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洛阳市 > 宜阳县 > 高村镇

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高村镇

[移动版]
地名:高村镇隶属宜阳县
区划代码:410327112代码前6位:4103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C
长途区号:0379 邮政编码:471000
辖区面积:约76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95万人
人口密度:约38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高村村~200镇中心区
相王莽撵刘秀到此忽然断路,王莽因而称此地为“道头”。1929年认为“道头”不祥,遂改名为高村。…[详细]
周峪村~201村庄
居民多为周姓,且居住在山间平地上,故名周峪。…[详细]
宋王沟村~202村庄
1983年设立,因村民委员会位于宋王沟而得名。因地理位置和姓氏而命名。…[详细]
演礼沟村~203村庄
相西汉末王莽撵刘秀路过此地,因追兵逼近,刘秀忽见一农夫犁地,就藏身于犁沟之内,故名“掩犁沟”。后逐渐演变为演礼沟。…[详细]
鲁村村~204村庄
古时候鲁姓居民居住地,故名鲁村。1943年鲁村保属福昌乡。1947年9月设鲁村乡,属宜北县韩城区。1949年2月宜南、宜北2个县合并后,属宜阳县韩城区…[详细]
丰涧村~205村庄
据早年此地有很多桃李树,累年丰收,且边有一条大深沟,故取名丰涧。…[详细]
刘沟村~206村庄
刘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里沟村~207村庄
传说很早以前该沟水中有鲤鱼,叫鲤鱼沟,后演变为里沟。…[详细]
温村村~208村庄
因早前村民大多姓温,故名。1936年设温村联保,隶属第三区(韩城)。1943年设温村保。1951年设温村乡,属第四区(韩城)。1956年1月设温村一般…[详细]
东营村~209村庄
古名“神村镇”,后李自成义军在此驻扎东西两个营寨,位于东边,即东营村。…[详细]
孔昌村~210村庄
据传远年这里是屯兵之地,孔昌是喂养兵马的地方,初建村时定名为空场,后因空场听着不雅,演化为孔昌。…[详细]
沈沟村~211村庄
古时有姓沈的居住在此地,而取名为“沈沟”。…[详细]
汪汴村~212村庄
因早前汪姓居民迁居于此,村中有一小溪,名“汴水”,故称汪汴。…[详细]
桑元村~213村庄
据传远年这里是一片桑园,故称“桑元”。1943年桑元保属福昌乡。1947年9月设桑元乡,属宜北县韩城区管辖。1950年春设桑元乡,属第四区(韩城)。1…[详细]
牛峪村~214村庄
因土岭形状似牛,且岭间有一片较平的地,故名牛峪。…[详细]
张元村~215村庄
位于丘陵地区的一个平原上,张姓人较多,故称。…[详细]
叶沟村~216村庄
1983年设立,因村民委员会位于叶沟而得名。以姓氏命名。…[详细]
寺岭村~217村庄
因与当地清华寺同处一道岭,故称寺岭。1958年为叶沟大队,属韩城公社。1961年属高村公社。1983年机构改革,为寺岭村民委员会,属高村乡。2017年…[详细]
王沟村~218村庄
王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石村村~219村庄
石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平原村~220村庄
据远年人均住在现村北岭平原上,因地势平坦广阔,土地肥沃,故名平原。后因明末混战,村民搬至偏僻的沟岸,仍沿用旧名。…[详细]
张延村~221村庄
据张延村古称掘泉镇,后来村镇败落,人迹俱绝,由张姓村民迁入此地,望其子孙延续,故称张延。…[详细]
宋屋村~222村庄
据远年宋氏先祖最早迁居此地,故称。1960年建大队,宋屋大队属韩城公社。1961年设高村、西石村两个人民公社,宋屋大队归属西石村人民公社。1983年5…[详细]
麻延村~223村庄
因早年任姓人家居住此地,且家家户户都种植蓖麻(土名叫大麻),蓖麻用途甚广,为延续此种农作物,故名“任麻延村”。…[详细]
河战村~224村庄
传说早前村中有一条小河长流,而在河边发生过战争,故称。…[详细]
北王村~225村庄
据传明末姓张的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了家族兴旺,取名“旺村”,久而久之演变为“王村”,随着人口增多,分建三个村,因在北边,故称。…[详细]
王眷村~226村庄
唐初李世民,带兵东伐洛阳时,眷属留于此,故称“王眷”。…[详细]
阡陌岭村~227村庄
该处地形复杂,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全是田间阡陌,依岭取名,故名阡陌岭。…[详细]
马朝沟村~228村庄
村南上坡上有五道小岭,岭头均朝此村,有五马朝沟之意,故名马朝沟。…[详细]
安沟村~229村庄
安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麦村村~230村庄
以姓氏命名,远年麦氏先祖迁此居住,故称。…[详细]
张深村~231村庄
据传远年姓张的在此居住,村前有一深潭,故称“张深”。…[详细]
铁炉村~232村庄
以铁匠炉而得名,以前名叫薛庄,因此地为南北交通枢纽,本村有铁匠炉一座,主要给马、驴等牲口钉掌,生意红火,所以改为铁匠炉。…[详细]
黄洼村~233村庄
据远年黄、李二姓的村民从异地迁至此,因黄姓村民迁入较早,村前有一洼地,故称。…[详细]
赵坡村~234村庄
赵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四土地村~235村庄
村南有四个土堆,故名四土地。1943年设四土地保,属福昌乡。1958年属韩城人民公社。1960年建四土地大队,属韩城人民公社。1961年设高村、西石村…[详细]
杜渠村~236村庄
相一千多年前,有姓杜的来到此地,面临运粮河建村,对岸有肥沃田地数十亩,但无水可浇,杜家筹用人力物力,石凿修渠一条,常年自流,人们称此为杜家渠,后演化为…[详细]
纪彰村~237村庄
相传:东汉光武帝带兵与赤眉打仗之前,在这里申明军纪,军心大振,一举平了赤眉,后取名“纪彰”。…[详细]
王莽村~238村庄
据西汉时王莽撵刘秀到此夜宿,故称王莽村。…[详细]

