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陈庄镇 | 隶属:范县 |
区划代码:410926106 | 代码前6位:410926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豫J |
长途区号:0393 | 邮政编码:457000 |
辖区面积:约45.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3.4万人 |
人口密度:75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56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东陈庄村 | ~201 | 镇中心区 | 明初,陈氏族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以姓氏取村名陈庄。…[详细] |
群坊村 | ~202 | 村庄 | 南宋时期,有一罗姓大户,以染布为业,染坊店众多,取村名罗家群坊,后惯称群坊。…[详细] |
顾庄村 | ~203 | 村庄 | 顾姓于清初从濮城顾屯迁来,以姓氏取村名为顾庄。…[详细] |
韩徐庄村 | ~204 | 村庄 | 是明万历年间,由韩、徐两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村名为韩徐庄。…[详细] |
西朱庄村 | ~205 | 村庄 | 朱姓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氏取名为朱庄,因东边有一朱庄,又改名为西朱庄。…[详细] |
胡屯村 | ~206 | 村庄 | 胡姓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名胡屯。…[详细] |
程朱庄村 | ~207 | 村庄 | 在明末,程、朱两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取名为程朱庄。…[详细] |
刘楼村 | ~209 | 村庄 |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刘姓是大户,取名刘楼。…[详细] |
杨楼村 | ~210 | 村庄 | 李姓家谱记载,明代永乐年间,由本县烟屯迁来定居,当时有几家大地主,盖了十八座楼,后惯称杨楼。…[详细] |
郭庄村 | ~211 | 村庄 | 郭氏家谱记载,自清初从山东郓城县白腊行村迁来,当时有郝、郭两姓,郭姓大户,取名郭庄。…[详细] |
郝庄村 | ~212 | 镇乡结合区 | 郝姓族人于明代中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取名为郝堂,后更名郝庄。…[详细] |
刘张枣坡村 | ~213 | 村庄 | 以前是土岭地带,枣树满坡,明末刘姓和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取名刘张枣坡。…[详细] |
朱张东枣坡村 | ~214 | 村庄 | 很早以前是土岭地带,枣树满坡。朱姓和张姓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分东西两个自然村,因居东,取名朱张东枣坡。…[详细] |
朱张西枣坡村 | ~215 | 村庄 | 很早以前是土岭地带,枣树苗坡。朱姓和张姓人员于明末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安村,分东西两个自然村,因居西,而取名朱张西枣坡。…[详细] |
王张枣坡村 | ~216 | 村庄 | 古时是土岭地带,枣树满坡,王、张两姓于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安居,取村名王张枣坡村。…[详细] |
亚固堆枣坡村 | ~218 | 村庄 | 是明末亚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安家,因此处是个大土岗,而取名亚堌堆。…[详细] |
韩庄村 | ~219 | 村庄 | 韩氏家谱记载,自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安村,以姓氏取名为韩庄。…[详细] |
高侣庄村 | ~221 | 村庄 | 高姓清康熙年间从本地红庙迁居高庄,佀姓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取名佀庄。1958年二村合并称高佀庄。…[详细] |
潘庄村 | ~222 | 村庄 | 潘姓于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村,以姓氏取名为潘庄。…[详细] |
胡庄村 | ~223 | 村庄 | 明代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地定居,以姓氏取村名胡庄。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改名为西胡庄。…[详细] |
杨吴庄村 | ~224 | 村庄 | 因由杨庄、吴庄两村组成,而得名杨吴庄村。…[详细] |
张顾屯村 | ~225 | 村庄 | 由张屯、顾屯两个自然村合并建村,取张屯、顾屯首字得名张顾屯。…[详细] |
邢庙村 | ~226 | 村庄 | 在明末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邢氏盖了一座奶奶庙,而取名为邢庙村。…[详细] |
刘烟墩村 | ~227 | 村庄 | 传系商周时期烽火台遗址,俗称狼烟墩。自王姓於明代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县移民至该遗址后取名王烟墩,后分为刘烟墩和王烟墩两个自然村。…[详细] |
廖烟墩村 | ~228 | 村庄 | 碑文记载:系商周时期烽火台遗址,历称狼烟墩。明洪武二年李姓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至山东曹州府范县南45里黄河北岸,起村名李烟墩。明洪武年间,廖姓也从山西…[详细] |
羊二庄村 | ~229 | 村庄 | 在明末有个放羊的叫羊二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安居,取村名羊二庄。后分为南北两庄,因此村位于北边,而取名北羊庄,俗称北羊。…[详细] |
黄营村 | ~230 | 村庄 | 张姓家谱记载,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张姓定居最早,故名张村。传历史上有一个黄大人在这里安过大营,后来改为黄营。…[详细] |
东宋楼村 | ~231 | 村庄 | 宋氏族谱记载,明末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宋姓人员来的较早,在此盖了一座小楼,而取为村名宋楼,因西边还有个宋楼,改名为东宋楼。…[详细] |
贾刘石村 | ~232 | 村庄 | 因由贾庄、刘庄和石庄三村组成,故名贾刘石。传贾、石两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刘姓系老户,分别以姓氏命村名。…[详细] |
后张庄村 | ~233 | 村庄 | 明代从山西洪洞县迁入山东郓城张胡同,后又迁来此地建村,因村南1.5千米处有一张庄,而取村名为后张庄。…[详细] |
西许楼村 | ~234 | 村庄 | 明代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许姓人员最早在此建村,而取名为许楼。…[详细] |
程庄村 | ~235 | 村庄 | 程氏家谱记载,程氏明代万历年间,由范县何庄迁居此地,取名为程庄。…[详细] |
