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通市 > 通州区旅游

通州区文物古迹介绍

南通南山寺
  通州区南山寺一期规划用地48、5亩,控制用地100亩。整体建筑按照明清风格设计,分三条轴线,中轴线上设计建造牌坊、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宝殿和万佛殿。东轴线设计建造多宝财神殿、通州塔、观音殿、药师殿和方丈楼。西轴线设计建造帝释殿、地藏殿、极乐水院、极乐楼和藏经楼。目前已经建好的有天王殿、放生池、大雄宝殿、观音殿、钟楼、鼓楼、法物流通处和厢房两幢。正在建设的有帝释殿,多宝财神殿和通州塔,准备开工建设的有牌坊、极乐楼、药师殿等。通州南山寺始建于明朝,清嘉庆重修,改革开放后为落实宗教政策于80年代中期将金沙双皮桥头总庵更名为南山寺对外开放,92年经通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批准,将人民东路朝阳路口老南山庙作为南山寺下院对外开放,请杭州佛学院毕业生耀来法师主持日常管理工作。94年经通州市政府批准选址通州市开……[详细]
香光寺景区
  香光寺景区地处通东重镇二甲东北隅的香光寺,原名“香光莲社”,为“净土宗”道场。旧址在二甲团结街。1933年,为地方信士创建的居士林,1935年至1938年间,由信士姜其明(后出家,法名新道)募化、筹资相继建山门、大殿等33间,坐北向南,占地二亩,为四合院建筑。寺院建成后,礼请又修法师为首任住持。1940年,又真继承衣钵。原任通州师范学校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厅长的近代著名佛教居士江谦(字易园),应僧众之请来院讲经,“香光莲社”即为江居士欣题。后又真法师鉴于寺院已由僧人管护,遂易名为“香光莲寺”。从此名闻遐迩,成为通东地区规模较大、有影响的寺院。风云开阖,世事多变。1958年,香光寺被改建为地方医院。余留的佛像“文革”时又俱遭毁坏。至20世纪80年代,香光寺亦在1986年获准修复开放,1987年6……[详细]
朱理治故居
  朱理治故居坐落于余西古镇龙街西北侧,为清代建筑。故居是朱理治青少年时期居住的地方,1989年公布其为通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9月,南通市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故居院落2017年重新修缮过,原先是比较简单的两间座西向东的瓦屋,和三间座北朝南正屋。朝南的三间则为朱理治哥哥朱乃嘉所有,2017年修缮时,朱乃嘉后人同意将其一并捐赠给当地政府。院中的铜像是1997年余西镇党委、政府特地在朱理治诞辰90周年之际所塑,为了宣传朱理治的革命事迹,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当时安放在余西小学校园内。2017年故居修缮时将铜像移至故居院中。铜像后面的柿子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每年都是硕果累累。据说,朱理治小时候酷爱读书,且比较顽皮,有一次拿着书爬到柿子树上去看,看得着了迷,竞忘了自己在树上……[详细]
张氏墓祠
  张氏墓祠位于通州区金沙镇进鲜港村30组“瞿家园”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通州人,清光绪甲午(1894年)恩科状元,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的高曾祖张元臣,于清乾隆年间从通州石港迁至金沙东五里庙河南头总瞿家园定居,到张謇祖父张朝彦时,迁居西亭,原址只留下祖坟一座。1922年,张謇、张詧兄弟斥资赎回田产,1924年,在原宅基上兴建墓祠一座,并设小学为永久纪念。墓祠呈凹字形布局,大门两侧有门墩一对。有座北朝南房3间,两边各有厢房4间,房屋之间以走廊相连。当地人称此为“张公祠”或“张公祠堂”。1949年后,先后为霞中小学、成人学校。2006年10月,在张氏墓祠的厢房墙壁内,发现张謇先生手书“谒墓祠排律”青石碑,碑宽42厘米,高34厘米。保护范围……[详细]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
  中共江北区特别委员会机关旧址及纪念碑位于通州区兴仁镇四安温桥村五组,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加固坎,南至台阶,西至加固坎,北至加固坎。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维护围墙,南至维护围墙,西至维护围墙,北至维护围墙。……[详细]
张氏宗祠旧址
  张氏宗祠旧址位于通州区金沙镇金西村张謇中学对面,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通州张氏,明代从常熟迁来,张謇为第十六世孙。金西张氏宗祠,初建于明万历年间,历代修缮。原有三进院落,现存宗祠后殿,及银杏两棵。后殿为四开间抬梁式硬山建筑,木构粗壮,简洁大方。建筑面积10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屋,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屋。建设控制地带:东至加固坎河边,南至塘边,西至场地46米,北至河边6.6米。……[详细]
