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曲靖市 > 陆良县旅游

爨龙颜碑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爨龙颜碑
爨龙颜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位于陆良县马街镇薛官堡村中。

碑为青砂石质,由碑额、碑身两部分组成。碑额呈半圆形,额高0.88米,上部浮雕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中央正书阴刻“宋故龙骧将军护镇蛮校尉宁州刺史邛都县侯爨使君之碑”24字,4行;下部正中有穿,直径0.18米;穿左右雕日、月,直径各0.16米,日中又雕跋乌,月中又雕蟾蜍。碑身呈长方形,上窄下宽。通高3.38米、上宽1.35米、下宽1.46米、厚0.24米。碑阳、碑阴皆有文字,正书阴刻。碑阳正文左行直书,凡24行,每行7~45字不等,共计904字,蚀泐20余字;碑阴刻职官题名,左行直书,共3排,每排15~17列,计313字,残缺9字。碑文为同族爨道庆撰写。

碑立于南朝刘宋大明二年(458),主要记述了爨氏家族的远祖世系及进入云南的经过,墓主爨龙颜祖孙三代的职官仕历及本人的显赫功勋。碑文虽充满赞美之辞,但为研究东汉末年至唐代中叶统治南中的世家大姓爨氏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可补史料之不足。碑阴的职官题名,为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和爨氏政权的组织形式提供了较为详细的佐证材料,弥足珍贵。

碑文文辞典雅富丽,文句骈句散句结合,而以散句为主,这与爨宝子碑碑文以骈俪句为主及绮靡纤丽的文风相比,差异甚大。

爨龙颜碑书法雄强茂美,笔力遒劲,参差有致,气势宏伟,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中国汉文字由隶书向楷书嬗变过程的实物佐证,与爨宝子碑同为中国文字发展史、书法艺术史的重要里程碑。历代史家、书法家对它推崇备至,康有为赞其为“神品第一”“正书第一”“隶楷极则”“雄强茂美之宗”,范寿铭称之“开六朝、唐宋无数法门”“书家鼻祖”,云龙亦称为“足冠南诏诸碑”“滇中第一佳石”。

自东晋以来,爨氏成了南中的大姓豪族,奉历代中央王朝为正朔,被刘宋王朝授予刺史、太守等职。随着爨氏地方势力不断扩大,历代王朝虽屡派刺史、太守,但爨氏以自封刺史等政权与之相对抗,正所谓“开门节度,闭门天子”,统治着西南大部地区,直到唐代南诏崛起,爨氏势力才逐渐衰退。

爨龙颜碑因其形制和文字较爨宝子碑大而多,故又俗称“大爨碑”。元李京《云南志略》始有此碑记录。此后,明景泰《云南图经志》有爨龙颜传略;明周弘祖《古今书刻·卷下》著录其目,明万历《云南通志》载碑在故河纳县西三十里;明天启《滇志》、清乾隆《陆良州志》、中华民国《陆良州志》等志书记载,此碑是从薛官堡西10多千米的故河纳县迁来,经近人考证此说为讹传,不可信。据此,知此碑在元、明时已为人所知,惟未大显于世。清道光七年(1827)云贵总督阮元命知州张浩在贞元堡(今薛官堡)村斗阁寺内建房保存,后经阮元、张春田、桂馥、陆耀遹等传拓考释,流布海内,名乃大著。尔后著录考释者凡三十余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碑在贞元堡小学教室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文物的保护,1986年国家拨专款在薛官堡就地修建保护设施,现碑保存完好。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山桃花源景区