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楚雄州旅游

楚雄州文物古迹介绍

姚安龙华寺
  姚安龙华寺,俗称-寺,位于姚安县城北12公里的光禄镇西山麓。西山形如游龙盘旋,山仞重峦突兀,此山民间称龙华山。龙华山,郁郁葱葱,栗树、茶树、菩提树、苍松翠柏,竞相耸立,高峻挺拔,龙华寺就在险峻的丛林之中。龙华寺原址名卧佛庵,始建于公元907-923年(即后唐天祐年间,蒙诏世隆时期)据清郡人河南光山县蔡龙松所撰《重修龙华山-寺碑记》载:“一日夜间,因有神僧到此拜佛,半夜即去,由此,大理僧人知聪即结庵于此,勤修戒律,开山创寺,后人称为古刹。”13世纪时,蒙古兵灭大理国,相国高泰祥殉国,其女菩提痛国破家亡,兄弟离散,于卧佛庵出家,将出生时印度僧人所赠的菩提树籽植于寺后,以卜兄弟聚散存亡,九籽生长良好,后兄弟九人果无恙,终得团聚。兄高长寿得授姚安路军民总管府总管,改建卧佛庵,更名-寺,并造菩提像供奉……[详细]
姚安德丰寺
  德丰寺位于云南省楚雄市姚安县城栋川镇德丰路,是一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二年,系三重堂古代建筑群,与北京故宫为同时代建筑,是云南省现存明代斗拱建筑中最为完整的一座。寺内正殿装置18扇格子门,殿内有高大的铜铸释迦牟尼佛像,此外,殿内还有一尊被称为“老睡像”的佛像。传说清朝初年有一位高姓土司,民间认为他能治百病,带来吉祥,便塑像纪念他。还保存的德化铭碑,刻于宋大理国元亨二年(公元1186年),为云南八大名碑之一。该寺现为博物馆馆址,馆内保存珍贵历史文物600余件,品种、数量、质量均为全州之冠。尤其是馆内文物展及铜像等,每年吸引着无数游客慕名前来,是一个含文物简史参观及娱乐欣赏的旅游景点。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德丰寺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寺院由前堂、二堂、正殿及两厢两耳三重堂建筑组成。……[详细]
姚安观音阁
  观音阁是元明时期所建供奉观音的庙宇。因其位于姚安最早水利工程大石朋(建于元朝至元年间,即公元1335年-1340年,又称为“大坝海子”,今已废)西岸,古代庙前是烟波浩渺的宽阔水面,故亦称“望海楼”,后废弃。上世纪90年代后又逐步恢复。现已有大小房屋百余间,为姚安香客最多的佛教寺宇之一。旁有原水利工程留下的双孔输水涵,今尚用,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星宿桥和丰裕桥
  星宿桥和丰裕桥 禄丰县是滇中古驿道(禄丰段)的经由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众多,境内有多处古驿站关铺,还有纵横交错的古桥174座,其中最负盛名的是禄丰星宿桥和丰裕桥。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核定并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核定公布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1943处)以及与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的项目(共计47处),禄丰星宿桥、丰裕桥合并入选古建筑保护名录,成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加上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禄丰腊玛古猿化石遗址,禄丰县境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已增至2处3点。 禄丰星宿桥位于禄丰县城西门外星宿江上,又称“西门大桥”,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现存石桥及其附属建筑均为清道光五年至十二年(公元18……[详细]
诸葛武侯祠
  诸葛武侯祠位于姚安县烟萝山,是诸葛亮南征驻地,故垒遗址。武侯祠始建于唐朝,明嘉靖丁已三十六年。2010年诸葛武侯祠开始重修。诸葛武候祠主体建筑群由大殿、四厢及两院组成,总占地面积为70亩,座东南朝西北,整座建筑庄严古朴、气势磅礴。大殿内正前方这一尊铜像是诸葛亮坐相,青铜浇铸,3.6米高。诸葛亮手拿鹅毛扇,穿长袍、慈眉、慧眼,头戴饰玉官帽,喻示着“有求必应”,在诸葛亮两侧,两个铜铸侍童陪伴,一尊抱着“上方宝剑”、一尊抱着 “佛尘” 民间一直把诸葛亮视为保护神。诸葛亮于公元181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汉族,字孔明,号卧龙居士,三国时期蜀汉杰出的丞相以及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散文家、外交家。17岁时师从于水镜先生司马徽。 建安十二年(公元227年),诸葛亮27岁,刘备三顾茅庐,会见诸……[详细]
