厢房和墓冢等组成,占地30余亩。张飞,字翼德,三国时期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东汉末年从刘备起兵,刘备定益州称帝后,封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棣校尉,任巴西太守,镇守阆中。公元221年,张飞被部将……[详细] |
![]() | 南充瓦口关简介三国古战场--瓦口关,又名“瓦口隘”,在今阆中城东北处双山垭。《保宁府志》载:“瓦口关在苍溪东15里,奇峰拱秀,远望如练,恒侯战张合屯兵于此”。四川南充……[详细] |
![]() | 南充罗瑞卿故居AAA ![]() 南充罗瑞卿故居从顺庆区城内出发,驱车向北十分钟,即可到达座落在城郊舞凤镇清泉坝村的罗瑞卿故居。1906年5月31日,罗瑞卿大将诞生在这里,在此生活了整整20年。故居为清光绪年间修建的一座三合院式木结构穿斗青瓦房,面积约300平方米。故居正中是堂屋,两侧是正房和厢房。西侧为将军及其父母的卧室、厨房及杂物间。故居前的院坝正……[详细] |
![]() | 南充奎阁,又名“奎光阁”、“魁星楼”,位于南充市果山公园。南充奎阁系清嘉庆十一年南充知县王衍庆倡建的一座砖、石、木结构的八方、三层、通高27米的楼阁。阁基为须弥座,高2米,边长4.7米,直径11米。第一层高5.6米,正中供魁星像。大门面西南方,门上有楹联“百尺玉楼高望果州甲第,一只彩笔大书嘉水文章”,横批“文明主宰”,……[详细] |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
联系我们: QQ: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