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滨州市旅游

滨州市文物古迹介绍

寨卞遗址
  寨卞遗址面积约3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3米。1983、1987年钻探获得面积约16万平方米商—东周时期的城址遗存。城墙基宽12米,夯窝径6—8厘米,夯层厚8—10厘米。采集的龙山文化陶片多夹砂褐陶、黑陶、红陶,纹饰多弦纹、竹节纹、附加堆纹,可辨器形有鼎、盆、蛋壳陶杯等。另采集有商周时期夹砂红陶、灰陶绳纹鬲口、灰陶簋、泥质灰陶大腹豆、罐残片。战国时期泥质灰陶太阳纹半瓦当残片,汉代灰陶罐口、壶、盆口等。《博兴县志》载:“蒲姑城在县南十里柳桥庄”,《青州府志》云:“蒲姑氏,殷所封也。成王时,四国作乱,成王灭之,以其人于齐。晏婴所谓蒲姑氏因之立也。蒲又作薄,今博兴。”《括地志》载:“薄姑城在青州博昌东北六十里。”当即指此。……[详细]
冯安邦故居
  冯安邦故居位于滨州市无棣县旧城区海丰路西侧,吴式芬故居北邻。冯安邦,信阳乡店子村人,抗日将领,国民党陆军中将,清末民初于此建居。房舍3间,厅房3间,门楼耳屋3间,库房3间。1992年9月,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8月,冯安邦纪念馆在冯安邦故居建成并对外开放,国民党荣誉主席--为冯将军塑像题词,美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会长爱新觉罗恒懿女士题写匾额,著名画家李山题写“冯安邦将军故居”牌名,济南乡贤著名书法家王仲武为纪念馆题写楹联。2013年10月10日,冯安邦故居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郑家古窑址
  郑家古窑址位于沾化县泊头镇郑家村西北方向1000米郑家桥处。东西长100米,南北宽80米,面积约8000平方米。该遗址在1967年潮河加宽清淤时被发现,地表为开阔平地,潮河贯通遗址而过,河堤两岸暴露着大量的灰,红陶片及部分红烧土块。文化层在地表三米以下,为褐色土质,内含有红陶将军盔、灰陶罐、红陶盆、灰陶豆、石刀、打砸器及鹿角、马牙的化石等器物残片,并有红烧土及灰坑遗迹。文化层以上为红、砂、叠玉的黄河冲段层。1984年对该窑址进行了“四有”工作,实行科学保护。至今,窑址除潮河穿过外被破坏外,其余埋于地下未动。2004年1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滨州海丰塔
   海丰塔,史称唐塔,原名大觉寺塔,始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碑记为“尉迟敬德监建”,距今已1300多年。原塔为八角密檐式砖石结构,青砖到顶,飞檐挑角,角系铜铃,塔身13级,第一级南北各一门,其上每一级一南门,顶有相轮,全塔高约36米。明代维修时,吏部尚书-撰有《重修大觉寺宝塔》,并刻石竖碑。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元月地震,大觉寺塔裂;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五月地震,塔圯其半,1957年,因塔身破损严重,有倒塌之虞,报省批准,将地表以上塔身拆毁。山东滨州市……[详细]
滨州丁公遗址
  丁公遗址位于邹平县苑城乡丁公村,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在遗址中发现大量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遗物。所采集的文物标本除蚌器外,主要有石铲、磨制石斧等石器,还有骨簇、骨针及具有龙山文化典型特征的蛋壳陶片。陶器中有小陶罐,为泥质灰陶,鼓腹,颈部有一弦纹,口径5.2厘米,腹径8厘米。还有陶瓮残片,为泥质灰陶。细绳纹并附加堆纹。尤为珍贵的是黑陶鬼脸式鼎腿、猪嘴鼎腿等。经考证,为典型的龙山文化和岳石文化遗存。以上类型的陶器在滨州地区内是首次发现,对研究古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该遗址1984年被邹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经山东省文物管理局批准,又被定为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邹平工作站。1988年山东大学投资建立了1850平方米的三层考古楼,陈列文物1000多件。丁公遗址是重要……[详细]
信阳故城址
  信阳故城址位于无棣县城北8.5公里处,面积0.8平方公里。山东通志称“信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今遗址西南偶,城垣残迹尚存50余米,高10余米,夯土斑斑,依稀可见。曾出土战国“齐法化”刀币及秦汉时期铜剑、箭蔟、陶器等文物。1987年,地区文物普查组对遗址全面考查,从城体格局、构筑方法、城土中夹沙陶片等方面测定,该城址约筑于战国后期至两汉初期。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海峰塔塔影公园