地名由来:

据传,远年这里有一枣园,王莽撵刘秀到此,截然断路,王莽因而称此地为“道头”。1929年,土匪祸患到此,认为“道头”是不祥之兆,又因此地理位置比周围村庄位置高而改名为高村。

基本介绍:

高村乡位于宜阳县西北35公里处,东接宜阳县盐镇乡、柳泉镇,西连洛宁县,南与宜阳县韩城镇、石村乡接壤,北与绳池县毗邻,总面积76平方今里,耕地面积5.6万亩,辖19个行政村,总入口2.2万。

该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丘陵山区乡,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豆类等,经济作物以烟叶为主,特色产业有黑色作物、香花辣椒等。近年,该乡结合实际,充分发挥土地资源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烟叶生产,常年植烟面积稳定在1.0000亩左右,规模不断扩大,生产水平逐年提高,成为洛阳市有名的万亩烟生产基地。特色产业发展迅速以华裕黑色作物开发公司为依托,建成了黑色作物生产基地,

+查看详细高村镇概况>>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高村镇被确定为2021年度洛阳市文明村镇

文化旅游:

李萍烈士就义纪念地

李萍烈士就义纪念地位于高村镇石村村,年代为近现代。2020年12月,被公布为宜阳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36年设鲁村、藕池、温村联保,属第三区(韩城)。

设河战联保,属第四区(三乡)。

1943年属福昌乡。

1945年系宜阳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

1947年属宜北县韩城区管辖。

1949年宜北、宜南2个县合并后,高村一带属宜阳县韩城区。

1950年设有高村乡,属第四区韩城管辖。

1951年属第五区三乡管辖。

1956年设高村中心乡,下辖温村、东营2个一般乡。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高村大队属韩城人民公社。

196

+查看详细高村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高村镇面积相当: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 缂侇喓鍊曢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4010602000422闁告瑱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闁稿繐绉烽惌妤佺珶閻楀牊顫� 缂傚啯鍨归悵顖炲触閸粎绋� 闁瑰瓨鍨奸々锔界瑹濞戞锟�
闁艰鲸姊婚柈鎾箣閹存粍绮﹂柨娑虫嫹 QQ闁挎冻鎷�264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