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福清市 > 城头镇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城头镇

[移动版]
地名:城头镇隶属福清市
区划代码:350181104代码前6位:350181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闽A
长途区号:0591 邮政编码:350000
辖区面积:约6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3万人
人口密度:约8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滨海社区~001村庄
由福清市海口农场改制而成,位于海边,故名。2018年9月30日,经福清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融政综[2018]314号)。…[详细]
城头村~201镇中心区
村置福清湾北岸,三面临海,为水上交通要冲。相传隋开皇年间,为防海盗,曾在村庄四周筑城,村东南临海处建一城门,故名。宋属感德乡永宾里,有锦城境,明属南上…[详细]
大厝村~202镇乡结合区
大厝村:解放前,为了便于逃生村民们将几十座房子连着盖起来形成很大的房屋而得名。有十七个村名小组,总户数1028户,总人口3499人;总劳动力1590人…[详细]
善友村~203镇乡结合区
古时村人和睦相处,为人和善,故名。宋属感德乡永宾里,有善友境,明属南上隅永宾里图1,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海口镇。1943年属永宾乡大厝保,195…[详细]
西池村~204镇乡结合区
西池村:因当时该村的西面有一口很大的池塘而得名,包括田中,炎闹,下楼,西池四个自然村。有18个村名小组,总户数906户,总人口3227人,总劳动力14…[详细]
东垣村~205村庄
东垣村:原名东元村,包括前林,东贵,前源,唐山,东元5个自然村。有20个村名小组,总户数1041户,总人口3502人,总劳动力1600人,外出就业10…[详细]
溪边村~206镇乡结合区
溪边村:因该村附近有一条溪绕过而得名,有10个村名小组,总户数517户,总人口1961人,总劳动力896人,外出就业600人,待转移劳动力150人,总…[详细]
星桥村~207镇乡结合区
星桥村:原名新桥村,因村旁有一座大桥而得名。全村总有65个村名小组,总户数1871户,总人口6245人,总劳动力2851人,外出就业1600人,待转移…[详细]
堑柄村~208镇乡结合区
原村庄面海堑(原东港街村前)倚山坡(天官石山沿烟墩)执掌水陆南北交通险要,故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元沿之。明属西隅方成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详细]
黄墩村~209镇乡结合区
黄墩村:原名方墩村,包括下州、唐西、旁头、黄墩4个自然村。因该村当时有一块很大的墩牌而得名,9个村名小组,总户数662户,总人口2218户,总劳动力1…[详细]
首溪村~210镇乡结合区
首溪村:因该村南边有一条溪而得名,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5户,总人口1003人,总劳动力439人,外出就业260人,待转移劳动力135人,总耕地面积…[详细]
岩兜村~211镇乡结合区
岩斗村:原名岩兜村,因这个村后面有山岩横贯整个村而得名。20个村名小组,总户数678户,总人口2244人,总劳动力998人,外出就业500人,待转移…[详细]
五龙村~212村庄
五龙村:因曾经该村后面有五块石头很像龙而得名,有3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419户,总人口4633户,总劳动力2098人,外出就业1300人,待转移劳动…[详细]
凤屿村~213镇乡结合区
凤屿村:因当时村的西边有一块大石头形状很像凤而得名,有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58户,总人口1448人,总劳动力655人,外出就业410人,待转移劳动力…[详细]
湖美村~214村庄
湖美村:因当时村中有一个很大的湖而得名,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96户,总人口1021人,总劳动力444人,外出就业230人,待转移劳动力80人,总耕…[详细]
后俸村~215镇乡结合区
初为杨、敖、马、刘诸氏聚居,后戌湮灭或外迁,唐咸通间(约870年)张氏一世祖谋公自今宏路街道真丰村迁此续住。子孙发达兴盛,曾出仕几位,厚俸室粮。故曾名…[详细]
峰前村~216镇乡结合区
峰前村:因这个村座落在山峰的前方而得名,有1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36户,总人口2596人,总劳动力1161人,外出就业760人,待转移劳动力200人…[详细]
东皋村~217镇乡结合区
村舍东部有一座山皋,故名。宋属感德乡方成里,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山新保。1950年属山新乡。1958年属五星大队,1959年属海口公社东皋大队…[详细]
南田村~218村庄
南田村:因该村南面都是田而得名,包括薛田、横圳、南斜、北连、凤山顶、庄上、南田、钟头8个自然村,共有1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857户,总人口3086人,…[详细]
南冲村~219村庄
村南有座扫帚仑,亦称备箕覆,远看形似大钟,建村始以为此地风水好,故名。清朝,陈、张、林、俞先后迁入,旧属感德乡永宾里,有南钟境。1943年设6甲为南冲…[详细]
新楼村~220镇乡结合区
原渔潮可达村前,村民搭草楼而居,捕蟳为生,故称蟳楼,“蟳楼”同“新楼”同音,故改名至今。明洪武年间始祖梓公自平潭小练村迁来,属感德乡永宾里,有新楼境。…[详细]
彭洋村~221镇乡结合区
明弘治年间(1486年-1505年)张氏一世祖,可德公自河南开封府迁至,此地原位于澎湃的海洋福清湾北岸,原潮水可达村落,朝涌夕湃洋面广阔北边陆地,故曾…[详细]
山下村~222镇乡结合区
村置后岚山南,故名。宋属感德乡永宾里,元沿之。明属南上隅永宾里图一,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永宾乡,1943年属永宾乡山新保,1950年属第二区山新…[详细]
梁厝村~223镇乡结合区
宋间,粱氏从长乐江田迁此置村。以姓氏得名。宋时,粱氏从长乐县江田村迁此。属感德乡,永宾里,有西松境,元沿之。明属南上隅永宾里1图,清宣统2年间(191…[详细]
宅前村~224镇乡结合区
本村背山面海,住宅环境优美,交通方便,前面海滩是农家生活,海产品资源丰富,故取名宅前。1993年宅前村委会成立,由原港前大队7-10组组成宅前村委会。…[详细]
港西村~225镇乡结合区
其一、港西村东邻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港西与松下两村中间有一条海港,村子位于海港西侧,故名。宋末张氏从后俸迁此置村,有金峰境属永宾里1图,1943年分3…[详细]
吉钓村~226村庄
相传旧时大年三十日,附近渔民趁渔霸回家,急忙到该岛钓鱼过年,号急钓。取吉利意,曾名吉兆,方言谐音。1979年定为今名。宋间,仅为陆上渔民栖息、避风、停…[详细]

