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君召乡 | 隶属:登封市 |
区划代码:410185203 | 代码前6位:410185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乡 | 车牌代码:豫A |
长途区号:0371 | 邮政编码:450000 |
辖区面积:约100.86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8万人 |
人口密度:约377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20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君召社区 | ~001 | 乡中心区 | 明末李自成曾派一赵姓将军驻此,得名军赵,后改称军召。清康熙年间取“君王召见”之意改为君召。…[详细] |
南洼村 | ~202 | 乡中心区 | 南洼村地处君召村正南,地势较低,故名南洼村。…[详细] |
周洼村 | ~203 | 村庄 | 明正德十四年(1519),周姓由周沟迁此建村,居低洼处,得名周洼。…[详细] |
蔺沟村 | ~204 | 村庄 | 早年蔺姓人家在此沟居住,故名蔺沟。明属胥店保。清属俞柳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七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三区。194…[详细] |
孙庄村 | ~205 | 村庄 | 古时仅居三户人家,取名三家庄,后孙姓家族人丁兴旺,方圆村寨遂称“孙庄”,沿用至今。…[详细] |
钱岭村 | ~206 | 村庄 | 明代,此处曾为钱岭镇,村民的先祖于板棚街南迁至此。汉之前此石岭名曰“金钱岭”,故名钱岭。…[详细] |
杨沟村 | ~207 | 村庄 | 原为颍河上游杨树沟,清代杨氏入住,故名杨沟。…[详细] |
红石头沟村 | ~208 | 村庄 | 由于在马鞍山的阳坡,马鞍山红石多,称红石头沟。…[详细] |
水磨湾村 | ~209 | 村庄 | 唐之前叫水茅庵,少林寺下院华严寺建于此,在颍河里设水打磨,为少林寺和尚磨面,故为“水磨湾”。…[详细] |
李庄村 | ~210 | 村庄 | 明初刘姓迁居村北,称刘庄,明万历年间李姓由偃师大岭村迁居村南,称李庄。后两村发展相近,于1980年命今名。…[详细] |
晋爻村 | ~211 | 村庄 | 晋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宋沟村 | ~212 | 村庄 | 该地宋姓居民在颍河沟依山而居,时称宋沟,得名宋沟村。…[详细] |
陈窑村 | ~213 | 村庄 | 明末陈姓迁此,以窑而居,故名陈窑村。明属胥店保。清属俞柳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七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三区。19…[详细] |
黄城村 | ~214 | 村庄 | 春秋战国时期郑庄公“掘地见母”的发生地。黄城先为鲧指挥治水所在,后为尧聘许由而筑禅让坛,先民皆居城内,元以后逐渐衰落,居民移出,黄城沿用2000余年。…[详细] |
大泘沱村 | ~215 | 村庄 | 大泘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范堂村 | ~216 | 村庄 | 清代范姓居此建一奶奶堂而得名。明属胥店保。清属俞柳里。1912年,沿清建制,后县设八个区属第七区。1936年前后,县划为三个区署,属第三区。1948年…[详细] |
常寨村 | ~217 | 村庄 | 村民委员会位于常寨,故名。以姓氏而得名。…[详细] |
胥店村 | ~218 | 村庄 | 古为胥靡,盘庚北迁殷墟,部分胥人不走,后在汉唐古道边建店铺,称宿店,明后,多姓迁此,改为胥店镇。…[详细] |
海渚村 | ~219 | 村庄 | 夏禹治水时,此地为盆地,曾称海子。后疏水成功,露出陆地,称海渚。…[详细] |
王庄村 | ~220 | 村庄 | 唐之前归胥店,明代王姓迁入,人口众多,因位置偏西得名西王庄。…[详细] |
石坡爻村 | ~221 | 村庄 | 石坡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末李自成曾派一赵姓将军驻此,得名军赵,后改称军召。清康熙年间取“君王召见”之意改为君召。
基本介绍:
君召乡位于登封市西约30公里处,东依省会郑州,西邻古都洛阳,南与汝州相接,北和偃师贯通,下辖21个行政村,3.8万口人,耕地5.4万亩,属豫西浅山区地带。境内物产富饶,交通便利,环境独秀,民风淳朴。
君召是革命老区。1944年皮定军司令员率八路军抗日先遣支队挺进豫西山区开辟抗日根据地,同年9月登封抗日县政府在我乡红石头沟村成立,君召人民在战争中留血牺牲,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天这里仍然保留着许多当年的革命遗址。
君召乡是农业乡。盛产玉米、小麦、烟叶、大豆、花生、苹果、葡萄、西瓜等作物、烟叶和苹果是全乡最主要的经济作物。当地温差大、无污染土壤矿物质含量最高的独特条件下生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君召乡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2年1月,君召乡入选第五批河南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文化旅游:
黄城故城位于登封市君召乡黄城村,北有马鞍山,南临陈窑水库,东有王家沟,西有陈沟河,三面环水,易守难攻。黄城故城大体略呈长方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220多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四周城
银洞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井眼沟村北的马鞍山厢子崖半腰,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银洞遗址据当地传说是明朝时期人们采矿的洞穴遗址,清代至民国年间,当地村民曾利用此洞躲兵防匪。银洞遗址
李庄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李庄村南台地上,遗址处在大呼沱河西岸二级台地上,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较长,整体呈长方形分布。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文物人员调查发现。2008年文物普查时又进行了调查,根
黄城遗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北黄城村,城内面积18万平方米。该城现存城墙一周,其夯筑法在我省古代城墙中十分少见。根据城墙的夯筑特点及夯筑方法可知,黄城始建于春秋时期。此城墙的发现,对研究春秋时期
红石头沟登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登封市君召乡,年代为1944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2023年10月,红石头沟登封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被公布为第三批郑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夏属许由部落。
商汤为古胥国。
东周属古纶国。
春秋战国属郑。
秦属洛州。
汉属颍川郡。
晋属洛阳府潁阳县。
隋为纶氏县。
北魏属颍阳县。
东魏、唐归嵩阳县。
五代属颍川郡。
北宋属河南府颍阳县。
元属阳城县。
明为胥店保。
清为俞柳里。
1912年沿清建制,后为第七区。
1936年为第三区。
1948年为第三区。
1958年曾为红旗公社,后称君召公社。
1961年复为第三区。
1962年复为君召公社。
1983年改设君召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