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文物古迹介绍
北勇家墓群位于乳山市育黎镇北勇家村的西岭山上。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1988年12月第二次文物普查时调查发现的,2009年6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复查。 该墓群的发现,对研究育黎古城的兴衰历史和本地区的汉代墓式及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该墓葬群与相邻的育黎古城遗址为同一时代,应有一定的联系。……
[详细] 许端云故居位于诸往镇赵民庄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房屋5间,院落占地面积70平方米。2020年,故居被列入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许端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了革命工作,经常深入工人、市民和学生中,以拉家常、谈生活等形式宣传共产党的主张,秘密发展党员。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以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战斗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
[详细] 胶东公学位于乳山市白沙滩镇宫家村,年代为1938年4月。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胶东公学为清末地主的私宅,是三个二进四合院,占地面积大约5000平方米。2020年被列入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胶东(威海)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并经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批准为“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1938年4月,中共胶东特委在牟平县马石店村(现属乳山市)召开会议,决定仿照中共中央在延安创办的陕北公学,建立胶东公学。胶东公学是山东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并实施国防教育、设置师范科的学校,开创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战时正规教育的先河。……
[详细] 于谷莺旧居位于乳山市午极镇于家屯,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居房屋3间,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2020年,被列入威海市第二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于谷莺1937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胶东区党委驻莱阳特派员、海外工作部部长兼统战部副部长,烟台市委副书记、市长,胶东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后调回中共胶东区委,任统战部部长兼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她为保卫大连新生的人民政权做出贡献。……
[详细] 冯家集农民暴-动-司令部旧址位于乳山市下初镇段家村,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原为段家村段氏宗祠,建于清同治年间。1994年,村党支部将其重新整修为家庙、革命烈士纪念堂,2017年翻新。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2020年,冯家集农民暴-动-指挥部旧址被列入威海市首批红色胶东革命历史印迹名录。1928年8月23日,段成斋、张福泰、姜钦思等人在冯家、段家、峒岭、小疃一带发动民众500余人成立自卫团,公推段成斋任司令,司令部驻段家村段氏祠堂。现旧址已经修缮布展对外开放。……
[详细] 中共牟海临时工委成立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城区街道北江村,年代为1937年12月。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址正房4间,东厢2间,占地面积约110平方米。1937年10月,宋竹庭、于克恭等同志举办农民抗日夜校,大力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并积极寻找上级党组织,准备恢复和发展牟海边区的党组织。12月,建立牟海临时工委,由宋竹庭任书记,于克恭任组织委员,林慕堂任宣传委员。……
[详细] 双山战斗遗址位于乳山市下初镇初家沟村东北1500米双山顶峰上,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4月八路军十二团二十四名勇士为掩护胶东行署机关安全转移,在此同日伪军进行战斗的遗址。此次战斗共牺牲二十四名烈士,为了纪念在双山战斗中英勇牺牲的二十四名烈士,一九四四年四月七日,当地政府和人民在双山主峰上为勇士们竖碑纪念,碑文上写下了人民对勇士们的深切怀念和无限崇敬。……