地名由来:

相传隋开皇年间,为防海盗,曾在村庄四周筑城,村东南临海处建一城门,故名。

荣誉排行:

2020年12月,福建省爱卫办命名城头镇为福建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福清市辖镇。1955年置城头区,1961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0年改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中心14公里。面积66平方公里,人口5.3万。有国家一级口岸元洪码头。辖西池、东垣、星桥、五龙、湖美、凤屿、堑柄、首溪、岩兜、黄墩、城头、大厝、后俸、东皋、新楼、山下、梁厝、港西、彭洋、吉钓、南田、南冲、善友、溪边、宅前、峰前26个村委会。主要企业有面粉、啤酒、棕榈油、电感元件等厂。农业主产水稻、红薯、花生、大豆。有建于宋熙宁元年(1068)的五龙石桥和石塔。

闽中游击支队第5大队驻地旧址

闽中游击支队第5大队驻地旧址龙卧禅寺位于福洁市城头镇湖美村五龙山下1933年至1949年9月,闽中游击队领导人黄国璋、林汝楠、陈亨源,福清的陈振亮、俞建兴、陈家茂等在龙卧禅寺开展地下革命活动

五龙塔桥

五龙塔桥位于城头镇五龙村,年代为宋代。1988年,五龙塔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龙卧禅寺

龙卧禅寺位于城头镇湖美村,年代为明代。1988年,龙卧禅寺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唐、宋、元设水宾、方成、新安、方民四里,属感德乡。

清朝设永宾乡沿用至1949年。

1950年设城头乡。

1952年属海口人民公社辖区。

1961年成立城头人民公社。

1984年9月26日,改公社为乡。

1991年11月8日,撤乡建镇。


还有2个地名与城头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城头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