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旧址
  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旧址位于南通市天生港。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张謇建立通州大生轮船公司,购置轮船,开辟通沪航线;光绪二十九年,在唐闸建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光绪三十年,筹建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次年又在上海十六铺建立大达轮步公司,并在天生港建“通源”、“通靖”两座趸船码头,近代航运日趋兴隆。两座码头与古老的泽生街共同构成天生港古港风情区。1995年4月,通州天生港大达轮步公司旧址被公布为第四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关帝庙巷明清住宅
  关帝庙巷明清住宅是一个古民居,有东、西并列的两组建筑,各五进。东、西两宅都完好地保存了明朝后期的梁架结构,皆为七架硬山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前后有廊,月梁,斗栱,替木雕饰精细繁缛。1983年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丁古角明代住宅
  丁古角明代住宅在南通城区原丁古角巷北段西侧(现为八仙城商业区),仅存座北朝南的三间平房,是一件完整的住宅建筑艺术作品,历经数百年保存下来,尤为珍贵。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三批1982年3月丁古角明代住宅明代南通市……[详细]
钱氏牌坊(郁氏牌坊)
  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居新民街114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钱氏牌坊位于通州区余西镇,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花岗石质,单门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0米,座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别冠以一大二小的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朝官,中横额阴刻“旌表监生白敦素之妻钱氏”11字,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镌刻对联一副。保护范围:东至牌坊边线,南至牌坊边线,西至牌坊边线,北至牌坊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街巷,南至街巷,西至牌坊外15米,北至牌坊外15米。……[详细]
通州烈士陵园
  通州烈士陵园位于通州区金沙街道,年代为民国,为第六批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张謇祖居
  张謇祖居位于通州区西亭镇状元街1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张謇祖居始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为张謇青少年时期生活和读书之处。祖居一度曾卖给塾师宋家,1922年购回整修,东部改成宅院,前后三进,正屋中间题额“敦睦堂”;西部为商铺,租给宋家经营,张謇曾作《西亭东桥铭》,序中兼述了张氏祖居的变迁。抗战中张氏他迁,房屋易主。张謇祖居现存平房一进,坐北朝南,为抬梁式硬山建筑,前附四檩卷棚式长廊,面阔五间,进深九檩。1989年公布为南通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为民居。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地带:东至房外3米,南至状元路,西至水泥路,北至房外3米。……[详细]
江谦耕读处
