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蒋家堰镇 | 隶属:竹溪县 |
区划代码:420324101 | 代码前6位:420324 |
行政区域:湖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鄂C |
长途区号:0719 | 邮政编码:442000 |
辖区面积:约12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2.71万人 |
人口密度:约21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黄土岭村 | ~200 | 镇中心区 | 黄土岭村位于蒋家堰镇东大门,346国道及十天高速穿村而过,距集镇0.5公里,地理条件优越。全村辖6个村民小组,335户,1294人。现有耕地面积108…[详细] |
蒋家堰村 | ~201 | 镇中心区 | 蒋家堰村位于蒋家堰镇的中心,共有8个村民小组,640户,2520人,青壮年劳力1391人,外出务工460人,现有耕地面积1395亩,其中:水田513亩…[详细] |
颜家街村 | ~202 | 镇乡结合区 | 颜家街村位于蒋家堰镇南部,南与竹溪县鄂坪乡接壤,北与蒋家堰集镇相连,距离县城17.5公里,距离镇集镇2.5公里。全村共有8个村民小组,429户,215…[详细] |
猫子沟村 | ~203 | 村庄 | 猫子沟村位于蒋家堰镇东南部,距离县城20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192户,645人,青壮年劳力345人,外出务工167人,现有耕地面积810亩,其中水…[详细] |
踩新桥村 | ~204 | 镇中心区 | 踩新桥村地处蒋家堰镇中心地带,竹溪河把全村分划分为南北两块区域,346国道穿村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地理位置独具特色,距县城13公里,距蒋家堰集镇仅一公…[详细] |
小坝子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小坝子村位于蒋家堰东部,距集镇0.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460户1821人,人口分布各组相对集中,各组均通路、通电、通电话,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详细] |
黑沟村 | ~206 | 村庄 | 黑沟村位于蒋家堰镇东北部,距离县城17公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198户,765人,青壮年劳力410人,外出务工201人,现有耕地面积588亩,其中水田…[详细] |
芦沟口村 | ~207 | 村庄 | 芦沟口村位于蒋家堰镇北部,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399户,1598人,现有耕地面积961.5亩,其中:旱地520.5亩,水田441亩。2014年农村经…[详细] |
富强村 | ~208 | 村庄 | 富强村位于蒋家堰北部,距集镇2.5公里,下辖7个村民小组,453户1689人,人口住居相对集中,各组均通路、通电、通电话,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属莲…[详细] |
枫树岭村 | ~209 | 村庄 | 枫树岭村位于蒋家堰镇东北部,距离县城30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302户,965人,青壮年劳力250人,外出务工201人,现有耕地面积1350亩,其中…[详细] |
郑家沟村 | ~210 | 村庄 | 郑家沟村位于蒋家堰镇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局镇政府10公里,海拔800米左右,共有5个村民小组,156户,528人,青壮年劳力278人,外出务工160…[详细] |
龙阳村 | ~212 | 村庄 | 1949年后属高一大队;1984年属龙山区阳坡村(原高二大队);2005年更名为龙阳村,龙阳村属蒋家堰镇至今,龙阳村名沿用至今。…[详细] |
东桥村 | ~213 | 村庄 | 东桥村位于蒋家堰镇以南,距离县城18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154户,517人,青壮年劳力250人,外出务工137人,现有耕地面积763.5亩,其中水…[详细] |
西桥村 | ~214 | 村庄 | 西桥村位于蒋家堰镇南部,共有6个村民小组,214户918人,现有耕地面积882亩,其中:水田169.5亩,旱地712.5亩。共有党员人,村委会成员3人…[详细] |
中原村 | ~215 | 村庄 | 中原村位于蒋家堰镇中部,距离县城18公里,共有8个村民小组,325户,1344人,青壮年劳力741人,外出务工452人,现有耕地面积870亩,其中水田…[详细] |
新生村 | ~216 | 村庄 | 新生村位于蒋家堰中部,十天高速、346国道穿村而过,距集镇2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83户,1093人,现有耕地1125亩,其中水田489亩。20…[详细] |
龙堰村 | ~217 | 村庄 | 龙堰村位于蒋家堰中部,距集镇3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268户,1050人,现有耕地1317亩,其中水田333亩,核桃基地210亩,旱地774亩;山…[详细] |
莲花村 | ~218 | 村庄 | 莲花村位于蒋家堰镇东北部,距离县城25公里,共有5个村民小组,311户,1202人,青壮年劳力648人,外出务工630人,现有耕地面积650亩,其中水…[详细] |
土城子村 | ~219 | 村庄 | 土城子村位于蒋家堰镇西部,东与中原、龙堰二村接壤,南与黄石头村隔河相望,西与黑龙洞村交界,北与徐家沟村毗邻。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84户,1156人…[详细] |
岳王庙村 | ~220 | 村庄 | 岳王庙村地处蒋家堰镇西北部,上与蔓荆沟村相连。下与土城子相接,共有4个村民小组,167户,610人,现有耕地面积288亩,其中:水田186亩,旱地10…[详细] |