[详细] 牟平县委诞生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归仁村南,年代为1933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1月,中共牟平县委在此成立,该旧址呈东西走向,南北长12.5米,东西长10米,总面积约125平方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4间,面积为46.5平方米;西侧为3间厢房,面积为20平方米,大门位于东南侧。……
[详细] 西山战壕遗址位于乳山市海阳所镇西山村西北120米,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5月调查的,此战壕位于临海的山下半腰。1942年修筑的,为泥石构筑,外墙为乱石垒筑,环山而筑。战壕有掩体、射击孔、瞭望所等。全长550米,墙厚约1.5—4米,沟深1.5—2米,保存较好。……
[详细] 胶东军区司令部旧址位于乳山市崖子镇马石店村中,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2年秋,八路军胶东军区司令部设于此地,总面积约386平方米。旧址东、南、北三面为胡同,西与村民住房相连,呈东西走向,南北19.8米,东西19.5米。由正房、东厢、西厢、南厢四部分组成,为一进四合院式。正房坐北朝南共有5间,面积为62.2平方米;东厢5间,面积为34平方米,西厢2间,面积为14平方米,南厢3间,面积为38平方米,其中西间为过道门。……
[详细] 西泓赵家烟墩位于乳山市海阳所镇西泓赵家村西约1500米的山顶上,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位于村西南约1500米的小山顶上,底部直径约10米,残高约4米,呈圆形土堆状。……
[详细] 东海医院诞生地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瑞木山村中,年代为1941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旧址是1941年成立的,主要是为救治抗战伤员而设置的医疗机构,总面积约171平方米。旧址分为两大部分。西部为东海医院办公区,由3间正房和4间厢房组成,正房位于北侧,坐北朝南;厢房位于东侧,设有过道门,为一进二合院,面积为83平方米;东部为诊疗所,与办公区间隔一胡同,由3间正房和3间厢房组成,正房位于北侧,坐北朝南;厢房位于西侧,设有过道门,为一进二合院,面积为89平方米。……
[详细] 北海印钞厂旧址位于乳山市冯家镇仙人脚村村中偏北,年代为1942年。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北海印钞厂是1942年成立的,主要是为抗日根据地印制钞票。旧址为院落布局,建筑呈东西走向,南北11.2米,东西10.2米,总面积约115平方米。北侧为正房,坐北朝南共有五间,面积为48.6平方米,过道门从正房东部穿过。……
[详细] 正甲夼山寨遗址位于乳山市午极镇正甲夼村西1000米黄庵山顶部,年代为清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0年3月调查的,清咸丰年间,抗御捻军时设置的,山寨位于村西的黄庵山顶部环山以乱石构筑,全长约1900米,残高2—3米,宽约1—2米不等。……
[详细] 东林家石牌坊位于乳山市大孤山镇东林家村村中,年代为清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约6平方米。建于清乾隆二年,高2.5米,东西宽3米;其横匾用整块汉白玉大理石制成,高0.40米、长2.50米。正面阴刻“百世流芳”四个大字,字高、宽均为0.25米;右侧刻有“雍正十二年十一月题,雍正十三年三月命下”;左侧刻有“男林洸孙粟杰作遵旨建,乾隆二年十月初一日成”。背面阴刻有“旌表监生林国乔妻曲氏节孝之坊”,字高、宽均为0.13米。……
[详细] 到根见烟墩遗址位于乳山市乳山寨镇到根见村东北2000米的烟墩山上,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4月调查的,此烟墩是明代戚继光抗倭时设置的狼烟台,夯土建筑。底部直径15米、残高10米,保存较好。……
[详细] 寨前烟墩位于乳山市乳山口镇到根见村西北约1000米,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4月调查的,烟墩是明代戚继光抗倭时设置的狼烟台,夯土建筑,烟墩直径约20米、残高约5米,轻微破坏。……
[详细] 老庄烟墩位于乳山市徐家镇老庄村西约300米的小山坡上,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4月调查的,烟墩是明代戚继光抗倭时设置的狼烟台,夯土建筑,烟墩直径15米、残高4米,保护较好。……
[详细] 岭上烟墩位于乳山市南黄镇岭上村北200米,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底部直径约15米,高3米,圆丘状,平顶,夯土建筑,保存较好。……
[详细] 韩家庄烟墩位于乳山市白沙滩镇韩家庄村北约1000米的小山顶部,年代为明代。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4月调查的,烟墩是明代戚继光抗倭时设置的狼烟台,夯土建筑。烟墩直径15米、残高4米,位于山岗上,保存较好。……
[详细]
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閻戣姤鍤勯柤鍝ユ暩娴犳氨绱撻崒娆愮グ妞ゆ泦鍥ㄥ亱闁规儳纾弳锔界節闂堟稓澧旀繛宀婁邯閺岋綁顢樿娴滅偤鏌熼搹顐e磩闁诲繐鍟村娲川婵犱胶绻侀梺鍛娗瑰Λ鍕偩闂堟侗鍚嬪璺侯儌閹锋椽姊洪崨濠勭畵閻庢艾鍢插嵄鐟滅増甯楅崐鐢电磼濡や胶鈽夋繛灞傚€楁竟鏇°亹閹烘挾鍘甸梺璇″灡濠㈡ǹ顣块梻浣虹帛閹稿鎮烽埡鍛摕婵炴垶绮庨悿鈧┑顔斤供閸忔稑效濡ゅ懏鈷戞繛鑼额嚙楠炴牠鏌i鐐测偓鍨嚕鐠囨祴妲堟俊顖氬悑濞堟洟鏌f惔顖滅У闁稿瀚伴、鏃堟晸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