  八角十三层楼阁式海丰塔就坐落在河花湾南侧,与清代学堂相临;五子闹佛塑像坐落在海丰塔旧址上,并有清康熙进士张映汉撰写、江苏巡抚吴坛书写的《重修大觉寺记》保存于亭旁。公园北隔河花湾与钟楼相望,西侧紧临清代著名金石考古家吴式芬故居。海丰塔建于639年(唐贞观十三),为普照寺塔,分十三级,八角形,密檐式砖石结构。明初,县名改称海丰,普照寺塔亦改称“大觉寺”,故唐塔又有“海丰塔”、“大觉寺塔”等名。进入塔影公园,可乘舟赏荷,体味回归自然的童真;可登临海丰塔鸟瞰无棣城,将全城的美景尽收眼底;可上钟楼把酒临风,享受身处桃源之中的情怀。……[详细]
秦董姜天主教堂
  秦董姜天主教堂位于滨城区滨北街道办事处秦董姜村村西。是滨城区内现存最好的西式建筑。1940年由美国神甫司道远主持兴建,当时占地30多亩,房间130余间,为滨县地区天主教总堂,对周围地区具有较大影响。现存大礼堂以及南北两侧辅房。礼堂东西长40米,南北宽11米,门窗均为带花纹的彩色玻璃。礼堂南北两侧对称分布着8间带走廊的平房,平房内为木制地板,极具特色。南侧为神甫所用,北侧为修女所用。教堂现仍在为当地教会所使用。2012年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0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梁漱溟墓
  梁漱溟墓位于山东省邹平县黄山。梁漱溟先生与山东省邹平县有着难解的渊源。梁漱溟1924年在山东邹平进行“乡村建设”实验,把中国传统的儒学治世思想同西方现代文明中的某些成份结合起来,走了一条农村改良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实效。在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更突出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改造为一体的思想。他所主持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后来虽因日本侵略者的大举入侵而中断,但其影响是深远的,且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1988年6月23日,在北京逝世。按照遗嘱,骨灰埋在山东省邹平县黄山上。墓地独特的建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梁漱溟先生一生及中国的乡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墓地建于1989年,2004年被公布为滨州市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滨政发【2004】3号文件),2006年被公布为山东省第三批……[详细]
文峰小学大礼堂
  文峰小学大礼堂位于古城镇东关村西首,文峰小学,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为清末民初沾境内最高学府,所育人才,遍及中外,不乏栋梁。校舍分三部,共88间,现仅存大礼堂五楹,坐北向南,为硬山殿宇式单檐砖木结构,为典型的清代北方建筑,部分建筑结构存在一定破损,木质构件保存较好,青砖灰瓦,直脊上有鳞瓦直饰,龙鸱吻脊,沿山陈兽,砖雕墙头,檐下彩绘板平列,朱柱,格棂木门翠窗,气势巍然。它既是“戊戌变法”后办新学、创实业、文治图强的历史珍贵胜迹,又是鲁北平原文明古县灿烂文化的标志。……[详细]
城角遗址
  城角遗址位于无棣县信阳乡城角村西南200米处,呈长方形,南北宽约500米,东西长约1000米,据说由城和城南殿二部分构成。城南殿无城墙,城墙有四个角楼组成,东西无城门,周围有护城河,该城池曾用于屯兵,西南有点将台,群众也叫钓鱼台。现遗址文化层大约有2米,曾出土过汉代陶豆、鼎、宋代石棺、古币、棱锤等物。是集军事、政治、经济和文化为一体的重要遗址。2011年7月,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17日,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贤城遗址
  贤城遗址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2米。1988年探得长宽各1000米的城墙基址。墙基宽约20米夯筑,夯层厚10—12厘米,夯窝径6—8厘米。时代不晚于东周。遗址中部发现隋唐时期寺址。采集遗物有:商周时期夹砂褐陶素面鬲、夹砂红陶绳纹鬲,战国兽纹半瓦当、灰陶豆、灰陶兽足鼎等残片。另有汉代铜俑灯、铜铺首,灰陶壶、罐、盘残片等。《山东通志•古迹四》“奄城,在博兴县东北10里。昔成王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薄姑,此其故城,今俗称名嫌城。”……[详细]
西范遗址
