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昙华乡 | 隶属:大姚县 |
区划代码:532326204 | 代码前6位:532326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云E |
长途区号:0878 | 邮政编码:675400 |
辖区面积:约152.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7000人 |
人口密度:4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昙华社区 | ~201 | 乡中心区 | 因境内有昙华山得名。1988年1月为昙华村公所,2000年改为昙华村民委员会,2013年改为昙华社区居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赤石岩村 | ~202 | 村庄 | 因村外有红色石岩得名。1988年1月属昙华乡为赤石岩行政村,2002年为昙华乡赤石岩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小兴厂村 | ~203 | 村庄 | 1984年4月属昙华区为小兴厂办事处,1988年1月属昙华乡为小兴厂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菜西拉村 | ~204 | 村庄 | 1988年1月属昙华乡为菜西拉村公所,2000年改为菜西拉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麻秸房村 | ~205 | 村庄 | 村旁盛产麻,用麻秸盖房得名,村委会驻麻秸房。…[详细] |
子米地村 | ~206 | 村庄 | 1984年4月属昙华区为子米地村公所,2000年村改委为昙华乡子米地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海古簸村 | ~207 | 村庄 | 1988年1月属六苴镇为海古簸行政村,2006年属昙华乡海古簸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
地名由来:
昙华乡因境内昙华山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昙华乡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昙华乡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基本介绍:
在大姚境内中部,有一个因林境而秀丽、因山花而浪漫、因民族而火热的彝家故土,那就是昙华。昙华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43公里,东临六苴,北上桂花,南走祥云,西北毗邻三台,东南经通新街。辖七个村民委员会,郡:昙华、赤石岩、小兴厂、菜西拉、麻秸房、子米地、卡拉地、,共有56个村民小组。全乡以盛产葱木、脱毒洋芋、薄皮核桃、野坝子蜂蜜而闻名,四季山花不断,其中以茶花、马缨花、月季花最为娇艳。绿树成荫、山水秀丽,民族文化底蕴丰厚,彝族风情浓郁,是发展民族文化旅游的风水宝地。境区森林覆盖率高,冬暖夏凉,是休闲避暑的好去处。每年的茶花节,全国各地的游客云集昙华来观赏美丽的山花,感受大自然的崇静、参加民族歌舞。全乡
历史沿革:
1950年—1957年,属盐丰县第三区。
1958年,盐丰县合并大姚县后属六苴公社昙华管理区。
1972年,成立昙华公社。
1984年,改昙华区公所。
1988年,改昙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