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宁德市 > 福安市旅游

福安市文物古迹介绍

富溪补阙祠
  富溪补阙祠年代:清座落地点:福安市溪潭镇凤林村简介:祀唐薛令之及历代祖先。唐光化二年(899)始建,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道光二十八年(1848)、咸丰八年(1858)重修。占地面积720平方米,坐东向西,依次有天井、戏台楼、天井、祠厅、祖堂。祠内保存“太子太傅”竖匾,清道光壬辰年(1892)“会魁”匾和龙陛各1方。保护范围:东面依山,东面墙体向外延伸10米;西面墙体向外延伸20米;南面至溪潭镇知青点墙外10米;北面至墙体外10米。2009年,富溪补阙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桂林王氏宗祠
  桂林王氏宗祠位于福安市穆云乡桂林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明万历十三年(1585),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坐西向东,由门楼、戏楼、祠厅、祖堂等组成,占地面积1612平方米。四座单体建筑均为穿斗、抬梁式梁架,以厢房、天井、围墙连成整体,屋面依次为牌楼式、歇山顶、悬山顶、悬山顶鹊尾脊;牌楼、戏台、祖堂均施藻井。2013年,桂林王氏宗祠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祠东、南、北侧各外延10米,西侧外延20米。……[详细]
23、倪下塔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倪下塔
  倪下塔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倪下村,年代为宋。简介:宋熙宁六年(1073)建,九层八角楼阁式实心石塔,通高6.85米。须弥座式塔基,每边长0.8米;塔身各层各面壶门内浮雕一佛像,塔檐为八面斜坡屋面和八道尖形角脊,脊端有横孔,悬挂风铎。塔刹为七层相轮,上接覆盆、葫芦顶。塔的造型承袭唐代砖塔风格,是研究北宋南方石塔建筑的珍贵实物。2013年,倪下塔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塔周边各外延20米。……[详细]
福安奎光阁
  奎光阁位于福安市莲池广场南边金山顶。始建不详,现存为同治十年(1871)重建。祀奎星。阁三层楼,占地面积160平方米,坐北向南,平面呈八角形,穿斗木构架,攒尖顶,鹊尾脊。八根内柱直通屋顶,八根内檐柱通至三层作围栏柱,八根外檐柱直通至二层作围栏柱。底层北面屏壁后设木梯。角檐下施角鱼、垂灯和象鼻,雕刻精美。2004年7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登善里栖云井位于阳头街道阳上社区,年代为明崇祯甲申年(1644),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福安市阳头街道阳上社区登善里60号东北向6米处。始建不详,旧修明崇祯甲申年(1644),重建清同治丁卯年(1867)。井台由青石构成,井栏六边形,井沿用六块青石菱形相辅。井深10.3米,井口宽0.71米,井栏高0.50米,栏厚0.17米。井边六边形,每边宽0.59米。井面占地宽2.2米,井身为条石平砌而上,四边形。六块结合块石相拼砌而成井栏。井栏东面一块刻有井名与井史:青石板上部刻写三个大字系篆体“溪云井”,下半部刻写:旧修于明崇祯甲申年丙子月大清同治丁卯年□□月重修。是难得的一口有记年井。对研究当地历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详细]
  廉村五进士厝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年代为清道光年间(1821-1850),类别为古建筑。该厝位于溪潭镇廉村下角路9号,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坐西北向东南,为合院式穿斗式砖木结构建筑。由大门、天井左右厢房、主屋、后天井两厢房组成。通面阔33.3米,进深34米,占地面积1132.2平方米。屋面为悬山顶鹊尾脊,主屋是穿斗梁减柱造梁架。主屋面阔五间,进深十柱,明间天棚施假屋面。中腰壁上悬挂“庆衍齐厝”横匾。室内窗花雕刻精美,保存完好。该房子出过五个进士,是廉村众多进士的又一重要特色,对研究廉村历史人文具有重要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石尖积谷桥位于福安市康厝乡石尖村,年代为乾隆五十六年(1791),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康熙四十六年(1701)建,乾隆五十六年(1791)重建同治十年(1871)重修。跨于穆阳溪上,为单孔木拱廊屋桥,为东西走向,长18.3米,宽4.4米,面积为121.2平方米。廊屋15开间进深4柱穿斗式构架,悬山顶,南北两端另加雨披。桥面横铺木板两侧施栏板檐下另加档板。是福安目前保留下来一座有纪年且年代最久的木拱廊桥,对研究我市木拱廊桥技艺具有重大价值。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桥四周外延伸15米。……[详细]
