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张家口市旅游

张家口市文物古迹介绍

老龙湾汉墓群
  老龙湾旧称富农窑,位于万全县北沙城东南偏北二公里处,在该村附近的东洋河与南洋河汇流点的北岸上,有一片多年来由河水冲积而成的平坦土地。这里分布着我省重点保护文物——老龙湾汉墓群。也称北沙城汉墓群。它是研究我们华夏祖先在此居住,生息、繁衍的极为重要的文化历史遗址和文物宝库。这些汉墓,因坟堆高大(高约六米,直径二十米)与古战争中的粮囤极为相似,所以,当地人一直称其为“假粮堆”。据说,过去洋河北岸,东起阳门堡,西至北沙城,曾有这样的汉墓堆近百座。但因其历经风雨苍桑,并受河水冲刷、侵蚀及人为破坏,到一九四0年只剩下十三座了。一九八二年河北省文管所立碑,该墓群正式列为“省重点保护文物”时,这里仅存有汉墓七座了。北沙城汉墓群虽然沉睡了千百余年,但由于这里过去文化落后,多年来却一直鲜为人知。一九二九年,几座……[详细]
西土城遗址
  西土城城址位于康保县二号卜乡西土城村周围,辽、金、元时期。该城址呈马蹄形。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500米,占地55万多平方米。城墙夯土筑成,残高1.5—5米,夯层厚10—14厘米。城墙基西北角“文革”塌毁470多米。南城墙正中端有豁口是城门位置。东城墙有一处缺口,为后人进村道路穿段8米。整个城墙有马面30个,间距分别为70—90米,近十几年,经各级考古工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和采集大量的遗物标本,其中有石器、斧、陶瓷器皿,铜钱、青砖、瓦片等物。西土城城址其文化内涵丰富,是蒙汉文化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见证,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10月,西土城遗址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怀安昭化寺
  昭化寺位于河北省怀安县安城镇西大街。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后来又废弃。明正统元年至八年(1435年-1443年)重新修建。昭化寺南北96米,东西38米,建筑面积670平方米。该寺座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等,都是明代早期的木结构建筑。大雄宝殿是该寺主体建筑,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瓦顶,建筑面积292平方米。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在大雄宝殿的四壁上绘制壁画93平方米,绘制的人物有47组,490余位,规模之大实属罕见,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昭化寺主要建筑具有明代早期建筑特点,在官式做法中,又表现了当地的地方民间做法,对于研究中国古建筑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文物局)……[详细]
土木驿堡
  土木驿堡本名统漠镇,唐未修筑此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挟持下,率京师55万军士抵御入侵的瓦剌总,不久-回军,在土木堡和瓦剌军展开激战,因堡中无水,南去15里有河,为瓦剌部所占据,军中凿井并不见水,士气涣散,瓦剌骑兵遂从麻峪口进入,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土木之变”。城堡亦毁,由于襟要之地,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又重新故垒,保存至今。城堡平面为正方形,周长2公里,南北二门城垣高8米、厚5米,四面角楼高耸,十分壮观。堡内街道、忠烈祠现仍保存较为完好。地址:张家口市怀来县土木堡村电话:0313-6860983、6860632……[详细]
竹林寺遗址
