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平凉市旅游

平凉市文物古迹介绍

阳面岭遗址
  阳面岭遗址位于灵台县梁塬乡杜家沟村东1公里。是一处齐家文化遗存。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文化层厚2--3米,暴露有白灰面居址和窑址。采集有夹砂红、灰陶片及泥质红陶片,饰绳纹、篮纹,器形有罐、盆、鬲;另有石斧和石凿。遗址保存较好,对研究齐家文化的内涵和发展有重要价值。……[详细]
刘堡坪遗址
  刘堡坪遗址位于平凉市庄浪县刘堡坪村东南部,中心位置南北向有条水沟将遗址一分之二。遗址东西长约800米,南北宽约400米,面积约32万平方米。在遗址内发现大量灰坑和白灰居住面,地表散落大量的齐家文化陶片。该遗址是一处大型齐家文化遗址,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详细]
武家塬墓群
  武家塬墓群位于平凉市静宁县威戎镇新华、新胜两村。墓群分布在长1380米、宽710米、面积约97万平方米的塬地上,为汉代墓葬群。暴露有砖室墓数座,出土有绿釉陶樽及铜蒜头壶等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05年被静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1月8日,入选甘肃省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群内二级提灌蓄水池左侧基准点为基点,向东北延伸300米至山间林带路西南侧,向东南延伸1000米至上山小路西北侧,向西南延伸900米至新华、新胜村居民区东北侧,向西北延伸450米至河沟东南缘。……[详细]
平凉隍庙
  平凉隍庙 位于平凉市崆峒区东南隍庙巷。始建于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补修。隍庙其余建筑已毁,寝宫位于隍庙建筑群中轴线的北端,座北向南,歇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建筑面积约166.17平方米。保存较好,对研究明清建筑史和技术有重要价值。……[详细]
九功塬遗址
  九功塬遗址位于平凉市崇信县九功村,遗址东西长约720米,南北宽约500米,分布面积约36万平方米,文化层距地表1-6米,遗迹有袋形灰坑、马坑,遗物有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尖底瓶、彩陶钵、石刀,西周、战国(秦)文化灰陶罐、鬲、盆、盂等残片。……[详细]
告王河墓群
  告王河墓群位于灵台县吊街乡告王村西北500米。面积约10万平方米。暴露土坑墓多处,地表有厚0.3--1.5米的灰层。曾出土灰陶罐、灶、仓和铜镜等。墓葬保存较好,对甘肃西汉墓葬的分期断代和西汉史的研究有重要价值。……[详细]
东庄墓群
  东庄墓群 位于灵台县新集乡崖湾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暴露有竖穴土坑墓数座。1982、1983年先后清理墓葬2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并伯作宝彝”铜甗等40余件。地表散见绳纹红陶片和灰陶残片。……[详细]
靳寺墓群
  靳寺墓群位于静宁县靳寺村东的龚龙山半山腰。1958年普查时有10-12个墓冢。1976年普查时仅存8个墓冢。墓冢高10-12米,底部直径17-24米。墓区内有零星汉代瓦片及绳纹灰陶片。……[详细]
西岩寺山
  西岩寺山位于静宁县八里乡,距县城约三公里,山势连绵起伏,由北向南延伸,最高峰海拔1964米。北魏时期有僧人在此修建寺院而得名,是静宁最早最大的道教圣地。山上气候宜人,草木茂盛,奇花异草遍野。已恢复修建大雄宝殿、玉皇洞、菩萨殿及塑像26尊,存有壁画36幅,收藏部分汉砖瓦、枯木化石等重要文物,是旅游、休闲的理想场所。……[详细]
90、牛弘墓
  牛弘墓牛弘墓位于新开乡牛村。牛弘历阅西魏、北齐、北周、隋四朝,隋时任秘书监、吏部尚书等职。曾应召删修刑律,撰《大业律》18篇500条,并参与修定音律,正定新乐。……[详细]
