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 朱理治故居坐落于余西古镇龙街西北侧,为清代建筑。故居是朱理治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1989年公布其为通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9月,南通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院落2017年重新修缮过,原先是比较简单的两间座西向东的瓦屋,和三间座北朝南正屋。朝南的三间则为朱理治哥哥朱乃嘉所有,2017年修缮时,朱乃嘉后人同意将其一并捐赠给当地政府。院中的铜像是1997年余西镇党委、政府特地在朱理治诞辰90周年之际所塑,为了宣传朱理治的革命事迹,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当时安放在余西小学校园内。2017年故居修缮时将铜像移至故居院中。铜像后面的柿子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年都是硕果累累…… [详细] |
 | 张氏墓祠位于通州区金沙镇进鲜港村30组“瞿家园”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清光绪甲午(1894年)恩科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高曾祖张元臣,于清乾隆年间从通州石港迁至金沙东五里庙河南头总瞿家园定居,到张謇祖父张朝彦时,迁居西亭,原址只留下祖坟一座。1922年,张謇、张詧兄弟斥资赎回田产,1924年,在原宅基上兴建墓祠一座,并设小学为永久纪念。墓祠呈凹字形布局,大门两侧有门墩一对。有座北朝南房3间,两边各有厢房4间,房屋之间以走廊相连。当地人称此为“张公祠”或“张公祠堂”。1949年后,先后为霞中小学、成人学校。2006年10…… [详细] |
 |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兴仁镇四安温桥村五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加固坎,南至台阶,西至加固坎,北至加固坎。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维护围墙,南至维护围墙,西至维护围墙,北至维护围墙。…… [详细] |
 | 张氏宗祠旧址位于通州区金沙镇金西村张謇中学对面,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通州张氏,明代从常熟迁来,张謇为第十六世孙。金西张氏宗祠,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历代修缮。原有三进院落,现存宗祠后殿,及银杏两棵。后殿为四开间抬梁式硬山建筑,木构粗壮,简洁大方。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屋,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屋。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加固坎河边,南至塘边,西至场地46米,北至河边6.6米。…… [详细] |
 | 通州烈士陵园位于通州区金沙街道,年代为民国,为第六批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
 | 余西贞节牌坊,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古镇龙街中部,又名郁氏牌坊(过去一直误称钱氏牌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它由基础、立柱、额坊、字牌和檐顶五部分构成。牌坊用花岗岩建造,榫卯结构,一门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米,坐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刻冠以一大二小的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朝官,中横额阴刻“旌表故儒士曹建章之妻郁氏孺人之坊”,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刻对联一副:“百年贞操冰霜厉,千载徽音日月昭。”坊顶上层楣额刻“节孝”两字,下层则镌刻着立此坊的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弘谋和通州知州张宗衡等各级地方官员名字。贞节牌坊4座:郁氏石…… [详细] |
 | 大有晋垦区格局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向阳街(三余镇粮食管理所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有晋公司由张謇等人于1913年创办。该公司以通海垦牧公司规划为蓝本,对南通三余垦区进行了规划建设,是江苏沿海垦区中,最为符合人居和生产活动的乡村。全公司共分为十三个区,其中海晏区的规划最为规范。海晏区是大有晋公司中规划最整齐的几个公司之一,土地面积19,200亩,分为768条;按井田形式划分为9个框(横、竖共三个框);每框为4排,每排20条,共80条(中间3个框,每排24条,每框4排共96条);每条宽18丈,长80丈,计25亩,供一户人家耕种。海晏区公司水利河道分为四级:一为泯沟,在每条的左右,与横河连接…… [详细] |
 | 三门闸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恒兴至环本遥望港南侧三门闸河,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亦称环恒闸、新三门闸,位于环本和恒兴交界处,该闸1925年兴建,1926年竣工。闸门为木质铁包边,中门高3.4米,宽5.4米,边门高2.4,宽4.6米,该闸是三余地区唯一完整保存的张謇时代所建的水闸,现仍在发挥水位控制和调节作用。保护范围:东西向覆盖整个桥面。建设控制地带:周边为水面或道路,不需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详细] |
 | 江谦耕读处位于通州湾示范区广运村韬奋小学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曾任南通师范学校监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厅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曾先后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国会议员。江谦耕读处位于三余镇西约1公里处,房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院落三面环河。现存小瓦平房八间,为砖木结构。正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有通廊、西侧有面东房三间,南边两间有走廊。两房屋皆为硬山,七檩穿斗式结构、面东房后有小竹林。原有正屋东侧两间五架梁的面南房与之相…… [详细] |
 | 张謇祖居位于通州区西亭镇状元街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祖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张謇青少年时期生活和读书之处。祖居一度曾卖给塾师宋家,1922年购回整修,东部改成宅院,前后三进,正屋中间题额“敦睦堂”;西部为商铺,租给宋家经营,张謇曾作《西亭东桥铭》,序中兼述了张氏祖居的变迁。抗战中张氏他迁,房屋易主。张謇祖居现存平房一进,坐北朝南,为抬梁式硬山建筑,前附四檩卷棚式长廊,面阔五间,进深九檩。1989年公布为南通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居。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房外3米,南至状元路,西至水泥路,北至房外3米。…… [详细] |
 | 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居新民街114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余西镇,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花岗石质,单门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0米,座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别冠以一大二小的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朝官,中横额阴刻“旌表监生白敦素之妻钱氏”11字,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镌刻对联一副。保护范围:东至牌坊边线,南至牌坊边线,西至牌坊边线,北至牌坊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街巷,南至街巷,西至牌坊外15米,北至牌坊外15米。…… [详细] |
 | 南山五帝观位于通州区金沙镇人民东路(街)朝阳路口,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山五帝观初建于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占地面积592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建筑三座,座北朝南,前两座均为硬山式三开间,后座大殿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歇山式建筑,面阔4间(西边一间已拆除)15.50米,进深七檩9.50米,脊高9.20米,梁柱粗壮,柱下安鼓形柱础,明间后部附歇山顶卷棚,东次间东墙嵌嘉庆元年(1796年)“南山五帝观”青石碑一块,是金沙镇现存代表性古建筑。由清末举人、教育家孙儆修订的《两淮通州金沙场志》中,对南山五帝观有详细描述。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 [详细] |
闂傚倸鍊搁崐鐑芥嚄閼哥數浠氱紓鍌欐祰椤曆囨偋閹惧磭鏆︽繝闈涚墔濞岊亪鏌i褍浜為柟铏崄閻忓啴姊洪崨濠佺繁闁告ǹ妫勯悾闈涱吋婢跺鎷洪梺鍛婄箓鐎氬嘲危瑜版帗鍊电紒妤佺☉濞层倗澹曡ぐ鎺撶厵闁诡垱婢樿闂佺粯鎸婚悷鈺呭蓟濞戞粎鐤€婵﹩鍏涘Ч妤呮⒑濞茶骞栭柣顓炲€垮璇测槈濡吋娈曢柣搴秵閸嬪嫰顢旈敓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