广通文庙
  广通文庙位于禄丰县广通镇广通村民委员会,广通小学内。又名黉宫。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明、清两代在故址上重建,补建十次,现存文庙为清同治四年(1865年)建。文庙坐北朝南,原有前后两院,呈长方形,有众多建筑群。现仅存泮池、大成门、大成殿。泮池上原有石拱桥,名“月弓桥”,桥两头各有双狮、双象护桥,现仅存桥南两狮,桥已毁。大成门(又称敬和宫),面阔3间,进深2间,为单檐歇山顶一层建筑,采用五梁过架式木结构。前后檐均有三层斗拱支撑,拱、翘、昂上雕刻鱼头、象鼻、三浮云、菊花头、龙戏珠等;东西墙基须弥座上有浮雕,构图精美。大成殿面阔5间,进深3间,为单檐硬山顶,九檩前檐廊建筑,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木结构。前檐由四层斗拱支撑,斗拱上雕刻有二龙抢宝、凤凰、三浮云、蚂蚱头等纹饰。广通文庙按明、清两……[详细]
大庄苏家祠堂
  大庄苏家祠堂:大庄苏家祠堂,坐落于大庄镇大庄街正中,座向向东,背靠犀牛山,面临沙甸河。它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1694年),建筑完工时,有正厅房屋三间、厢房十二间、面房六间(含戏台)、耳房二十四间,三方是走马转角楼,正中大院心种金桂、银桂、柏枝、紫竹等。大殿格子门镂雕三层花草,戏台墙上有“水漫金山”画和苏家氏谱,四小天井及大院井地面都有六角方砖,大门口有两个石尊、两棵槐树,大门上有清同治皇帝赐给苏斯洋的“义勇巴图鲁”匾一块(现存双柏县文化馆),大院四周墙壁有花木鸟兽、山水人物等惟妙惟肖的墙画,建筑还含有石桅杆、仙鹤湖、照壁(高六米长十二米)几部分,可谓冠冕堂皇、气势恢宏。后来,因部分建筑毁于火灾。清光绪十九年(1894年),苏氏族人筹集黄金四十余两对祠堂进行了修复。民国12年和17年,祠堂又进……[详细]
光禄文昌宫
  光禄文昌宫位于光禄山东麓的凤岫山,俗称小团山。清乾隆年间,乡人鲁印姬等在凤岫山麓倡建文昌宫,同治十三年(1874年),赵子骧、马驷良重建。在东面大照壁上镶嵌着“忠孝廉洁”四个大字,字直径三尺,极雄健,出于名人手笔。文昌宫为三重堂。第一层为魁星阁,楼厅有魁星塑像,供奉着魁星神,魁星是求学为官的人必祭祀的星宿;第二层为大成阁,匾额曰:“鱼跃鸢飞”,并有一联:“德配天地,道贯古今”。楼厅有儒家“五圣”塑像: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至圣”;颜子,即颜渊,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复圣”;曾子,孔子弟子,被后世尊为“宗圣”;子思,孔子的孙子,被后世尊为“述圣”;孟子,孔子再传弟子,被后世尊为“亚圣”;第三层为正殿,匾额曰:“经纬天地”,有文昌帝君塑像。北厢外有小花园,建于悬崖上,赵鹤清曾在园西……[详细]
彝文碑刻摩崖
  楚雄州境内的摩崖很多。但彝文摩崖仅发现元谋江边乡卡莫彝村帝,当地人称“石城花园”的岩壁上有一处,摩崖共120字,内容主要是李氏家族的发展历史。卡莫崖未注年代,近旁刻有“环洲主人”和“环洲居主人”字以及题于清康熙年间的八道汉文七言绝句。彝文碑刻主要存留于武定、元谋、双柏等县。据勘察,武定县有彝文碑刻424块、元谋县18块、双柏县7块,彝文碑刻共有碑、山碑和界碑3个种类。墓碑占彝文碑刻的绝大部分。其碑文因墓形制不同而有所差异。“一开式”(独门墓)的碑文有全为彝文,也有彝汉文同碑;“三开五滴式”(三门墓)则左碑多刻彝文墓志。碑上铭文最多600余字,少则50字左右。据目前所发掘,年代最早的为乾隆四十二年(1777),最晚的为1939年。山神碑来文碑刻中数量不多,具代表性的有两块,一是武定县东坡乡矣赤……[详细]
楚雄文庙
  楚雄文庙今位于云南省楚雄市中大街鹿城小学内。按史志记载,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县文庙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迁建于此;府文庙于嘉靖六年(1527年)迁建于县文庙之右射圃。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地震倾记,二十二年(1683年)奉旨重建,遂成统一布局。其格局与建筑风格均与全国相统一,分为东、中、西三区,即东厢、西厢,中区有崇圣殿、苍qIn殿、大成殿、大成门、棂星门、三元桥、伴池等。“其地势宏敞,与临安府(今建水)埒,谓之甲于全滇”。清咸丰十年(1860年),旋遭毁损,同治年间,再次重修。虽然规模远不及前,但“阶级置楚石栏杆,栽松柏,殿宇越觉辉煌’。解放后,文庙因年久失修,部分建筑已经损毁。现仅存苍颉殿、大成殿、大成……[详细]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
  元谋古猿化石地点,位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2014年7月21日,元谋古猿化石地点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元谋大墩子遗址
