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街镇 | 隶属:通海县 |
区划代码:530423105 | 代码前6位:530423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云F |
长途区号:0877 | 邮政编码:652700 |
辖区面积:约74.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08万人 |
人口密度:约54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社区、8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七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从前,村东栽有杨柳树,叫东柳村,后因村西地下的石头是白石头,又名白石镇。1949年前这里旧历每旬逢七赶街,故名七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四街社区 | ~002 | 镇乡结合区 | 清朝时这里旧历每旬逢四赶街得名四街。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居民委员会。…[详细] |
四寨村 | ~201 | 村庄 | 四寨指居民点数量,水磨石、白新寨、大寨、小新庒。因村委会辖四个彝族自然村(寨),故名四寨。…[详细] |
者湾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昔年者姓先到此定居,因住地,弯曲似弓,村前有龙潭,就以者姓及村形取名者湾。…[详细] |
龚杨村 | ~203 | 村庄 | 以村辖龚家嘴、杨家嘴两村名之首字得名龚杨村。该村委会驻地龚家嘴村,龚杨指龚家嘴、杨家嘴居民点名称。…[详细] |
大营村 | ~204 | 镇中心区 | 明沐国公带兵来驻扎该村时,有六个村,因该村扎营较大,故名大营。…[详细] |
十街村 | ~205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黔宁王平云南,由南京应天俯高石坎柳树湾苗、刘、李、钱、毕等姓随军到此地,命村名百顺村,后旧历每旬逢十赶街,故改称十街。…[详细] |
二街村 | ~206 | 村庄 | 从前这里旧历每旬逢二、八赶街,取名二八街,后称二街。…[详细] |
六街村 | ~207 | 村庄 | 从前旧历每旬逢一、六赶街,得名六街。六街村指居民点名称。…[详细] |
海东村 | ~208 | 村庄 | 该村位于杞麓湖(早年称为海)的东边,又是原河西县最东面的一个村故名海东村。…[详细] |
地名由来:
四街镇因旧时逢四赶集得名。
基本介绍:
四街镇位于通海县城西北面,地处东经102°46′,北纬24°91′。东接杨广镇马家湾四家村,南临杞麓湖,西接河西镇石山嘴,北与江川县接界。四街镇辖四街、七街2个社区及四寨、者湾、龚杨、大营、十街、二街、六街、海东8个村委会,下设12个居民小组、56个村民小组,共29个自然村。
四街镇辖区面积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352公顷。 2018年末,四街镇共有总人口45122人,其中少数民族4458人,占总人口的9.88%。境内居住着汉、彝、蒙古、哈尼、回等20个民族。
四街镇是一个农业镇,粮食、烤烟等是四街镇传统产业,其中烤烟一直是四街镇的第一大支柱产业,蔬菜、花卉、禽畜、林果逐渐
文化旅游:
四街常氏祠堂(常氏先祠)位于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四街村。据考证,该祠堂为明朝开国元勋、开平王常遇春的直系后裔流落云南河西(今通海)后,为纪念先祖集资建盖。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经过
通海县小尖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小尖山,年代为1949年。2023年12月,被认定为玉溪市第一批市级革命遗址。
龚杨朱氏宗祠位于通海县四街镇龚杨村,年代为清。朱氏宗祠门楼斗拱飞檐,大殿灯笼石柱雕刻细腻、图案精美,对研究宗祠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2018被确定为通海县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
六街海金寺位于通海县四街镇六街村,年代为清。海金寺大殿始建于元代,明成化年间重建,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2009年被确定为通海县第二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22年10月,被公布为玉溪市第四
历史沿革:
秦汉时期,四街镇境域属胜休县地。
唐宋时期,先为通海都督管辖下的部雄部,后为秀山郡管辖下的休腊部属地。
元朝时期,属河西县管辖下的一个乡。
明朝时期,属河西县所辖的东里。
清朝时期,属河西县的东区。
民国时期,为河西县的朝阳乡、东兴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河西县朝阳区和东兴区。
1950年,为河西县第一区。
1956年11月,河西、通海2县合并为杞麓县,属杞麓县第一区。
1958年11月,杞麓县与华宁县合并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