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杭州市 > 建德市旅游

建德市旅游景点介绍

  汉墓群遗址位于寿昌镇下桂村。1985、10、22,汉墓群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青龙头遗址位于寿昌镇。1985、10、22,青龙头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蒋治烈士墓
  蒋治烈士墓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三都镇乌祥村东南面山湾脚,1940年12月建,为蒋治夫妇合葬,占地面积为405平方米,墓面朝西,墓基成圆形,直径3.5米,封土堆高1米。墓碑正面为“蒋治同志之墓”,由原上海书记石西民题字。墓后面有蒋治同志生平及革命事迹。蒋治(1910—1940),又名子谦,建德市乌祥村人。1929年秋,留学日本期间,积极参加“反帝大同盟”组织的革命活动,并由张国衡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11月,被派往杭州,任中共杭州中心县委常委,旋即调回上海。1931年春,上海党组织遭破坏,11月,蒋治离沪回乡隐蔽。1933年2月,因当地乡长王兴杰告密,蒋治夫妇在家乡乌祥被捕,囚禁于杭州浙江陆军监狱。狱中,备受折磨,肺病加剧。1934年9月被保释出狱治疗。1935年6月回上海寻找党……[详细]
  童祖恺、童润蕉烈士墓位于杭州市建德大洋镇政府所在地西首桔山。双童烈士墓1982年被列为建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被列为建德市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5年3月被杭州市文明委列为第三批杭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后,大洋镇政府对双童烈士墓进行修葺,使之更为庄重。双童革命事迹,已成为建德市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1982、10、23,祖恺、童润蕉烈士墓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买臣墓位于洋溪街道幽经山。1982、10、23,朱买臣墓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六山岩遗址位于航头镇溪沿村。1982、10、23,六山岩遗址被公布为建德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胥岭古道
  胥岭森林古道起讫(途径)地点:胥岭脚至胥岭头。总长度:5.5公里概况及主要特点:胥岭,得名于伍子胥典故,子胥逃亡,途至山岭,生病疗伤于溶洞,因此得名胥岭。胥岭是古村落,有一条衢州通往南京的古官道穿村而过。官道起点海拔140米,过胥岭最高点海拔604米。古官道沿山体小溪弯弯曲曲缓缓而上,古道两旁铺满油菜花田。此古道是一条比较高的山岭大道,以前是从严州府到分水县的必经之路,路基是石板和石头铺面的台阶。胥岭森林覆盖率92%以上,四面环山,溶洞互连成体,自然成景如画。泉水涌动山体,源远流长。胥溪如带,泉水如洪。古官道延胥溪而上,山林翠绿,山花盛开。古道两边是层层的梯田,村民耕种时,每年春季的油采花和秋季的稻谷黄是难得的自然景观。春天丽日,油菜花、桃花、梨花、山花相映成趣,构出了一幅自然美景画卷。古道……[详细]
李村乡土建筑
  李村村位于大慈岩镇东北,南接三元村,北邻上吴方村和新叶村,西靠大慈岩风景区,距离大慈岩镇4公里左右,交通便利。村内地势起伏较大,北部为山区,南部较为平坦。李村是中国南方典型的农耕聚落。李姓始祖于宋雍熙年间迁居玉华山南麓,历经一千二百年的繁衍发展,形成今天的村落面貌。村落以“界路”为中心线,两侧分布各房派宗祠和住宅,周围又有环绕大小水塘如佛珠一般。村落格局与代表建筑基本保存完整,是一个以明清建筑为主体的乡土聚落。2011年李村村乡土建筑被浙江省政府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李村被杭州市政府公布为杭州市历史文化村落。……[详细]
上吴方村乡土建筑