  竹林寺遗址位于阳原县东城镇水峪口村北青元山上,整组建筑坐北朝南。该寺1970年拆毁,现存部分一层建筑及建筑基址。现存建筑有山门、东西角门、过殿、东侧住持、东账房、火灵车宫殿、 岳王殿、 药王殿、大净持、三圣母殿、关帝殿、 二郎殿、 释迦牟尼殿、十八罗汉殿、三宫殿、泰山圣母殿、火神殿、马王殿、牛王殿、后坡门等。建筑基址有关圣帝庙、五岳帝君殿、吕祖殿、财神殿、龙王殿、地藏王菩萨殿等。据《阳原县志》 载, 该寺始建于明万历四年 (1576年),是一座以道教为主的三教合一寺庙。寺内一层殿堂均为拱券窑式无梁殿,二层为砖木结构建筑,多为硬山顶,少量歇山顶或亭式建筑。曾是阳原县最具影响的宗教建筑之一。竹林寺遗址现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石头城遗址
  石头城遗址位于沽源县小河子乡石头城村南,属元、明时期遗址。该遣址呈正方形,每边长250米,占地6万多平方米。城墙为石块彻筑,现残高1—3米,开南北二门,门址宽20米,城内已辟为农田,建筑无存,仅见遗迹。在采集到的遗物标本中,有仿钧窑、汝窑、定窑等窑口瓷片,以及元朝时期陶片等。 石头城遗址为元朝两都巡幸时的重要驿站,元朝时的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有关诗文,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环境和人文环境,遗址保存基本完好,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加大保护利用力度,对促进沽源辽、金、元三代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元朝驿站的设置和作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涿鹿鼓楼
  涿鹿鼓楼位于涿鹿县旧城中心,又称“文昌阁”,建于明万历十至十七年(公元1582—1589),系重檐歇山顶式砖木结构0建筑,其下部为高大十字券洞台基。底部为方形,边长15米,高8.5米,四面通衢,各面门洞皆有匾额,南曰“文明”北曰“拱干”东曰“捧日”,西曰步蟾。东门洞北侧有券洞可登楼上。台基之上建二层0。0重檐回廊,檐角微翘。风岭叮咚。下层为“文昌阁”南面出廊,俗称“小南天门”有匾额:“古涿鹿郡”。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整个鼓楼雄伟壮观,具有鲜明的明清时期建筑风格。 鼓楼是古保安城重要建筑的唯一幸存者。现已成为涿鹿古城的象征,县城悠久历史的见证。对其保护好坏关系涿鹿对外形象。……[详细]
东沟壁画墓
  东沟壁画墓位于赤城县东栅子乡东沟村,该墓为沟纹砖砌筑的穹隆顶圆形单室墓,由墓室和墓道两部分组成。平面直径约4.5米,占地面积14.8平方米,高4.8米,墓室墓道占地面积大约200平方米。墓道向南,墓室周围是壁画,墓壁上端与顶端之间凸出一道12厘米宽的圆圈。墓顶画有白色园点,象征星座图。墓壁周围均匀分布砖柱6根,上承托五辅斗拱。正面雕绘假门3个,中间大两侧小。东西对称雕绘直棂窗。南面为墓道,高1.9米,宽1.25米,两侧绘契丹人侍从像,壁画以花鸟为主。该墓墓室较大,斗拱复杂,雕绘结合,建筑精细。根据墓结构和出土器物分析,该墓为辽代早期墓葬。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八〇二观礼台
  1981年4月至10月,在我国华北地区举行了一次空军、步兵、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导弹兵、通讯兵等多军兵种参加的联合军事演习。代号“八〇二”军事演习,也称华北军事大演习。演习期间,我县配合部队在万全城西的一座高地上,建起来供中央领导观看演习的平台,称为“八〇二”观礼台。演习的时代背景:万全是首都北京的北大门,为古今兵家必争之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原苏联霸权主义者,在中苏、中蒙边界陈兵百万,屡次制造边境事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处于一触即发之势。此时此地,中央决策举行此次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演习演练的课题:模拟“蓝军”坦克师进攻;空降与反空降;坚固阵地防御;战役反突击。为了迎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县境内观看这次军事演习,我县党政领导和全县人民十分重视这次具有重大历……[详细]
蚩尤寨遗址
