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 > 兴安盟 > 乌兰浩特市旅游

乌兰浩特市红色旅游景点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楼旧址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楼旧址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办公楼始建于1934年。该建筑系砖瓦结构,二层起脊楼房,座北朝南,总建筑面积为1881.08平方米,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1945年以前为兴安南省、兴安总省办公楼。1946年初,中共东蒙工委在此办公。1947年6月14日至1949年11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在此楼办公。之后为内蒙古东部区党委办公楼。历史作用这座办公楼是中国共产党在内蒙古发展壮大、领导内蒙古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重要见证。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工委带领各族人民建立了内蒙古自治政府,内蒙古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当时,百废待兴,工作千头万绪,内蒙古党委办公楼成了制定重大方针政策的中心。自治政府的主要领导人-、奎壁、刘春、克力更、王逸伦、王再天、哈丰阿、特木尔巴根……[详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
  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诞生地——乌兰浩特市,是为纪念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而兴建的,是新中国成立后少数民族地区兴建的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区域自治的纪念性展馆,也是内蒙古第一座民族解放纪念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座全程反映民族地区民族解放历程的纪念性展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矿泉街东端路北侧。为反映和再现内蒙古民族解放和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展示革命老区的发展成就,经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于2006年6月在乌兰浩特市动工修建,2007年7月,在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正式建成开馆。纪念馆建筑结构为四层(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平顶建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纪念馆总投资9600万元、占地面积约3万平方米……[详细]
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遗址
  内蒙古军区司令部遗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西侧、科右前旗人民医院门诊楼东侧,现为中国银行兴安盟分行办公楼。根据《东蒙古人民自治法》规定,东蒙古人民自治政府决定于1946年2月15日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由东蒙古自治政府内防部部长阿思根统一指挥内蒙古东部地区蒙古民族武装。承德“四三”会议后,根据会议精神,将内蒙古地区蒙古民族武装部队统一改编为内蒙古人民自卫军,-任司令员,阿思根任副司令员。1946年6月3日,成立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兴安省军区,阿思根兼任司令员,朝克巴特尔任副司令员,哈丰阿任政治委员,张策任副政治委员。1947年11月26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部、政治部成立,-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阿思根、王再天任副司令员,1948年1月1日,内蒙古人民自卫军改称内蒙……[详细]
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
  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街白音南路西恻、乌兰浩特第二中学院内操场东侧。西满军区驻王爷庙办事处旧址始建于1938年,为王爷庙朝鲜族学校。整个大院约900平方米,有两幢平房。1946年3月28日,根据中共西满分局的决定,中共嫩江省委委员兼中共白城子地委书记张策作为西满军区全权代表,在王爷庙设立东北民主联军西满军区办事处,张策任主任,成员有胡昭衡、胡秉权、黄文飞、李一夫等。4月5日,在西满军区办事处的基础上组建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胡昭衡、胡秉权为委员,先后在办事处工作过的党的干部还有毕舒国、胡殿士、黄文飞、刘选、谷献瑞、胡子寿、林以行、宋振鼎、蒋弼仁等。5月底,中共东蒙古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兴安省工作委员会,张策任书记,哈丰阿、特木尔巴根、阿思根、方……[详细]
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
  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五一北路与普惠东街交叉路口东南角。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师部遗址原为伪兴安军一个团长的私宅,内蒙古骑兵第一师建制撤销后将此宅院改作它用。现为内蒙古路政执法检察总队兴安支队办公楼。1945年8月11日,伪满陆军兴安军官学校一批蒙古族青年军官和学生在葛根庙陶赖图北山杀死日本军官,举行武装起义。1945年10月2日,以起义官兵为骨干,在王爷庙组建兴安中部区民警大队。不久,即改称王爷庙警备大队。1945年12月1日,王爷庙警备大队扩编为王爷庙警备总队,下设三个大队,都固尔扎布任总队长。1946年2月1 5日,在王爷庙警备总队基础上组建东蒙古人民自治军骑兵第一师,莫德勒图任师长,都固尔扎布任参谋长,全师共2000余人。1946年承德“四三”会议后,东蒙古人……[详细]