  上吴方村乡土建筑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年代为明至民国。上吴方村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东北部,村内保存有较完整的古民居建筑群,有165座明、清、民国的古建筑,建筑类型多,结构完整,布局合理,祠堂建筑前大多建有水塘,其中保存较好的38座,包括庙、私塾、厅堂、民居等类型。祠堂建筑就有6座,分别为方正堂、衍庆堂、三乐堂、尚志堂、世美堂、许德堂。有迷宫建筑(俗称长弄堂),始建于明代,弄堂长47.5米,宽1米左右,九门槛、八八六十四道门,家家相同、户户相连村内核心区保留原有的历史风貌。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浙江建德古桥南浦桥,位于寿昌镇南浦村,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距今已有550多年历史。南浦桥呈西南东北走向,横跨于清潭溪之上,原为寿昌至龙游大道上的一座古桥。桥两岸植有四棵古樟,均有数百年历史,与桥共同构成一幅和谐自然的优美画卷,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现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建德330国道寿昌到大慈岩段有两个行政村,一个叫南浦村,一个叫乌石村。这两个村各有特色。乌石村地方不大,祠堂却有三座,而且祠堂的档次也很高。而南浦村却有很多座古桥,而且有一座桥还特别的漂亮,就在330国道旁。这座古桥旁还有几株古树,环境相当美丽。桥的对面都是农田,桥上经常有农人或牵着牛或背着锄头或挑着簸箕走过,看上去极具乡村田园风光之亮丽。这座桥不仅好看,而且它的名字也特别美,叫霁月桥。桥建于清道光十七年,距今已有1……[详细]
大白山窑址
  大白山窑址位于建德市新安江街道白沙社区章村高塘坞大白山西南面山坡,年代为宋。建德市新安江街道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胥岭古村梯田
  建德胥岭古村梯田胥岭村是建德市乾潭镇的一个山村,坐落在海拔400余米的山坳里。那层层梯田是从山脚一直到了岭尖,层层梯田环抱古村。春天来的时候,层层叠叠的梯田里铺满金黄的油菜花,在古朴的民居和几百年古樟的衬托下,景色更加耀眼迷人。特别是在雨后,那云雾缭绕,山峰叠翠,炊烟袅袅,加上零散的梨花和桃花的点缀,展现出一幅完美无暇的水彩画。……[详细]
  建德梅城古镇有两座古塔,一座在城东的高峰山上,叫北峰塔,因其位在卯方,所以又名卯塔。另一座在与城隔江相望的巽峰上,名巽塔,巽峰在城之南,故称南峰塔。南北双塔,在明代就成为著名景点。明弘治八年(1495年),严州知府李德恢当年所题的“严陵八景”中的“双塔兆魁”,就是指双塔。2019年10月7日,梅城南峰塔和北峰塔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乌龟洞遗址
  乌龟洞“建德人”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旧石器时代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李家镇新桥村后乌龟山。1974年发掘,清理掉厚约50厘米左右的现代堆积,露出原生堆积,含化石的地层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紫红色粘土,厚约35厘米;下部为黄红色粘土,厚约110厘米,共出土一枚属于智人类型的右上犬齿以及大熊猫、东方剑齿象、中国犀等一批哺乳动物化石。为浙江省首次发现,其时代大体相当于更新世晚期的后一阶段。……[详细]
95、严州古城 AAAA
严州古城
  浙江省建德市梅城镇坐落在浙西山区,位于新安江与兰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梅城是一座千年古镇,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梅花城,简称梅城,原是睦州严州府城的雅称1938年,才作为建德县城的正式地名确定下来。关于梅花城的来历有种种说法,最流行的当推民国建德县志上的一段叙述:建德城即严州城,俗称梅花城,以临江一段雉堞半作梅花形故也。梅城的城墙最后一次重建于明初,为朱元璋妹夫李文忠所建。至于雉堞为什么做成梅花形,一直没有一个一致的说法,据民国县志记载,这是因为宋代有三个皇帝在未登基前都曾经领过严州的地方官职务,严州被认为是潜龙所在地,其制故与南京北京同,所以这一带有“天下梅花两朵半”的俗谚。但是县志主编王韧认为,今之南北两京并无作梅花堞者,所以还是不能作为依据,而且雉堞的形式也不一定就是衡量政……[详细]