  蚩尤寨遗址位于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堂村,属战国、汉时代,该遗址为三个旧城遗址,分南、中、北三个城堡,其中唯北寨保存好,城墙夯土筑成,南面有门一座,传说为黄帝城蚩尤时,蚩尤屯兵之所。蚩尤寨南北排列为分南、中、北三寨。南寨东西宽72米,南北长100米,南墙已无存,东墙仅剩一小部分,中寨已轮廓不清,只西南角有少部残垣,北寨保存尚好,距中寨300米,呈长方形,东西宽100米,南北长120米,寨墙损毁严重,东南已无存,南部有一豁口,当为寨门,下有古榆一棵。残墙高3—8米,夯层10—15厘米,寨内西高东低,种植果树,地表散存有残石器、陶片、砖瓦碎片等遗物。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苏计遗址
  大苏计遗址位于大苏计村北两米处,占地面积150万平方米,遗址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41°29′16.5″,东径114°09′33.8″,属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6年考古采集到手制黄褐陶,有素面、绳纹,还采集到劣质玛瑙核、石片、石磨棒、石磨盘、斜刃石锛等细石器,鉴定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78年张家口文物普查队普查时,采集到石器5件(石铲、石锄、石斧等),车辖5件,白釉瓷罐1件。1983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文物普查时,采集到石杵、石磨棒、石斧、石网坠等,2008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采集到泥质红陶、灰陶和夹灰陶等陶片。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苏蒙联军烈士纪念塔
  坐落在张北县城南15公里黑风口西侧的野狐岭山峰上,海拔1561米,陵园由纪念塔、纪念碑和烈士墓三部分组成,是为纪念抗日战争中在此牺牲的60名苏蒙联军烈士而建。陵园占地226亩,园内苍松翠柏,绿树成荫,是一处安放革命烈士的良好场地。烈士纪念塔上刻着党和国家领导人聂荣臻、-、谢觉哉、张苏的题词。展览厅还陈列着郭沫若、叶圣陶、萧三等人的题词。陵园建成后我国党政领导贺龙、聂荣臻元帅,罗瑞卿大将曾到塔前晋谒。近几年,胡跃邦、-、-、陈俊生等党政领导人先后前来晋谒。历史已经过去,苏蒙烈士们高尚的国际主义精神,永远鼓舞着我们,激励着我们热爱和平,反对战争,珍惜现在美好宝贵的幸福生活。……[详细]
马站遗址
  马站遗址位于怀来县小南辛堡乡小古城村北约1000米的妫水河(现称官厅水库)黄砂土质的淹没线内。遗址区北距怀来县政府所在地沙城17公里,东北距京包铁路妫水河大桥1500米,南距小南辛堡乡政府所在地和东西通过的康祁柏油公路2000米,再南约3000米处是军都山脉。该遗址东区长约500米,南北宽仅存30米,遗址北部浸入湖水中,当时的可见面积约15000平方米。遗址地表散落着泥质灰陶,泥质黑陶,泥质褐陶,夹砂灰陶,夹砂褐陶五种陶片和磨制精细的石器。因未见断面,遗存的文化层厚度和层位堆积情况不详。1982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沽源燕秦长城遗址
  距离明代长城不远的北侧山坡上,还有一条蜿蜒曲折的长城,这就是古老燕秦长城。这是修建于战国时期燕国北长城,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得用了燕国北长城,并改建使之成为秦国“万里长城”中的一段。燕秦长城东起丰元店乡平头梁行政村南厂自然村东南山坡上,西至莲花滩乡西坝村,全长50余公里。这条长城多为土石混筑,由于历史久元大多已成为一条土埂。在南厂东侧山坡上保存一段校为完整的石砌长城,用石块驿砌,高1.7米,底宽1.5米。长城顶部的石头上,长满了多年形成的青苔,也就是石花,说明这段长城历史久远而未遭到破坏。站在山顶上远远望去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山山岗上,默默地注视着苍茫历史中的巨变。……[详细]
朝阳洞塔
  朝阳洞塔位于赤城县雕鹗乡艾家沟村,朝阳洞有三个博大幽深的天然山洞组成。悬崖凌空,怪石嶙峋,洞内筑宫,颇具特色。洞内洞外古建叠起,有玉皇殿、观音殿、三宫祠、龙王堂、山神庙等,错落有致,庙貌宏丽。如今古建多已毁坏,只剩一座孤塔和几通碑刻。朝阳洞塔高1.3米,为覆钵式喇嘛塔,塔基呈六边形,每边长2.8米,用石条砌成,上为叠涩座。束腰的砖雕十分精美,筑工精细,挺秀不俗,从其建筑风格看当属明代作品。朝阳洞庙和塔,始建于弘治十年(1497年),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咸丰元年(1851年)重修。 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蔚县古堡建筑群
