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三明市 > 将乐县旅游

将乐县旅游景点介绍

  坪寨红军驻地旧址(坪寨聚龙坊)位于梅仙镇坪寨村洋中16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伏岭干村红军驻地旧址(杨氏祖厝)位于南口镇南口村伏岭干自然村。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详细]
  熊希钰、王开镇革命烈士墓位于安仁乡石富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祖华革命烈士墓位于安仁乡福山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朱坊闽北红军医院旧址(朱氏祠堂)位于安仁乡余坑村朱坊自然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水南红军驻地暨水南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水南书院)位于水南镇滨河南路116号。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龙栖山红军驻地旧址(西山造纸作坊)位于白莲镇龙栖山社区。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将溪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范氏宗祠)位于黄潭镇将溪村邹州自然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闽北红军独立师地下交通联络站(桃源村陶氏祠堂)
  闽北红军独立师地下交通联络站(桃源村陶氏祠堂)位于安仁乡洞前村桃源自然村,地处安仁乡西北部,祠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共2层,大门朝向正东南,主体建筑为砖混结构。从正门进入后为前厅,左右两侧各有一房间,宽度不足厅宽,左房间一边有楼梯通往二楼,右房间一边有侧门;进一门为厨房,左右直至房屋两侧,再进为祠堂大厅,无其余空间,上至屋顶,正前方为祭祀台,左侧有一侧门。从前厅左侧楼梯上二楼,中间为小厅,左右各一房间,地板为木质结构,二楼平面从大门开始,到厨房边为止,不足半个一层大小。该联络站为1935年初黄立贵率领的闽北红军独立师在安仁秘密传递军事情报和运送军需物质、生活用品的中转站之一,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期间闽北红军独立师在将乐开展游击战争的重要活动地,多次帮助游击队传输重要情报,为解放安仁及将乐做……[详细]
  常口村村规民约碑位于高唐镇常口村,碑于1997年立起,占地面积约1.054平方米。该碑为花岗岩质,整体呈长方体,长1.7米,宽0.62米,高1.06米。1997年,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到常口村调研,对常口村的发展作出殷殷嘱托,内容涉及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法制和公序良俗等方方面面。习近平同志调研离开后不久,常口村全体村民、村民代表、党员们的反复讨论,把他的嘱托融进村规民约,形成了18句话、72个字的村规民约,并镌刻在石碑上,隆重地立在村口,即“爱国爱村、爱护集体、遵纪守法、维护公德、勤俭持家、勤劳致富、计划生育、严教子女、尊老爱幼、赡养老人、村邻和睦、互帮互助、移风易俗、反对迷信、拥军优属、助残济困、禁黄禁,-、惩恶扬善”。该碑字迹清楚,内容深刻,很好地将重要嘱托融入到村规民约中……[详细]
  山坊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驻地旧址群位于将乐县大源乡山坊村,年代为1936年。由谢氏家庙、富贵房祖厝、谢氏大院组成,整体格局保存较好,总占地面积169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499平方米。1935年初,闽北红军独立师师长黄立贵率独立师第一团向将乐、邵武、泰宁三角地带挺进,揭开了创建将乐九仙山游击根据地的序幕。1936年5月,黄立贵、马长炎分别率领第二、第六纵队在将乐进行游击活动,大源成为闽北红军游击队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游击队在大源山坊村谢氏家庙建立闽北红军独立师第一团党支部、谢氏大院建立游击队营地、富贵房祖厝建立起秘密的地下交通情报点。闽北红军独立师于1938年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五团,北上抗日。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旧址四周围墙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东方军第六兵站旧址池氏祖厝位于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年代为1933年。始建于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占地面积403.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1931年6月在此成立泰宁县泽坊区革命委员会和党组织。1933年8月,东方--入以将乐为主要方向的第二阶段作战,安仁、朱口等苏区与邵武的桥头和顺昌的大干二区连成一片,成为东方军兵力投送和军需补充的重要后方,其间交通线成为红军进出顺昌、延平一带作战的重要通道。为此,在泽坊村的池氏祖厝设立东方军第六兵站,作为东方军连接顺昌、将乐、泰宁至江西瑞金等地18个兵站中的兵站之一。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旧址围墙四周各向外延伸20米。……[详细]
下瑶窑址
  下瑶窑址位于将乐县南口镇小拔村下瑶自然村,年代为宋至元。烧造于南宋中晚期至元代。分布面积约1.1万平方米。1988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2017—2018年进行考古发掘,揭露2处分室龙窑遗迹和1处作坊遗迹。出土物以青白瓷为主,少量青瓷、酱黑釉瓷以及窑具,器形以碗、盘、碟为主,少量杯、炉、执壶、水注、瓶、罐等。对于研究宋元时期福建分室龙窑的结构、分布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窑炉和窑址堆积四周各向外延伸30米……[详细]