建德乌龙山
  乌龙山位于古严州梅城镇北门外,东西绵亘五六十里,海拔八百米以上山峰,相连约7里,最高处海拔916.6米。乌龙山是严州府的镇山,位于浙江省建德市东部,古镇梅城以北,坐落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交汇处之北岸,因山石乌黑,山体巍峨,蜿蜒如龙而得名。乌龙山主体成扇形,上峰海拔909米,形成于燕山运动后期,山火喷发后的酸性岩浆凝结而成。早期曾处于浅海之中,故而山巅地沉中时有螺壳等水生物遗迹出现。由于山体是火山喷发形成的断层,相对高度达800多米,几乎是拔地而起,高临江岸,气势十分雄伟,成为严州的象征。乌龙山又名乌山。《水经注》卷四O《渐江水》:“浙江又东北经建德县南。县北有乌山。”这里说的“乌山”,即指乌龙山,又称乌石山。又《读史方舆纪要》卷九O《乌石关》载:“(在严州)府东十五里,以乌石山而名。”又称……[详细]
建德南峰塔
  浙江建德南峰塔屹立在新安江、富春江、兰江的汇合口,与古镇梅城隔江相望。塔高57米,为七层八角空心砖塔,始建于三国,毁于隋,今存宝塔为明嘉靖年间所建。南峰塔高57米,为八角七级砖塔,有盘梯可登塔顶。建于隋末唐初,重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宋宋维藩词:“雁刹盘空耸秀,突兀碧云间,百尺栖头上,烟雾锁栏杆。”……[详细]
建德大慈岩寺
  大慈岩寺位于建德市大慈岩镇大慈岩风景区内,以称“江南悬空寺”。据县志载,大慈岩开山于元大德(公元1297年至1307年)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来此、凿石为佛,号曰大慈,大慈岩一名由此而来。江南悬空寺主建筑“地藏王大殿”。它是新安十景之一,景名“慈岩悬楼”,因建筑一半嵌于岩腹,一半凌空绝壁,与山西恒山悬空寺相类似,故称“江南悬空寺”。据旧志记载:大慈岩为著名形胜之寺,傍岩建筑,岩高数十丈,四面玲珑,宛如民屋,内有石笋从地涌出。元大德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弃家居此,琢石为佛,号曰“大慈”。从地方志可以看出,山以寺名,寺以佛名。而佛、寺都是莫子渊所建。大慈岩高500多米,寺悬在400米左右的山壁上,悬空寺主建筑为清音阁,阁的立面即为山体,从左至右依次端坐着孔子、太上老君、释迦牟尼的塑像。近年来为吸引游……[详细]
建德普济寺
  普济寺位于马目大桥北端钟潭岭上,据史料记载,普济寺始建于北宋仁和天圣年间,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属南海普陀山普济寺下院,素有小南海之称。三殿格局,寺内有印度进贡的玉观音一尊(属国宝级文物)。宋宣和年间曾毁;南宋建炎有桐庐僧废额移建;宋淳佑中僧日照修,清咸丰辛酉年毁;光绪十五年唐其章筹金建,十九年僧宽忆添造客堂;民国七年僧德增建平屋十间。香火鼎盛时,有殿宇多进,僧十几人,寺田二十余亩,山三十多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屡经战火的罹乱,屡建屡毁,止共和初期,寺庙还保存原来的规模,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文革-时,有遭毁,玉观音已被弃于深潭之中。1992年,由善男信女出资出力,在寺庙原基上重建观音一殿,并塑造了佛像,翌年佛像被毁。2006年再次筹金重塑佛像。同年有成立了寺庙管委会,负责寺庙扩建和相关事宜……[详细]
新叶村乡土建筑
  时代:明至民国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镇,毗邻兰溪市。新叶村西为玉华山,为祖山,北为道峰山,为朝山,村东和村南各有一个小土丘为狮山、象山。这里的村民多叶姓。2010年被列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南宋嘉定元年,始祖叶坤从寿昌湖岑畈入赘玉华夏氏,后夏氏逐渐湮没不闻,而叶氏则繁衍成庞大的氏族聚落。现已传至第29代,共有人口3900多人。新叶村内有保存较好的16座古祠堂、古大厅、古塔、古寺和200多幢古民居建筑,被誉为“中国明清建筑露天博物馆”。主要古建筑有西山祠堂(万萃堂,祖祠)、抟云塔、文昌阁、有序堂(总祠)、进士第、永锡堂、种德堂、崇仁堂(分祠)、双美堂等。……[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