  蔚县古堡建筑群,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主要蔚县千字村建筑群、蔚县南柏山建筑群、蔚县卜北堡建筑群、蔚县水东堡建筑群、蔚县水西堡建筑群、蔚县小饮马泉建筑群等构成;蔚县千字村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暖泉镇千字村;蔚县南柏山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北水泉镇南柏山村;蔚县卜北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涌泉庄乡卜北堡村;蔚县水东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水东堡村;蔚县水西堡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水西堡村;蔚县小饮马泉建筑群,位于张家口市蔚县南留庄镇小饮马泉村。2018年2月14日,蔚县古堡建筑群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北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沽源明长城遗址
  明长城遗址 现在我县和赤城交界线上的长城就是明代修建的长城,它东起丰元店乡三道林井冈山,西至莲花滩乡丁庄湾行政村前缸房窑村的南面山坡,全长40余公里。长城多以古块垒砌,在交通要道或关隘紧要处用青砖白灰砌就。长城沿线一般相距10里左右修建有烽火台,是供点燃烽火用以报警的高台建筑,这条长城共有烽火台47座。还修建敌楼12座,用以驻兵及燎望敌情所用。由于战争以及自然和人为等原因,这条明代长城遭受了严重的破坏,长城多被人取走,保存较好的只有莲花滩乡三棵树村南山上的一段,这段长城用石块垒成,高4.5米,底宽4米,上宽2米,保存基本完整。……[详细]
新庙村北遗址
  新庙村北遗址位于尚义县城东南约60公里处。该遗址呈梯田式缓坡形状。南北长500—540米,东西宽480—445米,占地24万平方米。地表土层大都为黄土,约6—7米厚,区域的南面为村落,西面为深沟。1982年出土一枚完整的驼鸟蛋化石。1986年县文物普查队对其进行普查时,采集的文化遗物有沙陶、夹蚌红陶、夹沙灰陶片和褐色陶片。石球、砍斫器和打制等石器。地表暴露有少量细石器。以石叶、石片、指甲形刮削器为主,还可见少量驼鸟蛋皮及少量动物化石。该遗址的历史上溯自新石器下延至战汉以后。 2008年10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下沙河遗址
  下沙河遗址位于涿鹿县大堡镇下沙河村,该遗址平面呈不规则形状,南北最长处约200米,最短处约50米,东西最长处约800米,最短处约50米,总面积50000平方米。北面临沙河断崖处可见文化层厚1.5—2.5米。有明显灰坑痕迹。暴露有新石器龙山、夏店、西周、战国等文化,其中采集有打制的石片,以及泥质彩陶、夹砂红、黑、褐、灰等各色陶片,纹饰有素面、点纹、粗细绳纹等,可辩器形有:鬲、罐、壶等。是一处内涵十分丰富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由于北临沙河每年雨季都有山洪泄流造成塌方,致使文化层破坏。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梳妆楼元墓
  梳妆楼元墓位于河北省沽源县南沟村,是一处元代(公元1271年-1368年)蒙古贵族墓,墓主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外甥阔里吉思。墓上享堂俗传为辽代萧太后的“梳妆楼”,座北朝南,为青砖拱券无梁结构,通高9.1米,建筑平面呈正方形,南东西三墙辟拱券门,楼顶为拱券穹隆顶。楼内中央发现一座蒙古贵族墓葬,并清理出具有元代蒙古族特色的衣物、金饰等珍贵文物。梳妆楼元墓的发现以及考古发掘获取的大量资料为研究元代蒙古及其他民族部落的埋葬习俗、礼制、宗教信仰、建筑风格以及服饰演变为研究汪古部落及其他民族部落的文化增添新的实物资料。(国家文物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