徐家沟村 | ~221 | 村庄 | 徐家沟村位于我镇的西北部,共有6个村民小组,270户,1036人,现有耕地面积693亩,其中:水田330亩,旱地363亩。农作物种植主要有水稻、小麦、…[详细] |
蔓荆沟村 | ~222 | 村庄 | 蔓荆沟村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西部边缘,山大人稀,属于典型的高山村,全村现辖9个组312户1165人,现有耕地1350亩,其中水田345亩、核桃基地800…[详细] |
秋沟村 | ~223 | 村庄 | 秋沟村位于蒋家堰镇西北部,距离县城22公里,共有6个村民小组,148户,625人,青壮年劳力78人,外出务工220人,现有耕地面积1149亩,其中水田…[详细] |
关垭子村 | ~224 | 村庄 | 关垭子村地处蒋家堰镇最西部,与陕西省平利县长安镇张家店村接壤,是通往大西北的“窗口村”。346国道横穿全境,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地势呈东西走向,林地资源…[详细] |
洞沟河村 | ~225 | 村庄 | 洞沟河村位于竹溪县蒋家堰镇西部,东接中原、西连秋沟两村,依山傍水,毗邻346国道,下辖9个村民小组,280户,1072人。现有耕地面积651亩,其中:…[详细] |
黄石头村 | ~226 | 村庄 | 黄石头村位于蒋家堰镇西部,346国道横贯全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303户,1370人,现有耕地面积610.5亩,其中:水田面积435亩,旱地175.5…[详细] |
黑龙洞村 | ~227 | 村庄 | 黑龙洞村位于蒋家堰镇的西北部,地处蒋家堰偏远山区,西与陕西平利县长安镇毗邻,是口子村。全村共有5个村民小组,253户人,其中乡村人口838人,农业人口…[详细] |
瓦米沟村 | ~228 | 村庄 | 瓦米沟村地处鄂陕交界的蒋家堰镇,与平利县长安镇接壤,是湖北通往大陕西的门户。全村共有6个村民小组,201户人,其中乡村人口650人,农业人口540人,…[详细] |
大东沟村 | ~229 | 村庄 | 大东沟村位于蒋家堰镇的西北部,地处蒋家堰偏远山区,是黑龙片区的6个偏远村之一。东距蒋家堰集镇里。全村共有7个村民小组,168户706人,其中乡村人口7…[详细] |
碾盘沟村 | ~230 | 村庄 | 碾盘沟村位于黑龙水库水源地源头,村委会距镇政府12公里,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43户,557人,现有耕地面积456亩,其中:水田172.5亩,旱地28…[详细] |
花屋院村 | ~231 | 村庄 | 花屋院村位于蒋家堰镇政府西北16公里处,与陕西省平利县接壤,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134户,541人,总劳动力202人,外出务工167人。有山林面积42…[详细] |
长梁茶场 | ~500 | 村庄 | 长梁茶场位于蒋家堰镇东北部,距离集镇中心2.5公里,茶场属镇办企业,共有87户,278人,青壮年劳力128人,外出务工52人,现有耕地面积119.88…[详细] |
地名由来:
以镇政府驻地位于原名“蒋家大堰”的蒋家堰村命名。因早年蒋姓人修有一条引河灌田的大堰,故而得名。
基本介绍:
蒋家堰镇位于鄂陕边界,是湖北通往大西北出入大西南的重要门户,民间经济自古就比较发达,素有“朝秦暮楚”、东进西出之称,数百年形成闻名遐迩的边贸市场市场吸引着南来北往的商贾,吞吐了鄂渝川陕的周边物资,是湖北经济面向西北地区辐射的“窗口”和咽喉,更是湖北与陕西对口发展的前沿阵地,是湖北省十大重点“口子镇”之一。全镇版图面积12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万亩,辖31个村,1个茶场,8580户,331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31049人。2006年实现农业经济总收入4.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236万元,人平纯收入3184元。
屹立在鄂陕边关的楚长城遗址显得雄浑而有力,镶嵌在山峰的绿荫将集镇渲
文化旅游:
【楚长城遗址风景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蒋家堰镇境内,以蒋家堰镇佛台管理区秋沟塘村关垭子为中心,绵延长度100余公里。楚长城遗址竹溪段,在起伏连绵的几百里山恋叠障中
关垭古长城为东周时所筑,距今已有2700年历史,世界最早的长城,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东周与古庸国边界的军事防御工事,春秋时期又为秦楚两国边界的防御工事。关垭古长城遗址南起于鄂陕交界的竹溪县鄂
画屏烟雨县城以西蒋家堰镇境内画屏山,又叫云雾山,因雨后山上瀑布下泄,所以人们也称为漂水岩。画屏山峭壁绝岩,如斧削刀切,雨前雨后自然风光如诗如画,而被古人称为“画屏烟雨”
历史沿革:
据同治版《竹溪县志》载:明代以社、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在明成化年(成化十三年(1477年))后为竹溪社,清沿袭明制,清朝晚年,因战乱而改制,士人皆踞险结寨而居,为竹溪社西乡,中华民国初,县下设区为西四区,1934年,实行保甲制度,为白敖保,1941年撤区设乡镇为白敖乡,1947年乡镇合并,为中和乡。
1949年5月竹溪解放后属一区,后称中锋区,1958年改称红色卫星人民公社,1960年复称中锋区。
19
竹溪碗糕色泽雪白、口感软糯、味甜而不腻,据说有保胃健肠之功效。碗糕是竹溪县历史悠久的一种民间风味小吃,据考证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从明朝年间开始,竹溪人入川挑盐,下武昌贩布或外出求学,在临行前都要吃一
区划: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蒋家堰镇 |
闂佺ǹ绻愰崢鏍姳椤掑嫬绠i柟瀛樼矋缁拷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闂佺ǹ绻愮粔鐑芥儗濡や胶鐝堕柣妤€鐗婇~锟� 缂傚倸鍟崹褰掓偟椤栫偛瑙﹂柛顐g矌缁嬶拷 闂佺懓鐡ㄩ崹濂搞€呴敂鐣岀懝婵炴垶顕ч敓锟� |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绠i柟瀛樼矋缁箓鏌ㄥ☉铏 QQ闂佹寧鍐婚幏锟�2642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