  时代:新石器时代大墩子遗址西距元谋县城4.5公里,东靠莲花山,南距“元谋猿人”产地——上那蚌村4公里。遗址地处张二村河上游的两条季节性河沟之间。系一高出河床14米的河旁台地;东西长160米,南北宽10-56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遗址南因河水长期冲刷已成断崖,地层剖面十分清楚。1972年2至4.月,云南省博物馆在大墩子做了两次试掘,揭露面积235平方米。同年11月至1973年1月,云南省文化局举办的第一期文物考古学习班在这里实习,又发掘261平方米。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文化堆积较厚,内涵也很丰富。它为研究我国长江流域的古代文化和云南边疆的原始社会历史,累积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大墩子遗址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状况是以农业为主,兼营狩猎、采集与饲养家畜。从大量出土的磨制石器看,当时的农业虽较粗放……[详细]
新石器文化遗址
  在距今4000年以前,楚雄境内先民多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现-古发掘证明新石器文化遗址在楚雄州各县均有发现,并以元谋、永仁、禄丰等县最为集中,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元谋大墩子和永仁菜园子。元谋大墩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元谋盆地莲花村东南河岸高地。1972一1973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在此进行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收获甚丰。发掘面约500平方米左右,所发掘的遗址分布在一条已经干涸的河床旁边的高地上。根据地层堆积与出土文物分析,大墩子新石器文化可分为早晚两期。其文化层共两段,第3一6层为晚期居住遗存,第7一9层为早期居住遗存。早、晚两期出土物差异不明显,属同一文化相互联接的两个发展阶段。根据中国科学院考古工作者进行碳十四测定,时间为距今3210± 90年,相当于商代的晚期。永仁菜园子新石器文化遗址位于永仁县……[详细]
地索吊桥
  地索吊索桥位于地索村民委员会东北侧150米处的渔泡江上游,建于元代,原为铁索吊桥,1959年祥云县普淜水库倒塌,地索铁索桥被冲毁,1970年复修为钢索桥。桥总长30.9米,桥宽1.55米,高5.38米,铁索桥东、西两端横跨于渔泡江大河上,桥两端有青砂石支砌的桥墩,桥墩高3米、厚2米,桥墩东、北两侧均有5根钢绳拉固与桥身连为一体,并有钢筋护栏。桥西端用青砂石支砌成券洞门,门高2.2米,券洞门头上有模糊的五角星,券洞门两边写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桥东端券洞口上写有“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洞门侧写有“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等文革宣传标语。1970年冬,地索村民委员会组织群众投工投劳重修,加固了桥墩及桥面上的木板。该桥保存完好,雄伟……[详细]
15、静德寺
静德寺
  静德寺静德寺位于方山之巅的立象峰上。方山静德寺始建于元代延佑三年(公元1316年),由方山佛教开山祖师岭南禅师创建,是楚雄州内最早传播佛教文化的名山。当时寺院规模宏大,共有三重佛堂(大雄宝殿、金刚殿、藏经楼),九个天井,大小房屋36幢126间,佛像108尊,寺僧曾达800名。每年三次佛教盛会(即观音会、太子会、月光会)川、滇、黔诸省香客云集方山,终日钟鼓声声,庄严肃穆,青烟缭绕,如此鼎盛时期曾长达600余年。清咸丰九年(1859年)寺院遭火焚,民国十二年(1923年)重建。后来,整座寺院建筑毁于“文革”。1992年开发方山后,通过全县人民的努力,静德寺在原址上恢复重建。现在已建成的静德寺,占地37.68亩,有天王殿、金刚殿、大雄宝殿、大小佛像18尊,建筑面积3700平主米,寺内有古柏、青冈栎……[详细]
马游义学馆
  马游义学馆位于姚安县官屯乡马游村民委员会义学村中段,据《道光姚州志》载,建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为知府藏珊、知州王允洪、胡骧创建。同治九年(1870年)、光绪十七年(1891年),经乡人王耀宗、骆朝相、张兴倡义捐资两次重建,由原来的茅草房变为瓦房。整座义学馆依山势坐西朝东,占地面积318.6平方米,由大门、正堂、两厢、两耳组成,单檐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正殿面阔3间,进深3间,两厢面阔均3间,进深均3间,南、北耳房面阔均2间,进深均1间。大门分上下两层,上层有明显的翘角,整个建筑结构是典型四合院风格。马游坪办学迄今已有274年,培养了千计的莘莘学子,2000年姚安“11.5”地震,义学馆严重受损变成危房,学校迁址重建。2008年经上级拨款及村民积极筹建重修,现作马游村民委员会义学馆……[详细]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
