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南省 > 安阳市旅游

安阳市文物古迹介绍

三义寨遗址
  三义寨遗址位于滑县老爷庙乡三义寨村,属于黄河中下游黄河故道区,遗址座落在南北两个相距50米的高台上。今年7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滑县文管所对遗址进行了历时3个月的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00平方米。该区域内文化堆积厚达12米,包涵了龙山、先商、商、西周、东周、汉和宋代的文化遗存。 据介绍,在遗址上部发现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墓葬41座,其中3座西汉墓为竖穴土坑墓,出土有彩陶俑、彩陶马、彩陶壶、鼎、敦等珍贵文物。……[详细]
《西门大夫庙记》碑
  西门大夫庙记 宋 安阳县 《西门大夫庙记》碑原立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公社北丰乐镇东的西门大夫庙内。西门大夫庙约始建于汉代,据记载,北齐、宋、明等朝又先后几次加以修葺。庙宇今已不存,但基址仍明显可见。现有宋、明、清三代撰刻的石碑。《西门大夫庙记》碑,一九六三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碑文的拓本曾于一九七四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碑刻画象石拓片展览赴日本展出,因此驰名于中外。……[详细]
楼上坡瓷窑遗址
  楼上坡瓷窑遗址 宋代 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 位于安阳县善应镇东山村楼上坡,唐代创烧,元末停止烧造。地表发现有多处红烧土,散落窑具、瓷片等。瓷片质地粗糙,胎厚釉浓,色彩素净。还有少量米黄,紫红色及“冰裂纹”。器物大多上半釉,施釉不匀,属民间瓷窑。该窑址延续时间较长,规模较大,内涵极为丰富,对研究我国瓷器制作艺术具有重要价值,1963年被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正阳集冶铁遗址
  正阳集冶铁遗址 汉 林县 位于林州市东岗镇正阳集风霜沟南半部,介于沟北老君庙与沟南三官庙之间。遗址炼炉建于河流旁边高台地,发现有炼渣、矿粉等遗存。史载西汉武帝时曾在全国设铁官四十九处。《汉书·地理志》载:“林虑山有铁”;《后汉书·夏馥传》云:“林虑山出铁”。结合文献记载及现存遗迹、遗物,可知这是一处由冶炼到熔铸,汉至宋元的重要冶铁遗址,1986年被公布为第二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85、昼锦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昼锦堂
  昼锦堂位于安阳市文峰区境内,现为安阳市第五中学地。昼锦堂为北宋名相韩琦修建,作为他的修身养性之地。昼锦堂是当时全国四大园林之一。韩琦在这里安度晚年,于公元1075年病逝于相州(今安阳)。公元1702年,昼锦堂更名为昼锦书院,此后从这里走出了许许多多的文人墨客,其中也不乏大雅之士。清朝末期,学院又更名为昼锦学堂,成为中原最早的中学教育机构所在地。建国之后,该地于1958年更名为安阳市第五中学。……[详细]
汤阴汤河桥
  汤河桥又名广济桥,位于县城东北汤河之上,汤河桥建于明天顺年间(1457~1464年),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重修。这里曾为明清时期的驿路,是沟通南北的重要通道之一。汤河桥建成至今虽历经500余年的风雨沧桑,但是由于结构合理,石质优良,又经之后的多次维修,至今保存较好。汤河桥南北长约40米,宽7.9米,白石质地,为五孔石拱桥。汤河桥于2000年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云观遗址
  白云观遗址位于赵营乡中新庄村东80米处。该遗址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20米,总面积1.8万平方米。从遗址西边断层看,文化层厚度约1.5—3米,地表散存大量的灰色、黑色陶片纹饰为方格纹、粗绳纹、细绳纹、人字纹等;有少量的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陶胎薄而坚硬;还有红陶钵、夹砂鼎、绳纹鬲、蚌屑、石斧等器物。经鉴定为仰韶文化遗址,1980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白营遗址
  白营遗址位于汤阴县城东白营镇白营村,是中国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址,分为早、中、晚三期。遗址面积约18200平方米。遗址的河南龙山文化层堆积厚,保存较好,内涵丰富,是豫北地区龙山文化遗址的典型代表,对研究当时社会状况、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
二龙山庙
  二龙山庙,位于许家沟乡下堡村南,据碑刻所载,明隆庆六年(1572年)重修,清代、民国皆有重修.庙内现存明代隆庆六年(1572年)、清代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光绪元年(1875年)、民国22年(1933年)等刻石8块。碑文记载了庙宇修建、王质成仙传说等其庙宇房顶大多毁纪。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玄武帝庙