14、常青旅游区 AAA
常青旅游区
  将乐常青旅游区位于高唐镇常口村,镶嵌在金溪河畔,与省道204线毗邻,距县城15公里。景区内山峰林立,溪流密布,森林覆盖率达82.1%,年平均气温19.8℃,具有得天独厚的森林康养“八度”优势,是休养生息的理想场所。1997年4月10日上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莅临常口村调研,与大家一起喝擂茶、拉家常,殷切嘱托:“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2019年3月10号,--期间,总书记参加福建代表团审议时,详细询问了村庄情况,对常口村的发展寄予深切厚望。20多年来,在总书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指引下,常青旅游区依托常口村,正逐步形成森林驿站、森林禅院、森林氧吧、森林美食等森林康养产品体系,力争打造成为学习体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村的孕育与……[详细]
将乐县博物馆
  将乐县博物馆成立于1987年5月4日(将政〔1987〕综43号),为县综合类博物馆,隶属县文体广电出版局,经费实行财政全额拨款。主要工作职责是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馆藏文物、标本、资料等,向公众免费开放。2002年1月,博物馆迁入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1平方米的新馆,内有展馆(室)、库房、值班室和办公室等。博物馆现有工作人员12人,在编6人,其中研究馆员1人、馆员1人、助馆1人,高级工2人、中级工1人。2006年1月25日,将乐县历史文物陈列室对外开放;2008年9月10日,将乐·中央苏区县纪念馆对外开放;2009年6月26日,杨时纪念馆对外开放。这些展馆(室)的建成及免费向社会开放,为更好地了解将乐、爱我将乐提供了翔实的实物资料,为我县的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成为我……[详细]
红军铜铁岭战斗指挥部旧址荣光公祠
  红军铜铁岭战斗指挥部旧址荣光公祠位于将乐县白莲镇墈厚村东侧大排岗山腰。1934年3月,红7军团第19师再次进驻墈厚村,在铜铁岭等要地修建了战壕等工事,伺机阻击前往归化增援的敌军。师司令部设在荣光公祠,军团长寻淮洲、政委乐少华在此指挥了铜铁岭战斗。3月22日,红7军团在铜铁岭伏击前往归化的国民党军李默庵第10师。村民们踊跃参加支前队,帮助红军运送炮弹、抢救伤员、提供补给。战斗中,敌军派出3架轰炸机对我阵地狂轰滥炸,地面敌人乘势纵火烧山。由于火势无法控制,敌人进退维谷,我军乘胜追击,共歼敌400多人,击毙敌团长1名、营长3名,俘敌数百人,缴-1000多支。26日,敌第10师离开明溪进入我伏击圈,遭我军痛击,又歼敌百余人,其中军官2名;并缴获机-3挺、-50余支、其他军用品数担。此次战斗沉痛打击了……[详细]
温坊红军哨所旧址
  红军哨所旧址葫芦门位于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上坊村口。红一方面军第1师哨所旧址葫芦门占地面积320平方米,始建于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坐南朝北,由葫芦门楼、左侧葫芦门庙、右侧老年活动中心及中央大路等组成。……[详细]
温坊红军驻地旧址
  红军驻地旧址真武庙位于将乐县南口乡温坊村上坊。红军驻地旧址原为南口乡温坊村真武庙,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二月,属清代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平面呈长方形,总面积为270平方米,由“八字”式门楼、门厅、正堂组成,为单进合院式。正堂面阔5间,进深6柱,为抬梁穿斗混合结构、悬山顶,神龛内敬奉着汤氏武状元汤鸴等雕像。牌楼四柱三楼式,门厅五架抬梁。堂前设廊,左侧辟券顶边门与汤氏宗祠相通。红军驻地旧址真武庙于2003年6月被将乐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公布为保护对象。……[详细]
红6师机关旧址
  红6师机关旧址杨氏宗祠位于将乐县南口乡蛟湖村。蛟湖渡口是当时将乐县城与明溪及将乐南部交通的唯一通道。1933年8月,红6师进驻蛟湖村扼守交通要道咽喉,师机关就设在杨氏宗祠内。期间,红军组织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成立了蛟湖乡苏维埃政府及赤卫队。罗先水、杨明章、熊求发分别任土地委员、分田委员、宣传委员。杨荣富等该村多名青年参加了红军队伍,黄求茂、杨胜顺、杨玉真、廖先福等参加了赤卫队。红军在宗祠围墙等周边书写有“扩大红军”、“打土豪、分田地”、“六岁以上儿童参加儿童团”等宣传标语。红军大部队经过蛟湖渡口时,红军发动群众将全村数百个“米箩”、“谷斗”装上石块沉入河床作为临时桥墩,上边铺设从群众家拆下的门板,搭成便桥。最多一次,有数千名红军通过。9月12日,国民党军马鸿兴部几百敌军企图绕道白莲、……[详细]
闽赣军区司令部暨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遗址
  闽赣军区司令部暨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遗址位于将乐县高唐镇高唐村桥南后路1号。1933年8月底,闽赣军区司令员萧劲光率领红3军团第6师驻扎高唐近一个月,司令部设在天后宫。萧劲光还曾在天后宫召开群众大会,亲自做动员讲话。会上,将从廖火华、王国兴、邱林胜等土豪劣绅家没收来的衣服、笋干、猪肉、粮食分给群众;成立了高唐区苏维埃政府,选举陈金保任主席,邱金丰、林彩耀分别任财政委员、土地委员;同时组建了游击队。张正根两兄弟、张友明等几十名当地青年当场报名参加红军和游击队。10日,萧劲光发给朱德、周恩来的电报称:“最近扩大红军将近一百三十名,其中七十多名系失业纸工;在高滩、积善一带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并在各处组织了游击队,共人数六十多名。”红军还深入常源一带清剿有百余人的大刀会组织,活捉了大刀会头目张祖木。红军东……[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