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营上镇 | 隶属:富源县 |
区划代码:530325102 | 代码前6位:5303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D |
长途区号:0874 | 邮政编码:655500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5个行政村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
民家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原系民家族居住。驻地民家村。1950年称龙峰乡,1954年称设民家乡,1958年称民家管理区,1959年称民家大队,1963年称民家公社,1968年称…[详细] |
营上村 | ~202 | 村庄 | 古代历朝皆驻兵扎营得名“营山”,1988年改为“营上”。…[详细] |
大粟村 | ~203 | 村庄 | 大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都格村 | ~204 | 村庄 | 彝语“都格”意为涉水过河之地,村民委员会以“都格”片村为名。…[详细] |
迤茂村 | ~205 | 村庄 | 彝语“迤茂”意为水沟边有竹林之地。公元1907,大松树、下马场、董家、马场四个村为马场村,上迤茂、中梁子、下迤茂为迤茂村,属羊肠营41个村中的2个村划…[详细] |
海戛村 | ~206 | 村庄 | 彝语“海戛”,意为龙潭上边。清光绪33年(1907),上海戛、下海戛、中会山、秧田冲、王家对门等村统称海戛村,作为羊肠营41个村中的一个村划给沾益县。…[详细] |
得戛村 | ~207 | 村庄 | 彝语“得戛”为坎子上面有地的地方。1952年设得戛乡,1963年属营上区得戛公社,1979年营上公社设得戛大队,1983年属营上区得戛乡,1988年区…[详细] |
迤启村 | ~208 | 村庄 | 彝语“迤启”意为断水的地方。1950年设立迤启行政村,1952年设迤启乡,1958年设立迤启管理区,1959年设迤启大队,1965年设迤启公社,197…[详细] |
速助村 | ~209 | 村庄 | 彝语“速助”有名望的师长所在之地。1958年属于营上区,1965年设速助公社,1970年设速助大队,1984年属营上区速助乡,部分村寨划出成立迤启乡,…[详细] |
哈播村 | ~210 | 村庄 | 彝语“哈播”意为山势陡峭路险峻。1952年设哈播乡,1957年属哈播乡,1970年属于营上大队,1979年设哈播大队,1984年属营上区哈播乡,198…[详细] |
宽塘村 | ~211 | 村庄 | 1952年设宽塘乡,1955年属宽塘乡,1957年属营上区,1965年设宽塘公社,1970年设宽塘大队,1984年设宽塘乡,1988年设宽塘办事处,2…[详细] |
海丹村 | ~212 | 村庄 | 彝语“海丹”为有海姓道士居住的村庄。1952年设海丹乡,1955年属于营上区海丹乡,1959年设营上区海丹大乡,1963年设海丹公社,1970年设海丹…[详细] |
岩头村 | ~213 | 村庄 | 清光绪33年(1907)岩头寨、发得黑、海扎属于安土羊肠营划给沾益。1937年划归平彝县,后岩头属营上河东乡岩头保(河东十保之一),1939年更名为兴…[详细] |
大坪村 | ~214 | 村庄 | 以辖大坪村命名,该地四周都是山但是居住地平坦。驻地板吉村。…[详细] |
茂河村 | ~215 | 村庄 | 彝语“茂”为竹子,“河”为剔,意为有竹林的地方。驻地茂河下村。…[详细] |
那当村 | ~216 | 村庄 | 彝语“那当”意为彝族道人端公居住的地方。…[详细] |
地名由来:
营上镇因驻兵扎营名“营山”,后演化为“营上”。
基本介绍:
富源县营上镇位于县城东南部,北邻富源县大河乡,南抵富源县竹园镇,西接富源县墨红乡,东与贵州省盘县的金竹坪接壤。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富源37公里,海拔1785米,境内最高海拔2280.5米,最低海拔1598米,年平均气温14.3℃,无霜期330天,日照1773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299.6㎜,气候温和,水热适中,干湿分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全镇土地资源总量22.8万亩,其中耕地36656亩,河流、林地、牧地等其他用地19.1万亩,84.2%的土地面积是山地和丘陵。森林覆盖率达22.5%,70%的村委会建立了各类小型林场,总面积达45000亩,占全镇有林面积的75%
文化旅游:
白龙山红军战斗遗址位于富源县营上镇合依村南约500米处的白龙山东坡。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遗址所在白龙山主峰西面,是云贵高原特有的山间坝子,坝子内村寨错落,田园密布。白龙山东坡,下临奔腾不
红紫塘大桥位于富源县营上镇迤启村委会小红紫塘村南500米处。桥由西北向东南横跨块泽河上,占地面积30.6平方米。桥为石拱桥,拱券纵联砌筑,共5孔。全长45米、宽6.8米、高5米。拱跨径8.7
历史沿革:
元朝时期,营上镇境域属罗山县平夷乡长治里。
明朝时期,为平夷卫羊肠营。
清朝中后期,为沾益菱角安氏的飞地,改土归流后划归平彝县。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又划属沾益县。
民国时期,里为区属平中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划归平彝县,祖德、南冲5乡。
1952年,改称营山区、久安里划入营山区,1957年5月,撤区设海戛、海丹、竹园、大坪4大乡,属县直属乡。
1959年1月,撤并大乡为营山区,辖20公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