  江谦耕读处位于通州湾示范区广运村韬奋小学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江谦(1876-1942),字易园,号阳复。安徽婺源县(今属江西省)人,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佛学家。曾任南通师范学校监理、校长、江苏省教育司司长(厅长)、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所大学的前身)首任校长。曾先后被选为省咨议局议员、国会议员。江谦耕读处位于三余镇西约1公里处,房屋建于民国18年(1929年),院落三面环河。现存小瓦平房八间,为砖木结构。正屋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前有通廊、西侧有面东房三间,南边两间有走廊。两房屋皆为硬山,七檩穿斗式结构、面东房后有小竹林。原有正屋东侧两间五架梁的面南房与之相连。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院落。建设控制地带:周边为建成民宅或农田,不适宜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14、三门闸 高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门闸
  三门闸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恒兴至环本遥望港南侧三门闸河,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亦称环恒闸、新三门闸,位于环本和恒兴交界处,该闸1925年兴建,1926年竣工。闸门为木质铁包边,中门高3.4米,宽5.4米,边门高2.4,宽4.6米,该闸是三余地区唯一完整保存的张謇时代所建的水闸,现仍在发挥水位控制和调节作用。保护范围:东西向覆盖整个桥面。建设控制地带:周边为水面或道路,不需要划定建设控制地带。……[详细]
大有晋垦区格局
  大有晋垦区格局位于通州湾示范区三余镇向阳街(三余镇粮食管理所内),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大有晋公司由张謇等人于1913年创办。该公司以通海垦牧公司规划为蓝本,对南通三余垦区进行了规划建设,是江苏沿海垦区中,最为符合人居和生产活动的乡村。全公司共分为十三个区,其中海晏区的规划最为规范。海晏区是大有晋公司中规划最整齐的几个公司之一,土地面积19,200亩,分为768条;按井田形式划分为9个框(横、竖共三个框);每框为4排,每排20条,共80条(中间3个框,每排24条,每框4排共96条);每条宽18丈,长80丈,计25亩,供一户人家耕种。海晏区公司水利河道分为四级:一为泯沟,在每条的左右,与横河连接;二为横河,在每条的前后,呈东西走向,连接泯沟和框河;三为框河,在每框四周,连接横河和大河,在区公司……[详细]
余西贞节牌坊(郁氏牌坊)
  余西贞节牌坊,位于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二甲镇余西古镇龙街中部,又名郁氏牌坊(过去一直误称钱氏牌坊),建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它由基础、立柱、额坊、字牌和檐顶五部分构成。牌坊用花岗岩建造,榫卯结构,一门二柱三楼式,宽3米,高5.5米,坐西朝东,坊顶部及左右分刻冠以一大二小的庑殿式顶,中楼嵌阴刻“御赐”二字。边楼各为一朝官,中横额阴刻“旌表故儒士曹建章之妻郁氏孺人之坊”,上下横额分别雕刻二龙戏珠和狮子滚球,柱上刻对联一副:“百年贞操冰霜厉,千载徽音日月昭。”坊顶上层楣额刻“节孝”两字,下层则镌刻着立此坊的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弘谋和通州知州张宗衡等各级地方官员名字。贞节牌坊4座:郁氏石牌坊,季家祠堂张氏贞孝坊,二甲陈氏节孝坊,袁灶张氏节孝坊;百岁牌坊2座:余西东街的曹氏百岁坊,季家祠……[详细]
南山五帝观
  南山五帝观位于通州区金沙镇人民东路(街)朝阳路口,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山五帝观初建于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修,占地面积592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建筑三座,座北朝南,前两座均为硬山式三开间,后座大殿为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歇山式建筑,面阔4间(西边一间已拆除)15.50米,进深七檩9.50米,脊高9.20米,梁柱粗壮,柱下安鼓形柱础,明间后部附歇山顶卷棚,东次间东墙嵌嘉庆元年(1796年)“南山五帝观”青石碑一块,是金沙镇现存代表性古建筑。由清末举人、教育家孙儆修订的《两淮通州金沙场志》中,对南山五帝观有详细描述。保护范围:东至本房屋,南至本房檐,西至本房屋,北至本房檐。建设控制地带:东至9.2米处街巷,南至22.3米处街巷,西至紧邻街巷,北至观内北围墙。……[详细]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 缁倕鍙曠純鎴濈暔婢讹拷 44010602000422閸欙拷

閸忓厖绨幋鎴滄粦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閸忓秷鐭楁竟鐗堟 缂冩垹鐝崥鍫滅稊 閹存垼顩︽笟娑毲�
閼辨梻閮撮幋鎴滄粦閿涳拷 QQ閿涳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