南曹楼村 | ~236 | 村庄 | 曹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由濮州迁来,因此处有一座楼,名曰“望京楼”,此村在楼南故名南曹楼,后惯称曹楼。…[详细] |
张康楼村 | ~237 | 村庄 | 明永乐二年(1404)村民由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于此。张康是一人名,父亲早亡,母子二人相依为命。张康在集上开一小饭铺,他炒菜,做汤头一碗定让母亲先用,后…[详细] |
谢楼村 | ~238 | 村庄 | 谢姓于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其中有一大户,有楼房,所以命名为谢楼。…[详细] |
肖庄村 | ~239 | 村庄 | 肖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从山西平阴府迁来此处建村,因肖姓人员较多,而取名为肖庄。…[详细] |
荣庄村 | ~240 | 村庄 | 荣氏家谱记载,在明万历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荣姓在此定居最早,以姓氏命名为荣庄。…[详细] |
西宋楼村 | ~243 | 村庄 | 宋姓在明代中期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又因山西老家的村叫宋楼村,此村仍为宋楼村;因当时村东还有一个宋楼村,改名西宋楼。…[详细] |
安兴寺村 | ~244 | 村庄 | 祝氏家谱记载,明初祝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在此地定居,因此地建有一寺院,名为安兴寺,遂取村名安兴寺。…[详细] |
赵庄村 | ~245 | 村庄 | 赵氏家谱记载,赵姓在清初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定居,故取名为赵庄。…[详细] |
罗庄集村 | ~246 | 村庄 | 明代中期罗姓从山西平阳府迁此地定居,在此地建村落户,取名罗庄。1981年因重名改为罗庄集。…[详细] |
高庄村 | ~247 | 村庄 | 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安村,因高姓迁来最早,而取名高庄。…[详细] |
后双庙村 | ~251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在两个庙后定居,而取名后双庙。…[详细] |
前双庙村 | ~252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在两个庙前定居,而取名前双庙。…[详细] |
姚庄村 | ~253 | 村庄 | 在明初,姓姚的最早迁入此地之后,取名为姚庄。…[详细] |
后油坊村 | ~255 | 村庄 | 传明永乐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地定居,当时因村东有个油作坊,取村名为油坊,后按方位改名为后油坊。…[详细] |
前油坊村 | ~256 | 村庄 | 传明永乐年间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当时因村东有个油作坊,取名为油坊,后按方位改为前油坊。…[详细] |
仁和庄村 | ~257 | 村庄 | 原名叫辛庄,因历史上曾有很长一段无打架闹事和官司事件,村里的人都比较仁义和气,被一位杨姓的县长命名为仁和庄。…[详细] |
崔胡同村 | ~258 | 村庄 | 崔姓于明初,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以姓氏命名为崔胡同。…[详细] |
刘桥村 | ~260 | 村庄 | 明代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因刘姓最早在此建村时,旁边有座桥梁,而取名为刘桥。…[详细] |
南羊庄村 | ~264 | 村庄 | 在明末有个放羊的叫羊二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安居,故名羊二庄。此村在南取名南羊。…[详细] |
前后张枣坡村 | ~268 | 村庄 | 张氏家谱记载,很早以前是土岭地带,枣树苗坡。明末张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来,分前后两个村,取名前后张枣坡村。…[详细] |
大小辛村 | ~269 | 村庄 | 明永乐年间,张、李、冯三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村庄,因当时生活艰辛,而取名辛庄。后按村庄大小,人口数量分为大辛庄和小辛庄,后两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详细] |
史楼村 | ~271 | 村庄 | 史楼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廖桥村 | ~272 | 村庄 | 廖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王庄村 | ~273 | 村庄 | 王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
明初陈姓人由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以姓氏名陈庄。
荣誉排行:
2019年11月,陈庄镇被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为2019年河南省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
2017年12月,2017年河南省省级生态乡镇名单公布,陈庄镇榜上有名。
2016年12月,陈庄镇上榜第四批河南省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2012年11月,农业部认定陈庄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黄河之莲莲藕)。
基本介绍:
范县陈庄镇位于范县东南约18公里处,与山东鄄城隔河相望,总面积约4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6445亩(其中滩地8000亩)。
现辖60个行政村(其中21个半滩区村),213个村民小组,8016户,3.4万人。乡人民政府驻陈庄村。
陈庄乡党委政府带领全乡人民艰苦创业、自加压力、争粮食创一流,促进全乡经济的发展。先后被省、市、县评为生产先进单位、河南省粮食生产百强乡、先进党委、信访工作先进乡、党风廉政设先进乡、“四强”乡镇、计划生育行进乡、发展农村经济先进乡。 陈庄乡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两种。夏季种植小麦,秋季种植水稻。全乡是“一麦一稻、藕鱼双收”,的高效农业种植模式,
文化旅游:
中原荷花园位于范县陈庄镇万亩莲鳅供作示范基地,是依托当地丰富的水利资源发展起来的旅游观光农业和高效特色农业园区,是黄河以北地区最大的绿色莲藕生产基地,总面积达3万余亩。是濮阳市委、市政府确定
历史沿革:
清光绪年间设羊二庄乡。
1949年属平原省濮县三区。
1952年属山东省濮县三区。
1956年属山东省范县杨集区。
1958年属杨集公社。
1964年属河南省范县杨集区。
1968年分属杨集公社、龙王庄公社。
1977年析杨集公社、龙王庄公社部分村庄设立羊二庄公社。
1982年更名为陈庄公社。
1983年改设陈庄乡。
2014年改置陈庄镇。
区划: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镇 |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