  玄武帝庙位于河南省内黄县西南25公里高堤乡嘴头村,玄武帝庙始建于元代,历经元、明、清多次修葺。穹窿顶,门头挂檐,属豫北少见。庙宇的檐部砖雕和门窗处石雕丰富多彩。身建庙以来,历经数十次地震、水患。对研究建筑物的防震、抗洪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2006年6月8日,玄武帝庙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雪花洞庙
  雪花洞庙,位于水冶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春,发现“雪花洞”,宣统三年(1911年)竣工。现存3座院落,坐北朝南,并排而建。主要建筑有奶奶庙、龙王庙、北玺庙、鹤仙庙、玉皇庙等。东院有雪花洞门,洞内有“蛙洞”、“猿洞”、“虎洞’等。1982年3月,安阳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县级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灵泉寺和尚塔
  灵泉寺和尚塔(含附近碑碣石刻) 唐 安阳县西南25公里灵泉寺旧址上 灵泉寺和尚塔,位于安阳西南25公里灵泉寺旧址上,塔道高 3.5米,分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雕饰朴素,是道凭法师的烧身塔。建于大齐河清2年(公元563年),距今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塔。……[详细]
汤阴奎光阁
  奎光阁,又名魁星楼,位于汤阴县城东南的古城墙上。据《汤阴县志》记载,是明天启二年(1622)由知县杨朴主持兴建。此阁为楼阁式建筑,砖石结构,通高约22米,八角攒尖式屋顶。主要有中堂、东西两厅厢房(配殿)等结构。中国民间信仰认为魁星是主宰文运之神,故在儒士学子心目中,魁星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详细]
张家遗址
  张家遗址位于大寨乡张家村东南半公里处。遗址长和宽各120米,面积1.44万平方米,稍高于周围耕地。1984年秋,文物大普查时发现,文化层厚度不均,有鬲足、灰色陶片、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1985年4月,在遗址西南部又发现很多泥质红陶和夹砂红陶片,属仰韶文化遗址,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95、晏子墓
晏子墓
  晏子墓位于焦虎乡晏口村东北半公里处。长13.5米,宽12.5米,高1.1米。据说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被奸臣车裂,百姓极为哀痛,暗地将其尸体巡葬于此。奸臣知道后,要把其尸抛骨扬尘。人们为迷惑他们,土封起许多假墓,奸臣元法辨认。后来假墓相继平掉,唯剩此墓保存至今。……[详细]
滑县大刘营铁枪寺文化遗址
  【滑县大刘营铁枪寺文化遗址】在滑县老城北约三十里,有村名赵乎。村北旧有一寺,本名“明月寺”。五代后梁宣义军节度使王彦章曾屯兵于此,且死后有石刻画像供奉于此。因王彦章号“王铁枪”,故民间俗称此寺为“铁枪寺”。 ​​​​……[详细]
97、惠子冢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子冢
  惠子冢在八里营乡冢上村,占地4000平方米,高于地面30多米。春秋时期卫国国王驸马惠子死后葬于此,后人称之谓惠子冢。冢内建有砖砌墓,外用土封,上建三宫殿、琉璃殿、钟楼、鼓楼等,民国年间全部拆掉。冢下为龙山文化遗址,该处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滑县县委县政府早期建筑
  滑县县委政府办公院位于县城道口镇东关村解放路中段,该院建于1958年,占地面积57942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房屋共计450间,砖木结构。2019年10月7日,滑县县委县政府早期建筑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详细]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
  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位于大缘禅师摩崖石塔西部10米处。此碑高1.84米,宽0.95米,行书20行。碑首刻有释迦、文珠、普贤三像,画像生动,引人入胜。1963年6月,三尊真容像支提龛铭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100、河顺桥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顺桥
  河顺桥建于明弘治五年(1492年)。这座石桥已历经五百余年的风雨剥蚀,地震灾后和车马行人的负重考验,至今保存完好。为勾通林州至安阳交通起了巨大作用。特别是桥券以三层叠砌九孔的砌筑法在河南省仅此一处。位于河顺镇东1公里处。……[详细]

粤ICP备13001937号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0422号

关于我们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 网站合作 我要供稿
联系我们: QQ: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