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潭桥位于富源县大河镇白岩村委会新田冲村南1000米处的块泽河上。桥呈西北—东南向,依地势而建,巧妙运用河中石灰岩巨石作为桥墩中心基座。
桥为石灰岩拱券纵联砌筑,2孔。桥面呈西北高、东南低斜坡状。全长43.9米、宽4米,桥面距河底高15.5米。桥面为青石板直联横砌,用材硕大。桥面中部微凸,两侧设高0.45米、
图片厚0.3米的五面条石护栏。桥孔一大一小。大孔跨径12.5米,小孔跨径7.4米。桥拱中部置铁质避邪宝剑,两侧桥楣正中阳刻太极图。
图片桥西南端立有洞潭桥碑记1通。青石质地,碑额呈半圆首形,碑身呈长方形。碑通高2米、宽0.96米、厚0.18米。碑上部从右至左横书阴刻“洞潭桥碑记”5字;碑文直书左行阴刻,题跋已无法辨识,落款为“清光绪八年(1882)岁次壬午二月上浣榖旦立”。碑文字迹模糊,内容为建桥时捐款、捐物人员名单以及建桥经过。
桥两端及中部原建有雕刻精美的石狮各2尊。20世纪70年代“文革-”中石狮被毁。因洞潭桥地处高山峡谷间河流上,水流湍急,利于发电。20世纪60年代初期,富源县曾在此地建水电站和抽水站。桥下的拦河坝和桥两端的引水渠现今保留完整,水电站却已废弃。
据清光绪《平彝县志》记载:洞潭桥,在城南五十里,始建于明代中期,是当时当地知名人士及周边的寺庙捐银而建。清乾隆四十年(1775)、道光三年(1823)、道光三十年(1850)、光绪八年(1882)当地士民先后4次重修。
洞潭桥是富源南部古代的重要通道,也是当地文化交流、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的重要纽带。桥自清光绪八年(1882)重修后,历经130余年风雨,至今仍完好如初,对研究清代当地水文资料、交通发展状况及桥梁建造技艺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洞潭桥为2008年富源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11年6月,富源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