内蒙古日报社旧址
  内蒙古日报社旧址,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西侧、科右前旗人民医院院内。内蒙古日报社旧址始建于1935年,为王爷庙兴安医学院,建筑面积2520平方米。1946年7月1日,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东蒙古总分会机关报《内蒙古自治报》在王爷庙创刊。1947年1月1日,决定将《内蒙古自治报》由内蒙古共产党工委直接领导。1948年1月1日,《内蒙古自治报》更名为《内蒙古日报》,并作为内蒙古共产党工委机关报用蒙、汉两种文字出版发行。《内蒙古日报》是全国少数民族地区刨办最早的省级党报,也是蒙古族历史上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第一张日报。《内蒙古日报》的创办,为内蒙古共产党工委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领导内蒙古解放区各族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剿匪反霸斗争,支援东北解放战争等,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详细]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
  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14号。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坐北朝南,为砖瓦结构二层起脊楼房。占地面积2356平方米,建筑面积1881.08平方米,高11.7米。始建于1934年,当时为伪兴安南省、伪兴安总省办公楼。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491内蒙古自治区重要革命遗址于2009年5月被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5月,中国共产党内蒙古工作委员会办公旧址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五一会议旧址
  五一会议旧址位于市区五一北路东侧,是一座青砖建造的厅堂。因1947年4月23日至5月1日,内蒙古人民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并宣告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自治政权---内蒙古自治政府在此成立而得名。该厅堂建于1935年,曾是伪兴安陆军军官学校礼堂,东蒙军政干部学校礼堂,后为内蒙古党校礼堂。1986年被列为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础。五一会址为青砖灰瓦二层起脊建筑,座东朝西,东西长94.5米,南北宽24.7米,建筑面积708.5平方米,占地面积为2334.15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围栏、门厅、展览大厅、壁炉、主席台、化妆室、库房。会址门前绿草如茵,花团锦簇。会址内陈列着“兴安地区革命斗争史实”展,共展出图片、实物300余件,真实地记录了草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详细]
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
  乌兰浩特烈士陵园,位于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成吉思汗公园东侧。乌兰浩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8年,原址位于乌兰浩特火车站东150米处。陵园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14平方米。陵园内矗立着一座烈士纪念塔,座北朝南,呈直立刺刀型,高15米。塔身正面镌刻着-题写“人民解放战争烈士纪念塔”的塔名,背面镌刻着-书写“为人民解放战争而牺牲的英雄们,永垂不朽!”的碑文。1975年,科右前旗政府对在“文革”中遭到严重损坏的乌兰浩特烈士陵园进行重新修建。重建后的烈士纪念塔座东朝西,由原来的刺刀型改为火炬型,高18米。塔身镌刻着-为原塔书写的塔名和碑文。同时,新建了革命烈士灵堂和革命烈士纪念堂。2000年,乌兰浩特烈士陵园整体搬迁到市区北部森林公园东侧山上,并按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标准进行扩建。新建……[详细]
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旧址
  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旧址位于兴安路中段,建于1939年,该旧址1947—1949年为内蒙古自治政府办公楼,政府主席--、副主席哈丰阿在这里主持和领导了内蒙古自治政府的工作,颁布了自治政府《组织大纲》和施政纲领,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团结起来,为建设新内蒙古迎接新中国而努力奋斗。“内蒙古自治政府纪念地”是展现内蒙古革命历史,宣传民族团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曾接待过胡锦涛、--、朱镕基、李鹏、--邦、布赫、--等2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100余位省部级领导和大批的国内外游客,是我区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旅游景区。(兴安盟文明办)……[详细]
乌兰夫办公旧址
  --办公旧址位于乌兰浩特市兴安北路东侧,始建于1936年,建筑面积403平方米,日伪统治时期曾是日本高级军官办公场所。1947年2月至1949年11月,--奉中共中央东北局之命来到王爷庙开展工作在此办公,主持内蒙古自治政府筹备工作,领导内蒙古民族解放斗争,旧址因此而得名。1947年7月1日,内蒙古共产党工作委员会成立,--同志任书记,并任内蒙古人民自卫军司令员兼政委。他在此领导了内蒙古的农村土地改革和牧区民主改革,整顿和建设部队,剿除匪患,为内蒙古的民族解放呕心沥血,掀开了内蒙古历史的崭新篇章。--办公旧址,包括前厅、会议室、办公室等九个房间。前厅摆放着--同志雕像,各展室是--办公场景的复原,展出文物50余件,均为--工作、学习、生活的用品。199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50周年时,全国人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