  长尾沟门遗址位于庄浪县朱店镇中街村西北1公里。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约3万平方米。在距地表5米的黄土层及其下部的砂砾层中,采集有羊角、羚羊角、牛角、象肢骨化石及白色石英凹刃刮削器等,经测定年代为距今27000±600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上部有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0.8—1.8米,采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泥质和夹砂红陶片,纹饰主要为细绳纹,彩陶纹样多见钩连纹、花瓣纹等。可见器形有曲腹钵,重唇口尖底瓶等。该遗址延续时间较长,文化内涵丰富,对研究甘肃东部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和演进有重要价值。……[详细]
92、歇马殿
  歇马殿歇马殿位于城区312国道沿线北边,占地约3.1亩,主建筑有歇马殿山门、圣母殿、祠堂、斋房各一处,园内有明代国槐两颗,树龄约六百余年,是我区一处主要的文化旅游景点。据记载,汉明帝八年(公元65年),明帝刘庄派遣郎中蔡歆、博士秦景等十二人赴天竺迎佛取经。公元67年,汉使梵僧用八匹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回洛阳,途经平凉时,因阴雨连绵行进困难,就在路旁一处宽敞的店坊里驻足。蔡、秦二人深知取经是朝廷一件大事,既使马队不能早日回京也得把消息带回京去,决定蔡歆先行一步回洛阳,秦景留在平凉驻地,料理经卷马匹。因秦景是一名朝廷的外交官,有才学懂梵语,他借此机会在平凉译-,传教义。一月后,马队离开平凉向洛阳进发。因白马驮经有功,汉明帝刘庄就将新建的佛寺命名为白马寺,平凉将驻过驮经马队的店坊改为佛殿……[详细]
  时代:新石器时代、西周、汉桥村遗址位于灵台县西屯镇北庄村桥村社一带,面积70万平方米。属齐家文化、周代和汉代。1977年发现,1978年秋,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进行了试掘,发掘面积95平方米。遗址文化层厚1~7米。遗迹主要有齐家文化和西周的袋状灰坑、不规则灰层、白灰面半地穴住室、夯土基址、祭祀坑、墓葬等。遗物有石器(斧、锛、刀、凿、矛、匕)、骨器(锥、凿、笄、镞、匕)、陶器(鬲、甑、盆、盘、罐、碗、豆、纺轮、拍、模)、瓦(板瓦、筒瓦)、玉器(钺、斧、璧、璜、环、钏、残玉板)和绿松石琮及项饰,卜骨有羊、猪的肩胛,有灼无钻。桥村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是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和周文化聚落遗址,并见汉代以来的遗迹和遗物,是泾渭流域的重要遗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考古研究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详细]
  余家塬遗址于庄浪县南湖镇北关村余家塬东南100米处。余家塬遗址属仰韶文化遗存,涵汉文化、宋文化。面积约5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2米。暴露遗迹有灰坑。出土遗物有庙底沟类型彩陶盆、钵、尖底瓶、罐及汉瓦、汉灰陶罐、宋碗、豆青瓷残片和白瓷残片。199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缂傚倷绶¢崰鎾诲磹閺囥垹鐭楅柡鍥╁Х绾鹃箖鏌熺€涙ḿ绠橀柡鍡樻煥椤法鎷嬬憴鍕伓 44010602000422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

闂備胶枪缁绘劙宕㈤弽顐ュС妞ゆ帒瀚粻锝夋煙鐎涙ḿ鐭嬬紒顕嗘嫹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闂備胶枪缁绘劗绮旈悜鑺ュ剹婵°倓鑳堕悵鍫曟煟濡も偓閻楀﹪锝為敓锟� 缂傚倸鍊搁崯顖炲垂瑜版帗鍋熸い鏍仜鐟欙箓鏌涢锝囩煂缂佸鎷� 闂備胶鎳撻悺銊╁垂婵傛悶鈧懘鏁傞悾宀€鎳濆┑鐐村灦椤曆囨晸閿燂拷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缁狅綁鏌熺€涙ḿ鐭嬬紒顕嗙畵閺屻劌鈽夐搹顐㈩伓 QQ闂備焦瀵ч崘濠氬箯閿燂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