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恰尔巴格乡 | 隶属:巴楚县 |
区划代码:653130200 | 代码前6位:653130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Q |
长途区号:0998 | 邮政编码:844000 |
下辖地区:19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恰尔巴格村 | ~200 | 乡中心区 | 因本村环境优美,故而得名。恰尔巴格,意为:“御花园”。…[详细] |
达里亚博依村 | ~201 | 村庄 | 一百一十年前,村民在河边两岸种地建村,故而得名。达里亚博依,意为:“河边”。…[详细] |
店阿勒迪村 | ~202 | 村庄 | 以前此地有巴拉特普斯特克和阿克萨喀勒等人在此设有车马店,为过往客人提供住宿,故而得名。店阿勒迪,意为:“马车店前的村庄”。…[详细] |
恰尔巴格阿力太买里村 | ~203 | 村庄 | 很久以前此地有克其克明贝希、阿克其巴依、买买提帮盖、毛拉盖尔普木拉普、买买提勒伯瓦、克里木毛拉等6户人在此定居建村,故而得名。阿勒台买里,意为:“六户…[详细] |
阿勒台买里村 | ~204 | 村庄 | 此地有180年历史,因居于阿勒台买里村和恰尔巴格巴扎之间,故而得名。阿热买里,意为:“中间村”。…[详细] |
阿拉格尔买里村 | ~205 | 村庄 | 这里住的都是从阿拉格尔乡来的人,故而得名。阿拉格尔,意为:“阿拉格尔人的村庄”。…[详细] |
塔格阿勒迪村 | ~206 | 村庄 | 以地形特征命名,由于此村周边多山地,故而得名。塔格阿勒迪,意为:“山的前面”。…[详细] |
吐格曼别希村 | ~207 | 村庄 | 以生产活动命名,早年此地有个磨坊,故而得名。吐格曼买里,意为:“水磨村”。…[详细] |
苏孜克阔里村 | ~208 | 村庄 | 以前这里有个清澈的湖,故而得名。苏祖克,意为:“清水”。…[详细] |
白西吾苏康村 | ~209 | 村庄 | 此村中有两条水渠,一条位置较高,一条地势较低,村委会处于低渠边,故而得名。拍斯吾斯塘,意为:“低渠村”。…[详细] |
奥依阔坦村 | ~210 | 村庄 | 160年前,喀什人托来克巴依和胡代克巴依在此定居牧羊,并挖渠引来喀什河水进入一个洼地,他们在洼地四周设羊圈,故而得名。奥依阔坦,意为:“低羊圈”。…[详细] |
其盖勒克村 | ~211 | 村庄 | 以植物命名,此村野麻丛生,故而得名。其盖里克,意为:“野麻村”。…[详细] |
阔克阔勒村 | ~212 | 村庄 | 村地胡杨等灌木林翠绿,风景秀丽,故而得名。科克却勒,意为:“绿洲”。…[详细] |
且迪塔格村 | ~213 | 村庄 | 170年前,阿古柏入侵南疆的兵马经过此地时搭棚住过几天,故而得名。且迪塔格,意为:“帐篷山”。…[详细] |
谢依塔勒村 | ~214 | 村庄 | 100多年前,此村有一个小水湖,湖南面靠沙丘,沙丘倒影在湖里,象一座城墙,村人说是鬼修的城墙,故而得名。协依坦库勒,意为:“鬼湖”。…[详细] |
炮台村 | ~215 | 乡中心区 | 此地把一千米称一炮台,故而得名。炮台,意为:“当地的路途里程单位”。…[详细] |
库木加依村 | ~216 | 村庄 | 村中有一沙丘,沙丘上坟地,故而得名。库木加依,意为:“沙地之坟”。…[详细] |
狼喀尔勒克村 | ~217 | 村庄 | 以前此地有个叫胡达·拜尔迪的人被人们取了“郎喀勒克”外号,而且他的亲戚最多,故而得名。郎喀勒克,意为:“把绳子接起来,作牲畜圈”。…[详细] |
墩买里村 | ~219 | 村庄 | 村中多土坡,地势较高,故而得名。墩买里,意为:“高坡村”。…[详细] |
地名由来:
传说,很早以前有个汗霍加路经辖区时,对山峦环绕四周的恰尔巴格绿洲大为赞赏,并喻为国王的花园,故得名。恰尔巴格,意为御花园或风景优美之地。
基本介绍:
恰尔巴格乡位于县境东部。东至吾库麻扎山与农三师五十一团、五十二团、四十四团场接壤,南与农三师四十九团、工程团、小海子水库连界,西与多来提巴格乡相邻,北抵乌(鲁木齐)喀(什)公路与三岔口镇相望。村民集中在喀什葛尔河和巴图公路沿线居住。乡政府所在地恰尔巴格村,距县城28公路。恰尔巴格,维吾尔语意为“美丽的花园”,概因此地山峦环绕,风光秀丽而得名。
近几年,恰尔巴格乡将林果业作为继棉花之后的又一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来抓,依据本乡水土条件,大力发展红枣产业。该乡计划在今明两年内完成10000亩的红枣定植任务,其中今秋明春完成6000亩的红枣定植,明年秋季定植4000亩。
2
历史沿革:
1950年,为第二区,辖三个乡。
1956年,改为管理区。
1958年成立恰瓦克公社。
1968年,改名红山公社。
1978年改名为恰尔巴格公社。
1984年改为恰尔巴格乡,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