  西范遗址位于古城镇西范村南约500米处,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00米,面积约10000平方米。遗址以前较现状高,因村民平整土地,已成平地,部分地段土色呈灰黑,遗址直接暴露出文化层,厚度不清,地表散落较多陶瓷残片。出土:鬲、罐、豆等,根据实地调查和分析标本,该遗址为商代文化遗存地,是我县发现的古遗址中最早的一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2004年6月被沾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2009年2月被滨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邹平基督教浸礼会教堂
  基督教浸礼会教堂位于黛溪街道办事处城里村,坐北朝南,为1900年修建的中西合壁重檐式砖木结构建筑,房顶原为小灰瓦,现为板瓦,檐下有砖雕花卉图案。南北各有一拱门,门旁有窗,内部为8根合抱木质立柱和4根横梁连接形成的穹窿型屋架,屋架横木上镌刻着“主降世一千九百年”,内有仲牧德教碑和白师母纪念碑各一通砌于西墙内。设上下两层坐席,可同时容纳500人作礼拜。2001年被公布为邹平县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2001】64号文件)。……[详细]
博兴丈八佛石造像
  丈八佛为一青石圆雕石造像,位于博兴县湖滨镇丈八佛村内。该造像雕造于东魏天平元年(534年)。造像由立佛及底座两部分组成,通高7.1米、像高5.6米。佛像高肉髻,面长圆,着褒衣博带式袈裟,内着僧祇支,胸前结带。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赤足立于覆莲座上。莲座上刻力士、博山炉、迦娄罗、供养人等,还刻有文字,惜漫漶不清。附属文物现存石碑三通:“明成化元年重修兴国寺碑”、“明万历十二年重修兴国寺碑”、“清道光六年重修兴国寺碑”。东魏天平元年(534年)时,该处有寺,名曰“兴国寺”。北齐天保年间(550年—559年)建有丈八佛殿,隋、唐、金天眷及皇统、元元贞、明景泰、成化和万历年间都对寺院进行过重修。清道光年间寺内建有正殿、三佛殿、关圣帝君殿,三殿呈扇形布局。清末寺废,仅存正殿。民国初年正殿坍塌,造像露立于……[详细]
芦泉遗址
  芦泉遗址位于邹平县西董镇芦泉村,面积7696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米,龙山文化遗物有鼎足、环足盘、石斧,商代遗物有鬲、簋,汉代多为布纹瓦片。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具有重大价值,同时丰富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研究内涵,有助于建立较为完备的文化演变系列,为探讨黄河中下游遗址的环境变迁提供了实物资料。1994年被公布为邹平县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1994】98号文件)。……[详细]
陈户纪念烈士亭
  1945年博兴县政府和群众为纪念1942年12月桥董、冯高和1945年陈户的抗日战斗中牺牲的抗日军民而建。纪念塔建于夯土台基上,台呈方形,边长20米,高4米。台周砌有1.5米高的砌墙围护,南辟券门。塔为八边形,五层,攒潦顶。通高15米,底层边长1.65米。南面辟一门,西面嵌王建新撰文、贾怡斋书丹的记述桥董、冯高战斗情况的石碑;东南嵌阎雨革撰文、高云汉书丹的记述陈户战斗情况的石碑;北面嵌有镌刻烈士芳名的石碑。……[详细]
李营李家祠堂
  李家祠堂位于好生镇李营村,是一处清代祠堂。据考证,该祠堂是清初刑部尚书李化熙为其家族而建的祠堂。为大门、南厢房和西屋组成三进院落式布局结构,现存房屋3排9间。房屋坐西向东,为单檐硬山顶,第一排屋内南、北墙上镶嵌着康熙临写黄庭坚诗文碑刻6块,北间西墙上嵌着康熙御笔“清慎”碑刻和字迹模糊难辨的碑刻两块,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2001年被公布为邹平县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邹政发【2001】64号文件)。……[详细]
碣石山古井
  碣石山古井位于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镇碣石山东南脚下,据考建造于明代,原为当地群众饮水之源,该井为周围区域唯一可供饮用水井,且水质甘甜,有二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接近矿泉水指标,只比矿泉水差两种微量元素,可直接饮用。当地群众曾多次集资维修,现井壁上就刻有“民国十九年维修”的文字,清晰可见,口井到井水面12米,水深2米,长年不干涸,春天水浅。2002年11月,被无棣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沾化古城墙
  古城墙遗址位于古城镇东关村,始筑于金明昌六年(1195年),历代多次加固修缮,如今除去保留东门的一段城墙和东北角上留有的部分遗址外,古城墙已面目全非。不过城墙外壕沟尚存,城内部分建筑、街道和地名尚有遗存。东门遗址现现残存高2.3米,底座长1.8米,宽1.2米,墙为土筑,夯土层次分明,夹有宋元时期陶瓷残片。2015年6月23日,沾化古城墙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