  后岐八角井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后岐村,年代为明永乐十四年(1416),类别为古建筑。该井位于甘棠镇后岐村中心。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井身呈四方形,由块石堆砌,井沿呈八角,井台面重造于民国甲申年(1944)。井深2.03米,井口宽1.2米,井面宽4.3米,总长6米,分布面积25.8平方米。井北侧内壁嵌青石块,上刻写“永乐丙申(1416)春造”,井台三合土围墙南侧上嵌一青石块上刻“民国甲申年(1944)春造”,说明着该井历史的变迁与延续,对我们研究该村历史与古代造井技术都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井沿四周外延伸5米。……[详细]
  荷屿华光殿位于福安市下白石镇荷屿村,年代为明,类别为古建筑。位于下白石镇荷屿村村尾。始建于明代,清嘉庆年(1796-1820)重修,门口为民国三十八年(1949)修建。坐东南向西北,为砖木结构合院式建筑,通面阔15.5米,通进深16.6米,占地面积257.3平方米。中轴线依次门楼、主座组成。门楼大门廉村墙体内收成八角形门道,两侧墙角与大门门额灰雕彩绘保存完整。大殿为穿斗抬梁梁架,悬山顶屋面,面阔五间,进深七柱,明间减中柱、金柱。内侧设神台,为石雕须弥座,供奉五显帝。左侧梢间殿堂供奉临水夫人,石须座与主座须弥座相连。是一处保存完整的明清宫殿建筑,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30、大车宫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车宫位于福安市甘棠镇大车村,年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由前厅、两廊、天井、正殿组成。前厅始建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减中柱,正殿为乾隆年间建筑规制,进深四柱,减中柱,面阔五间,总长14米,宽13.3米,占地面积186.2平方米,内祀本境土主、奶娘、林公大王,为穿斗抬梁式砖木结构。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5米。……[详细]
  王家边太后宫位于湾坞镇炉山村王家边自然村,年代为清同治十年(1871),类别为古建筑。位于福安市湾坞镇炉山村王家边自然村东北面100米处。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坐北朝南略偏东。为砖木结构廊院式建筑,通面阔17.10米,通进深39.10米,占地面积668.61平方米。由门楼、戏楼、天井、大殿组成。戏楼、大殿均为穿斗抬梁式梁架,宫内戏台天花、藻井及大殿两侧神龛内壁均施彩绘,保持良好的色泽。大殿面阔五间,中间四榄柱,次间进深八柱,戏楼面阔五间六柱。屋面歇山顶脊屋脊,脊身灰雕彩绘。该建筑规模大,制作精细古韵飘逸,散发着历史沧桑。作为研究清代宫庙建筑规范与装饰技艺都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坦洋施光凌墓位于福安市社口镇岩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类别为古墓葬。位于社口镇岩下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为三合土结构,坐西朝东。“风”字形,三级墓坪,墓深35米、宽19米,占地面积665平方米。一级墓坪外侧围墙三合土浮刻:“高冈鸣凤”,二级墓坪隔断墙外侧浮刻“紫气东来”。围栏及其他部分为三合土饰刻花卉吉祥图案,墓龛青石雕刻。墓前碑刻记载墓主人是清咸丰年间武举人,有经商茶叶,对地方建设等公益事业做过无私捐献。对于体现我市茶叶、名人文化业有一定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苏洋刘氏俊八墓位于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年代为明弘治,类别为古墓葬。该墓坐落于福安市罗江街道大留村西南面500米左右金字峰山脚处,墓呈风字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墓碑直立墓丘前,为花岗岩青石雕刻,碑高1.25米,宽0.43米,厚0.10米。碑文内容:“苏江刘氏”,中间竖写:“显考俊八公妣连陈苏三孺人之墓”,左右两侧分别阴刻坐向、墓地范围、来由与墓主人子孙名字。据其族谱考证,该墓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年。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陈永昌墓位于福安市康厝乡彭洋村,年代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类别为古墓葬。位于康厝乡彭洋村。陈永昌(1828-1858),字际远,号凤赓,福安市隆坪人,官浙江钱塘县丞。墓坐东向西,为石构“风”字形,墓占地面积约180平方米。墓丘石构,面宽8米,进深20米,前有墓坪。整个墓地范围地表均用花岗石拼砌。墓丘前立墓志,高0.8米,宽0.4米,志文由“敕授文林郎丙子(1867)举人拣选知县李方錡”撰写。墓前100米有五脊顶石构亭。亭后壁嵌光绪二十八年(1902)墓道碑1通,平首,高1.8,宽0.8米。该墓葬整体结构均由青石雕凿铺设,目前仅此一处,对研究清代墓葬建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2004年由福安市文化体育局公布为福安市首批文物点。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详细]
