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通海县 | 隶属:玉溪市 |
区划代码:530423 | 代码前6位:530423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行政级别:县 | 车牌代码:云F |
长途区号:0877 | 邮政编码:652700 |
辖区面积:约72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9万人 |
人口密度:约40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街道、4个镇、3个乡 |
![]() | 人口 | 面积 | 简介 |
秀山街道 | 8.93万人 | 46.95km2 | 秀山街道办事处位于云南省通海县境内东南方,地处东经102。45′北纬24。7′,东临杨广镇,南接里山彝族乡,西与九龙街道毗邻,北面隔杞麓湖与四街镇相望…[详细] |
九龙街道 | 3.25万人 | 81.31km2 | 九龙街道办事处地处杞麓湖盆区西南部,位于东经 102°35′36"~102°43′09",北纬24°01′33"~24°08′55"之间,地势南高北低…[详细] |
杨广镇 | 4.53万人 | 96.77km2 | 杨广镇位于通海县东北部,滇中明珠杞麓湖的东南岸,东经102°48',北纬24°08'东接华宁县,南邻里山乡,西与秀山街道相连,北起杞麓湖。离县城约4公…[详细] |
河西镇 | 4.72万人 | 188km2 | 一、地理位置
河西镇位于通海县西北部,北纬24°09′,东经102°39′,纬度跨度24°05′~24°04′,经度跨度102°30′~102°…[详细] |
四街镇 | 4.08万人 | 74.4km2 | 四街镇位于通海县城西北面,地处东经102°46′,北纬24°91′。东接杨广镇马家湾四家村,南临杞麓湖,西接河西镇石山嘴,北与江川县接界。四街镇辖四街…[详细] |
纳古镇 | 1.24万人 | 12km2 | 纳古镇居滇中通海县西北部,背靠狮子山,面临杞麓湖,离县城约十二公里,东与二街村接壤,西与十街村毗邻,北与江川大街镇邻界,南与“秀甲南滇”的秀山翠峰隔湖…[详细] |
里山彝族乡 | 8281人 | 100.01km2 | 里山彝族乡位于通海县城东南,距县城5公里。东邻杨广镇、华宁县,南与高大乡、建水县曲江镇毗邻,西接九街,北与城郊相连,乡政府驻地里山社区距县城5公里,全…[详细] |
高大傣族彝族乡 | 8777人 | 110km2 | 高大傣族彝族乡位于通海县南部,地处玉溪市与红河州结合部,东与红河州建水县曲江镇相连,西和红河州石屏县龙朋镇毗邻,北同我县九龙街道、里山乡接壤,乡政府驻…[详细] |
兴蒙蒙古族乡 | 5286人 | 4.77km2 | 兴蒙蒙古族乡位于杞麓湖西岸的杞麓山脚,是云南省唯一的蒙古族聚居乡,素有“歌舞之乡”、“甜瓜之乡”、“建筑之乡”的美誉。于1988年建乡,辖区面积4.7…[详细] |
地名由来:
通海县由原通海、河西两县合并而成。传说昔日水涝不通,元代有神僧以杖穿穴泄水而得名;河西县因县治在杞麓湖以西而得名。通海在两汉时为胜休县地,隶益州郡。《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山川》:通海湖“在通海县北三里,源自河西县流注为湖,周八十里。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石丛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郡县释名》云南卷上:“县北三里有通海湖,县以湖名也。
基本介绍:
历史悠久,文化流长。通海县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杞麓湖畔生息;汉代开“麊泠水道”(即西南丝绸之路的一支);唐代置“通海都督”,开设“通海城路”;宋代设秀山郡;元代建“都元帅府”,设临安路,统摄今红河、文山一带,直至越南;明代置“通海御”,戍兵屯田;清代,各种手通海县地处云南省中南部,距省会昆明137公里、玉溪49公里,总面积721平方公里,辖4镇3乡和2个街道,居住着汉、彝、回、蒙古、哈尼等多个民族,兴蒙蒙古族乡是云南唯一的蒙古族聚居地。全县常住人口31.04万人,是云南省除昆明市区外的人口高密度区。工业兴起,成为滇南货物集散中枢,海外物资集散运转,商贸交易活跃而在云南著称。各时期多民族的文
荣誉排行: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通海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通海县人口数量为29万人,位列玉溪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2位,位列云南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1799位。
2020年12月,通海县上榜2020中国城市创新百佳示范县市榜第46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通海县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9年8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通海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代表产业为蔬菜产业。
2018年11月,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公布,通海县入围
2018年2月,通海县上榜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历史沿革:
两汉隶益州郡;蜀汉隶兴都郡;晋隶宁州;隋隶南宁州总管府;唐初隶南宁州都督府;唐南诏后期置通海都督与通海郡;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创建大理国后,改通海郡为秀山郡;南宋宝佑五年(1257)设阿僰万户,置通海千户隶善阐(今昆明)万户;元代至元十一年(1274)改阿僰万户为南路,十三年(1276)改南路为临安路,裁通海万户为通海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废路为府,徙府治于建水,通海属临安
鍏充簬鎴戜滑 鑱旂郴鏂瑰紡 鍏嶈矗澹版槑 缃戠珯鍚堜綔 鎴戣渚涚ǹ |
鑱旂郴鎴戜滑锛� QQ锛�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