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阿瓦提乡 | 隶属:喀什市 |
区划代码:653121208 | 代码前6位:653121 |
行政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新Q |
长途区号:0998 | 邮政编码:844000 |
辖区面积:约0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2.69万人 |
下辖地区:27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阿克吾斯塘村 | ~200 | 村庄 | 阿克吾斯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亚郎村 | ~201 | 村庄 | 昔时,此地被洪水冲刷形成了数条干沟,故得名。亚郎,意为崖多的。…[详细] |
英其开村 | ~202 | 村庄 | 惜时,此村很长很宅的一块地,故得名英其开,长、细。意为长细村。…[详细] |
亚尔贝希村 | ~203 | 村庄 | 亚尔贝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吐格曼贝希村 | ~204 | 乡中心区 | 昔时,该地有一盘水磨,村民居住在水磨上方故得名。吐格曼贝希,吐格曼“水磨”、贝希“头,上面”。…[详细] |
亚喀塔木村 | ~205 | 乡中心区 | 因本村位于其他村庄下方,以前有一条高墙故得名。亚喀塔木,意即“边墙”。…[详细] |
乌鲁格尤勒村 | ~206 | 村庄 | 乌鲁格尤勒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阿萨村 | ~207 | 村庄 | 因本村形状像拐杖故得名。阿萨,意为“拐杖”。…[详细] |
布尕什村 | ~208 | 村庄 | 昔时,本村土地干燥,缺水,庄稼经常受旱。群众经常为争水互相打架故得名。布尕什,意为“厮打”。…[详细] |
巴格霍伊拉村 | ~209 | 村庄 | 很久以前该地有一处大果园,村民居住在大果园的周围故得名。巴格霍伊拉,意为“果园”。…[详细] |
科克其村 | ~210 | 村庄 | 因此地以前树木多,绿树成荫。故得名。科克其,意为“绿色的”。…[详细] |
哈番拉村 | ~211 | 村庄 | 昔时,此地有个名叫托合提的人,其绰号哈番拉(大头)故得名。哈番拉,意为“傻瓜、大头”。…[详细] |
阿曼拉村 | ~212 | 村庄 | 昔时,此地居民蛮狠,故得名。阿曼拉,意为“安宁”。…[详细] |
喀鲁克村 | ~213 | 乡中心区 | 相传早年前此地下了一场大雪,雪厚一米多,故得名。喀鲁克,意为“雪地”。…[详细] |
其特勒克村 | ~214 | 乡中心区 | 昔时,该地大部分果园围墙,房院围墙低,墙头插刺以成习惯故得名。其特勒克,意为“刺多”。…[详细] |
买提克斯木买里斯村 | ~215 | 村庄 | 昔时,名叫买提克斯木的人,首先在此地定居开荒种田,后来人们迁来形成村庄故得名。买提克斯木买里斯,买提克斯木为人名,“买里斯”意为“村庄”。…[详细] |
喀塔尔克拉克什村 | ~216 | 村庄 | 喀塔尔克拉克什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恰尕村 | ~217 | 村庄 | 以前该地有四条街,村民都居住在四条街上故得名。恰尕,意为“四条街”。…[详细] |
其格勒克村 | ~218 | 村庄 | 很久以前此地芨芨草较多,故得名。其格勒克,意为“芨芨草”。…[详细] |
托尕其勒克村 | ~219 | 村庄 | 托尕其勒克,意为油桃,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从亚郎村…[详细] |
古再力村 | ~220 | 村庄 | 古再力,美丽、漂亮,意为美丽、漂亮的村,故名。…[详细] |
吐格贝希村 | ~221 | 村庄 | 吐格贝希,吐格贝西:水坝上边,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详细] |
托喀木买里斯村 | ~222 | 村庄 | 因本村缝制驴鞍子为业的人较多,故得名。托喀木买里斯,意即“驴鞍子”。…[详细] |
阿萨新村 | ~223 | 村庄 | 阿萨,意为拐杖,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从阿萨村新拆分…[详细] |
夏合夏格村 | ~224 | 村庄 | 夏合夏格,意为支渠的,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从科克其…[详细] |
亚曼拉村 | ~225 | 村庄 | 亚曼拉,意为厉害、勇敢,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从阿曼…[详细] |
英巴格村 | ~226 | 村庄 | 英巴格,新果园,故名。2017年6月27日根据《关于对喀什市各乡(镇)规模较大行政村拆分的批复》(喀市政函【2017】60号)文件精神,从喀鲁克村新拆…[详细] |
地名由来:
相传,多年前人们为了开荒种田,从克孜勒河上游喀普喀口挖了一条渠,引水种田,后续有人迁来定居,形成繁荣的村庄,故而得名。阿瓦提,意为“繁荣”。
基本介绍:
阿瓦提乡辖19个行政村,12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893人,现有耕地面积47003亩,是一个以特色林果和牲畜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乡。
近年来,该乡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扩大喀什噶尔石榴、长红枣等特色林果业发展规模,林果产业化优势日益显著。畜牧专业营销组织健全,初步形成了集牲畜养殖,畜产品流通、加工为一体的畜牧产业基地。2003年,全乡经济总收入476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12元。经济林总面积达2.7万亩,其中:石榴1.5亩,红枣3000亩,红油桃4000亩,林果业人均纯收入605元。牲畜存栏达到10.5万头(只),有养殖专业大户300户,从事活畜运销专业户97户,从事畜产品初级加工
历史沿革:
1950年改属疏附县阿瓦提区。
1958年改为阿瓦提公社。
1961年改为阿瓦提区。
1965年恢复阿瓦提公社。
1975年归喀什市辖。
1982年又划归疏附县。
1984年建阿瓦提乡。
2013年又划归喀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