  腊玛古猿化石地点又成为禄丰腊玛古猿化石产地,位于距禄丰县城北9公里上石灰坝村后的庙山坡,东经102°3′22.1″,北纬25°13′12.5″,已划定的保护范围面积1.16万平方米。该地点于1975年5月发现古脊椎动物化石并采集到一枚疑是“人牙”的化石,经云南省博物馆古人类室、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鉴定,确认是中新世晚期距今800万年的古猿臼齿,和人类早期的演化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1975年至1983年云南省博物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禄丰县文化馆组成联合发掘队,对该地点进行了十次科学发掘,共获得古猿的标本颅骨5具,下颌骨10件,上下齿列29件及牙齿600余枚、肩胛骨、锁骨各一块。同时,在同一地层还发掘出三趾马、嵌齿象、剑齿虎、大唇犀、熊、鹿、猪、河狸、水獭等动物化石10……[详细]
妙峰山德云寺
  妙峰山德云寺妙峰山德云寺位于大姚县城南11公里金碧镇仓街境内,面积约8平方公里。每当夕阳西下,万山皆紫,山头浓翠欲滴,数十里外,见之如在图画中,大姚县古八景之一“妙峰晚翠”即指此景。妙峰山为滇中佛教圣地之一,区内峰奇水秀,古柏参天,建于明崇祯二年的德云寺,整个建筑群体雄伟,庄严肃穆,精工细致,全部占地25亩,现存房间218间,亭、坊、池阁交错,柱、檐、楹、碑刻相互映衬,绘画、雕塑细腻美观,虽经历三百多年沧桑,仍然保持完好,光彩夺目。寺内还有明代旅游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考察妙峰时写下的《七律.宿妙峰山》诗文的碑刻:“织路千山积翠连,穷边欲尽至天边。风留古德云还在,界群诸天日月悬。狮窟吼风随法鼓,龙泉喷玉护金连。代来力里腾慈伐,一榻三生岂偶然。”德云寺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云南省临沧市……[详细]
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
  2009年,禄丰县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隐藏于崇山峻岭中的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2013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楚雄州政府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滇缅铁路禄丰炼象关桥隧群位于禄丰县金山镇炼象关村委会,由一段保存较好的铁路路基、五座桥梁和四个隧道组成,是滇缅铁路工程难度最大,桥梁和隧道最密集的路段,由中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时任滇缅铁路第二总段总段长的龚继成主持修建。在长约6485米的路段上,从南到北分别为夕阳庵隧道、上箐隧道、下箐隧道、下箐大桥、下箐2号大桥、赵家村隧道、赵家村大桥、田心大桥、刘家村大桥。云南经缅甸至印度的铁路是孙中山曾规划过的一条连接中国与南亚次大陆的重要通道,1937年……[详细]
元谋猿人遗址
  位于云南元谋县大那乌村北约500米的山腰,距县城7公里。它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中国人最早的老祖先的遗址。元谋人在云南省元谋被发现了,元谋人大概在170万年前左右。1965年5月1日,地质工作者钱方、蒲庆余等一行在大那乌村北从事第四纪地质考察时,偶然发现两颗呈浅灰色,石化程度很深的猿人牙齿化石,为一左一右的上内侧门齿。经研究分析,同属个男性成年人个体,形态特征与“北京猿人”相似,但比较粗壮,有明显的原始性状。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古人类研究所用古地磁测定,生存年代距今约170万年,为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它早于“蓝田人”、“北京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元谋人遗址还出土了7件石器,在地表采集到10件石器,均为刮削器。在化石层出土了大量的碳屑和两件烧骨,这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