  富罗坂吴景祥墓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富罗坂村,年代为明成化戊子(1468),类别为古墓葬。位于潭头镇富罗坂村。墓主人姓吴,名景祥,称为大宾,该墓系两夫妻同墓葬。建于大明成化戊子(1468)年,葬于弘治三年十二月(庚戌)(1490)。坐西向东,为青石结构墓葬,墓为三级墓坪设制。宽5.2米、深10.2米,占地面积63平方米。墓坪半圆形,墓碑似为半圆形立面石雕屏风墙,中间碑龛浮雕。龛顶为莲花叶,底部为莲花,上置三足香炉。龛底为云文圭脚,青石供桌板下为封门。雕刻双狮戏球,下为圭脚。前方6米处立有墓道碑,墓道碑为明嘉靖年丙戌(1526)年。其墓雕刻精细,时代性强,现存量少,对研究明代墓葬是有很大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建筑物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廉村城堡位于福安市溪潭镇廉村,年代为明。简介: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1200米。东、西面共保存有3个城门,东墙外为河卵石铺设的泊岸,岸南端有明代修建的宽大石码头。城堡局部有残损,现保存南北长约450米,东西长约300米。城墙内部用土夯筑,外墙用块石和河卵石垒砌,墙基宽约4米,顶部宽约2米,残高约3米。2013年,廉村城堡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堡墙四周各外延50米。……[详细]
  东坑佛塔位于福安市潭头镇东坑村,年代为宋代,类别为古建筑。位于太逢村东坑村佛塔岗上。始建宋代,坐西北向东南。石构、七层、四角,总高2.23米,塔顶高0.61米,塔座高0.46米,宽1.15米,占地面积2.56平方米。每层塔身四面都刻有佛像浮雕。现存塔身位置有些措置,可能还有丢失。但该塔造型雕刻手法均属于早期宋代,对研究我市制造石塔技艺和民间人文均具有一定价值。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佛塔四周外延伸10米。……[详细]
  上坪洋坑桥位于福安市范坑乡上坪村,年代为清同治七年(1868),类别为古建筑。位于范坑乡上坪村西面1公里溪上。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同治七年(1868)重建。跨于洋坑溪上,南北走向,为单孔木拱廊屋桥,长24米,宽4.8米,占地面积115.2平方米。廊屋9开间,用柱40根,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桥两侧施栏板,内向加设坐凳。正间设神龛,高2.6米,宽3.2米,深0.9米。这是我市比较偏僻的一座廊桥,也是我市仅有五座桥其中的一座,而且由于现在交通的快速发展,山路几乎荒废无人走,致使无人使用、管理、修缮,非常容易毁损消失。所以比较珍贵,加强保护对以后研究廊桥具有重要的价值。2004年公布为市文物点保护。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该桥四周外延……[详细]
  郭鸣琳墓位于福安市潭头镇富罗坂村,年代为明。始建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总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坐西向东,平面呈“风”字形,整体气势恢宏。从东向西依次为神道碑、小牌坊、大牌坊、墓体,全部使用花岗岩石构筑。墓丘前筑有墓亭,立记载郭鸣琳生平事迹的墓志铭、处世行略、墓陵四至以及祭田的碑文四通。郭鸣琳(1567―1628),福安人。官至靖江王府左长史。明代著名散文家,著有《东皋小稿》等书。2020年11月,被公布为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头碑至大牌坊为中轴向四周各向外延伸50米,小牌坊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墓道碑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详细]
  竹洲山畲族革命纪念碑位于福安市穆云乡竹洲山屏峰村,年代为1984,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及代表性建筑。位于穆云乡竹洲山屏峰村左侧山冈处。1984年7月由福安市委员会、福安市人民政府立。坐东北向西南,碑高2.14米,宽0.65米,碑座面宽0.42米,横面宽0.58米,高0.67米,整个立碑坪长3.8米,宽2.91米,占地面积约11平方米。纪念碑文:“竹洲山畲族革命纪念碑”。当时叶飞等革命先辈落脚于此村。对畲族群众大力支持我市闽东革命根据地革命历史具有重要纪念意义2013年2月20日,福安市人民政府公布其为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墙体外延伸10米。……[详细]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