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罗平县旅游

腊者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移动版] [查看地图]
腊者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群

腊者布依族传统民居建筑群位于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腊者村。建筑大部分坐东南向西北,少部分坐南向北或坐西北向东南,由干栏式吊脚楼24幢、祭祀场所1处、老人房1座、石板路1段、整木楼梯、水车等174处不可移动文物,以及织布机、纺车、染缸、风箱、掼槽等360件可移动文物,共同构成建筑群整体文化景观。建筑群总占地面积约2.7平方千米。

干栏式吊脚楼分为悬山顶穿斗干栏式、歇山顶穿斗干栏式和悬山顶与歇山顶穿斗混合干栏式3类,所用建筑材料以竹木为主,少量用石块。房屋建筑结构与功能基本相同。

悬山顶穿斗干栏式吊脚楼,多为3开间,由主楼和晒台两部分组成。主楼,3开间,通面阔12米、进深8米、高4.8米。一楼呈干栏状悬空,支柱高1.6米,四壁不支砌墙壁,仅用少量竹木做栅栏,为养牲畜、舂碓、磨坊、堆放杂物等生产生活用房。二楼为居住用房,高1.8米,四壁多用木板封闭或隔断装饰。部分建筑四壁除采用木板、竹篾材料外,也有采用石片、石块分层垒砌墙体。明间前堂为日常生活场所,后堂为祭祀祖先场所。2次间后堂为起居场所,前堂为摆放织布机、纺车等织布工具及火塘、厨灶饮食场所。三楼为暗楼,高1.4米,四壁由竹篾编织合围而成,为粮食杂物堆放场所。各楼层间各置一根整木,锯砍成楼梯上下连通。晒台一般与一楼相连,或建于次间正前,或建于次间外侧。台面长、宽各约4米,与房屋二楼平齐。晒台台面建筑材料早期为竹帘,后期为木板或水泥,是就餐、纳凉、晾晒粮食和衣物场所。

歇山顶穿斗干栏式吊脚楼,多为二楼一底竹木或石木结构。5开间,通面阔18米、进深8.4米,前后为11架梁柱,落地檐柱脚外撇,梁架与穿枋交接处设置瓜柱。

悬山顶与歇山顶穿斗混合干栏式吊脚楼,多为3开间,也有少量为5开间。

山神祭祀场所,位于腊者村北5米、罗(平)乃(格)公路东北40米处。场所南北宽12.6米、东西长12米,面积150平方米,坐西南向东北。场所内现有祭祀神树1棵,神树前(西南)1.5米处置供神案几1张。场所内分布有石桌12张、石凳48条。

老人房,位于腊者村北15米、罗(平)乃(格)公路东北7米处。建筑坐东北向西南,为四角攒尖顶木结构,顶用青灰筒板瓦覆盖;4圆形水泥柱,下部除门外,其余3柱均用水泥桩连接。通高3米、长、宽各2米。水泥地面。

石板路,位于腊者村北偏东10~60米处。路残长47.2米、宽0.6~1米,均用长0.4~0.9米、宽0.2~0.5米的石灰石直联横砌而成。石板路修建年代大致为清代至中华民国时期,现仍被使用。

建筑群始建于清代晚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数量最多、保存较为完整的布依族民居建筑群。建筑群营造结构的多样性、建筑技术的合理性、建筑材料的实用性,真实地反映出布依民族依托自然、利用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文化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集中体现,具有较高的历史学、民族学、环境生态学研究价值。

2006年5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云南省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区。2012年1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云南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芦子沟传统民居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